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6681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包括锅体、锅盖、内胆,内胆放置在锅体内,锅盖扣合密闭内胆,所述内胆上部设有围绕内胆外壁圆周的冷却腔,冷却腔包括腔壁以及设置在腔壁上下端的安装部,安装部抵顶内胆外壁上,腔壁与内胆外壁组成冷却腔,冷却腔设有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上设有连接插管,锅体上对应设有连接插孔,内胆放置在锅体内,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的连接插管插入密封在插孔内。如此,将冷却腔设置在内胆的上部,且冷却腔内的冷却液直接接触内胆外壁,冷却效果好,降压速度快。此外,用户取放内胆即可完成冷却腔的冷却液流通管路的连接,操作简单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
[0003]【【背景技术】】
[0004]目前电压力锅、压力煲等压力烹饪器具烹饪快速,烹饪温度高,食物口感好等众多优点己成为我们厨房中必不可少的烹饪器具,但是现在困扰整个行业的问题是虽然电压力锅将食物很快烹饪好了,但是因为锅内的高压,也不能及时打开锅盖,这给使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在内胆上的冷却结构,
[0007]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包括锅体、锅盖、内胆,内胆放置在锅体内,锅盖扣合密闭内胆,所述内胆上部设有围绕内胆外壁圆周的冷却腔,冷却腔包括腔壁以及设置在腔壁上下端的安装部,安装部抵顶内胆外壁上,腔壁与内胆外壁组成冷却腔,冷却腔设有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上设有连接插管,锅体上对应设有连接插孔,内胆放置在锅体内,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的连接插管插入密封在插孔内。
[0010]所述安装部焊接在内胆外壁上。
[0011]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抵顶内胆外壁上。
[0012]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对称地开设在腔壁上。
[0013]所述内胆上设有手柄,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设在手柄下方。
[0014]所述腔壁包括两个与内胆同心的半圆形壁,半圆形壁的两个端部设有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部,两个半圆形壁经连接部固定连接组成围绕内胆外壁圆周的腔壁,所述密封圈分别设在两个半圆形壁上下端的安装部上,相邻密封圈对应连接部过盈配合密封。
[0015]所述冷却液进口设有将液体分配均匀的挡板。
[0016]所述冷却腔的截面高度为内胆侧壁高度的1/10至6/10。
[0017]所述冷却腔的截面积与冷却液进口截面积比为1:4至2:0。
[0018]所述冷却腔内的下底面自冷却液进口至冷却液出口逐渐降低。
[0019]所述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还包括水箱和水泵,水箱经水泵连通冷却液进口。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包括锅体、锅盖、内胆,内胆放置在锅体内,锅盖扣合密闭内胆,所述内胆上部设有围绕内胆外壁圆周的冷却腔,冷却腔包括腔壁以及设置在腔壁上下端的安装部,安装部抵顶内胆外壁上,腔壁与内胆外壁组成冷却腔,冷却腔设有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上设有连接插管,锅体上对应设有连接插孔,内胆放置在锅体内,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的连接插管插入密封在插孔内。如此,将冷却腔设置在内胆的上部,且冷却腔内的冷却液直接接触内胆外壁,冷却效果好,降压速度快。此外,用户取放内胆即可完成冷却腔的冷却液流通管路的连接,操作简单方便。
[002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抵顶内胆外壁上,腔壁与内胆外壁、安装部及密封圈组成冷却腔。如此,通过密封圈密封安装部与内胆外壁之间的间隙,密封安全可靠,腔壁与内胆可实现分离,以拆卸冷却腔进行清洗,避免用户长期使用冷却腔结垢的风险。
[0023]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对称地开设在腔壁上。如此,有效保证冷却液在冷却腔内的冷却时间,提升冷却效率。
[0024]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进口设有将液体分配均匀的挡板。如此,可保证冷却液在冷却腔内均匀分配,提升冷却效果。
[0025]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上设有手柄,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设在手柄下方。如此,将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隐藏设置在手柄下方,保证了内胆的外观美观度,也避免了物料进入冷却腔的风险,更加安全可靠。
[0026]本实用新型所述腔壁包括两个与内胆同心的半圆形壁,半圆形壁的两个端部设有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部,两个半圆形壁经连接部固定连接组成围绕内胆外壁圆周的腔壁。通过连接部的安装与分离,可以拆卸冷却腔,用户可清洗冷却腔,避免长期使用造成水垢、杂物等污染的风险。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分别设在两个半圆形壁的上下端,相邻密封圈对应连接部过盈配合密封。通过相邻密封圈的过盈配合密封保证密封效果,避免冷却腔内液体泄露风险。
[0027]本实用新型,根据内胆容量的不同,为保证冷却腔的冷却效果,所述冷却腔的截面高度为内胆侧壁高度的1/10至6/10。若冷却腔的截面高度小于内胆侧壁高度的1/10,冷却腔内冷却液与内胆的接触面太小,冷却效果差;若冷却腔的截面高度大于内胆侧壁高度的6/10,则导致冷却腔在内胆外壁的面积锅胆,不美观,且冷却液需迅速充满冷却腔需要供水量较大,导致冷却液进口较大,不利于密封和防杂物。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冷却腔的截面高度为内胆侧壁高度的1/5。
[0028]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腔的截面积与冷却液进口截面积比为1:4至2:0。若该比值小于1:4,则冷却腔内的水压、水流速较大,冷却时间短,冷却效果不好;若该比值大于2:0,则冷却液进口需要较多时间才可以灌满冷却腔,冷却腔部分面积浪费,不利于产品设计。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腔的截面积为冷却液进口截面积1/2。
[0029]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腔内的下底平面自冷却液进口至冷却液出口逐渐降低。如此,冷却腔内的水会受到导向作用,自动流向冷却液出口,避免残留水,更加安全可靠。
[0030]所述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还包括水箱和水泵,水箱经水泵连通冷却液进口。水泵提供了水的流动动力,实现冷却腔内水的快速更换,提升冷却效率,且能够形成冲刷冷却腔的效果,更加卫生可靠。
[0031]【【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内胆剖面示意图;
[0035]图3是图2的冷却腔组装图;
[0036]图4是图2的冷却腔的腔壁结构示意图;
[0037]图5是图2的冷却液进口结构示意图;
[0038]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却腔组装示意图。
[0039]【【具体实施方式】】
[0040]实施方式一:
[0041]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包括锅体11、锅盖12、内胆13,内胆13放置在锅体11内,锅盖12扣合密闭内胆13。所述内胆13上部设有围绕内胆外壁圆周的冷却腔14,冷却腔14包括腔壁141以及设置在腔壁上下端的安装部,安装部抵顶内胆13外壁上,腔壁141与内胆13组成冷却腔14。冷却腔14设有冷却液进口 143及冷却液出口 144,所述冷却液进口 143及冷却液出口 144上设有连接插管145,锅体11上对应设有连接插孔111,内胆13放置在锅体11内,冷却液进口 143及冷却液出口 144的连接插管145插入密封在插孔111内。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弹性密封圈142,弹性密封圈142抵顶内胆13外壁上。
[0042]所述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还包括水箱15和水泵16,水箱15经水泵16连通冷却液进口 143。冷却液进口 143连通水箱15的上部。烹饪结束后,水泵16启动,将水箱15内的冷却水抽进冷却腔14内,冷却水对内胆13降温后,受到后续水流的推动作用,经冷却液出口 144返回水箱15内,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避免冷却腔14内水温过高,降温不明显。
[0043]所述内胆13上设有手柄131,冷却液进口 143及冷却液出口 144隐藏设在手柄131下方。如此,冷却液进口 143及冷却液出口 144隐藏在手柄131下方,避免了物料进入冷却腔14的风险。并且该结构可减少对于内胆13的外观改动,保证其美观度。
[004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液进口 143和冷却液出口 144对称地开设在腔壁141上。一方面,可以保证其对应手柄,另外一方面,对称的设置可以保证冷却液进口 143至冷却液出口 144的冷却腔14路径相同,冷却效果均匀一致,且有效保证冷却水在冷却腔14内的冷却时间,保证冷却效率。
[004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液进口 143设有将液体分配均匀的挡板146。如此,冷却水经冷却液进口 143进入冷却腔14时,即可实现分流,保证均匀度。
[0046]所述冷却腔14的截面积与冷却液进口 143截面积比为1:4至2:0。若该比值小于1:4,则冷却腔14内的水压、水流速较大,冷却时间短,冷却效果不好;若该比值大于2:0,则冷却液进口 143需要较多时间才可以灌满冷却腔14,冷却腔14部分面积浪费,不利于产品设计。鉴于此,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腔14的截面积为冷却液进口 143截面积1/2。
[0047]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腔14的截面高度为内胆13侧壁高度的1/10至6/10。若冷却腔14的截面高度小于内胆13侧壁高度的1/10,冷却腔14内冷却液与内胆13的接触面太小,冷却效果差;若冷却腔14的截面高度大于内胆13侧壁高度的6/10,则导致冷却腔14在内胆13外壁的面积过大,不美观,且冷却液需迅速充满冷却腔14需要供水量较大,导致冷却液进口较大,不利于密封和防杂物。本实施方式中,为避免上述问题,所述冷却腔的截面高度为内胆侧壁高度的1/5。
[0048]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腔14内的下底平面自冷却液进口 143至冷却液出口 144逐渐降低。如此,冷却腔14内的冷却水会受到导向作用,自动流向冷却液出口,避免盖子打开时,冷却腔14内存在残留水,更加安全可靠。
[0049]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冷却液为冷水。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冷却液或制冷液。
[005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烹饪装置为电压力锅或电压力煲、或者具有压力的其它厨房用烹饪器具。
[0051]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时:用户将物料放入内胆13内,内胆13放置在锅体11内,并将冷却液进口 143至冷却液出口 144对应插入在锅体11上的插孔内;启动烹饪,烹饪结束后,水泵16启动,水箱15内的冷却水经冷却液进口 143和冷却液出口 144在冷却腔14和水箱15内循环,内胆13上部被迅速冷却,内胆13内的压力也迅速降低到安全压力,用户即可打开锅盖,享受美食。经试验验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烹饪结束至开盖的时间比传统压力煲开盖时间缩短10分钟以上,大大节约了用户的时间,更加便捷安全。
[0052]本实用新型将冷却腔14设置在内胆13上,用户对内胆的取放操作即完成了冷却腔14的管道连接,更加便捷。将冷却腔的冷却液进口 143和冷却液出口 144设置在内胆13手柄下方,即不影响内胆的外观,也可以避免物料、杂物等进入,更加安全可靠。并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腔14是与内胆13外壁配合形成,冷却腔14内的冷却液可直接接触内胆13,冷却效率高。
[0053]当然,所述冷却腔可以固定在内胆上也可以设计成可拆卸的结构,方便用户清洗。
[0054]当然,所述安装部焊接在内胆外壁上,焊接密封效果更好。
[0055]所述手柄131也可以与冷却腔的腔壁141 一体制作,腔壁141安装在内胆上时,其上部抵持内胆的锅牙。
[0056]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外壁上也可以设置与密封圈配合的槽,保证密封效果。这种非本质的变化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0057]实施方式二:
[0058]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腔壁141包括两个与内胆13同心的半圆形壁,半圆形壁的两个端部设有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部21,两个半圆形壁经连接部21固定连接组成围绕内胆外壁圆周的腔壁141。
[0059]如此,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对连接部21的拆卸,即可将冷却腔14拆卸下来清洗,方便卫生。
[006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142分别设在两个半圆形壁的上下端,相邻密封圈对应连接部过盈配合密封。
[0061]除此以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冷却液进口 143设有将液体分配均匀的挡板22。如此,可保证冷却液在冷却腔内均匀分配,进一步提升冷却效果。
[0062]本实施方式的其余结构和有益效果均与第一实施方式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包括锅体、锅盖、内胆,内胆放置在锅体内,锅盖扣合密闭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上部设有围绕内胆外壁圆周的冷却腔,冷却腔包括腔壁以及设置在腔壁上下端的安装部,安装部抵顶内胆外壁上,腔壁与内胆外壁组成冷却腔,冷却腔设有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上设有连接插管,锅体上对应设有连接插孔,内胆放置在锅体内,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的连接插管插入密封在插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焊接在内胆外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抵顶内胆外壁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对称地开设在腔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上设有手柄,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设在手柄下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壁包括两个与内胆同心的半圆形壁,半圆形壁的两个端部设有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部,两个半圆形壁经连接部固定连接组成围绕内胆外壁圆周的腔壁,所述密封圈分别设在两个半圆形壁上下端的安装部上,相邻密封圈对应连接部过盈配合密封。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口设有将液体分配均匀的挡板。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的截面高度为内胆侧壁高度的1/10至6/10。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的截面积与冷却液进口截面积比为1:4至2:0。
10.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内的下底面自冷却液进口至冷却液出口逐渐降低。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4015957SQ201420304609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0日
【发明者】朱泽春, 杨臣, 杜淑龙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