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茶辅助装置及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37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茶辅助装置及水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茶辅助装置及水杯,属于茶具【技术领域】,包括环形柱体、过滤片,所述环形柱体内侧设有凸缘,所述过滤片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环形柱体的内径;所述过滤片置于所述凸缘上表面。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喝茶时叶喝道嘴里的尴尬,当需要换、到茶叶时方便将饮茶辅助装置取下,避免了用手取下过滤片的尴尬,使用更加卫生、方便,饮茶更加舒心,也避免当水温较高而继续泡茶而导致茶水变涩、变苦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饮茶辅助装置及水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具体涉及一种饮茶辅助装置及水杯。
【背景技术】
[0002]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也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0003]茶能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
[0004]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将近500种。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钥、锌、硒、铜、锗、镁等多种矿物质。茶叶中的这些成份,对人体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锰能促进鲜茶中维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叶抗癌效果。
[0005]泡茶是中国人的实用新型,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甚至着装礼服等等。
[0006]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茶、水、器之间的关系就有很多记述,如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又谓: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陆羽在《茶经》中对饮茶用水的原则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砾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古人还总结出了“龙井茶,虎跑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等这类茶、水的最佳组合。
[0007]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021234.4中公开了一种过滤水杯,包括储水杯和上盖,在所述的储水杯和上盖之间还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设置在过滤装置外壳内,过滤装置包括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容置在于过滤装置外壳内部,过滤装置外壳下端口旋接在储水杯杯口,上盖旋接在过滤装置外壳上端口 ;使用时水储存在储水杯内,饮用水时,水分别通过下过滤网,上过滤网,最后通过上盖下面的出水口,通过下过滤网时实现第一次过滤,再通过上过滤网时,实现第二次过滤,上下过滤网之间的内部空腔可以填充活性炭,对水进行更深入的过滤净化,具有简单实用,使用方便的特点。该技术方案存在一些不足:1、结构复杂,成本高;2、泡茶时不方便加入茶叶;3、成产、加工不方便。
[0008]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339613中公开一种可过滤水杯,杯体与杯盖活动连接,具有一定弹性的杯体中部设有隔板,隔板上分布有通孔,隔板周围与杯体相连,在隔板上设有过滤体,另在隔板下部的杯体侧壁上设有一通孔,通孔上设有压盖。该技术方案生产加工不方便,泡茶时不方便加入茶叶。
[0009]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58309公开了一种双层过滤茶杯,包括杯体,杯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层过滤网和下层过滤网,杯体的下端开口,下杯盖与杯体螺纹连接;上层过滤网的过滤孔的孔径大于下层过滤网的过滤孔的孔径。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双层过滤茶杯,能很好的过滤茶杯中的茶叶碎末,维护了茶的口感,泡过的茶叶可从茶杯下端倒出,方便倒出和清洗;上层过滤网的孔径大于下层过滤网,使得茶叶碎末在上层过滤网能被隔离,进一步强化了过滤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适合大范围推广。该技术方案必须水的高度大于上层过滤网的高度才能进行泡茶,且加工生产很不方便。
[0010]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148491中公开了一种新型茶杯过滤网,由固定环、转轴、固定过滤网、活动过滤网、限位档片组成。现有的茶杯过滤网为整块设计,在往杯中倒水时,由于过滤网的阻碍,往往出现水不易快速倒入而使水溢出,有时还会造成烫伤等情况,使用不方便。将茶杯的过滤网固定环内设由转轴连接的固定过滤网和活动过滤网两部分可折叠结构,在过滤网固定环上设置活动过滤网的限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防水效果好的优点。但是,在使用时一般情况要用手去打开活动过滤网,很不卫生,将固定过滤网与茶杯固定的技术要求较高,且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1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饮茶辅助装置及水杯,方便饮茶,使用方便、卫生。
[00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3]一种饮茶辅助装置,包括环形柱体、过滤片,所述环形柱体内侧设有凸缘,所述过滤片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环形柱体的内径;所述过滤片置于所述凸缘上表面。向水杯或其它瓶体中加入茶叶、开水,再将饮茶辅助装置安装在水杯或其它瓶体上,饮用时避免了茶叶喝道嘴里的尴尬,当需要换、到茶叶时方便将饮茶辅助装置取下,避免了用手取下过滤片的尴尬,使用更加卫生、方便,饮茶更加舒心。
[0014]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所述过滤片的环形卡环。环形卡环目的是固定过滤片,不让其晃动。
[0015]优选的,所述环形卡环的底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卡环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卡接在所述环形柱体的顶端,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一侧置于所述环形柱体的外侧,另一侧置于所述环形柱体的内侧与所述过滤片接触。
[0016]优选的,所述环形卡环的直径略大于所述环形柱体的内径,所述环形卡环卡接在所述环形柱体的内侧上部,所述环形卡环的底部与所述过滤片接触。
[0017]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圈,该密封圈中部设有通孔,该密封圈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该第二环形凹槽的上壁置于所述凸缘的上侧,该第二环形凹槽的下壁置于所述凸缘的下侧;所述密封圈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凸缘形成的圆形通孔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环形柱体的内径。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上、下壁的内侧均设有环形凸筋。增加密封圈与凸缘的摩擦。
[0019]优选的,所述凸缘远离所述环形柱体的一端的上、下表面均设有与所述凸筋相配合的环形凸起。
[0020]优选的,所述过滤片的材料为竹炭、玻璃、陶、瓷、铁或石材,所述过滤片的孔径为I一2mm,厚度为 4一50mm,直径为 40—120mm。[0021]一种安装饮茶辅助装置的水杯,包括第一杯体,所述环形柱体与所述第一杯体的上端连接。使用时,向第一杯体中加入茶叶、开水、或其他液体,盖上饮茶辅助装置,饮用时避免了茶叶喝道嘴里的尴尬,当需要换、倒茶叶时方便将饮茶辅助装置取下,避免了用手取下过滤片的尴尬,使用更加卫生、方便,饮茶更加舒心。
[0022]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杯体,所述环形柱体与所述第一、第二杯体的上端连接。使用时,向第一或第二杯体中加入茶叶、开水、或其他液体,盖上饮茶辅助装置、第二或第一杯体,饮用时避免了茶叶喝道嘴里的尴尬,当需要换、倒茶叶时方便将饮茶辅助装置取下,避免了用手取下过滤片的尴尬,使用更加卫生、方便,饮茶更加舒心。在泡茶时,当茶水泡好时,但是,茶水因温度过高又不方便饮用。为了避免继续浸泡导致茶水变涩、变苦,此时将第一、第二杯体倒置,茶水从第一或第二杯体经过饮茶辅助装置进入第二或第一杯体中,此时,茶、水分离,当水温降到合适温度时便可饮用。环形柱体与第一、第二杯体螺纹连接。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24]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喝茶时叶喝道嘴里的尴尬,当需要换、到茶叶时方便将饮茶辅助装置取下,避免了用手取下过滤片的尴尬,使用更加卫生、方便,饮茶更加舒心,也避免当水温较高而继续泡茶而导致茶水变涩、变苦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柱体的俯视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柱体的半剖视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环形卡环的俯视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环形卡环的端面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3中的环形卡环的俯视图;
[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的主视图;
[003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的A— A向示意图;
[003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过滤片的俯视图;
[003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的过滤片的俯视图;
[00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的过滤片的俯视图;
[0035]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饮茶辅助装置中的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0036]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饮茶辅助装置与第一杯体连接的示意图;
[0037]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饮茶辅助装置与第一、第二杯体连接的示意图;
[0038]图中:1、环形柱体,2、过滤片,3、凸缘,4、环形卡环,5、第一环形凹槽,6、密封圈,7、第二环形凹槽,8、凸筋,9、凸起,10、第一杯体,11、第二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40]实施例1:
[0041]结合图1、2、3、4、6、7、8、11,一种饮茶辅助装置及水杯,包括环形柱体1、过滤片2、固定过滤片2的环形卡环4、密封圈6、第一杯体10、第二杯体11,环形柱体I内侧设有凸缘3,过滤片2的直径略小于环形柱体I的内径;过滤片2置于凸缘3上表面。[0042]环形卡环4目的是固定过滤片2,不让其晃动。
[0043]环形卡环4的底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5,环形卡环4通过第一环形凹槽5卡接在环形柱体I的顶端,第一环形凹槽5的一侧置于环形柱体I的外侧,另一侧置于环形柱体I的内侧与过滤片2接触。
[0044]密封圈6中部设有通孔,该密封圈6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7,该第二环形凹槽7的上壁置于凸缘3的上侧,该第二环形凹槽7的下壁置于凸缘3的下侧;密封圈6的直径不小于凸缘3形成的圆形通孔的直径,不大于环形柱体I的内径。
[0045]第二环形凹槽7的上、下壁的内侧均设有环形凸筋8。增加密封圈6与凸缘3的摩擦。
[0046]凸缘3远离环形柱体I的一端的上、下表面均设有与凸筋8相配合的环形凸起9。
[0047]过滤片2的材料为铁,过滤片的孔径为Imm,厚度为4mm,直径为40mm。
[0048]使用时,向水杯或其它瓶体中加入茶叶、开水,再将饮茶辅助装置安装在水杯或其它瓶体上,饮用时避免了茶叶喝道嘴里的尴尬,当需要换、到茶叶时方便将饮茶辅助装置取下,避免了用手取下过滤片2的尴尬,使用更加卫生、方便,饮茶更加舒心。
[0049]实施例2:
[0050]结合图1、2、5、6、7、9、11、12,一种饮茶辅助装置及水杯,包括环形柱体1、过滤片
2、固定过滤片2的环形卡环4、密封圈6、第一杯体10、第二杯体11,环形柱体I内侧设有凸缘3,过滤片2的直径略小于环形柱体I的内径;过滤片2置于凸缘3上表面。
[0051]环形卡环4目的是固定过滤片2,不让其晃动。
[0052]环形卡环4的直径略大于环形柱体I的内径,环形卡环4卡接在环形柱体I的内侧上部,环形卡环4的底部与过滤片接触。
[0053]密封圈6中部设有通孔,该密封圈6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7,该第二环形凹槽7的上壁置于凸缘3的上侧,该第二环形凹槽7的下壁置于凸缘3的下侧;密封圈6的直径不小于凸缘3形成的圆形通孔的直径,不大于环形柱体I的内径。
[0054]第二环形凹槽7的上、下壁的内侧均设有环形凸筋8。增加密封圈6与凸缘3的摩擦。
[0055]凸缘3远离环形柱体I的一端的上、下表面均设有与凸筋8相配合的环形凸起9。
[0056]过滤片2的材料为玻璃,过滤片的孔径为1.6mm,厚度为25mm,直径为80mm。
[0057]环形柱体I与第一杯体10的上端连接。使用时,向第一杯体10中加入茶叶、开水、或其他液体,盖上饮茶辅助装置,饮用时避免了茶叶喝道嘴里的尴尬,当需要换、倒茶叶时方便将饮茶辅助装置取下,避免了用手取下过滤片的尴尬,使用更加卫生、方便,饮茶更加舒心。
[0058]实施例3:
[0059]结合图1、2、5、6、7、10、13,一种饮茶辅助装置及水杯,包括环形柱体1、过滤片2、固定过滤片2的环形卡环4、密封圈6、第一杯体10、第二杯体11,环形柱体I内侧设有凸缘3,过滤片2的直径略小于环形柱体I的内径;过滤片2置于凸缘3上表面。
[0060]环形卡环4目的是固定过滤片2,不让其晃动。
[0061]环形卡环4的直径略大于环形柱体I的内径,环形卡环4卡接在环形柱体I的内侧上部,环形卡环4的底部与过滤片接触。[0062]密封圈6中部设有通孔,该密封圈6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7,该第二环形凹槽7的上壁置于凸缘3的上侧,该第二环形凹槽7的下壁置于凸缘3的下侧;密封圈6的直径不小于凸缘3形成的圆形通孔的直径,不大于环形柱体I的内径。
[0063]第二环形凹槽7的上、下壁的内侧均设有环形凸筋8。增加密封圈6与凸缘3的摩擦。
[0064]凸缘3远离环形柱体I的一端的上、下表面均设有与凸筋8相配合的环形凸起9。
[0065]过滤片2的材料为竹炭,过滤片的孔径为2mm,厚度为50mm,直径为120mm。
[0066]环形柱体I与第一杯体10、第二杯体11的上端连接。使用时,向第一或第二杯体中加入茶叶、开水、或其他液体,盖上饮茶辅助装置、第二或第一杯体,饮用时避免了茶叶喝道嘴里的尴尬,当需要换、倒茶叶时方便将饮茶辅助装置取下,避免了用手取下过滤片的尴尬,使用更加卫生、方便,饮茶更加舒心。在泡茶时,当茶水泡好时,但是,茶水因温度过高又不方便饮用。为了避免继续浸泡导致茶水变涩、变苦,此时将第一、第二杯体倒置,茶水从第一或第二杯体经过饮茶辅助装置进入第二或第一杯体中,此时,茶、水分离,当水温降到合适温度时便可饮用。环形柱体I与第一、第二杯体螺纹连接。
[0067]过滤片2的材料为也可以为陶、瓷、石材。
[006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饮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柱体、过滤片,所述环形柱体内侧设有凸缘,所述过滤片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环形柱体的内径;所述过滤片置于所述凸缘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所述过滤片的环形卡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环的底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卡环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卡接在所述环形柱体的顶端,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一侧置于所述环形柱体的外侧,另一侧置于所述环形柱体的内侧与所述过滤片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环的直径略大于所述环形柱体的内径,所述环形卡环卡接在所述环形柱体的内侧上部,所述环形卡环的底部与所述过滤片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该密封圈中部设有通孔,该密封圈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该第二环形凹槽的上壁置于所述凸缘的上侦牝该第二环形凹槽的下壁置于所述凸缘的下侧;所述密封圈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凸缘形成的圆形通孔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环形柱体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上、下壁的内侧均设有环形凸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远离所述环形柱体的一端的上、下表面均设有与所述凸筋相配合的环形凸起。
8.一种安装权利要求1一7择一所述的饮茶辅助装置的水杯,包括第一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柱体与所述第一杯体的上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杯体,所述环形柱体与所述第一、第二杯体的上端连接。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3815272SQ201420253650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6日
【发明者】杜忠安 申请人:合肥三安茶具经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