流体供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48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体供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管路的设备,尤其是一种能缩减设备体积以及精确控制流体供应量的流体供应装置。
凡是化工、食品等工业的生产线管路,在使用一段时间都需要定期清洗管路的杂质,以时常保持畅通。目前清洗的装置多如图4所示,设一制程水管道50,其连通到一清水桶70以及一酸液混合桶64,以及一碱液混合桶56。而酸液混合桶64连接管路到一循环泵63,以及一感测浓度的电导计62,以及另设一酸液桶60以盛装未稀释的酸液,该酸液桶60外接管路到一定量泵61,定量泵61也连接管路相通到酸液混合桶64。同理,碱液混合桶56也配备有一循环泵54、一感测浓度的电导计55以及一定量泵53、一碱液桶52。前述酸液混合桶64与碱液混合桶56另一端又各连接出一管路,使该管路末端均连通到一连通管57,连通管57连接到一输送泵71,通过输送泵71将该液体输送到热交换器72加热升温后从出液管道74流出,送到欲清洗的管路设备。前述热交换器72连接有一蒸气入道73,以供高压蒸气进入,从而加热升温,而清水桶70也连接到连通管57、输送泵71、热交换器72以将清水流送到欲清洗的管路设备。
在实际应用时,参看图3和图4,当清洗的流体为酸液时,由电导计62感测酸液桶60的浓度以及控制酸性浓度,将该信息传递给定量泵61,使定量泵61将设定浓度的酸液抽出送到酸液混合桶64内,同时制程水从管道50也进入酸液混合桶64,使酸液混合桶64供酸液与制程水混合,而为测量混合后的酸液浓度是否适当,再通过循环泵63抽出酸液混合桶64内的混合酸液,经电导计62感测其酸液浓度以后,再流入酸液混合桶64,酸液混合桶64的混合酸液送到连通管57,通过输送泵71抽送到热交换器72,而蒸气入道73同时送进高压蒸气,使混合酸液流送到出液管道74,经出液管道74送到欲清洗管路的设备。同理,清洗液如需为碱性,则碱液桶52的流程与酸液桶60相同〔酸液桶、碱液桶、清水桶不会同时进行,是个别独立进行〕。清水桶70则直接流入连通管57,再经由输送泵71抽送到热交换器72加热,再流出出液管道74。但是,前述供应清洗流体的设计有其不周全之处1.桶体积占用空间大,增加厂房安装、土地的成本,桶的设备数量多达5个,其中包含酸液桶60、碱液桶52、酸液混合桶64、碱液混合桶56、清水桶70,而且酸液混合桶64与碱液混合桶56的体积又特别大,因此整个设备占据很多厂房空间,无疑增加了空间、土地成本,在现今地狭人稠的环境,该种设计实不合于寸土寸金的竞争环境。
2.由于混合的酸液或碱液是先在混合桶64、56内混合,但是所需用的混合液量并不一定用尽,实际应用中清洗的流体供应量也难以掌控,使得酸、碱液混合桶64、56常剩余混合液,造成不必要的囤积,由于囤积的混合液,其酸、碱性质会伤害人体,废弃的混合液不但清理不方便、不安全,更有污染环境的困扰,而且混合液长时间囤积也恐影响其化学性质,因此,如何将供应量控制到较精准的程度,实为应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供应装置,它能缩减供应装置的体积空间,免除混合桶的设计,可以精确控制原液桶〔如酸液桶或碱液桶〕的抽送量,使剩余的混合液量降到最低,大幅减少后续处理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供应装置,其仅剩余至少二个桶,其一为清水桶,其二为液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流体供应装置,其中清水桶流出的水会流经一混合管道,混合管道设有一混合器及一感测浓度、传递抽送速度信息的感测器,混合管道在未进入混合器之前连接至少一流道,使其依序接设定量泵、一液桶,使液桶的原液经感测器精确控制定量泵抽送到流道,而在混合管道内与清水混合,混合以后才流送供应。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在于它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一清水桶,其外接连通到一供制程水流入的制程水入道,该清水桶另一侧依序连接出一供水流出的出水道、一抽送水流动的输送泵、一用以升温加热的加热管道。一混合管道,其与一清水流道均从前述加热管道末端分支出,该混合管道安装有一混合液体用的混合器,以及一感测浓度、传递泵抽送速度信息的感测器,所述清水流道与该混合管道最末端均接通到一流体出口道。至少一个第一液桶,该第一液桶依序连通到一定量泵以及一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连通到所述混合管道,且其连通位置在未进入混合器之处。一缓冲桶,位于被清洗设备的流体出口处的装置接管道连接到该缓冲桶,该缓冲桶另一端接通到出水道,在缓冲桶与出水道之间安装有一电导计。
这样就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流体供应装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具备了下列有益效果,改善了现有技术的缺点1.本实用新型大幅减少了混合桶安装空间,只需要3个桶,其分别盛装清水、二种原液,甚至如果只需一种原液,则仅有2个桶,因此本实用新型由于管路配置的精心设计,以及安装有混合器、连控定量泵与感测浓度的控制器,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个流体供应装置的空间缩减甚大,而能降低空间土地成本,让经营上更具经济效益,增加产业竞争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与混合器的循环运作,以及没有现有技术的混合桶设计,所以抽取第一〔或第二〕液桶原液的量,可以控制在相当精确的程度,因此不但不需混合桶设计,更不会产生大量的多余混合液,导致后续处理废弃液的难题;并且本实用新型因为精确控制原液流体的抽送量,故而不会无端浪费掉第一〔或第二〕液桶的原液,将资源运用更完整、完全,也相当具有环保优点。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流程动作方块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管路连接配置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清洗流程动作方块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整体管路连接配置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元件标号说明10清水桶 11、50制程水入管道12出水道 13输送泵14加热管道15热交换器16、73蒸气入道20混合管道21混合器 22、231气动阀23清水流道24感测器26流体出口道 30第一液桶31、34定量泵 32第一流道33第二液桶35第二流道37压缩空气入道40装置接管道41缓冲桶 42电导计52碱液桶 53、61定量泵54、63循环泵 55、62电导计57连通管 70清水桶71输送泵 72热交换器73蒸气入道74出液管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流体供应装置做进一步详述请参看图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含一清水桶10。它与一制程水入道11相连通,以供制程水流入;清水桶10还连接出一出水道12,并沿水道12延伸方向依序接设有一输送泵13、一逆止阀121,及一加热管道14,在加热管道14位置即安装有热交换器15,热交换器15与一供高压蒸气进入的蒸气入道16相连接。
一混合管道20。加热管道14的流出道分支为一清水流道23与一混合管道20,该二管道各安装有一气动阀231和22,混合管道20上相邻气动阀22上安装有一混合液体用的混合器21,以及一感测浓度、传递泵抽送速度信息的感测器24,而清水流道23与混合管道20最末端均接通到一流体出口道26,此流体出口道26即清洗流体设备的液体流出管道。
一个第一液桶30。第一液桶30依序连通到一定量泵31以及一第一流道32,第一流道32连通到混合管道20,两管道连通处位于气动阀22与混合器21之间的混合管道20上。
一个第二液桶33。第二液桶33的配置与第一液桶30相当,只是流体的物性不同,比如有酸碱的区分,第二液桶33仍依序连通到一定量泵34以及一第二流道35,第二流道35连通到混合管道20,且该两管道连通处也位于气动阀22与混合器21之间的混合管道20上。另设一输入高压空气的压缩空气入道37,使其连通到第一、二液桶30、33。
另外,设一缓冲桶41,使其上接一装置接管道40、下接一出水道12,该装置接管道40即是连接到欲清洗设备的出口端,而在缓冲桶41与出水道12之间还安装有一电导计42。这样就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流体供应装置。
以下配合
图1和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制程水通过制程水入管道11进入到清水桶10,而清水桶10经开启阀体而由出水道12流到输送泵13,通过输送泵13的动力而经逆止阀121送到加热管道14,以供热交换器15输入的高压蒸气加热升温;而在此后分成二个管道,如欲选择清洗设备的流体单纯是高压蒸汽水,则清水桶10的水在经过热交换器15加热升温后,即由清水流道23流往流体出口道26,送到欲清洗的管路设备中进行高温水清洗;而如欲选择清洗的流体须具有酸性或碱性,则需要混合第一或第二液桶30、33内的酸液或碱液〔第一或第二液桶30、33可分别盛装未稀释的酸液、碱液〕,在这种情形下,在清水桶10由开始进行到加热过程的同时,压缩空气入道37也输入气体送进第一液桶30以避免原液沉淀,而操作人员设定感测器24感测其所欲混合的浓度,再将信息传递给PID控制器、变频器,据以控制或变化第一液桶30所属定量泵31抽送流体的速度,故当信息传递给定量泵31后,定量泵31随即将第一液桶30的未稀释原液抽送出去,经第一流道32〔第二液桶33系为第二流道35〕,而抽送到混合管道20,以流到混合器20内而与清水桶10流入的制程水混合,通过感测器24感知混合器20混合后的流体浓度是否适当,如需再改变或要增快、减慢定量泵31的抽送速度,则感测器24接通PID控制器、变频器及定量泵31,以便视感测器24感测浓度的状况,让定量泵31以适当速度精确地抽取出第一液桶30内的流体。混合好的混合流体即通过混合管道20而朝流体出口道26送出到欲清洗的设备〔第二液桶33的流程亦然,第一、二液桶30、33只能选择其一运作,不会同步运作〕。而由设备流出的多余清洗液则由装置接管道40流入缓冲桶41内,经由电导计42感测浓度以后,即分成二个流程,一个流程是符合需要的清洗液,则流送到输送泵13进入流程再利用,以更减少浪费;另一个流程是不符合需要的清洗液,则流送到排放口43予以排放,因此废液排放量很少。
权利要求1.一种流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清水桶,其外接连通到一供制程水流入的制程水入道,该清水桶另一侧依序连接出一供水流出的出水道、一抽送水流动的输送泵、一用以升温加热的加热管道;一混合管道,其与一清水流道均从前述加热管道末端分支出,该混合管道安装有一混合液体用的混合器,以及一感测浓度、传递泵抽送速度信息的感测器,所述清水流道与该混合管道最末端均接通到一流体出口道;至少一个第一液桶,该第一液桶依序连通到一定量泵以及一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连通到所述混合管道,且其连通位置在未进入混合器之处;一缓冲桶,位于被清洗设备的流体出口处的装置接管道连接到该缓冲桶,该缓冲桶另一端接通到出水道,在缓冲桶与出水道之间安装有一电导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清水桶的加热管道位置安装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连接一供高压蒸气进入的蒸气入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混合管道与清水流道各安装有一气动阀,第一流道连通到混合管道,且其位置在气动阀与混合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液桶一侧另接设一供输入高压空气的压缩空气入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混合管道另连接至少一个第二流道,该第二流道连接到一第二液桶,该第二流道中还连接一与第二液桶相通的定量泵,而第二液桶另一侧接通一供输入高压空气的压缩空气入道,第二流道连通到混合管道的位置在气动阀与混合器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供应装置,它包括一清水桶连接一输送泵、一用以升温的加热管道,加热管道后再接出一清水流道与一设有一混合器及一感测器的混合管道,清水流道与混合管道末端均接通到流体出口道,混合管道在未进入混合器之前连接至少一流道,使其依序接设定量泵、一液桶,使液桶流出的原液与清水桶流出的制程水混合后的浓度经感测器精确控制并经定量泵抽送出去;本实用新型不需混合桶,空间体积小,并具环保优点。
文档编号B08B9/02GK2467212SQ01204719
公开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8日
发明者王志猛 申请人:王志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