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总苷的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和增白美容作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465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肉苁蓉总苷的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和增白美容作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肉苁蓉属植物总苷或含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提取物的新用途,利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对肉苁蓉总苷进行了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下调作用,表明肉苁蓉总苷具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及增白美容作用。
背景技术
肉苁蓉为传统名贵中药,药用部位为其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具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等功效。新疆肉苁蓉资源丰富,南北疆均有分布,为肉苁蓉的主要产区。肉苁蓉总苷是从肉苁蓉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类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是肉苁蓉属植物的主要有效部位,目前已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近70种单体成分(刘国钧主编.肉苁蓉及其人工种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120)。国内外有关肉苁蓉总苷研究文献有上百篇之多,但均未涉及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和增白美容的作用[邓燕等.中药对黑素细胞及酪氨酸酶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新中医,2003,35(5)72-73]。本发明以管花肉苁蓉总苷为研究对象,利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对其进行了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肉苁蓉总苷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下调作用,从而提示肉苁蓉总苷具有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和增白美容的功效。
酪氨酸酶是皮肤黑素生物合成过程的主要限速酶,为铜及蛋白质的复合物。它能将机体内制造黑素的主要原料酪氨酸羟化,产生L-多巴,然后再氧化成多巴醌,多巴醌经一系列代谢过程,最后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一系列引起褐化的黑素。其反应方程式表达如下 黑素是决定人体肤色最重要的因素,合成过多可引起雀斑、黄褐斑、老年斑、黑色素瘤等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形成。因此通过对酪氨酸酶活力抑制研究,可以筛选出抑制皮肤色素沉着的有效成分,可应用于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预防及外用化妆品的增白祛斑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肉苁蓉总苷或含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提取物的新用途。采用的方法是用酪氨酸酶速率氧化法观察肉苁蓉总苷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肉苁蓉总苷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下调作用,提示它具有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及增白美容作用,为肉苁蓉保健品、药物制剂提供了新的功能定位,并将其应用范围拓展到了化妆品领域。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验方法采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以酶联免疫检测仪于490nm处检测反应产物特异性吸光度值A490。具体方法如下1.以67mmol·L-1的磷酸缓冲液(PB液)将酪氨酸(天津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配成0.02%溶液,酪氨酸酶(2350U/mg,Sigma公司)配成500U·mL-1溶液,熊果苷(北京耐确生化技术研究所)配成1.0mg·mL-1溶液。
2.肉苁蓉总苷来自于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 R.Wight),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苯乙醇苷类成分大于50%。以67mmol·L-1的磷酸缓冲液将肉苁蓉总苷配制成浓度为0.5~3.0mg·mL-1的溶液。
3.以不加药样品为空白对照组,熊果苷为阳性对照组。
4.反应在96孔培养板中进行,总反应体系150μL。取50μL测试物,加入50μL酪氨酸,待充分混匀后在冰浴中迅速加入酪氨酸酶50μL(25U),混匀,在25℃下温育15min,立即置酶标仪下测定每孔A490。每组平行试验5次。
酪氨酸酶抑制率(I%)计算公式为I%=[(A-B)-(C-D)]/[A-B]×100A未加中药样品的加酶混合液所测的吸光度B未加中药样品亦未加酶的混合液所测的吸光度C为加中药样品和酶的混合液所测的吸光度D为加中药样品而未加酶的混合液所测的吸光度。
实验结果不同浓度的肉苁蓉总苷对酪氨酸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的大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效应物的剂量大致呈剂量依赖关系,表现为在相同底物浓度条件下,肉苁蓉总苷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大小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肉苁蓉总苷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n=5)

注**为供试品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p<0.001,*为供试品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p<0.05。
由表1数据可知,肉苁蓉总苷浓度在0.5~3.0mg·mL-1范围内,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在0.5~2.0m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量效关系;肉苁蓉总苷与熊果苷相同浓度下,作用不及熊果苷,但当浓度增大至1.5mg·mL-1时,作用强于熊果苷。经两样本均数t检验,肉苁蓉总苷组(浓度在1.0~3.0mg·mL-1范围内)和阳性对照熊果苷组与空白组比较,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即肉苁蓉总苷和熊果苷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下调作用,提示肉苁蓉总苷具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和增白美容的功效,为今后将其开发为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药物及作为外用化妆品的增白祛斑成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肉苁蓉总苷或含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提取物的新用途。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观察肉苁蓉总苷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总苷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下调作用,表明它具有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及增白美容作用。本发明所指的肉苁蓉总苷,包含从肉苁蓉属主要药用植物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盐生肉苁蓉C.salsa和管花肉苁蓉C.tubulosa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类以苯乙醇苷为主要成分的苷类总称。优化的植物品种是管花肉苁蓉,其总苷收率最高,松果菊含量最高。
2.如权利1所述的肉苁蓉总苷或含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提取物,以任何比例添加于以增白为目的的护肤霜、护肤油膏等制剂或口服保健制剂。
3.如权利1所述的肉苁蓉总苷或含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提取物,单独应用或与其它祛斑成分联合应用于治疗雀斑、黄褐斑、老年斑、黑色素瘤等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预防或口服保健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肉苁蓉总苷或含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提取物的新用途,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观察肉苁蓉总苷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酪氨酸酶是皮肤黑素生物合成过程的主要限速酶,为铜及蛋白质的复合物。它能将机体内制造黑素的主要原料酪氨酸羟化,产生L-多巴,然后再将多巴氧化成多巴醌,多巴醌经一系列代谢过程,重排并聚合,最后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一系列引起褐化的黑素。黑素是决定人体肤色最重要的因素,合成过多可引起雀斑、黄褐斑、老年斑、黑色素瘤等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形成。因此通过对酪氨酸酶活力抑制研究,可以筛选出抑制皮肤色素沉着的有效成分。本发明以肉苁蓉总苷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它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下调作用,表明肉苁蓉总苷具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及增白美容的作用,可作为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或外用化妆品的增白祛斑功能。
文档编号A61Q19/02GK1977795SQ20051012656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9日
发明者堵年生, 杨建华, 热娜·卡斯木, 杨军波, 黄利兴 申请人:新疆医科大学, 和田帝辰沙生药物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