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套结构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杯套结构体。本发明能够以容易安装且容易制造的方式提供作为杯套的结构体。其中,该结构体构成平面状,并且具有上边(1)、下边(2)和左右侧边,而且在上述上边(1)与下边(2)之间具有沿着左右方向的缝(9)。在朝着使左侧的侧边(3)与右侧的侧边(4)接近的方向将上述缝(9)的下侧部分(11)向一方侧弯曲的状态下,将上述缝(9)的上侧部分(10)向另一方侧弯曲,由该下侧部分(11)和上侧部分(10)形成套状体(S’),并且上述套状体(S’)的内径小于应该保持的饮料杯C的最大直径。
【专利说明】杯套结构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立体化后成为杯套的结构体。
【背景技术】
[0002]在咖啡等饮料的提供中通用饮料杯。该饮料杯典型地是纸制的,其自身的隔热性差。所以,在饮料杯中的饮料热或者凉的情况下,都难以用手持握该饮料杯。因此,利用套在饮料杯的外侧、在其内侧保持饮料杯的杯套。该杯套典型地是用厚壁的纸制造的。该杯套的最典型方式是卡合成为带状的厚纸的两端使内径小于饮料杯的最大直径的筒状。
【发明内容】
[0003]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点是能够以容易安装且容易制造的方式提供成为这种杯套的结构体。
[0005]为了达成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提供如下这样的杯套结构体,其特征是构成平面状,并且具有上边、下边和左右侧边,而且在上述上边与下边之间具有沿着左右方向的缝,在朝着使左侧的侧边与右侧的侧边接近的方向弯曲上述缝的下侧部分的状态下,弯曲上述缝的上侧部分,以使与上述下侧部分相对的侧成为弯曲外侧,由该下侧部分和上侧部分形成套状体,并且上述套状体的内径小于应该保持的饮料杯的最大直径。
[0006]典型地是,当从上述下侧部分的左端接触拇指、右端接触食指的状态起使两指指尖之间的间隔变窄时,下侧部分与上侧部分可一起如上所述地进行弯曲。然后,从这样弯曲下侧部分的状态起去除上侧部分的中央并朝着与下侧部分分离的方向延长,由此能够使上侧部分如上所述地进行弯曲。并且可利用如上所述进行弯曲的上侧部分构成上述套状体侧部的一部分,利用如上所述进行弯曲的下侧部分构成上述套状体侧部的剩余部分。在这样构成的套状体的内侧比上方更先放入杯底部的饮料杯没有从该套状体内向下方拔出,而被保持在该套状体中。由此,能够隔着上述套状体间接地保持饮料杯。
[0007]连着上述缝的左端以及右端的双方或任意一方,还形成穿孔。在这样的情况下,可通过使构成上述穿孔的连接点断开来实质性地延长上述缝,由此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扩大上述这样构成的套状体的内径。因此,能够将单一的杯套结构体利用于外径不同的多个饮料杯的保持。
[0008]还将上述上边形成为随着从上侧部分的中央侧向该上侧部分的端部接近,该上侧部分的上下尺寸渐减。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在上侧部分与下侧部分的连接位置的上方嘴唇接触饮料杯的开口的开口边缘喝饮料杯内的饮料时,该唇不会接触到上侧部分。
[0009]发明效果
[0010]本发明的杯套结构体是在一个平面体上设置缝,所以可利用冲裁加工来容易地生成,因此还能够廉价地进行供给。
[0011]另外,因为本发明的杯套结构体是在利用时进行立体化来成为套状体,所以容易进行利用之前的保管等以及容易安装,另外,立体化的操作也是容易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杯套结构体(第一例)的主视图。
[0013]图2是以分离的状态示出由上述第一例的杯套结构体形成的套状体(杯套)与饮料杯的立体图。
[0014]图3是图2的套状体的俯视图。
[0015]图4是示出在由上述第一例的杯套结构体形成的套状体(杯套)中保持饮料杯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6]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杯套结构体(第二例)的俯视图。
[0017]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杯套结构体(第三例)的俯视图。
[0018]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杯套结构体(第四例)的俯视图。
[0019]符号标记:
[0020]I上边;2下边;3左侧的侧边;4右侧的侧边;9缝;10上侧部分;11下侧部分;S,
套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根据图1?图7来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图1?图4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图5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例,图6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例,图7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四例。本实施方式的杯套结构体S构成平面状,并且在利用时可成为立体的套状体S’,在已成为该套状体S’的状态下,在其内侧保持从杯底部Ca侧放置的饮料杯C。BP,该杯套结构体S在已成为上述套状体S’的状态下,构成为了不将保持的饮料杯C内的饮料的热直接传递到持有该饮料杯C的人的手上或者在该饮料凉的情况下不使持有该饮料杯C的人的手凉而使用的杯套。
[0022]该杯套结构体S典型地是由片状体或垫状体构成。另外,该杯套结构体S典型地是经由对作为被加工材料的片状体或垫状体的冲裁加工来生成。作为上述被加工材料可举出具有杯套所需的隔热性以及刚性的片状体或垫状体,典型地是波纹纸板、厚纸、塑料片材等。在图示的例子中,杯套结构体S由单面波纹纸板构成。
[0023]该杯套结构体S具有上边1、下边2和左右侧边3、4。在图示的例子中,杯套结构体S成为具有长度和宽度的片状体。在图示的例子中,上边I和下边2长,左右侧边3、4比其短,由此杯套结构体S具有长度和宽度。
[0024]在图示的例子中分别形成上边I与左侧的侧边3之间的左上角部5、上边I与右侧的侧边4之间的右上角部6、下边2与左侧的侧边3之间的左下角部7、下边2与右侧的侧边4之间的右下角部8,使其保持圆形状的轮廓。
[0025]下边2成形为使上侧成为弯曲外侧的缓缓的弧状。上边I具有在其中央侧保持具有顶部的山状轮廓的山状部分Ia和从该山状部分Ia的下部向右上角部6持续倾斜向上的右倾斜部分Ie。
[0026]在上述上边I与下边2之间形成沿着左右方向的缝9。在图示的例子中,该缝9仿照下边2成形为使上侧成为弯曲外侧的缓缓的弧状。该缝9与上边I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缝9与下边2之间的距离,杯套结构体S由该缝9区分为窄幅带状的上侧部分10和宽幅带状的下侧部分11。在图示的例子中,该缝9的左端大致位于通过上述山状部分Ia的下部的沿着虚拟上下方向的直线X上,另外,该缝9的右端大致位于通过上述山状部分Ia的下部的沿着虚拟上下方向的直线X’上。根据(图1),上述上侧部分10与下侧部分11连接在上述缝9的左端与左侧的侧边3之间以及上述缝9的右端与右侧的侧边4之间。
[0027]并且,具有以上结构的杯套结构体S在使上述缝9的下侧部分11朝向使左侧的侧边3与右侧的侧边4接近的方向弯曲的状态下,弯曲上述缝9的上侧部分10,以使与上述下侧部分11相对的侧成为弯曲外侧,由该下侧部分11和上侧部分10形成套状体S’,即成为立体化。(图2)
[0028]典型地是,当从下侧部分11的左端接触拇指、右端接触食指的状态起使两指指尖之间的间隔变窄时,下侧部分11与上侧部分10 —起如上所述地进行弯曲。然后,当从这样弯曲下侧部分11的状态起去除上侧部分10的中央朝着与下侧部分11分离的方向延长时上侧部分10 —边使上述虚拟的位于沿着上下方向的直线x、x’上的位置近似弯曲一边如上所述地进行弯曲。并且利用如上所述进行弯曲的上侧部分10构成上述套状体s’侧部的大致一半,利用如上所述进行弯曲的下侧部分11构成上述套状体S’侧部的剩余部分。在(图2?图4)图示的例子中,构成杯套结构体S的单面波纹纸板其中心的波形在上下方向上沿着山脊和谷脊,由此杯套结构体S容易产生上述这样的弯曲。
[0029]这样构成的套状体S’的内径大于应该保持的饮料杯C的最大直径。即,最通用的饮料杯C从杯底部Ca侧向开口 Cb侧相连呈外径渐增的有底筒状,但(在图3中符号Ca’表示饮料杯C的杯底部Ca的轮廓,符号Cb’表示开口 Cb的轮廓。)如上述构成的套状体S’的内径大于应该保持的饮料杯C的最小直径且小于最大直径。(图3)
[0030]由此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套状体S’的内侧比上方更先放入杯底部Ca的饮料杯C没有从该套状体S’内向下方拨出,而是被保持在该套状体S’中。由此可隔着套状体s’间接地保持饮料杯C。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将饮料杯C放入套状体S’的状态下,在上侧部分10与饮料杯C的开口 Cb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图4)
[0031]在该实施方式中,杯套结构体S的上边I如上所述具有山状部分la、左倾斜部分Id和右倾斜部分le。由此,杯套结构体S的上边I形成为随着从上侧部分10的中央侧向该上侧部分10的端部接近,该上侧部分10的上下尺寸渐减。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在上侧部分10与下侧部分11的连接位置的上方嘴唇接触饮料杯C的开口 Cb的开口边缘喝饮料杯C内的饮料时,该唇不会接触到上侧部分10。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当如上所述地构成套状体S’时,杯套结构体S的左上角部5位于上侧部分10的左侧端部的外侧,并且上述山状部分Ia左侧的下侧边缘部Ib与左倾斜部分Id稍微重叠(图2)。另外,在如上所述地构成套状体S’时,杯套结构体S的右上角部6位于上侧部分10右侧的端部的外侧,并且上述山状部分Ia右侧的下侧边缘部Ic与右倾斜部分Ie稍微重叠(图2)。
[0032]在图5所示的第二例中,杯套结构体S连着上述缝9的左端以及右端双方形成穿孔12,该穿孔12经由交替地设置裂隙12a和连接点12b而成。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上述缝9的左端与左侧的侧边3之间,以与缝9的左端连接且未到达上述左侧的侧边3的长度来形成左侧的穿孔12。与此同时,在上述缝9的右端与右侧的侧边4之间,以与缝9的右端连接且未到达上述右侧的侧边4的长度来形成右侧的穿孔12。在这样的情况下,可通过使构成该穿孔12的连接点12b断开来实质性地延长上述缝9,由此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扩大如上述这样构成的套状体S’的内径。因此,能够将单一的杯套结构体S利用于外径不同的多个饮料杯C的保持。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杯套结构体S中连着上述缝9的左端以及右端的任意一方,可设置这样的穿孔12。
[0033]在图6所示的第三例中,杯套结构体S在上述左侧的侧边3与缝9的左端之间以及在上述右侧的侧边4与缝9的右端之间分别实施压线格13。在该第三例中,该压线格13在杯套结构体S的左右分别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与相邻的压线格13之间在左右方向上隔着间隔设置有三条。该压线格13作为在下侧部分11的上述弯曲操作以及之后的套状体S’的抓持中的防滑部发挥功能。另外,在该第三例中,在缝9左侧的上方、穿孔12左端的上方以及右端的上方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的压线格14,当下侧部分11弯曲之后未使穿孔12断开、使上侧部分10弯曲时以及在下侧部分11弯曲之后使穿孔12断开、使上侧部分10弯曲时,分别容易产生以上述压线格14为弯曲中心的弯曲。此外,在该第三例中,杯套结构体S的上边I不具有如上述第一例以及第二例那样的左倾斜部分Id以及右倾斜部分le,在山状部分Ia的下部与左上角部7以及右上角部8之间成为沿着左右方向的水平部分If。
[0034]在图7所示的第四例中,杯套结构体S在上述左侧的侧边3与缝9的左端之间以及在上述右侧的侧边4与缝9的右端之间分别实施压线格13。在该第四例中,该压线格13在杯套结构体S的左右分别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且与压线格13之间在上下方向上隔着间隔设置有六条。该压线格13在下侧部分11的上述弯曲操作以及之后的套状体S’的抓持中的防滑部发挥功能。另外,在该第四例中,连着缝9的左端形成穿孔12。另外,在该第四例中,在缝9左端的上方、穿孔12左端的上方以及右端的上方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的压线格14,当下侧部分11弯曲之后未使穿孔12断开、使上侧部分10弯曲时以及下侧部分11弯曲之后使穿孔12断开、使上侧部分10弯曲时,容易产生以上述压线格14为弯曲中心的弯曲。此外,在该第四例中,杯套结构体S的上边I不具有如上述第一例以及第二例那样的左倾斜部分Id以及右倾斜部分le,在山状部分Ia的下部与左上角部5以及右上角部8之间成为沿着左右方向的水平部分if。
【权利要求】
1.一种杯套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套结构体构成平面状,并且具有上边、下边和左右侧边,而且在所述上边与下边之间具有沿着左右方向的缝, 在朝着使左侧的侧边与右侧的侧边接近的方向弯曲所述缝的下侧部分的状态下,弯曲所述缝的上侧部分,以使与所述下侧部分相对的侧成为弯曲外侧,由该下侧部分和上侧部分形成套状体,并且 所述套状体的内径小于应该保持的饮料杯的最大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套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连着缝的左端以及右端的双方或任意一方,形成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杯套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上边形成为随着从上侧部分的中央侧向该上侧部分的端部接近,该上侧部分的上下尺寸渐减。
【文档编号】A47G19/22GK104161428SQ201310334400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7日
【发明者】盐满真信 申请人:株式会社 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