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6000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清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装置,用以移除在立体打印装置的出料喷嘴上的残留物。清洁装置包括板体及配置于板体上的至少一可挠刮片。可挠刮片具有对应于出料喷嘴的外轮廓的凹口。
【专利说明】:主.; 士驻罢/目/ 口衣直【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清洁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以移除在立体打印装置的出料喷嘴上的残留物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脑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简称CAM)的进步,制造业发展了快速成型方法(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能很迅速的将设计原始构想制造出来。快速成型(RP)技术能无限制几何形状,而且越复杂的零件越显示快速成型技术的卓越性,还可大大地节省人力与加工时间,在时间最短的要求下,将电脑辅助制造所设计出的三维零件,真实地呈现出来,不但摸得到,也可真实地感受得到它的几何曲线,还可以试验零件的装配性、甚至进行可能的功能试验。
[0003]目前,其中一种常见的快速成型法是熔合沉积模型(Fused DepositionModeling,简称FDM)。熔合沉积模型的制作过程是将例如是一般树脂、耐龙树脂和塑性树脂等线材(filament)加温至熔点以上,再将熔融的液态材料喷射在成型台。喷出的液态材料在基座上迅速冷却之后会固化,以逐层制作出形成所需的形状。然而,由于在立体打印的过程中,少部分的丝线可能会沾粘到出料喷嘴上,而影响后续的打印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其可清洁粘附在立体打印装置的出料喷嘴上的残留物。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清洁装置,用以移除在立体打印装置的出料喷嘴上的残留物。清洁装置包括板体及至少一可挠刮片。可挠刮片配置于板体上,可挠刮片具有对应于出料喷嘴的外轮廓的凹口。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凹口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沟槽。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沟槽的剖面为V形。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凹口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沟槽,且
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沟槽的剖面为V形。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清洁装置配置于立体打印装置的基座上,且基座用以承载从出料喷嘴所喷出的喷涂物。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机构,其中板体与可挠刮片位在旋转机构上。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旋转机构包括电机。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板体的材料包括金属或硬质塑料。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挠刮片的材料包括耐高温材料。
[0015]基于上述,由于立体打印时熔融的线料可能会沾附在立体打印装置的出料喷嘴上,且在立体打印完成之后,出料喷嘴下方仍会有余料。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可配置在立体打印装置的基座上,当立体打印完成之后,可将出料喷嘴移动至清洁装置的位置,以使清洁装置的板体打断露出于出料喷嘴下方的余料,且使可挠刮片刮除沾附在出料喷嘴的侧面的残留物,而完成出料喷嘴的清洁作业,以避免影响到后续的打印品质。此外,为了使出料喷嘴的周侧能够尽量地被清洁干净,可挠刮片可具有垂直方向的沟槽,以扩大在出料喷嘴的周侧上的可刮除范围。或者,板体与可挠刮片可配置在旋转机构上,以使可挠刮片360度旋转而刮除出料喷嘴的周侧上的残留物。
[0016]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与出料喷嘴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18]图1B是图1A的前视示意图;
[0019]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20]图3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与出料喷嘴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Dl:第一方向;
[0023]D2:第二方向;
[0024]10:立体打印装置;
[0025]12:出料喷嘴;
[0026]100,200,300:清洁装置;
[0027]110、210、310:板体;
[0028]120、220、320:可挠刮片;
[0029]122、222:凹口;
[0030]124、224:第一沟槽;
[0031]226:第二沟槽;
[0032]330:旋转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可用以移除在立体打印装置的出料喷嘴上的残留物。详细地说,立体打印装置在打印过程中,出料喷嘴会喷出熔融的线材,部分线材可能会被喷到出料喷嘴的周侧,而沾附于出料喷嘴上。此外,在立体打印装置完成打印之后,线材的一小部分余料受到重力影响可能会流出到出料喷嘴下方,而使得出料喷嘴的下方仍会有一小段余料。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可清除附着于出料喷嘴下方与周侧的残留物,以避免附着于出料喷嘴的残留物影响后续的打印品质。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进行详细地介绍。
[0034]图1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与出料喷嘴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前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A及图1B,清洁装置100包括板体110及至少一可挠刮片120。可挠刮片120配置于板体110上且具有对应于出料喷嘴12的外轮廓的凹Π 122。
[0035]一般而言,立体打印装置10具有可用以承载从出料喷嘴12所喷出的喷涂物的基座(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装置100可配置于立体打印装置10的此基座上。由于立体打印装置10上具有三维方向(X-Y-Z)上的定位传感器(未示出),定位传感器可先确认零点位置之后,通过步进电机(未示出)转动以带动皮带(未示出)或是导螺杆(未示出),进而使出料喷嘴12移动到特定位置来进行打印程序。因此,若将清洁装置100配置在立体打印装置10的基座上,便可控制出料喷嘴12,以使其移动到清洁装置100的所在位置来进行清洁程序。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装置100并不会移动,而是通过移动出料喷嘴12,而将出料喷嘴12上的残留物刮除。
[0036]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10为铁板。由于在打印完成之后,出料喷嘴12不再持续加热,垂吊于出料喷嘴12下方的残留物可能会因为温度下降而变硬。通过具有一定硬度的板体110,当出料喷嘴12相对于清洁装置100移动时,板体110可以打断露出于出料喷嘴12下方的残留物。当然,板体110只要具有一定的硬度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板体110的材料也可以为其他金属材质或是硬质塑料。
[0037]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装置100包括两个可挠刮片120,凹口 122形成于两可挠刮片120之间。如图1A所示,凹口 122包括沿第一方向Dl延伸的第一沟槽124。第一沟槽124的剖面形状为对应于出料喷嘴12的外轮廓的V形,当然,若出料喷嘴12的外轮廓为其他形状,第一沟槽124的剖面也会随之改变。
[0038]当出料喷嘴12相对于清洁装置100沿第一方向Dl移动时,出料喷嘴12通过凹口122,且可挠刮片120沿着出料喷嘴12周侧移动,而清除附着于出料喷嘴12周侧的残留物。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具有弹性的可挠刮片120刮过出料喷嘴12的周侧,可挠刮片120可随着出料喷嘴12的轮廓而略为变形,可避免与出料喷嘴12接触时直接撞击到出料喷嘴12,而使出料喷嘴12被撞歪或损毁。
[0039]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打印时要将线材熔融,打印温度约为230度至250度,其后清洁出料喷嘴12时,出料喷嘴12仍具有相当高的温度,为避免可挠刮片120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可挠刮片120可选用耐高温的材料,例如是耐热温度高达300度的氟橡胶(fluororubber,例如是FKM)或是耐高温硅胶等。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挠刮片120的耐热温度只要高于打印温度即可,可挠刮片120的材料并不以此为限制。
[0040]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清洁装置100也可不配置在立体打印装置10上,而是通过操作者以手动等其他方式相对出料喷嘴12来回移动而完成对出料喷嘴12的清洁作业。
[0041]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在上一实施例中,可挠刮片120的凹口 122仅具有沿第一方向Dl延伸的第一沟槽124。由于立体打印装置10的出料喷嘴12可在基座上沿第一方向Dl与垂直第一方向Dl的第二方向D2移动,为了使可挠刮片220可以将出料喷嘴12周侧的残留物刮除的更干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凹口 222还包括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沟槽226。第二沟槽226的剖面形状也是对应于出料喷嘴12的外轮廓,呈现出上宽下窄接近V形的形状。从图2来看,第一沟槽224与第二沟槽226交会而呈现出十字形。[0042]实际操作时,当出料喷嘴12移动到清洁装置200的位置之后,可先沿着第一方向Dl来回移动,以使板体210先将出料喷嘴12下方的线材截断,且可挠刮片220移除出料喷嘴12的周侧的局部区域的残留物。之后出料喷嘴12再沿着第二方向D2来回移动,以使可挠刮片220可移除沾附在出料喷嘴12的周侧的其他部分的残留物。
[0043]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可挠刮片220下方的板体210可对应地选用宽度较大的板体210,以承载如图2所示的四片可挠刮片22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两片板体210,个别承载一对可挠刮片220。本实施例的清洁装置200的形式不以此为限制。
[0044]图3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与出料喷嘴的局部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3,为了能够更全面地清除出料喷嘴12整个周侧上的残留物。清洁装置300还包括旋转机构330,板体310与可挠刮片320位在旋转机构330上。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330包括一电机。通过旋转机构330转动,可使得可挠刮片320能够相对出料喷嘴12以360度转动,而刮除出料喷嘴12整个周侧上的残留物。
[0045]也就是说,操作上,可先将出料喷嘴12移动到清洁装置300的可挠刮片320的凹口,先将出料喷嘴12下方的线材余料打断之后。出料喷嘴12静止,通过启动旋转机构330,以使可挠刮片320旋转刮除出料喷嘴12周侧上的残留物。
[0046]综上所述,由于立体打印时熔融的线料可能会沾附在立体打印装置的出料喷嘴上,且在立体打印完成之后,出料喷嘴下方仍会有余料。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可配置在立体打印装置的基座上,当立体打印完成之后,可将出料喷嘴移动至清洁装置的位置,以使清洁装置的板体打断露出于出料喷嘴下方的余料,且使可挠刮片刮除沾附在出料喷嘴的侧面的残留物,而完成出料喷嘴的清洁作业,以避免影响到后续的打印品质。此外,为了使出料喷嘴的周侧能够尽量地被清洁干净,可挠刮片可具有垂直方向的沟槽,以扩大在出料喷嘴的周侧上的可刮除范围。或者,板体与可挠刮片可配置在旋转机构上,以使可挠刮片360度旋转而刮除出料喷嘴的周侧上的残留物。
[004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清洁装置,用以移除在立体打印装置的出料喷嘴上的残留物,其特征在于,该清洁装置包括: 板体;以及 至少一可挠刮片,配置于该板体上,该至少一可挠刮片具有对应于该出料喷嘴的外轮廓的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凹口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沟槽的剖面为V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凹口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沟槽,且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沟槽的剖面为V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清洁装置配置于该立体打印装置的基座上,且该基座用以承载从该出料喷嘴所喷出的喷涂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机构,该板体与该可挠刮片位于该旋转机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机构包括电机。
【文档编号】B08B1/00GK203805207SQ201420062846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张瑞丰 申请人: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