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06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加热结构,至少由一设有加热管、对流桶及出水导管的底座;以及一设置在加热管上端的上盖所构成;其中,所述加热管下半部设有一提供加热的加热区,上半部为不加热的储水区,所述对流桶设置在加热区内部底座凸柱上,使加热管与对流桶形成有较薄距离的流道空间,进而减少流道内部蓄水容量,藉此可以减少热传距离,达到快速加热功效;另外,对流桶下端设有对流孔连通流道空间,使流道空间与对流桶内部产生热对流效应,可以达到桶内保温功效;又对流桶具有储水作用,因此,在连续使用时可以提供稳定的出水量。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特别涉及一种低功率就可以结合即热式快速提供热水与 储热式提供稳定出水量双重功效的一种加热结构。 一种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般饮水机分为储热式与即热式二种,其中储热式饮水机大都采用沉水式金属结 构的加热管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加热管会形成水垢,因而对加热管会产生热传导上的阻 碍,进而造成加热管爆裂的危险,又金属结构的加热管在高温环境下,也容易释出有害人体 的物质在水中,因而对人体造成健康上的危害。即热式饮水机,大都采用石英加热管来制 作,形成水电分离的加热结构,然而此种结构必须采用高功率加热,在瞬间高温作动下,通 常会产生喷气的情形,因此,对使用者形成危险。
[0003] 上述两种结构设计饮水机各有其优劣点如下:其中储水式结构设计的优点在于: (1)采用较低的功率,用时间来达到加热的目的;(2)供水流量较大;(3)热水按出水阀就可 供水,不需等待。缺点在于:(1)需保温,较耗电;(2)若要提供较大出水量,则对流桶体积 相对需增加;(3)制造成本较高,且较占空间;(4)再加热时间较长。即热式结构设计的优 点在于:(1)不需保温,平时不耗电;(2)体积较小,不占空间,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廉;(3)可 持续供水,不需再加热的等待时间。缺点在于:(1)需等待数秒才能开始供水;(2)供水量 和水温较不稳定,且容易有喷溅的情形,使用上相对较不安全;(3)控制上需更精确,避免 空烧或过热产生蒸气喷出;(4)为了提高瞬间出水量,一般均采用较高功率来设计,相对的 也增加了危险性。
[0004]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习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 标,本创作人即有鉴于此,乃思及实用新型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 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一种结合了储热式与即热式两种设计方式的优 点,在安全和饮水卫生上也相对提升,并采用单一结构设计就可以承受大电流且不会产生 发热不均匀的情形的一种加热结构的实用新型产生。


【发明内容】

[0005] 本案解决现有技术课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加热结构,至少由 一设有加热管、对流桶及出水导管的底座,以及一设置在加热管上端的上盖所构成,其中, 所述加热管下半部设有一提供加热的加热区,上半部为不加热的储水区,所述对流桶设置 在加热区内部底座凸柱上,使加热管与对流桶形成有较薄距离的流道空间,进而减少流道 内部蓄水容量,藉此可以减少热传距离,达到快速加热功效。
[0006] 在上述所述的一种加热结构中,所述对流桶下端设有对流孔连通流道空间,使流 道空间与对流桶内部产生热对流效应,具有提供保温的功效。
[0007] 又,在上述所述的一种加热结构中,所述对流桶具有储水作用,因此,在连续使用 时可以提供稳定的出水量。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流桶孔设置在对流桶底部或 侧壁上。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结构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凸 柱与凹槽;其中凸柱与凹槽设在顶面,且凸柱设在凹槽内侧,每两凸柱之间设有开口连通进 水管。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结构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设有蒸气泄压孔、水位 侦测孔、温度侦测孔以及一设在所述上盖底面的环状凹槽。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结构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管二端套设止水垫圈。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结构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管的加热区为电阻加热 的加热区。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结构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流桶底部含包含有一套接 孔,所述套接孔套置在出水管上端,使对流桶底部贴设在底座的凸柱上。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结构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导管下端开口套设在底 座出水管上端外,上端开口高于对流桶上端。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结构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管为金属、石英玻璃、陶 瓷、硅胶或塑胶中的一种管体。
[0016] 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结构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流桶为金属、石英玻璃、陶 瓷、硅胶或塑胶材质中的一种。
[0017]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结构可以减少热传距离,达到快速加热功效,对流桶下端设有 对流孔连通流道空间,使流道空间与对流桶内部产生热对流效应,可以达到桶内保温功效, 此外,对流桶具有储水作用,在连续使用时可以提供稳定的出水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立体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上视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1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3分解剖视示意图。
[0022] 图5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
[0023] 图6为对流桶与底座透视示意图。
[0024] 图7为使用状态透视示意图。
[0025] 图8为图2的B-B剖视示意图。
[0026] 图9为图2的C-C剖视示意图。
[0027]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8] 10 底座
[0029] 11 进水管
[0030] 12 出水管
[0031] 13 凸柱
[0032] 14 凹槽
[0033] 15 开口
[0034] 20 上盖
[0035] 21 凹槽
[0036] 22 蒸气泄压孔
[0037] 23 水位侦测孔
[0038] 24 温度侦测孔
[0039] 30a 垫片
[0040] 30b 垫片
[0041] 40 加热管
[0042] 41 加热区
[0043] 42 储水区
[0044] 43 电热膜
[0045] 44 电极片
[0046] 50 对流桶
[0047] 51 对流孔
[0048] 52 套加孔
[0049] 60 出水导管
[0050] 70 固定元件
[0051] 80 流道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有关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举1较佳实施例来说明本新型技术结 构、特征与功效。首先请参阅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加热结构包含有:底座10、上盖20、垫 圈30a、30b、一加热管40、一对流桶50、出水导管60以及多数支固定元件70。
[0053] 所述底座10如图3与图4所不,其至少设置有进水管11、出水管12、凸柱13及凹 槽14 ;其中凸柱13及出水管12设置在环状凹槽14内侧;凸柱13可以设成各种形状,在本 案实例中所述凸柱13设成十字形状,每两凸柱13之间设有连通进水管11的开口 15,本案 实施例设有四个开口,并且通过凸柱13的设计,冷水可以均匀由四个开口 15进入底座10。
[0054] 所述上盖20,如图3、图4所示,其一面设有环状凹槽21,上盖20上设有蒸气泄压 孔22、水位侦测孔23、温度侦测孔24,本实施例中蒸气泄压孔22设在中心位置,水位侦测孔 23可以提供液位计设置,温度侦测孔24可以提供温度感应器设置。
[0055] 所述垫圈30a为止水用如图3与图4所示,其套设在底座10的凹槽11中,垫圈 30b套设在上盖20的凹槽21中。
[0056] 所述加热管40可以为金属或非金属管体,例如石英玻璃管、陶瓷管、金属管、硅胶 管或食品级塑胶管,本案实施例使用石英玻璃管做为加热管40,如图3?5所示,其下半部 为加热区41,上半部为不加热的储水区42,加热管40二端套设止水用垫圈30a、30b后再套 入上盖20与底座10的凹槽11、21内如图5所示,再通过多数支固定元件70使加热管40固 定在底座10与上盖20之间。所述加热区41可以使用现有各种电热加热方式,在本案图示 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区41的管体外壁设有电热模43,电热膜43二侧设有与电性连接的电极 片44,通过通电时电热膜43所产生的电阻效应将通入的电能转换成热能,并利用产生的热 能达到对管体内部加热的目的。而如图7与图8所示,冷水可以由底座10之进水管11经 由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四个开口 15进入加热管40内的加热区41。
[0057] 所述对流桶50可以为金数或非金属材质,例如石英玻璃、陶瓷、金属、硅胶或塑胶 等,本案实施例使用金属桶做为对流桶,如图4?7所示,其上端设有开口,底部设有多数个 对流孔51与一套接孔52,套接孔52套入底座10出水管12上端,使底座10出水管12上端 伸入对流桶50内,并使对流桶50定位在加热管40内的底座10凸柱13上,使对流桶50与 加热管40底部与侧边形成有较薄距离的流道空间80如图5与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对流 孔51设有四个,其中每个对流孔51位置设在凸柱13的每两凸柱13之间,使对流桶50与 加热管40连通形成热对流的通道。此外,对流桶50也可以作为储水桶使用。
[0058] 所述出水导管60为二端有开口的金属或非金属管体本案实施例使用金属管做为 出水导管60,如图5与图7所示,其下端套接在伸入对流桶50内的出水管12上端外部,使 出水导管60固定在对流桶50内,上端开口设置高度高于对流桶50,其最佳位置为高于对流 桶50,且位于加热管40储水区42下方,因此,对流桶50中的水不会直接由出水导管60上 端开口流出。
[0059] 本实用新型为了提供即热式热水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上述所述对流桶50如 图7?9所示,其外径设为略小于上述加热管40内径,使对流桶50与加热管40间的流道 空间80缩小(间距约在5?8mm之间),对流桶50的高度(长度)约为加热管40中的电 热膜43加热的长度,因此,由本实用新型在加热管40内部的对流桶50的设计,使得加热区 42内部形成较薄距离的流道空间80,使流道空间80内部蓄水容量减少,藉此可以减少热传 距离,达到快速加热的目的。
[0060]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对流桶50底部设计有对流孔51,使加热区41流道空间80 与对流桶50内部的水可以形成热对流的效应。当使用者二次启动加热时,对流桶50内的 水会经由对流孔51再次流经加热区41的流道空间80循环加热上升,储水区42中的热水 就可由出水导管60送出,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与储水式饮水机相同出水量的热水使 用。
[0061] 再请参阅图7及图9所示,使用时,水是由进水管11经由每两凸柱13之间开口 131进入加热区41的流道空间80中,再流入对流桶50内,当加热区41上的电热膜43通电 时如图8所示,对流桶50内部的水与加热区41的流道空间80之间就会形成热对流,可以 使用较小的功率就可快速将加热区41中管体内的水加温,而上升到储水区42的较高热水 则可以由出水导管60送出,提供立即使用的热水。
[0062] 又,当使用者再次取水时,因加热管40上方储水区42与对流桶50因前次加时已 有储存热开水,因此按下出水即可取水,且出水量可与一般储水式饮水机相同,因此,解决 即热式饮水机流量太小与等待取水的时间,就算加热管功率只有1400W(可用110V市电供 应,一般即热式饮水机功率多在2400W以上,且均采用220V供电),本实用新型也可在一分 钟供水量可达到630CC,已足以供应一般家庭平时冲泡牛奶、咖啡等所需的热水量,若实用 上需要在1分钟内供应更大量的热开水,可调整加热管长度或管径,也可以提供较大功率 或储水量来达成。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结构在1分钟后仍可同一般即热式饮水机一般的持续 供应热开水,且在出水关闭后,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将储水区的水补满,以供后续的使用 者使用。
[006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确能达到所预期的使用功效,又其所公开的具体构 造,不仅未曾见于同类产品中,亦未曾公开于申请前,诚已完全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与要求, 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
【权利要求】
1. 一种加热结构,至少由一设有加热管、对流桶及出水导管的底座,以及一设置在加热 管上端的上盖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下半部为加热区,上半部为储水区,所述对 流桶设置在所述加热区内部底座凸柱上,使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对流桶形成有较薄距离的流 道空间,且所述对流桶设有与所述流道空间连通的对流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种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桶孔设置在所述对流桶底部 或侧壁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凸柱与凹 槽;其中所述凸柱与所述凹槽设在顶面,且所述凸柱设在所述凹槽内侧,每两所述凸柱之间 设有开口连通所述进水管。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有蒸气泄压孔、水位侦测孔、 温度侦测孔以及一设在所述上盖底面的环状凹槽。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两端套设止水垫圈。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的加热区为电阻加热的加热 区。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3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桶底部含包含有一套接孔, 所述套接孔套置在所述出水管上端,使所述对流桶底部贴设在所述底座的凸柱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3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导管下端开口套设在所述底 座出水管上端外,所述上端开口高于所述对流桶上端。
9. 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为金属、石英玻璃、陶瓷、硅胶 或塑胶中的一种管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桶为金属、石英玻璃、陶瓷、硅 胶或塑胶材质中的一种。
【文档编号】A47J31/46GK203898081SQ201420104521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发明者】黄奇胜 申请人:美亚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