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口杯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24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口杯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口杯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塑料口杯的生产工艺。
通常,在双层塑料口杯加工领域,一般先将内、外杯体分别压制好;接着通过印花、粘贴、蚀刻、绘画等方法将图案附于内杯体外表面;然后用胶将内、外杯体的端口处粘紧或用预设在端口处的螺纹旋紧。如中国专利89204078.5号“带图画的双层塑料水壶”公开了此种方法。但此种方法加工出来的杯存在以下缺点1、端口处留有胶痕或从外壁可看到螺纹,影响了口杯的观赏性;2、气密性差,水汽容易进入夹空层污染图案;3、加工速度慢,粘结要十分细心;4、不具一定的真空度,保温性能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具有良好气密性、外观好、加工速度快、自然产生一定真空度双层塑料口杯的生产工艺。
为了达到以上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塑料口杯的生产工艺,包括内、外杯体的压制成型,将内杯体的外表面或外杯体的内表面附着图案,内、外杯体的连结;内、外杯体在端口处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法进行连结。内、外杯体采用PC1300压制而成。
超声波焊接是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的,将市电(220V、50HZ)转变成高频高压交流电,通过换能器组推动熔接模,产生高速振动并将振动传到杯体上,同时对内杯体加上适当的压力,外杯体加以固定,杯体间因而产生相互磨擦,接触面产生高温,将内、外杯体于端口处熔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内、外杯体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法进行连结,端口处不留痕迹,提高口杯的观赏性;气密性好,水汽不会进入夹空层污染图案;加工速度快,连结牢固可靠;能自然产生一定的真空度,提高口杯的保温性能。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用方法加工的口杯示意图。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内、外杯体采用PC1300材料经压注机分别压制成型;二、将内杯体2的外表面或外杯体1的内表面通过印花、粘贴、蚀刻、绘画等方法附着图案3;三、内、外杯体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法进行熔接。
超声波焊接是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的将市电(220V、50HZ)转变成高频高压交流电,通过换能器组推动熔接模,产生高速振动并将振动传到杯体上,同时对内杯体加上适当的压力,外杯体件则加以固定,杯体间因而产生相互磨擦,接触面产生高温,终而将两杯体熔合。整个焊接过程较短,仅几秒时间。对杯的表面无磨损,不变形。由于在熔合过程中,夹空层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而被自动排出,自然产生了一定的真空度,提高了双层杯的保温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塑料口杯的生产工艺,包括内、外杯体的压制成型,将内杯体的外表面或外杯体的内表面附着图案,内、外杯体的连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外杯体在端口处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法进行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口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外杯体采用PC1300压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塑料口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超声波焊接是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的,将市电(220V、50HZ)转变成高频高压交流电,通过换能器组推动熔接模,产生高速振动并将振动传到杯体上,同时对内杯体加上适当的压力,外杯体加以固定,杯体间因而产生相互磨擦,接触面产生高温,将内、外杯体于端口处熔合。
全文摘要
一种塑料口杯的生产工艺,包括内、外杯体的压制成型,将内杯体的外表面或外杯体的内表面附着图案,内、外杯体在端口处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法进行连结。超声波焊接是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的,将市电转变成高频高压交流电,通过换能器组推动熔接模,产生高速振动并将振动传动杯体上,同时对内杯体加上适当的压力,外杯体加以固定,杯体间因而产生相互摩擦,接触面产生高温,将内、外杯体于端口处熔合。
文档编号A47J41/02GK1273076SQ9911368
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6日
发明者程关平 申请人:程关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