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辅酶q10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酶QlO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人体衰老或老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生理过程,是生物生命生长过程中的必然规律。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人体衰老的原因是由于细胞内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害物质的堆积造成的。在这些化学反应中,产生称之为自由基的毒素,自由基最终损伤细胞,引起个体衰老。而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拥有一副靓丽的肌肤是每个人的梦想,但随着人们的年龄的增加,肌肤老化随之而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肌肤老化的原因,并从各方面去做延缓肌肤衰老的工作,使用有效的抗衰化妆品就是其中之一,例如辅酶QlO类的抗衰化妆品等。辅酶QlO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是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能激活人体细胞和细胞能量的营养,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氧化、延缓衰老和增强人体活力等功能,医学上广泛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此外,国内外还广泛将其用于营养保健品及食品添加剂。而在化妆品领域,由于辅酶QlO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而被用于制备抗衰老的化妆品中。辅酶QlO属于光敏感物质, 直接添加到化妆品中容易分解,故辅酶QlO类的抗衰化妆品均是先将其微胶囊化,增加其稳定性,而后添加于化妆品中。微胶囊技术是利用一种或几种物质所形成的混合物做壁材,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做芯材经包裹形成具有半透明或密封囊膜的技术。在现有的辅酶QlO微胶囊的制备中,壁材普遍选择变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酯淀粉)、环糊精、羟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其中以变性淀粉最优,例如文献“冷水溶性辅酶QlO微粒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周迪,王燕峰,叶双明,邵斌,中国食品添加剂试验研究,2007)公开了一种利用辛烯基琥珀酸酯淀粉作为壁材制备辅酶QlO微胶囊的技术方案。但是,现有辅酶QlO微胶囊制备方法中选择的壁材无法提高辅酶QlO微胶囊的包埋率,且有效成分较少、稳定性较差,致使辅酶QlO在抗衰老化妆品中发的作用很小,直接影响了其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酶QlO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能够提高辅酶QlO微胶囊的包埋率以及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酶QlO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将0. 5-10%玉米蛋白、1-15%聚乙烯吡咯烷酮、0. 2-2%吐温-80、0. 2-2%单甘脂、余量为水混合溶解得到壁材,将包含有辅酶QlO的芯材与壁材混合并乳化均质得到乳化液,乳化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得辅酶QlO微胶囊。
其中,所述芯材和壁材的质量比为2-10 1,更优选为4. 5 1。所述壁材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1-2%玉米蛋白、2-4%聚乙烯吡咯烷酮、0. 5-1%吐温-80、1-2%单甘脂,余量为水;更优选为1. 5%玉米蛋白、3%聚乙烯吡咯烷酮、0. 5-1%吐温-80、1. 5% 单甘脂,余量为水。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芯材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0.2-5%辅酶Q10、l-10%甘油, 余量为水。其中的甘油和水的作用是为了分散辅酶Q10。除此之外,所述芯材还可以采用本领域其他公知物质来起到类似于甘油和水的作用,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制。辅酶QlO是脂溶性类化合物,可以被许多亲水性高分子壁材乳化包埋,而通常微胶囊的品质和用途直接与壁材相关。现有壁材的选择,如辛烯基琥珀酸酯淀粉,在制备过程中易使芯材-辅酶Qio粘附在微胶囊颗粒表面,造成其包埋率较低,有效成分含量较少,同时稳定性较差,易使辅酶QlO受光照影响分解。因此,本发明通过深入研究,选择玉米蛋白、 聚乙烯吡咯烷酮、吐温-80、单甘脂以及水作为壁材来包埋辅酶Q1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一种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如胶体保护作用、成膜性、粘结性、吸湿性、增溶或凝聚作用。此外,PVP有优良的生理惰性,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又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不形成任何刺激, 能形成极好的透气薄膜。玉米蛋白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多肽,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且与辅酶QlO —样具有抗氧化作用。而吐温-80与单甘脂作为乳化剂能够与 PVP、玉米蛋白很好的配伍,共同对辅酶QlO进行包埋,同时使体系形成均勻的微乳液,使整个壁材呈现良好的乳化包埋性。由以上壁材做成的辅酶QlO微胶囊轻薄、透明,对辅酶QlO微胶囊化过程包埋率高,且不与辅酶QlO发生反应,微胶囊产品稳定性强,芯材成分在抗衰老化妆品中的作用能有效发挥。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辅酶QlO微胶囊。对该辅酶QlO微胶囊的包埋率、稳定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其与由现有壁材包埋而成的微胶囊相比,包埋率、有效成分含量显著提高,同时在光照条件下依然能够保证辅酶QlO的含量在90%以上。本发明所述辅酶QlO微胶囊具有高包埋率、高稳定性,能够应用在制备抗衰老化妆品中。本发明所述辅酶QlO微胶囊可以添加于抗衰老化妆品任意类别的产品中,如膏霜类抗衰老化妆品、乳液类抗衰老化妆品、水剂类抗衰老化妆品、洁面类抗衰老化妆品和啫喱类抗衰老化妆品,更加优选的如珍珠防皱霜、珍珠抗皱精华乳、珍珠抗皱洁面乳、珍珠抗皱精华液或珍珠抗皱啫喱。这些类别的化妆品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公知,不做具体限制。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以玉米蛋白、聚乙烯吡咯烷酮、吐温-80、单甘脂和水为新型壁材对辅酶QlO进行微胶囊化,所制得的辅酶QlO微胶囊具有高包埋率和高稳定性, 利于辅酶QlO在抗衰老化妆品中发挥最大功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酶QlO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及产品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以下就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辅酶QlO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制备本发明所述辅酶QlO微胶囊称取玉米蛋白1.5g、聚乙烯吡咯烷酮3. 0g、吐温-80 0. 5g、单甘酯1. Og加入到 95ml去离子水中,加热到70°C溶解得壁材(IOOg)。称取辅酶QlO 4. 5g、甘油9. Og,/K 436. 5ml,加热到50°C溶解得芯材(450g)。将芯材倒入壁材中(质量比为芯材壁材=4. 5 1),在振荡器中振荡M小时, 再在高压30Mpa下均质10分钟,搅拌20分钟,然后再在高压30Mpa下均质10分钟,得乳化液。将乳化液用泵送到喷雾干燥器中,设置好相应的参数(进风压力0.5-3kg/cm,进风温度90-200°C,进料温度50-60°C,出风温度60_80°C ),即得辅酶QlO微胶囊。实施例2 包埋率检测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用辛烯基琥珀酸酯淀粉4. 5g替代实施例1中的玉米蛋白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其他条件一致,制备对比的辅酶QlO微胶囊,同时调整芯材和壁材的比例,与实施例1制备的辅酶QlO微胶囊一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芯材-壁材比例下的包埋率(调整过程中保持壁材质量不变,等比例的调整芯材质量),结果见表1。表1包埋率及有效成分含量检测
权利要求
1.一种辅酶Qio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将0. 5-10%玉米蛋白、1-15%聚乙烯吡咯烷酮、0. 2-2%吐温-80、0. 2-2%单甘脂、余量为水混合溶解得到壁材,将包含有辅酶QlO的芯材与壁材混合并乳化均质得到乳化液,乳化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得辅酶QlO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和壁材的质量比为2-10 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和壁材的质量比为4.5 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 1-2%玉米蛋白、2-4%聚乙烯吡咯烷酮、0. 5-1%吐温-80、1-2%单甘脂,余量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 1. 5%玉米蛋白、3%聚乙烯吡咯烷酮、0. 5-1%吐温-80、1. 5%单甘脂,余量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0.2-5% 辅酶Q10、l-10%甘油,余量为水。
7.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辅酶QlO微胶囊。
8.权利要求7所述辅酶QlO微胶囊在制备抗衰老化妆品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衰老化妆品为膏霜类抗衰老化妆品、 乳液类抗衰老化妆品、水剂类抗衰老化妆品、啫喱类抗衰老化妆品或洁面类抗衰老化妆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衰老化妆品为珍珠防皱霜、珍珠抗皱精华乳、珍珠抗皱洁面乳、珍珠抗皱精华液或珍珠抗皱啫喱。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公开了一种辅酶Q10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质量百分数计,将0.5-10%玉米蛋白、1-15%聚乙烯吡咯烷酮、0.2-2%吐温-80、0.2-2%单甘脂、余量为水混合溶解得到壁材,将包含有辅酶Q10的芯材与壁材混合并乳化均质得到乳化液,乳化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得辅酶Q10微胶囊。本发明以玉米蛋白、聚乙烯吡咯烷酮、吐温-80、单甘脂和水为新型壁材对辅酶Q10进行微胶囊化,所制得的辅酶Q10微胶囊具有高包埋率和高稳定性,利于辅酶Q10在抗衰老化妆品中发挥最大功效。
文档编号A61Q19/10GK102429828SQ201110406600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孔庆显 申请人:海南海之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