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皿洗涤系统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66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器皿洗涤系统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在器皿洗涤系统中的流体的喷雾及因此而产生的方法。更特别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器皿洗涤系统内喷射流体的拱形的臂。
背景技术
器皿洗涤系统具有将流体例如水喷射到器皿例如玻璃杯、餐具、盘子等上的ー个或多个臂。器皿洗涤系统可以具有洗涤臂和冲洗臂。洗涤臂对包含来自洗涤槽的洗涤剂的水进行再循环。在器皿洗涤系统内的冲洗臂承担双重功能在洗涤循环之后去除残留的化学洗涤剂以及将热能(通常被称为热量単元)给予器皿以进行消毒。
在器皿洗涤系统中,喷射流体的臂对于利用由臂喷射出的水和洗涤剂以及/或者消毒剂来实现清洁和消毒是关键的。这种喷射产生遍及器皿洗涤系统的将穿过正被洗涤的器皿和在正被洗涤的器皿间而散布的泵送的洗涤水、泵送的冲洗水、加压冲洗水(统称为“水”)的型式;洗涤剂的型式;冲洗剂以及/或者消毒杀菌剂或者空气的型式。水将热量给予/传递到器皿洗涤系统中的器皿以进行消毒。沿着臂的长度的喷雾喷嘴的位置和数量以及臂自身的构型造成了喷雾分散覆盖范围的型式。喷雾可能会部分或全部地未接触到ー些器皿,浪费水、洗涤剂、冲洗剂以及/或者消毒杀菌剂或空气,并降低洗涤、冲洗或风干的有效性。在典型的器皿洗涤系统中,臂是直线型的并且可以是固定的或旋转的。喷嘴沿着臂的长度布置,使得喷雾分散的角度大致垂直于器皿,从而产生圆锥状的分散型式8,如图I中所示。如图I中所示,典型的臂10具有沿着该臂的长度14分布的标准喷嘴12。臂10具有壁16,壁16形成容纳流体例如水的导管。例如,臂10可以通过连接器18连接到水源100。水源100产生压カ以提供流经壁16并流出喷嘴12的水流。每个喷嘴12均具有穿过喷嘴12的通道,该通道大致垂直于壁16的导管。喷嘴12产生如角度A的喷雾型式,角度A根据喷嘴尺寸以及臂10中的流动压カ而变化。喷嘴12可以各自具有圆锥形的孔ロ,例如具有从喷嘴12中的每ー个的连接到壁16的端部20到喷嘴12中的每ー个的自由的相对端部22増大的直径的开ロ。圆锥形喷嘴也展示了具有根据相同參数变化的角度A的型式。边界B是这样的边界搁架24或器皿定位在该边界内。边界B的外侧是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水、洗涤剂、冲洗剂以及/或者消毒杀菌剂可以喷射超过常规系统中的搁架24或器皿,构成超过边界B的浪费W。图I是喷雾型式29的截面图,示出了在器皿洗涤系统的底部处以高度LI沿着导引装置26放置的搁架24。高度L2是这样的高度在该高度处,器皿在搁架24的上边缘上方延伸。高度L3代表最大高度,在该高度处,器皿可以在臂10下方通过。横截面区域28反映了喷雾型式29内没有水喷射的区域。喷雾型式29是由流经喷嘴12的流体形成的喷雾。在横截面区域28内,喷雾型式29不会接触器皿。区域30至区域34表示喷雾覆盖范围的区域。区域30表示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来自喷嘴12中的ー个的水、洗涤剂以及/或者消毒剂冲击搁架24中的器皿。区域32表示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来自喷嘴12中的两个喷嘴的水、洗涤剂以及/或者消毒剂进行组合以冲击搁架24中的器皿。区域33示出了喷嘴12中的三个进行组合以冲击搁架24中的器皿的喷雾覆盖范围。区域34示出了喷嘴12中的四个进行组合以冲击搁架24中的器皿的喷雾覆盖范围。标记为W的区域示出了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水可能完全未接触到器皿并且被浪费棹。如图I所示,具有喷嘴12中的三个进行组合以冲击器皿的喷雾覆盖范围的区域33以及具有喷嘴12中的四个进行组合以冲击器皿的喷雾覆盖范围的区域34小于区域30和区域32。因此,本公开已经确定,存在对于ー种器皿洗涤系统的臂的需要,该臂具有形成于其上的喷嘴,每个喷嘴均形成喷雾,以使喷嘴中的每ー个的喷雾的交叠最大。还存在对ー种臂的需要,该臂保证离开臂的喷嘴的水不会由于未接触到指定目标而被浪费棹。

发明内容
提供了ー种冲洗臂或洗涤臂,其包括连接到流体源的管状本体。该管状 本体具有穿过该管状本体的至少第一孔口和第二孔ロ。当流体从流体源流动通过管状本体吋,第一孔ロ形成第一喷雾,第二孔ロ形成第二喷雾。第一孔ロ具有经过第一孔ロ的第一孔ロ轴线,第二孔ロ具有经过第二孔ロ的第二孔ロ轴线。第一孔ロ轴线与第一竖直轴线形成第一角度,第二孔ロ轴线与第二竖直轴线形成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大于O度,使得第一孔ロ将第一喷雾朝向第二喷雾引导,形成第一喷雾和第二喷雾的交叠喷雾。还提供了一种器皿洗涤系统,该器皿洗涤系统包括外壳、用于将多个器皿保持在该外壳中的搁架、将搁架支承到该外壳中的搁架支承件、以及连接到流体源的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具有穿过该管状本体的至少第一孔口和第二孔ロ。当流体从流体源流动通过管状本体时,第一孔ロ形成第一喷雾,第二孔ロ形成第二喷雾。第一孔ロ具有经过第一孔ロ的第一孔ロ轴线,第二孔ロ具有经过第二孔ロ的第二孔ロ轴线。第一孔ロ轴线与第一竖直轴线形成第一角度,第二孔ロ轴线与第二竖直轴线形成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大于O度,使得第一孔ロ将第一喷雾朝向第二喷雾引导,形成第一喷雾和第二喷雾的交叠喷雾。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从下面的详细描述、附图、以及随附权利要求中领会并理解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优势及特点。


图I是器皿洗涤系统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局部侧视横截面视图,其中器皿洗涤系统具有根据现有技术的臂;图2是器皿洗涤系统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局部侧视横截面视图,其中器皿洗涤系统具有根据本公开的臂;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臂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臂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臂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臂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臂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8是器皿洗涤系统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局部侧视横截面视图,其中器皿洗涤系统在搁架的相对侧上具有根据现有技术的臂;图9是器皿洗涤系统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局部侧视横截面视图,其中器皿洗涤系统在搁架的相对侧上具有根据本公开的臂;以及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臂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參照附图并且特别地參照图2,根据本公开的臂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总体上以附图标记36表示。臂36能够在用于餐馆/商业器皿洗涤机以及住宅器皿洗涤机两者的任意类型的器皿洗涤系统中使用。例如,臂36可以是具有I. 5英寸的直径的洗涤臂或者是具有
O.5英寸的直径的冲洗臂。臂36具有沿着臂36的整个长度弯成拱形的管状本体38。管状本体38具有沿着臂36的长度分布的喷嘴40。管状本体38具有壁42,壁42形成容纳流体 例如水和/或洗涤剂的导管。例如,臂36可以通过连接器44连接到水源100。水源100产生压カ以提供经过由壁42形成的导管并流出喷嘴40的水流。流经臂36而流出喷嘴40的流体具有15磅/姆平方英寸表压(psig)到30psig的压カ。喷嘴40可以各自具有喷嘴壁46。喷嘴壁46在端部48处连接到壁42并且具有自由的相対的端部50。喷嘴壁46从通过壁42的孔ロ到端部50围绕出形成导管的通道。每个喷嘴壁46均可以与壁42基本上垂直。替代性地,喷嘴40可以各自通过穿过壁42的孔并省去喷嘴壁46而形成。管状本体38的在形成喷嘴40中的每ー个的点52处的拱形或曲线限定喷嘴40中的每ー个的喷射角度。喷嘴40中的每ー个都具有通过喷嘴40的喷嘴轴线54,该喷嘴轴线54与竖直轴线56形成角度55。喷嘴40中的至少ー个具有大于O度的角度55,使得喷嘴40中的该至少ー个将喷雾弓丨导向喷嘴40中的另ー个的喷雾以产生交叠。臂36具有喷嘴40中的至少两个,使得喷嘴40中的该至少两个各自形成成角度为彼此交叠的喷雾。喷嘴40各自朝向轴线57形成角度,其中轴线57穿过管状本体38的拱形结构的顶点。喷嘴40可以是各种形状的,例如,喷嘴能够是圆锥形的、平形的、扇形的。通常,行业标准的喷嘴设计成通过一定量的水而不堵塞该喷嘴。喷嘴40可以形成为使器皿洗涤系统的洗涤室的尺寸与所使用的水的量相平衡,并且满足器皿洗涤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性能指标。例如,如图10所示,角度55可以为大约24度。喷嘴40可以在管状本体38未弯曲时垂直于管状本体38焊接以易于制造。管状本体38在制造过程中变形或弯曲以形成臂36的拱形形状或曲线。通过形成拱形,由于臂自身的弯曲实现了喷嘴40的角度55的效果。喷嘴40的间距构造并且定尺寸为满足器皿洗涤系统的用途(例如所处理的器皿的类型,诸如玻璃杯、盘子、壶、以及/或者平底锅)。根据与壁36 —起使用的喷嘴的数量,喷嘴能够在喷嘴在臂的端部处或者端部附近的布置之间沿着臂均匀地或不均匀地间隔开。例如,如图10所示,喷嘴40中的每ー个均可以与喷嘴40中的另ー相邻的喷嘴相距大约5. 8英寸。管状本体38具有这样的曲率该曲率定尺寸并构造为配合在器皿洗涤系统的器皿洗涤室内,以使对在其中进行洗涤的器皿的喷雾型式覆盖范围最大化。理想的是使喷嘴40的所有喷雾的交叠最大化。管状本体38的曲率取决于洗涤室的高度和宽度。例如,如图10所示,管状本体38可以具有大约22英寸的曲率半径。如图2所示,边界B是这样的边界在该边界内定位有保持器皿的搁架58。边界B以外是这样的区域在常规系统中,水、洗涤剂、冲洗剂以及/或者消毒杀菌剂可以在该区域中喷射超过搁架58或器皿,从而构成超过边界B的浪费72。图2是由臂36产生的喷雾型式61的截面图,示出了在器皿洗涤系统的底部处以高度LI沿着导引装置60放置的搁架58。喷雾型式61是由经过喷嘴12的流体形成的喷雾。搁架58将器皿存放在器皿洗涤系统中。例如,搁架58是具有19. 5英寸的宽度的行业标准尺寸的(行业中称为20英寸搁架)。导引装置60将搁架58支承并定位在器皿洗涤系统内。例如,如果器皿洗涤系统是设有传送装置的系统,则导引装置60引导搁架58的移动。导引装置60可以是导轨,该导轨应该比搁架58的尺寸大,并且应该小到足以卡住搁架以及足以将搁架保持在适当位置使得搁架不会从导轨上掉落。高度L2是这样的高度在该高度处,器皿在搁架58的上边缘上方延伸。例如,L2可以在LI上方大约4英寸。高度L3代表最大高度,在该高度处,器皿可以在臂10下方通过。根据系统设计的用途,L3可以是任何室高度。例如,对于处理玻璃杯和盘子和壶以及平底锅的器皿洗涤系统而言,行业标准高度的范围从大约18英寸到大约25英寸;而对仅处理玻璃杯的系统而言,L3可以是较低的。 喷雾型式61具有在该喷雾型式内不喷射水的横截面区域62。喷雾型式61在横截面区域62内不接触器皿。区域64至区域70表示喷雾覆盖范围的区域。区域64表示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来自喷嘴40中的ー个的水、洗涤剂和/或消毒剂冲击搁架58中的器皿。区域66表示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来自喷嘴40中的两个喷嘴的水、洗涤剂以及/或者消毒剂进行组合而冲击器皿。区域68示出喷嘴40中的三个进行组合而冲击器皿的喷雾覆盖范围。区域70示出喷嘴40中的四个进行组合而冲击器皿的喷雾覆盖范围。标记为72的区域示出了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水可能完全未接触到器皿并且被浪费棹。管状本体38的拱形结构产生喷雾型式61,该喷雾型式61使边界B内的总体喷雾型式最大化,并且在该喷雾型式的所有区域中増大了水、洗涤剂、冲洗剂以及/或者消毒杀菌剂或空气的密度的整个覆盖范围宽幅。与图I中的喷嘴13和喷嘴15相比,在臂36的端部处的喷嘴74和喷嘴76向内或朝向彼此成角度,并且向边界B的外部边缘移动,使得喷雾型式61的外部边缘没有未接触到器皿的被浪费的水。内喷嘴78和内喷嘴80以类似的方式成角度,以实现使喷雾分散以及器皿冲击/覆盖范围最大化、同时使浪费的水、洗涤剂以及/或者消毒剂最少的相同結果。喷雾型式61的组合喷嘴的合成覆盖范围或分散型式导致了在所有区域64、66、68,70中的更大量的水、洗涤剂、冲洗剂以及/或者消毒杀菌剂或空气实际接触正被洗涤的器皿;減少了水以及減少了在器皿通过时没有水出现的区域。如所描述的,通过具有拱形形状的臂而使浪费区域72最小。利用本公开的具有拱形形状的臂,扩大了喷雾分散的角度,从而使喷雾覆盖范围最大,改善了清洁和/或消毒,以及节省了用于实现对被洗涤的器皿的最大覆盖范围的洗涤剂、冲洗剂以及/或者消毒杀菌剂或空气的量。例如,与在图I中示出的臂10相比,图2中的横截面区域62在尺寸上比横截面区域28大约小60%。区域64相对于区域30向上及向外移动,增大了区域64在喷雾型式61的中央处的覆盖范围。区域66在图I中的区域30中。区域70具有这样的尺寸根据沿着喷雾型式61的喷嘴40的高度和角度以及数量,该尺寸超过区域34的尺寸500%至1000%。为了比较臂10和臂36的效能,实施了这样的对比试验该试验利用了典型的直臂一臂10、以及拱形臂一臂36,每个都作为冲洗臂,以在器皿通过器皿洗涤系统的洗涤区域时喷射器皿来清除肥皂残留物。使用的试验条件和过程包括器皿以每小时225个搁架的速度经过器皿洗涤系统;每个搁架中放置24个果汁玻璃杯;冲洗喷雾流速设定在90加仑每小时;以及如由使用酚酞指示剂和盐酸滴液来中和肥皂/洗涤剂的洗涤剂溶液的滴定所确定的,洗涤槽中的肥皂浓度设置在15滴。该试验过程包括当搁架离开器皿洗涤系统时,将I滴酚酞指示剂置于玻璃杯的顶部;没有顔色表示在经过冲洗区域之后没有留下洗涤剂残留物;有顔色(范围从粉红色到紫色)表示有洗涤剂残留物残存。试验结果包括将臂10用作冲洗臂吋,24个玻璃杯中的10个未能完全将洗涤剂清除,合格率58% ;而将臂36用作冲洗臂时,所有的玻璃杯都通过,合格率100%。參照图3,替代性地,未弯曲的或直的臂82可以具有以一定角度安装的喷嘴84。这不是制造和组装器皿洗涤系统的臂的常规方式。通过允许以一定角度安装喷嘴84的制造过程,臂36的一些效果可以在臂82中实现。喷雾型式85具有在该喷雾型式内没有水喷射的横截面区域87。喷雾型式85在横截面区域87内不接触器皿。区域89示出喷嘴40中的四个进行组合而冲击器皿的喷雾覆盖范围。
參照图4至图6,臂36可以修改成包括成角度的/分部段的拱形结构/段节88(例如,六角形拱形或能够使喷嘴插入/焊接到臂中以获得成角度的交叉喷雾型式的其他直线构型)以形成拱形形状。如图5至图7中所示,臂36可以修改成包括成角度的/分部段的拱形形状/段节88以及以一定角度安装的喷嘴84。如图5至图7中所示,例如,如果臂36能够绕经过开ロ X的轴线旋转,则水可以从开ロ X处进入臂36 ;或者例如,如果臂36是固定的,则水可以通过开ロ Y进入臂36。超过臂10,臂36提高器皿洗涤系统的效率和效能并且实现水消耗量以及所使用的能量的节约。在现行政府法规、例如能源之星计划(the Energy Star program)之前,不存在推动/要求水和其他消耗品(洗涤剂等)或能源消耗的节约的法規。因此,不存在与例如水消耗量有关的事先需求。随着新的要求的出现,对常规系统的改进不能足够地/充分地应对日益增长的要求。具有拱形形状的臂超出现行标准并将建立行业领导地位。结果的示例常规系统每个搁架使用大约O. 8加仑的水,而用作喷射臂的具有拱形形状的臂每个搁架仅使用O. 38加仑的水。与直的臂的每小时300加仑相比,具有拱形形状的臂的器皿洗涤系统能够具有每小时70加仑的水消耗量。具有拱形形状的臂将使用整体少于常规系统的水,而同时具有更多的实际覆盖/分散在正被洗涤、冲洗或消毒的器皿上的水。具有拱形形状的臂增大了接触器皿的水的密度。另ー种潜在的节约是与具有拱形形状的臂一起使用的较小马力的泵的使用,该较小的马カ泵可以节省泵的成本并且也会节约能量。具有拱形形状的臂使用较少的冲洗剂以及较少的消毒杀菌剂井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尽管通常情况下系统通常每个臂使用四个(4)喷嘴,但由于具有拱形形状的臂的效率和有效性,每个臂可以使用较少的喷嘴,从而节省了喷嘴和制造成本,以及水、洗涤剂、冲洗剂和消毒杀菌剂。具有拱形形状的臂能够是固定的或可旋转的。喷嘴40朝向室的中央被向内引导,以使在臂36中的交叉喷雾区域最大。其他可替代方案可以向内定向但偏离中央汇聚。參照图8和图9,臂36能够用作/实施为如图9中所示的上臂和/或下臂,这比如图8所示的具有直的形状的臂10増加了接触器皿的水的量。如图8所示,来自搁架24下方的臂10的喷嘴12的喷雾不会在接触搁架之前交叠。如图9所示,在搁架58下方的浪费区域72小于在图8中的搁架24下方的浪费区域W。同样应当指出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上方”、“下方”等可
以在文中用以修饰各种部件。除非特别说明,这些修饰语并不意指有关所修改的部件的空间、顺序、或层级秩序。尽管已经參照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公开中的部件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并且可以对部件进行等同物替代。另外,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公开 中的教导可以做出许多修改以适应特殊情况或特殊材料。因此,本公开意在不局限于作为设想的最佳模式而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而是,本公开将包括落在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ー种冲洗臂,包括 连接到流体源的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具有穿过所述管状本体的至少第一孔口和第ニ孔ロ,当所述流体从所述流体源流动通过所述管状本体时,所述第一孔ロ形成第一喷雾,所述第二孔ロ形成第二喷雾,所述第一孔ロ具有经过所述第一孔ロ的第一孔ロ轴线,所述第二孔ロ具有经过所述第二孔ロ的第二孔ロ轴线,所述第一孔ロ轴线与第一竖直轴线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孔ロ轴线与第二竖直轴线形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O度,使得所述第一孔ロ将所述第一喷雾朝向所述第二喷雾引导,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喷雾和所述第二喷雾的交叠喷雾。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洗臂,其中,所述管状本体沿着所述管状本体的长度呈拱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臂,其中,所述管状本体被弯曲以形成所述拱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臂,其中,所述管状本体是多个部段,所述多个部段被连接以形成所述拱形形状,所述多个部段中的每ー个都是直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洗臂,其中,所述管状本体沿着所述管状本体的长度是直的,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中的每ー个都具有喷嘴壁,所述喷嘴壁中的至少ー个连接到所述管状本体,使得所述喷嘴壁中的所述至少ー个不垂直于所述管状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洗臂,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冲洗臂的器皿洗涤系统,其中,连接到所述冲洗臂的所述器皿洗涤系统具有70加仑每小时的水消耗量。
7.ー种洗涤臂,包括 连接到流体源的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具有穿过所述管状本体的至少第一孔口和第ニ孔ロ,当所述流体从所述流体源流动通过所述管状本体时,所述第一孔ロ形成第一喷雾,所述第二孔ロ形成第二喷雾,所述第一孔ロ具有经过所述第一孔ロ的第一孔ロ轴线,并且所述第二孔ロ具有经过所述第二孔ロ的第二孔ロ轴线,所述第一孔ロ轴线与第一竖直轴线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孔ロ轴线与第二竖直轴线形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O度,使得所述第一孔ロ将所述第一喷雾朝向所述第二喷雾引导,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喷雾和所述第二喷雾的交叠喷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涤臂,其中,所述管状本体沿着所述管状本体的长度呈拱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涤臂,其中,所述管状本体被弯曲以形成所述拱形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涤臂,其中,所述管状本体是多个部段,所述多个部段被连接以形成所述拱形形状,所述多个部段中的每ー个都是直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涤臂,其中,所述管状本体沿着所述管状本体的长度是直的,所述孔ロ中的每ー个都具有喷嘴壁,所述喷嘴壁中的至少ー个连接到所述管状本体,使得所述喷嘴壁中的所述至少ー个不垂直于所述管状本体。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涤臂,还包括连接到所述洗涤臂的器皿洗涤系统,其中,连接到所述洗涤臂的所述器皿洗涤系统具有70加仑每小时的水消耗量。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涤臂,还包括连接到所述洗涤臂的器皿洗涤系统,其中,连接到所述洗涤臂的所述器皿洗涤系统使用每个搁架O. 38加仑的水。
14.一种器皿洗漆系统,包括夕卜壳; 搁架,所述搁架用于将多个器皿保持在所述外壳中; 搁架支承件,所述搁架支承件将所述搁架支承在所述外壳中;以及 连接到流体源的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具有穿过所述管状本体的至少第一孔口和第ニ孔ロ,当所述流体从所述流体源流动通过所述管状本体时,所述第一孔ロ形成第一喷雾,所述第二孔ロ形成第二喷雾,所述第一孔ロ具有经过所述第一孔ロ的第一孔ロ轴线,所述第二孔ロ具有经过所述第二孔ロ的第二孔ロ轴线,所述第一孔ロ轴线与第一竖直轴线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孔ロ轴线与第二竖直轴线形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O度,使得所述第一孔ロ将所述第一喷雾朝向所述第二喷雾引导,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喷雾和所述第二喷雾的交叠喷雾。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器皿洗涤系统,其中,所述器皿洗涤系统是设有传送装置的器皿洗涤系统,所述搁架支承件是传送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器皿洗涤系统,其中,所述管状本体旋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器皿洗涤系统,其中,穿过所述管状本体流出所述孔ロ的所述流体具有15磅姆平方英寸表压(psig)到30psig的压力。
全文摘要
一种冲洗臂或洗涤臂,其包括连接到流体源的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具有穿过该管状本体的至少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当流体从流体源流动通过管状本体时,第一孔口形成第一喷雾,第二孔口形成第二喷雾。第一孔口具有经过第一孔口的第一孔口轴线,第二孔口具有经过第二孔口的第二孔口轴线。第一孔口轴线与第一竖直轴线形成第一角度,第二孔口轴线与第二竖直轴线形成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大于0度,使得第一孔口将第一喷雾朝向第二喷雾引导,形成第一喷雾和第二喷雾的交叠喷雾。
文档编号B08B3/00GK102821877SQ20108006169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7日
发明者詹姆斯·S·卡尔豪恩 申请人:杰克逊Msc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