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80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吸尘器,特别是涉及可将吸尘器本体和软管装卸自如地分离的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可将吸尘器本体和软管装卸自如地分离的电动吸尘器,其将操作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内的电动送风机的开关配置在吸尘器本体的上表面,通过吸尘器本体侧的开关操作,经由装卸自如地连接在吸尘器本体上的软管将灰尘吸引到吸尘器本体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还知道将操作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内的电动送风机的开关配置在位于延长管与软管连接部附近的手边操作部上,通过手边操作部的开关操作,经由装卸自如地连接在吸尘器本体上的软管将灰尘吸引到吸尘器本体内的电动吸尘器(另外,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平8-16845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6-335442号公报前者的电动吸尘器,由于通过将操作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内的电动送风机的开关配置在吸尘器本体上,可将电动送风机与开关的电配线简略化,因此作为降低成本的普及型的电动吸尘器而被使用。
另外,后者的电动吸尘器,由于为了提高使用便利性的目的而将操作电动送风机的开关配置在手边操作部上,因此电连接电动送风机与开关的配线必须通过软管。虽然通过形成为该构成而成本增加了,但却作为提高了使用便利性的高级型的电动吸尘器被使用。
在谋求前者的普及型的电动吸尘器和后者的高级型电动吸尘器的系列化(line up)的情况下,在各自的吸引灰尘的吸引性能相同时可将使用于普及型和高级型的电动送风机共通使用。但是,即便将电动送风机共通使用,也存在发生不能将安装了开关的普及型的吸尘器本体和没有安装开关的吸尘器高级型的吸尘器本体共通使用,生产性和库存的管理变得繁琐,在变更设计之际也必须进行普及型和高级型的各自的吸尘器本体的设计变更,在设计变更时需要更多的劳力等问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普及型的电动吸尘器的成本上升,同时实现普及型和高级型的吸尘器本体的共通使用化,能够提高生产性以及降低设计变更时的劳力的电动吸尘器。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一方案,是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集尘部及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本体;一端侧装卸自如地连接在吸尘器本体上、同时另一端侧连接在管的一端侧上的软管;以及连接在管的另一端侧上的地板吸头;其中驱动操作前述电动送风机的操作部,设置在软管的一端侧的端部附近,同时通过软管的向吸尘器本体的安装将操作部与电动送风机电连接。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二方案,是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集尘部及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本体;可装卸自如地装配吸尘器本体,并且具有地板吸头的支柱部;以及一端侧装卸自如地连接在吸尘器本体上,同时另一端侧固定在支柱部上的软管;其中驱动操作前述电动送风机的操作部,设置在软管的一端侧的端部附近,同时通过软管的向吸尘器本体的安装将操作部和电动送风机电连接。
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二方案中,优选前述操作部以越向吸尘器本体侧越逐渐向外方突出的形状倾斜。
另外,也可以在前述操作部上配置显示集尘部的集尘状态的集尘测量器。
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中,前述操作部可以装卸自如安装在软管上。
另外,前述操作部也可以通过软管和吸尘器本体的夹持而被安装。
另外,还可以在前述操作部上,设有在搬运连接着软管的吸尘器本体时把持的手柄。
另外,也可以在前述操作部上,配置通过转动而对电动送风机进行ON/OFF操作的交互转换开关,并且将该交互转换开关,以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侧成为交互转换开关的OFF侧的方式配置。
另外,也可以在前述操作部上,配置通过转动而对电动送风机进行ON/OFF操作的交互转换开关,并且该交互转换开关,以沿着与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使交互转换开关转动的方式配置。
另外,可以在前述操作部上,配置可通过旋转而改变电动送风机的输出的调节开关,并且形成有保护该调节开关的防护壁。
另外,可以在前述操作部上,配置可通过旋转而改变电动送风机的输出的调节开关,并且该调节开关,以在将调节开关向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相反侧旋转时,电动送风机的输出成为最高的方式配置。
另外,也可以是前述交互转换开关和调节开关被配置在软管的上面侧,并且分别被配置在偏离软管的中心部的位置。
另外,也可以是前述交互转换开关和调节开关,相对于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排列地配置。
另外,也可以是在前述软管上,配置与吸尘器本体装卸自如地卡合的卡合装置、和解除卡合装置的卡合解除装置,卡合解除装置和操作部被配置在同一面上。
另外,也可以是前述操作部比卡合解除装置更向外方突出。
另外,也可以是在前述操作部上,配置通过转动而对电动送风机进行ON/OFF切换操作的交互转换开关,且构成为在操作卡合解除装置而将软管从吸尘器本体取下时,交互转换开关向OFF侧转动。
另外,也可以是在前述操作部和卡合解除装置上,安装覆盖操作部和卡合解除装置附近而保护操作部和卡合解除装置壳体。
另外,也可以是前述卡合解除装置和操作部,分别被配置在大体相对向的位置上。
另外,也可以是前述卡合解除装置和操作部,分别被配置在大体垂直的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构成,由于将驱动操作电动送风机的操作部配置在吸尘器本体附近的软管上,因此可将操作部与电动送风机的电配线简单化,并可提供与将电动送风机的操作开关配置在吸尘器本体上的电动吸尘器相比极力抑制成本的增加的普及型的电动吸尘器。
另外,通过替换成在软管的另一端侧附近的手边操作部配置操作电动送风机的开关的软管,可将吸尘器本体共通使用,同时可提供提高了操作性的高级型的电动吸尘器。
因而,在可谋求吸尘器本体的共通使用化、并可提高生产性和库存的管理性的同时,还可起到在变更设计之际也不需要进行普及型和高级型的各自的吸尘器本体的设计变更、防止发生在设计变更时需要更多的劳力等问题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构成,由于将驱动操作电动送风机的操作部配置在吸尘器本体附近的软管上,因此与将操作部配置在吸尘器本体上的电动吸尘器相比,可使操作部位于把手侧,并可相应程度地提高操作性,同时可将操作部与电动送风机的电配线简单化,并可提供与将电动送风机的操作开关配置在吸尘器本体上的电动吸尘器相比,极力抑制成本的增加的普及型的电动吸尘器。
另外,通过替换成在把手上配置操作电动送风机的开关、并通过将开关与吸尘器本体电连接的电线的软管,可将吸尘器本体共通使用,同时可提供提高了操作性的高级型的电动吸尘器。
因而,可提高操作性。另外,在可谋求吸尘器本体的共通使用化、并可提高生产性和库存的管理性的同时,还可起到在变更设计之际也不需要进行普及型和高级型的各自的吸尘器本体的设计变更、防止发生在设计变更时需要更多的劳力等问题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的构成,由于操作部以越向吸尘器本体侧越逐渐向外方突出的形状倾斜,因此可提高来自于上方的操作部的可视性,并起到可提高操作性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案的构成,起到可提高集尘测量器的可视性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案的构成,由于可在进行操作部的电配线之后再与软管形成一体,因此可提高组装操作性,同时起到可提高操作部的维修性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案的构成,由于可在进行操作部的电配线之后与软管一体化后固定,因此可提高组装操作性,同时起到可提高操作部的维修性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案的构成,由于通过手柄,可防止在清扫中操作部接触到障碍物的情况,因此可防止电动送风机的工作状态意外地切换的情况,同时由于可将搬运吸尘器本体之际把持的手柄兼用作操作部的保护件,因此起到可将构成简单化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案的构成,由于以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侧成OFF侧的方式配置交互转换开关,因此起到即便在清扫中交互转换开关接触到障碍物的情况下,也可防止交互转换开关转动到OFF侧而电动送风机意外地停止这样的不良状况的发生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案的构成,由于以交互转换开关沿着与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侧近似垂直的方向转动的方式配置,因此起到即便在清扫中交互转换开关接触到障碍物的情况下,也可防止交互转换开关转动而工作状态意外地切换这样的不良状况的发生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案的构成,由于在调节开关上形成有防护壁,因此起到防止在清扫中因调节开关接触到障碍物而破损、或调节开关旋转而意外地切换了电动送风机的输出等不良状况发生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案的构成,由于以在将调节开关向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相反侧旋转之际,电动送风机的输出成为最高的方式配置,因此起到即便在清扫过程中在调节开关触碰到障碍物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动送风机的输出降低这样的不良状况的发生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案的构成,因为交互转换开关和调节开关被配置在偏离软管的中心部的位置上,所以可起到在将积存在吸尘器本体的集尘部中的灰尘丢弃等时不会误触碰到交互转换开关及/或调节开关,能够防止误动作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3方案的构成,因为交互转换开关和调节开关被沿着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排列地配置,所以可起到能够使与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操作部的宽度变窄,能够实现操作部的细长化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4方案的构成,因为操作所必需的卡合解除装置和操作部被配置在同一面上所以提高了操作性,并且因为操作部具有保护卡合解除装置的作用,所以可起到能够防止在扫除过程中卡合解除装置因触碰到障碍物而意外地导致软管从吸尘器本体脱落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5方案的构成,因为操作部比卡合解除装置更向外方突出,所以可起到能够可靠地防止在扫除过程中因卡合解除装置触碰到障碍物而意外地导致软管从吸尘器本体脱落的情况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6方案的构成,在将软管从吸尘器本体取下时,一操作卡合解除装置就能够使交互转换开关向OFF侧转动,因此,可起到能够防止在下次使用时的将软管安装到吸尘器本体上时,电动送风机意外地动作这样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17方案的构成,因为能够以一个零件构成保护操作部和卡合解除装置的壳体,所以可起到如下效果,即,在配置了操作部及卡合解除装置的状态下,只需将壳体固定就能够组装,且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18方案的构成,因为卡合解除装置和操作部分别被配置在大体相对向的位置上,所以可起到不会有在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时将卡合解除装置误操作的担心,且能够防止软管意外地从吸尘器本体脱落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9方案的构成,因为配置卡合解除装置的面和配置操作部的面处于大体垂直的位置关系,所以可起到不会有在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时误对卡合解除装置操作的担心,并能够防止软管意外地从吸尘器本体脱落等的效果。


图1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2是该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的俯视图,展示将软管从吸尘器本体取下的状态。
图3是从侧面看图2的侧视图。
图4是从侧面看图1的侧视图。
图5是从其他的侧面看图1的侧视图。
图6是该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本体的正视图。
图7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的侧视图。
图8是该电动吸尘器的正视图。
图9是该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的侧视图,展示放大的状态。
图10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11是该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的俯视图,展示将软管从吸尘器取本体下的状态。
图12是该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的俯视图,展示从软管取下操作部的状态。
图13是从软管侧看该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的侧视图。
图14是该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的俯视图,展示变形例。
图15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16是连接在该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本体侧的软管端部的俯视图,展示将软管从吸尘器本体取下的状态。
图17是从吸尘器本体侧看图16的侧视图。
图18是该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的俯视图。
图19是从吸尘器本体侧看图18的侧视图。
图20是连接在该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本体侧的软管端部的俯视图,展示取下操作部的状态。
图21是从吸尘器本体侧看图20的侧视图。
图22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5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23是该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的俯视图,展示将软管从吸尘器本体取下的状态。
图24是从侧面看图23的侧视图。
图25是该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26是从侧面看图25的侧视图。
图27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6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28是从侧面看图27的侧视图。
图29是从其他的侧面看图27的侧视图。
图30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7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31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8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32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9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的侧视图。
图33是该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的俯视图。
图34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10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35是从侧面看图34的侧剖面图。
图36是从其他的侧面看图34的侧剖面图。
图37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11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的侧剖面图。
图38是从其他的面看该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的剖面图。
图中1-吸尘器本体,2-软管,10-卡合部,11-卡钩,12-操作部,13-交互转换开关,14-调节开关,15-地板吸头,17-支柱部,19-集尘测量器,31-壳体,34-手柄。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1实施形态)根据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第1实施形态。
第1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由具备图未示的集尘部以及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本体1,和一端侧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1上的软管2构成(参照图1)。软管2的另一端侧经由图未示的管子与地板吸头连通。即,第1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是罐(canister)型的电动吸尘器。
在吸尘器本体1的前方上表面,配置有开关自如地封闭集尘部的防尘罩3。防尘罩3以通过将手插入形成在吸尘器本体1的前面中央的开关部4,用比图未示的卡扣装置的卡扣力大的力将防尘罩3前面向上方抬起从而可打开集尘部的方式形成(参照图1、图4、图5)。在吸尘器本体1的前面,开有在与集尘部连通的同时,软管2的一端侧装卸自如地插入其中的吸尘口5。在吸尘口5的侧方附近,形成有在与电动送风机电连通的同时,可与软管2电连接的端子插入孔6(参照图6)。
在软管2的一端侧形成有接合部7。在接合部7上,形成有装卸自如地插入到吸尘器本体1的吸尘口5内的插入部8。另外,在接合部7的侧面,配置有通过将插入部8插入到吸尘口5内而与端子插入孔6连接、并经由端子插入孔6与电动送风机电连接的端子9。在与接合部7的端子9同一表面,配置有卡合自如地与吸尘器本体1卡合的卡合部10,同时配置有作为解除卡合部10的卡合的卡合解除装置的卡钩11。
卡合部10与卡钩11通过图未示的加载装置被向外方加载,在该状态下卡合部10以与吸尘器本体1卡合的方式形成。在将软管2从吸尘器本体1取下之际,由于通过将卡钩11向内侧推压卡合部10也向内侧移动,从而解除了卡合部10的向吸尘器本体1的卡合,因此可将软管2取下(参照图2、图3)。
在接合部7的上表面形成有操作部12。在操作部12上,将通过使之转动而ON/OFF切换操作电动送风机的驱动的交互转换开关13、和调整电动送风机的输出的调节开关14,分别配置在偏离软管2的中心部的两侧。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与端子9电连通。交互转换开关13,相对于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图1中的上侧)近似平行地配置在沿着ON/OFF转动的方向上,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侧是交互转换开关13的OFF侧(参照图1)。
调节开关14,在从上方看的状态下形成为侧端部从接合部7突出的旋转自如的近似圆板状,并以在将调节开关14向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相反侧旋转之际,电动送风机的输出变为最大的方式配置(参照图1)。
根据该第1实施形态的构成,由于当将软管2连接在吸尘器本体1上并使交互转换开关13向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相反侧转动时,电动送风机驱动,因此可将经由地板吸头吸引的灰尘集中在集尘部。另外,这时通过使调节开关14任意地旋转,可调整电动送风机的输出。
交互转换开关13,在清扫中因接触到障碍物而可能向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相反侧转动。例如,在以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侧为ON侧的方式配置交互转换开关13的情况下,有发生在清扫中因交互转换开关13接触到障碍物而可能有向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相反侧转动并且电动送风机停止这样的不良状况。但是,由于第1实施形态的交互转换开关13以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侧为OFF侧的方式配置,因此即便在清扫中交互转换开关13接触到障碍物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电动送风机停止这样的不良状况的发生。
调节开关14,由于以便于操作的方式使侧端部从接合部7突出,因此有可能在清扫中因调节开关14接触到障碍物而向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相反侧旋转。例如,在以当使调节开关14向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相反侧旋转时电动送风机的输出降低的方式配置调节开关14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清扫中因调节开关14接触到障碍物而向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相反侧旋转并且因电动送风机的输出降低而给清扫带来障碍这样的不良状况。但是,由于第1实施形态的调节开关14以在使调节开关14向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相反侧旋转之际,电动送风机的输出变为最高的方式配置,因此即便在清扫中调节开关14接触到障碍物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电动送风机的输出降低这样的不良状况的发生。
由于将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配置在偏离软管2的中心部的位置上,因此在丢弃积存在吸尘器本体1的集尘部的灰尘等之际为了打开防尘罩3而将手插入开关部4内时,没有错误地碰触到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的可能,并可防止误动作。
接合部7的配置卡钩11的面、和配置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的面,是近似垂直的位置关系。因而,在为了将软管2从吸尘器本体1取下而操作卡钩11之际,不会错误地碰触到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并可防止误动作。
由于将操作电动送风机的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配置在吸尘器本体1附近的软管2的接合部7上,因此可将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与电动送风机的电配线简单化,并可提供与将电动送风机的操作开关配置在吸尘器本体1上的电动吸尘器相比极力抑制成本的上升的普及型的电动吸尘器。
另外,通过替换成在软管2的另一端侧附近的手边操作部上配置操作电动送风机的图未示的软管,可共通使用吸尘器本体1,同时还可提供提高了操作性的高级型的电动吸尘器。因而,可谋求吸尘器本体1的共通使用化,提高生产性和库存的管理性,同时在变更设计之际也不需要进行普及型和高级型的各自的吸尘器本体的设计变更,并且不会发生在设计变更时需要更多的劳力等问题。
这样一来,可提供在抑制了普及型的电动吸尘器的成本增加的同时,谋求普及型与高级型的吸尘器本体的共通使用化,并可实现生产性的提高和使设计变更时的劳力减少的电动吸尘器。
再者,在第1实施形态中,虽然作为操作电动送风机的驱动的开关使用了交互转换开关13,但不限定于该构成,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开关。
另外,在第1实施形态中,虽然为了使电动送风机的输出可变而使用了调节开关14,但不限定于该构成,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开关。另外,如果没必要使电动送风机的输出可变,也可以设成取消调节开关14的构成。
(第2实施形态)图7~图9展示了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第2实施形态。再者,对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零件标以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第1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是罐型,第2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是直立型。
第2实施形态的电动吸尘器,由在下部具有地板吸头15以及在上部具有把手16的支柱部17,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支柱部17上的吸尘器本体1a,和在一端侧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1a上的同时另一端侧连接在支柱部17上的软管2a构成(参照图7)。
当如图7所示那样在将吸尘器本体1a安装到支柱部17上的状态下握住把手16操作时,可作为直立型的电动吸尘器使用;当在将吸尘器本体1a从支柱部17取下的状态下握住把手16操作时,可作为罐型的电动吸尘器使用;当在用一只手握住吸尘器本体1a的提手18然后将吸尘器本体1a从支柱部17取下的同时,用另一只手握住把手16操作时,可作为手持型的电动吸尘器使用。
在软管2a的一端侧,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地形成有接合部7a,同时形成有操作部12a。在操作部12a上配置有交互转换开关13、调节开关14,在接合部7a上配置有卡钩11以及图未示的卡合部。配置有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的操作部12a,以随着向吸尘器本体1a侧靠近而逐渐向外方突出的形状倾斜。另外,在该倾斜面上,配置有表示集尘部的集尘状态的集尘测量器19(参照图8、图9)。
根据该第2实施形态的构成,在作为直立型的电动吸尘器使用的情况下,在操作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然后使电动送风机驱动的同时,握住把手16操作。这时,与将操作电动送风机的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配置在吸尘器本体1a上的情况相比,由于可使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位于把手16侧,因此相应程度地提高了操作性。
另外,由于配置有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的操作部12以随着向吸尘器本体1a侧靠近而逐渐向外方突出的形状倾斜,因此可提高来自于上方的操作部12a的可视性,并提高操作性。另外,集尘测量器19的可视性也同样提高。
另外,由于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位于吸尘器本体1a附近,因此可将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与电动送风机的电配线简单化,并可提供与将电动送风机的操作开关配置在吸尘器本体1上的电动吸尘器相比极力抑制成本的上升的普及型的电动吸尘器。
另外,通过替换成在把手16上配置操作电动送风机的开关、并通有将开关与吸尘器本体1a电连接的电线的图未示的软管,可将吸尘器本体1a共通使用,同时可提供提高了操作性的高级型的电动吸尘器。因而,可谋求吸尘器本体1a的共通使用,提高生产性和库存的管理性,同时在变更设计之际也不需要进行普及型和高级型的各自的吸尘器本体的设计变更,并且不会发生在设计变更时需要更多的劳力等问题。
这样一来,可提供在抑制了普及型的电动吸尘器的成本增加的同时,谋求普及型与高级型的吸尘器本体的共通使用化,并可实现生产性的提高和使设计变更时的劳力减少的电动吸尘器。
(第3实施形态)图10~图14展示了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第3实施形态。再者,对与第1实施形态或第2实施形态相同的零件标以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在第1实施形态或第2实施形态中,将在软管2的一端侧配置有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的操作部12(12a)与软管2一体地形成,但在第3实施形态中,操作部12b与软管2分别独立形成。
在接合部7b的与吸尘器本体侧相反一侧上,用螺丝20固定着配置有交互转换开关13和调节开关14的操作部12b(参照图11、图12)。在操作部12b的与吸尘器本体侧相反的一侧上开设有装卸自如地安装软管2的一端侧的安装部21(图13)。在将软管2安装到操作部12b的安装部21上之际,通过形成在软管2的一端侧上的连接部22与操作部12b对接,便可保持软管2与接合部7b的气密性(参照图13)。另外,在操作部12b上形成有装卸扣钉(clamp)23,在从操作部12b取下软管2之际操作(参照图12)。
根据该第3实施形态的构成,由于操作部12b是与接合部7b分别独立而成的,因此可在进行配置在操作部12b上的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与配置在接合部7b上的端子9的电连接操作之后再一体化,可提高组装操作性。另外,由于操作部12b与软管2装卸自如地构成,因此可提高操作部12b的维修性。
再者,在第3实施形态中,将形成在软管2上的连接部22b的形状如图14所示那样随着向操作部12侧靠近而逐渐扩大,从而在从软管2到操作部12b的外观形状上没有鼓出。通过设为该构成,可抑制操作部12b挂在障碍物上的情况,使清扫变得容易。
(第4实施形态)图15~图21展示了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第4实施形态。再者,对与第1实施形态至第3实施形态相同的零件标以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第4实施形态的操作部12c也和第3实施形态同样地与软管2装卸自如地构成。
第4实施形态的操作部12c,在具有开口部的壳体24的一端侧配置有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同时在壳体24的另一端侧配置有端子9,在将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与端子9电连接之后,用罩25覆盖壳体24的开口部并用螺丝26固定(参照图18)。另外,在操作部12c上开设有将后述的软管2的接合部7c滑动自如地插入的贯通部27,在贯通部27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定位凹部28(参照图19)。
在软管2的接合部7c的外周,沿着软管2的轴方向形成有与定位凹部28卡合的定位凸部29。在定位凸部29上,配置有卡钩11以及卡合部10。在接合部7c的软管2侧形成有阶梯部30(参照图20、图21)。
操作部12c,使定位凹部28与接合部7c的定位凸部29的位置配合,然后将其插入直到与阶梯部30对接为止(参照图16、图17)。其结果,操作部12c被阶梯部30限制了向软管2侧的移动,同时因定位凹部28的向定位凸部29的卡合而被限制了向软管2的外周方向的旋转。通过在该状态下将插入部8插入到吸尘器本体1的吸尘口5内,并将端子9连接在端子插入孔6内,操作部12c被吸尘器本体1和软管2夹持而固定。
根据该第4实施形态的构成,由于在操作部12c上配置有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与端子9,因此可提高交互转换开关13以及调节开关14与端子9的电连接操作。另外,通过形成在接合部7上的阶梯部30、定位凸部29和形成在操作部12c上的定位凹部28,可很容易地将操作部12c临时固定在接合部7c上,同时通过接合部7c的向吸尘器本体1上的安装,可固定操作部12c,可提高操作部12c的安装性。另外,由于操作部12c与软管2装卸自如地构成,因此可提高操作部12c的维修性。
(第5实施形态)图22~图26展示了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第5实施形态。再者,对与第1实施形态至第4实施形态相同的零件标以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在第5实施形态中,将解除软管2的向吸尘器本体1的卡合的卡钩11配置在吸尘器本体1的上表面侧且与操作部12d相同的面上(参照图22、图23)。卡钩11与操作部12d相对于软管2的直径方向形成在近似相同高度位置上。另外,将从上方覆盖操作部12d和卡合部10以及卡钩11附近、而保护操作部12d和卡合部10以及卡钩11的壳体31用1个零件构成。壳体31用螺丝32固定在接合部7d上(参照图23至图26)。
根据该第5实施形态的构成,由于将必须操作的卡钩11以及操作部12d配置在同一面上,因此提高了操作性。另外,由于操作部12d起到卡钩11的保护的作用,因此可防止在清扫中卡钩11接触到障碍物、或意外软管2从吸尘器本体1脱落的情况。另外,由于可将保护操作部12d和卡合部10以及卡钩11的壳体31用1个零件构成,因此在将操作部12d和卡合部10以及卡钩11配置在接合部7d上的状态下,只要用螺丝32将壳体31固定在接合部7d上便可组装,可提高组装操作性。
再者,在第5实施形态中,也可以设为相对于软管2的直径方向使操作部12d比卡钩11更向外方突出的构成。根据该构成,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意外软管2从吸尘器本体1脱落的情况。
(第6实施形态)图27~图29展示了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第6实施形态。再者,对与第1实施形态至第5实施形态相同的零件标以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在第6实施形态中,将解除软管2的向吸尘器本体1的卡合的卡钩11配置在吸尘器本体1的下方侧,同时将操作部12e配置在吸尘器本体1的上方侧。即,将卡钩11与操作部12e分别配置在软管2的近似相对的位置上(参照图28、图29)。
根据该第6实施形态的构成,由于将卡钩11与操作部12e分别配置在近似相对的位置上,因此不会有在操作操作部12e的交互转换开关13和调节开关14之际错误地操作了卡钩11的可能,而可防止软管2意外从吸尘器本体1脱落的情况。
(第7实施形态)图30展示了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第7实施形态。再者,对与第1实施形态至第6实施形态相同的零件标以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在第7实施形态中,将交互转换开关13以沿着与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近似垂直的方向转动的方式配置。另外,从调节开关14的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侧到侧端部,形成有防止调节开关14接触到障碍物的情况的防护壁33。
根据该第7实施形态的构成,由于交互转换开关13以将其沿着与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近似垂直的方向转动的方式配置,因此可防止在清扫中因交互转换开关13接触到障碍物而转动,工作状态意外被切换的情况。另外,由于在调节开关14的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侧形成有防护壁33,因此可防止发生在清扫中因调节开关14接触到障碍物而破损、或调节开关14旋转而意外切换了电动送风机的输出等不良状况的情况。
(第8实施形态)图31展示了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第8实施形态。再者,对与第1实施形态至第7实施形态相同的零件标以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在第8实施形态中,将交互转换开关13与调节开关14沿着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排列(直列)地配置。
根据该第8实施形态的构成,由于将交互转换开关13与调节开关14沿着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排列地配置,因此可缩小与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操作部12g的宽度,可谋求操作部12g的细长化。
(第9实施形态)图32或图33展示了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第9实施形态。再者,对与第1实施形态至第8实施形态相同的零件标以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在第9实施形态中,操作部12h,与第3实施形态同样地在接合部7h上装卸自如地构成,同时将手柄34以覆盖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侧的操作部12h的形状配置在操作部12h上(参照图32、图33)。手柄34,可在如图32所示那样将软管2安装在吸尘器本体1上的状态下搬运吸尘器本体1时把持。
根据该第9实施形态的构成,通过手柄34,可防止在清扫中交互转换开关13和调节开关14接触到障碍物的情况,并可防止电动送风机的工作状态意外被切换的情况。另外,由于将在搬运吸尘器本体1之际把持的手柄34兼用作操作部12h的保护件,因此可将构成简单化。
(第10实施形态)图34~图36展示了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第10实施形态。再者,对与第1实施形态至第9实施形态相同的零件标以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在第1实施形态至第9实施形态中,由于在将软管2安装在吸尘器本体1的状态下,将电动送风机与交互转换开关13电连接,例如,在将吸尘器本体1的图未示的电源软线插入插座的状态下,并且在交互转换开关13转动到ON侧的状态下,当将软管2安装到吸尘器本体1上时,就有可能意外使电动送风机工作。
与此相对,在第10实施形态中,在清扫结束后将软管2从吸尘器本体1取下之际,交互转换开关13成向OFF侧转动的状态。交互转换开关13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地以沿着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近似平行地转动的方式配置,同时以吸尘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侧成ON侧的方式配置(参照图3、图4)。另外,卡钩11i的前端部35覆盖交互转换开关13的后端(OFF侧)的上表面。在将软管2安装到吸尘器本体1上的状态下,通过卡合部10以及卡钩11i被由弹簧36产生的加载力向外方加载,卡合部10卡合在吸尘器本体1上。另外,由于在卡钩11i的前端部35与交互转换开关13的后端之间形成有空间,因此可使交互转换开关13自如地转动。另外,软管2的一端侧的软管2外周被上软管罩37和下软管罩38覆盖而被保护。上软管罩37和下软管罩38,与接合部7i分别独立构成(参照图35、图36)。
根据该第10实施形态的构成,由于在如图36所示那样将软管2从吸尘器本体1取下之际,若将卡钩11i向内侧推压则卡合部10向内侧移动,而解除卡合部10与吸尘器本体1的卡合,同时卡钩11i的前端部35与交互转换开关13的后端接触,使交互转换开关13向OFF侧(后侧)转动,因此可防止在下次使用时在将软管2安装到吸尘器本体1上之际,意外使电动送风机工作的情况。
(第11实施形态)图37或图38展示了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第11实施形态。再者,对与第1实施形态至第10实施形态相同的零件标以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在第1实施形态至第9实施形态中,虽然图未示,但保护软管2的一端侧的软管2的外周的软管罩,与第10实施形态同样地用上软管罩和下软管罩2个零件形成,同时与接合部分别独立形成。
相对于此,第11实施形态的软管罩39,将上软管罩和下软管罩一体地形成,同时与接合部7j一体地形成。根据该第11实施形态的构成,通过将软管罩39一体地形成,可削减零件个数,同时可将构成简单化,并可提高组装操作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集尘部及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本体,一端侧装卸自如地连接在吸尘器本体上、同时另一端侧连接在管的一端侧上的软管,以及连接在管的另一端侧的地板吸头;其中驱动操作前述电动送风机的操作部,设置在软管的一端侧的端部附近,同时通过软管向吸尘器本体的安装而将操作部与电动送风机电连接。
2.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集尘部及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本体,可装卸自如地装配吸尘器本体、并且具有地板吸头的支柱部,一端侧装卸自如地连接在吸尘器本体上、同时另一端侧固定在支柱部上的软管;其中驱动操作前述电动送风机的操作部,设置在软管的一端侧的端部附近,同时通过软管向吸尘器本体的安装而将操作部和电动送风机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操作部,以越向吸尘器本体侧越逐渐向外方突出的形状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操作部配置有显示集尘部的集尘状态的集尘测量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操作部,被装卸自如安装在软管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操作部通过软管和吸尘器本体的夹持而被安装。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操作部上,设有在搬运连接着软管的吸尘器本体时进行把持的手柄。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操作部上,配置有通过转动而对电动送风机进行ON/OFF操作的交互转换开关,并且该交互转换开关,以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侧成为交互转换开关的OFF侧的方式配置。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操作部上,配置有通过转动而对电动送风机进行ON/OFF操作的交互转换开关,并且该交互转换开关,以交互转换开关沿着与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转动的方式配置。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操作部上,配置有可通过旋转而改变电动送风机的输出的调节开关,并且形成有保护该调节开关的防护壁。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操作部上,配置有可通过旋转而改变电动送风机的输出的调节开关,并且该调节开关,以在将调节开关向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相反侧旋转时、电动送风机的输出成为最高的方式配置。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前述交互转换开关和调节开关,配置在软管的上面侧,并且分别被配置在偏离软管的中心部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前述交互转换开关和调节开关,相对于吸尘器本体的行进方向排列地配置。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软管上,配置有与吸尘器本体装卸自如地卡合的卡合装置、和解除卡合装置的卡合解除装置,卡合解除装置和操作部被配置在同一面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操作部,比卡合解除装置向外方突出。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操作部上,配置有通过转动而对电动送风机进行ON/OFF切换操作的交互转换开关,并且构成为在操作卡合解除装置而将软管从吸尘器本体取下时,交互转换开关向OFF侧转动。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操作部和卡合解除装置上,安装有覆盖操作部和卡合解除装置附近而保护操作部和卡合解除装置的壳体。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合解除装置和操作部,分别被配置在大体相对向的位置上。
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合解除装置和操作部,分别被配置在大体垂直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普及型的电动吸尘器的成本上升,同时实现普及型和高级型的吸尘器本体的共通使用化,能够提高生产性以及降低设计变更时的劳力的电动吸尘器。其具备具有集尘部及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本体(1);一端侧装卸自如地连接在吸尘器本体(1)上,同时另一端侧连接在管的一端侧上的软管(2);以及连接在管的另一端侧的地板吸头。驱动操作电动送风机的操作部(12),设置在软管(2)的一端侧的端部附近,并且通过软管(2)的向吸尘器本体(1)的安装而将操作部(12)和电动送风机电连接。
文档编号A47L9/24GK1663520SQ20051000403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5日
发明者牛尾将藏, 植山修三, 镰谷和将, 森好弘, 吉田润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