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具刷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4296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具刷洗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卫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餐具刷洗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时常需要对餐具进行刷洗,目前,餐具通常用海绵、洗碗布、钢丝球等工具配合洗洁精进行刷洗,洗洁精一般装在瓶子内,使用时通过挤压使洗洁精挤出,再将洗洁精涂在海绵、洗碗布、钢丝球上,或者直接涂在餐具上,然后进行刷洗,这样不仅繁琐,而且洗洁精容易涂抹的不够均匀,餐具有的部位就会难以与洗洁精接触,导致餐具有的部位刷洗的不干净、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餐具刷洗装置,在洗刷餐具时,洗洁精等清洗液可快速输送到清洗的海绵表面,使刷洗餐具更便捷、更干净彻底。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餐具刷洗装置,包括固定盘和竖直插在固定盘上的注射管,把手的一端与固定盘连接,另一端与注射管的外侧壁连接,把手上设置有把手橡胶套,注射管的一端竖直插在固定盘上,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挡圈,注射推杆竖直贯穿活塞挡圈,注射推杆一端通过活塞连接头与注射管内部的活塞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推杆推板,活塞连接头外围设置有两圈凸起的挡环,注射推杆底部与活塞之间设置有活塞垫板,推杆推板、注射推杆、活塞连接头上设置有贯穿三者的通孔,且通孔内填充有带橡胶垫板的橡胶密封柱,橡胶密封柱与橡胶垫板为一体式注塑而成,且橡胶密封柱与橡胶垫板垂直,并在橡胶垫板的一端设置有缺口,固定盘内设置有平行的海绵固定板和连接头固定板,连接头固定板位于海绵固定板与固定盘之间,刷洗海绵通过海绵固定管紧贴在海绵固定板上,海绵固定管的外端设置截面为半球形的喷头,喷头使刷洗海绵向内凹陷形成凹坑,且喷头上与刷洗海绵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多个出液孔,海绵固定管的内端通过固定管插头插在连接头固定板的套管内,每个套管通过输送管与注射管的注射头连通。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管插头的外围设置有多圈密封套环,且海绵固定管与套管连接处的套管外围还套有套管收缩套圈。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通孔可方便的向注射管内加入洗洁精等清洗液,加完后再用橡胶密封柱堵住通孔即可,在刷洗餐具时,通过按压橡胶密封柱和推杆推板,使注射管内的洗洁精等清洗液通过输送管进入海绵固定管,再由喷头上的出液孔流到刷洗海绵表面,实现快速向刷洗海绵输送洗洁精或其他清洗液,使刷洗餐具更便捷;刷洗海绵出液孔均匀排布在刷洗海绵表面,刷洗时通过往复擦洗,使出液孔流出的洗洁精或其他清洗液涂满刷洗海绵的表面,有利于刷洗的更干净彻底。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 2是图1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 3是图1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盘 2注射管 3把手 4把手橡胶套 5活塞挡圈 6注射推杆 7活塞连接头 8 活塞 9推杆推板 10挡环 11 活塞垫板 12 通孔 13 橡胶垫板 14 橡胶密封柱 15海绵固定板 16 连接头固定板 17刷洗海绵 18海绵固定管 19喷头 20 凹坑 21 出液孔 22 固定管插头23 套管 24 输送管 25 注射头 26 密封套环 27套管收缩套圈 28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餐具刷洗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固定盘1和竖直插在固定盘1上的注射管2,把手3的一端与固定盘1连接,另一端与注射管2的外侧壁连接,把手3上设置有把手橡胶套4,注射管2的一端竖直插在固定盘1上,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挡圈5,注射推杆6竖直贯穿活塞挡圈5,注射推杆6一端通过活塞连接头7与注射管2内部的活塞8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推杆推板9,活塞连接头7外围设置有两圈凸起的挡环10,注射推杆6底部与活塞8之间设置有活塞垫板11,推杆推板9、注射推杆2、活塞连接头7上设置有贯穿三者的通孔12,且通孔12内填充有带橡胶垫板13的橡胶密封柱14,橡胶密封柱14与橡胶垫板13为一体式注塑而成,且橡胶密封柱14与橡胶垫板13垂直,并在橡胶垫板13的一端设置有缺口28,固定盘1内设置有平行的海绵固定板15和连接头固定板16,连接头固定板16位于海绵固定板15与固定盘1之间,刷洗海绵17通过海绵固定管18紧贴在海绵固定板15上,海绵固定管18的外端设置截面为半球形的喷头19,喷头19使刷洗海绵17向内凹陷形成凹坑20,且喷头19上与刷洗海绵17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多个出液孔21,海绵固定管18的内端通过固定管插头22插在连接头固定板16的套管23内,每个套管23通过输送管24与注射管2的注射头25连通。

为了提高海绵固定管 18 与套管 26 连接的密封性、牢固性,所述固定管插头 22的外围设置有多圈密封套环 26,且海绵固定管 18 与套管 23 连接处的套管 23 外围还套有套管收缩套圈 27。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