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脱蜡、脂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茶油脱蜡、脂工艺,根据油脂晶型的获得是由冷却速度和结晶温度决定,要达到稳定晶型需要足够的时间;采用无级调速进行搅拌,使油脂中各处冷却均匀;已析出的脂晶与将要析出的脂分子碰撞,利于晶粒的形成和长大;采用螺杆泵进行输送。采用小单元和总体复式制冷,在每个结、养晶罐单元设有冷媒循环泵,当生产量低时,制冷进行单元循环;过滤方式采用高位罐液位压差和螺杆泵过滤,脱脂过滤采用过滤纸并控制中速;在整个冷冻过程控制中,设计有智能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只要设定好温度就可以轻松操作,冷冻液温度及机内温度全部采用数字显示仪表,发生断电断水现象,系统就自动关机。
【专利说明】—种山茶油脱蜡、脂工艺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及的产品,食用油在冬化工序中的将茶油中的蜡、脂质脱除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
[0002]山茶油属不干性油,色清、味香,作为一种高含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油脂,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极为相似…,但山茶油中含微量山茶甙、山茶皂甙、茶多酚等橄榄油中没有的活性物质,其结构和组成非常符合人体营养之必需,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其中山茶甙有强心作用,山茶皂甙有溶血栓作用,茶多酚可降低胆固醇、预防肿瘤。经常食用山茶油对提高高密度胆固醇(HDL)、降低低密度胆固醇(LDL)、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降低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很好的功效,对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冠心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山茶油是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优良食用油。历史上,山茶油曾经是“皇封御膳”用油,如今高档次的山茶油已经是健康食用油的消费热点。经脱臭、过滤等精制的山茶油在气温较高时,外观及透明度很好,但在冬天气温低于10°c特别是接近o°c时,未经脱脂的液态山茶油呈浑浊状,从小包装(一般为聚酯瓶)中往往可见在油壶中下部出现云状、丝带形或雪花状的絮状飘浮物(根据化验为非蜡质而为固体脂),造成透明度变差,从而严重影响产品的外在质量。由于山茶油在冬天生产较多,气温通常低于14°c,市售时实际临柜温度可能低于5°C,故未经脱脂的山茶油出现混浊甚至有沉淀物的现象屡有发生,往往被一些消费者误认为是不合格产品。且山茶油多在每年11月份以后以小包装推向市场,气温一般低于山茶油的浊点,如果不脱去容易引起絮状物的这部分固态脂,则很难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天然油脂中不同类型的甘三酯的熔点有一定的差异,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固体脂与液体油的互溶度降低,因此通过使油脂冷却能促使固体脂结晶,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即可达到脱脂的目的。结晶时间有利于稳定晶型的形成和成长,但劳动生产率低。由于目前山茶油生产企业多为小型加工厂,故一般要求采取较长的结晶时间。
【发明内容】
:
[0003]本项目所涉及的生产工艺,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山茶油脱蜡、脂工艺,用于食用油冬化工序中;根据油脂最稳定晶型的获得是由冷却速度和结晶温度决定的,温差过大的急骤冷却易形成无法分离的玻璃质体,只有缓慢冷却至一定的结晶温度,才能获得相应的晶型。冷却速率取决于冷却介质与油脂的温差和传热面积,过大的温差会在换热器表面形成晶核垢。脱脂效果主要取决于晶粒的数量与大小,要达到稳定晶型需要足够的时间,冷冻形成的脂晶仅是甘三酯熔点差异下的产物,其结构强度有限,不能承受剪切和压力,在输送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受到紊流剪切,采用螺杆泵进行输送。
[0004]山茶油结晶温度控制在4?8°C时(相应的冷冻液温度低4?C左右),有利于晶体的形成。当温度降至9°C时,降温速率明显变慢,到5°C时由于结晶放热而使温度回升至6?C左右,持续几小时后降温速率才加快。在脱脂过程中,采用冷冻水机组,冷冻液温度保持在O?4?C ;当冬天环境气温在5?10°C时,冷冻液温度控制在一 I?2°C。将32°C山茶原油冷冻到0°c左右,整个冷冻过程控制在8-12h;具体可视原油析出物量而定,使得析出物能成为大片晶体,以利于后道过滤操作。采用无级调速进行搅拌,使油脂中各处冷却均匀,已经析出的脂晶与将要析出的脂分子碰撞,有利于晶粒的形成和长大。但搅拌速度过大,则会打碎已经形成的晶粒,也不利于结晶。山茶油温度约在25°C左右,搅拌采用高速度,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节约时间;冷却至8?14°C时,山茶油中固体脂有部分析出,逐渐降低转速;油温降至4?8°C,固体脂大量结晶的时,为保证结晶效果,冷冻时间持续较长,需维持较低的搅拌速度,以利于有效结晶的形成。在冬化脱脂工序中,为节省能源在制冷系统中,采用小单元和总体复式制冷;在每个结、养晶罐单元设有冷媒循环泵。当生产量低时,制冷进行单元循环;制冷量大幅度降低,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为保证冷冻脱脂效果,过滤方式采用高位罐液位压差和螺杆泵过滤;脱脂过滤中采用过滤纸并控制中速。在整个冷冻过程控制中,设计有智能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在熟练后只要设定好温度就可以轻松操作。冷冻液温度以及冷冻机内温度全部采用数字显示仪表,如发生断电断水现象,则系统就自动关机,从而保证冷冻机组和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0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一种山茶油脱蜡、脂工艺原理图。
[0006]如图1所示:浊油泵1、浊油罐2、一号清油罐3、四号过滤机4、三号过滤机5、一号过滤泵6、五号结、养晶罐7、四号结、养晶罐8、高位罐9、三号结、养晶罐10、二号结、养晶罐
11、一号结、养晶罐12、换热器13、冷媒罐14、冷媒泵15、冷冻机组16、二号过滤机17、一号过滤机18、二号清油罐19、成品油泵20、溶脂罐21、软脂泵22、循环过滤泵23。
【具体实施方式】
:
[0007]本项目所涉及的产品,如图1所示,压榨工序、脱胶工序、脱臭工序输送过来的食用山茶油,经过系统中设有的换热器13利用蒸汽加热;将不容易分离的晶体融化。食用山茶油加热后,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输送到一号结、养晶罐12、二号结、养晶罐11、三号结、养晶罐10、四号结、养晶罐8、五号结、养晶罐7进行结晶、养晶。通过冷媒罐14、冷媒泵15、冷冻机组16提供的的冷媒在结、养晶罐内进行循环,不断的带走的热量;使食用油达到结晶、养晶工艺温度;冷冻机组16吸收的热量,通过冷却水置换到室外。一号结、养晶罐12、二号结、养晶罐11、三号结、养晶罐10、四号结、养晶罐8、五号结、养晶罐7设置在系统中的二楼,食用油结晶、养晶完成后利用罐体自身液位压力,将食用油输送到一号过滤机18、二号过滤机17、三号过滤机5、四号过滤机4进行过滤。当自身压力不够时,通过一号过滤泵6将食用油输送到高位罐9,然后进行过滤;当高位罐9压力不够时,通过管路上设有的阀门切换,利用一号过滤泵6进行输送过滤;因为一号过滤泵6采用螺杆泵,这样就不会损坏食用油的晶体。当食用油到达一号过滤机18、二号过滤机17、三号过滤机5、四号过滤机4后,过滤后的不合格的清油输送到一号清油罐3,然后经循环过滤泵23输送到高位罐9循环过滤;合格的清油输送到二号清油罐19,然后经成品油泵20输送到成品库内保存。分离出的污油,输送到浊油罐2后经浊油泵I输送到换热器13进行回炼;分离出的蜡质或脂质,输送到溶脂罐21后经软脂泵22输送到蜡、脂库。
【权利要求】
1.一种山茶油脱蜡、脂工艺,其特征:所述的工艺,根据油脂稳定晶型的获得由冷却速度和结晶温度决定,脱脂效果主要取决于晶粒的数量与大小,要达到稳定晶型需要足够的时间;采用无级调速进行搅拌,使油脂中各处冷却均匀;已经析出的脂晶与将要析出的脂分子碰撞,有利于晶粒的形成和长大;采用螺杆泵进行输送;采用小单元和总体复式制冷,在每个结、养晶罐单元设有冷媒循环泵,当生产量低时,制冷进行单元循环;过滤方式采用高位罐液位压差和螺杆泵过滤,脱脂过滤采用过滤纸并控制中速;在整个冷冻过程控制中,设计有智能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只要设定好温度就可以轻松操作,冷冻液温度及机内温度全部采用数字显示仪表,发生断电断水现象,系统就自动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茶油脱蜡工艺,其特征:一号结、养晶罐(12)、二号结、养晶罐(11)、三号结、养晶罐(10)、四号结、养晶罐(8)、五号结、养晶罐(7)设置在系统中的二楼,食用油结晶、养晶完成后利用罐体自身液位压力,将食用油输送到一号过滤机(18)、二号过滤机(17)、三号过滤机(5)、四号过滤机(4)进行过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茶油脱蜡工艺,其特征:当自身压力不够时,通过一号过滤泵(6)将食用油输送到高位罐(9),然后进行过滤;当高位罐(9)压力不够时,通过管路上设有的阀门切换,利用一号过滤泵(6)进行输送过滤。
【文档编号】C11B3/00GK104342283SQ201310317785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6日
【发明者】李宁 申请人:北京中天金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