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56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健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械和改进健身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具有闭合曲线踏板路线的健身装置,该路线可以调节,并且可以包括协同配合的臂动作。
背景技术
经常锻炼的益处众所周知,而且近些年来在健身产品上有相当大的发展,这些健身产品本质上是有阻力的,并且设计用于提高人体的心肺耐力。最初,出现了为使用者提供模仿路上骑自行车的简易圆形踏板路线的健身脚踏车。越野滑雪机器提供了线性的往复路线。步行者依靠摆动的踏板来模仿爬楼梯的运动。最近,有向更复杂运动发展的趋势,这些运动在通常为椭圆形弯曲路线上移动踏板,并且尝试模仿步行或慢跑。
这些椭圆形器械随时间而发展,出现了许多种结构。随着椭圆形器械的发展,出现一些用于改进踏板路线生物力学特性的方案。
Miller的美国专利No.5,383,829;Whan-Tong等人的No.5,685,804;Pasero等人的No.6,482,130;以及Whan-Tong等人的No.6,146,313描述了各种形式的健身器械,这些健身器械利用连接于足部支撑件一端的较大曲柄或者位于另一端的用于沿着往复路线来引导足部支撑件的导向滚动元件或摆动摇臂,而在放脚位置或踏板位置处产生椭圆形运动。踏板的路线可以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调节,以使得椭圆长轴的角度更陡地倾斜。
这些设计所带来的问题是双重的。由于曲柄圆形路线,因此当与人正常走路的步幅相比时,椭圆长轴与短轴之比较小,因此就其生物力学特性而言并非最佳。这也就是说,椭圆的高度相对于其长度而言太大。第二个问题在于椭圆的性质。由于简单的曲柄摇臂或者曲柄滑块类型的连杆,因此,在方向变化区域存在大量的角度变化。这对于许多人来说会感觉突然,并且导致步幅过程中当脚向后行进时脚向上倾斜一定角度。
Eschenbach的美国专利No.5,957,814、6,168,552和6,440,042描述了一种组件,该组件包括曲柄、各种连杆件、一对踏板部件以及导向件,每个踏板部件的末端在该导向件上可滚动。可以调节导向件,以便改变踏板的路线。
Steams和Maresh的美国专利No.5,997,445和6,248,044描述了使用摇臂连杆而在踏板连杆的末端提供椭圆形运动的装置,该踏板连杆在中部被引导,使用者站在一对在后部悬臂式伸出的踏板上。导向装置可以采用滚动部件或连接部件的形式。可以对用于滚动部件的导向装置进行调节以改变踏板路线。应当注意的是,这种结构在踏板连接点(在美国专利No.5,997,445中的图2和图3中所示的P1)会产生如该本技术所示和所述的完全椭圆形形状的运动路线。
Maresh的美国专利No.5,895,339描述了另一种利用曲柄和摇臂设置来产生椭圆形路线的健身装置。
Maresh和Steams的美国专利No.5,792,026描述了一种利用曲柄和挂钩机构来延长踏板路线的装置。
在多数现有技术中的限定要点在于改良机构,这种改良的机构将曲柄的圆形运动转变为大体上成椭圆形的路线,该路线是在连接部件或踏板臂连接的枢轴点处形成的。这样就可用于使步幅的长度最大,并且同时将高度保持在适当生物力学特性的合理限度内。这个枢轴点的行进路线的形状是为使用者提供正常步幅感觉的关键因素。
实际上,因为个人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偏好的原因,需要一种改变枢轴点行进路线的形状和尺寸的手段,以便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偏好。
发明概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颖的用于提供环状运动的连杆构造,这种运动与利用椭圆形健身器械所实现的运动相比而更能代表正常的步幅循环,所述椭圆形健身器械在踏板臂枢轴点处可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的行进路线。
踏板臂枢轴点被定义为在踏板臂与其连杆构造的其余部分之间的枢轴式连接点。踏板臂枢轴点行进时所形成的环状路线是大体泪珠状的形状,并且如图4中的P1所示。
这里,踏板行进路线被定义为人脚后跟部分可搁置于其上的踏板区域或表面行进所形成的环状路线。踏板行进路线并非椭圆形。相反,它是环状路线,其中,随着脚步幅达到其在身体前的最大距离时降低脚后跟所用的步幅循环量显著地小于随着脚步幅达到其在身体后的最大距离时抬起脚后跟所用的步幅循环量。
踏板行进路线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结果形成了踏板臂枢轴点P1的大致泪珠状的行进路线;其示例是图4中的H1;图5中的H2;图6中的Lb以及图7中的Lc。这些各种形式取决于用于改变步幅长度和高度而对连杆构造进行的调节。
健身装置包括用于靠在地面或其它支承面上的框架,该框架具有基本上垂直于纵轴线的曲柄轴线,一对细长的踏板臂,至少一个可旋转地连接于框架上的输出皮带轮,至少一个操作式地连接于输出皮带轮上的阻力装置,以及各自操作式地连接于输出皮带轮和相应踏板臂上的一对连杆机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对细长的把手,其用于上半身的锻炼。
每个连杆机构都包括限定了上述踏板臂枢轴点的连接于踏板臂上的枢轴连接点,以及用于将每个踏板臂的一部分限于来回或往复运动的移动机构。
该移动机构一般包括a)用于使导向件行进、优选与其相接合的轮轴-轮子组合;b)用于沿导向件操作式行进的滑动套筒;或者,c)连杆组合。在使用健身装置时,每个踏板臂枢轴点响应于踏板臂沿纵轴线的移动,而在大致泪珠状的环状路线上行进。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每个连杆机构相对于另一连杆机构而分开180度的相位,以便健身装置能够正确地工作。
每个连杆机构可以包括连杆或其它连接器的各种组合,以便约束沿着特定预期路线行进的运动。合适的约束件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备选,例如滚动的、滑动的、枢轴转动的摇臂等等,而且本发明的原理继续适用。
利用本领域众所周知的椭圆形装置,输出皮带轮就可以通过皮带或其它合适的机构而操作式地连接于阻力装置上。这些其它合适的机构包括链条或直接使用驱动器。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对细长的踏板臂;各踏板臂具有适于人踏在其上的踏板或表面区域。这些踏板臂又可将人所产生的力传递至相应的连杆上。每个踏板臂的一部分被限于往复移动过程中被行进装置沿着一个方向而运动,该行进装置可以包括摇臂连杆、或者至少一个通过轮轴而连接于踏板臂上的可旋转的轮子,或者滑动套筒,在此处,套筒或轮子被设计成沿导向件行进。在另一点处,每个踏板臂连接于如上所述的相应中间连杆上,所述中间连杆限定了踏板臂枢轴点。
每个中间连杆利用连杆或其它机构而操作式地连接在框架上,并且该连接点限定了第二枢轴点。这个第二枢轴点限于沿着由其与框架相连所确定的路线而运动。每个中间连杆都包括第三枢轴点,其位于连接在相应输出连杆上的其中间部分处。
每个输出连杆可旋转地连接在各自的曲柄上。每个输出连杆也利用限定了第一枢轴点的连杆或其它机构而操作式地连接于框架上,该第一枢轴点将运动限于往复运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健身装置包括各自具有位于远端的把手或手柄面的一对细长部件。每个细长部件枢轴式地连接于框架上,并且操作式地连接在各自的连杆上,以便提供上半身的锻炼。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点或有益效果通过下文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显而易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对于现有器械而能够产生改进的生物力学特性的机构。另外,为了使该器械的生物力学特性适用于具体的个体,本发明可以进行调节,本发明所公开的具体机构完全可满足调节的需要。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满足可利用单个器械来完成不同锻炼的需求。这是通过改变踏板路线以使腿部的不同肌肉群做功来实现的。
健身器械可以设计成用于折叠成可更有效地存储或移动的紧凑外形。
附图简介本发明的细节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

图1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健身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健身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显示了在跨步过程中踏板行进路线上的点与曲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图4是图1所示健身装置的侧视图,显示了在导向路线相对于地面处在比较水平的位置时关键点的运动路线;图5是图1所示健身装置的侧视图,显示了在相对于地面比较倾斜的位置处导向路线关键点的运动路线;图6是图1所示健身装置的另一方面的侧视图,其中摇臂枢轴点处在一个位置中;图7是图6所示健身装置的侧视图,其中摇臂枢轴点处在第二位置中;图8是根据本发明构成的第二种健身装置的透视图;并且,图9是图8所示健身装置的侧视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原理构成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健身器械在图1和图2中标为100。
健身器械100包括用于靠在地面或其它支承面上的框架101。框架101包括基本上垂直于框架101纵轴线的曲柄轴线,以及一对曲柄102,该对曲柄102在曲柄轴线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框架101上。
健身器械100包括安装在框架101上的大致对称地布置的左、右手连杆件。一般而言,连杆件的运动将左、右踏板112行进时所形成的比较复杂的闭合路线转化成曲柄臂102的简单圆形运动,并将这两种运动相关联起来。
连杆组件包括左、右踏板臂110,左、右中间连杆104,左、右输出连杆103,以及摇臂连杆105和106。见图2,每一左、右输出连杆103各自具有一对远端以及中间部分。每个输出连杆103在其中间部分可旋转地连接于各自的曲柄臂102上,以便限定第一连接点113,其中,左、右曲柄臂彼此分开大致180度,并且经由共用的轴而连接在输出皮带轮121上。这个输出皮带轮经由皮带122或其它适当的机构而连接在阻力装置107上。
左、右输出连杆103操作式地连接在框架101上,而框架101在一个远端位置可旋转地连接在相应的摇臂连杆105上,这种可旋转连接限定了相应的第一枢轴点115。这种连杆设置就将每个第一枢轴点115的运动限于相对于框架101的第一往复运动路线中。摇臂连杆105的相反两端在119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框架101的前部分上。
每个中间连杆104的一端在枢轴点117处可旋转地连接在相应的摇臂106上,从而限定了第二枢轴点。这种连杆设置将每个第二枢轴点的运动限于相对于框架101的第二往复运动路线中。左、右输出连杆103的相反两端在各自的枢轴点114处可旋转地连接在左、右中间连杆104的中间部分上,从而限定了第三枢轴点。
摇臂106的相反两端在118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框架101的前部分上。中间连杆104的相反两端在踏板臂枢轴点116处连接在各自的踏板臂110上。
左、右踏板臂110是细长的,并且各自包括用于人一脚站在其上的踏板112或表面区域。至少一个轮子111通过轮轴而连接于每个踏板臂110上,该轮子111设置成可在导向件109上滚动。导向件109在枢轴点120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框架101上,从而限定了第四枢轴点。导向件109的相反两端由促动器108的活动端来支撑。促动器108的相反两端在枢轴点123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框架101上。
提供了控制台128,其用于控制阻力装置107所施加的阻力,并且还通过监测和控制促动器108的位置来控制导向件109的位置。
显示了一对细长部件,其各具有位于远端处的把手124。每个细长部件在枢轴点126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框架101上。连杆125在显示为点127的一端处可旋转地连接在各自的细长部件上,并且在位于或靠近另一端处在第一连接点113处可旋转地连接在各自的输出连杆103上。
由曲柄绕其轴线旋转所产生的运动在踏板臂枢轴点116处为泪珠状(图4和图5中的P1),这与Maresh等人的美国专利No.5,997,445中的椭圆形状相反。各踏板臂110的踏板臂枢轴点行进时所产生的这种泪珠状运动就提供了与其它健身器械所提供的圆形或椭圆形运动相比更能代表正常足部运动的踏板运动。
图3是踏板112的响应于踏板臂枢轴点116行进时所形成的环状路线,而产生的一种踏板行进路线变型的图示。应该理解,踏板行进路线可以通过调节导向件109的仰角或者调节摇臂105和106与框架101的枢轴连接点来改变。
当踏板112向后行进时,从脚后跟刚好开始在位置1处抬起直到它到达位置2处的最后端点为止,摇臂旋转了大约96度,然后,踏板112停止,并开始向前运动。另一方面,曲轴旋转了正好45度,以便脚后跟刚好在步幅前部位置3处开始降低直至踏板在位置4处停止向前行进为止,然后,踏板再次反向向后行进。
步幅的后部分和前部分在运动中的区别在于,可使本发明的运动对于使用者来说感觉更加自然。当人迈步时,步幅的大部分需要人的脚后跟抬起,并开始向前迈步而进入下一步的落下。当达到最大步幅长度时,人的脚后跟就更靠近地面,因此只需较少的时间来使脚后跟下落,并开始步幅的后部分图4和图5中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图4中显示了这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健身器械,其设有以相对于地面比较水平的位置而倾斜的导向件109。这种导向路线的倾斜就分别产生了脚后跟和脚趾H1和T1的路线。
在图5中,同一健身器械具有相对于地面以较陡角度而倾斜的导向件109。这就分别产生了脚后跟和脚趾H2和T2处的路线。这种变化允许基于本发明的原理来构造成集中锻炼下半身各肌肉群的健身器械。
图6和图7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步幅长度和形状的变化可通过改变枢轴点118和/或119的位置来实现。这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并可以通过促动器来控制,使得这些枢轴点的位置可通过使用者或者通过在使用者控制台128处可编程的自动控制装置来控制。图6显示了相对于摇臂中心线而处在较高位置处的枢轴点119b。这产生了踏板臂枢轴点116行进时所形成的路线P1b,并且导致产生了踏板112的行进路线,该行进路线是较长、较窄的具有长度Lb的步幅路线。
在图7中,枢轴点119的位置已经移动到位置119c处。在踏板臂枢轴点116处所形成的路线为P1c,其与图6的P1b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图7所示的由使用者脚后跟行进时所形成的踏板路线与图6所示的路线相比,具有更短的路线长度Lc,并且具有更大的路线高度。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位置115(第一枢轴点)、117(第二枢轴点)或111(轮轴)处的任何约束件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备选形式,例如滚动的、滑动的、枢轴转动的摇臂等等,而且本发明的原理继续适用。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其它构造也是可行的,其中,踏板112处在相应枢轴点116与轮子111所代表的约束件的中间。
图8和图9显示了后驱动健身装置200的一种备选实施例。该健身器械包括通常对称地布置的安装在框架201上的左、右连杆件。一般而言,连杆件的运动将左、右踏板212处的比较复杂的闭合路线转化成曲柄臂202行进时所形成的圆形运动,并与之相关联起来。
该连杆组件包括左、右踏板臂210,左、右中间连杆204,左、右输出连杆203,以及摇臂连杆205和206。
左、右输出连杆203在各自的曲柄枢轴213处可旋转地连接于相应的左、右曲柄臂202上,其中,左、右曲柄臂彼此分开大致180度,并且经由共用的轴而连接在输出皮带轮221上。这个输出皮带轮利用皮带或其它适当机构(未示出)而连接在阻力装置207上。左、右输出连杆203在各自的枢轴连接点215处可旋转地连接在左、右摇臂205上。左、右摇臂205的相反两端可旋转地在各自的枢轴连接点219处连接在框架201的前部分上。
左、右输出连杆203的相反两端在各自枢轴点214处可旋转地连接在相应的左、右中间连杆204。各个左、右中间连杆204的一端在枢轴点217处可旋转地连接在其各自的左、右摇臂206上。左、右中间摇臂206的相反两端在各自的枢轴点218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框架201的前部分上。中间连杆204的相反两端在枢轴点216处可旋转地连接在左、右踏板臂210上。
左、右踏板臂210各自都包括适当地构造成可容纳人脚的踏板212,并且在枢轴点230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撑连杆229上。摇臂229在枢轴点226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框架201上,从而限定了框架的枢轴点。把手224可以装配在摇臂上,以便增加辅助的上半身锻炼模式。
提供了一种控制台228,其作为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阻力装置207所施加的阻力。
权利要求
1.一种健身装置,包括用于靠在地面或其它支承面上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健身装置纵轴线的曲柄轴线;一对曲柄,每个曲柄在所述曲柄轴线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各自具有一对远端以及中间部分的一对输出连杆,所述输出连杆可操作式地连接在各自的曲柄上,其中,每一输出连杆在其中间部分处可旋转地连接在其各自的曲柄上,从而限定了第一连接点,每个所述输出连杆在靠近其中一个所述远端处操作式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从而限定了第一枢轴点,所述第一枢轴点限制了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一往复路线中的运动;各自具有一对远端以及中间部分的一对中间连杆,其中,每个中间连杆在靠近其中一个所述远端处操作式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从而限定了第二枢轴点,所述第二枢轴点限制了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二往复路线中的运动,其中,每个所述中间连杆在其中间部分处可旋转地连接在各自输出连杆的第二远端上,从而限定了第三枢轴点;以及,一对细长的踏板臂,每个踏板臂都具有用于人一脚站在其上的表面区域,以及轮轴,每个踏板臂在远离所述第二枢轴点的那一端附近操作式地连接在各自的中间连杆上,从而限定了踏板臂枢轴点,所述轮轴操作式地接合在所述框架上,从而限制了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三往复路线中的运动;其中,响应于所述踏板臂沿着所述第三往复路线的移动,每个所述踏板臂枢轴点在大致泪珠状的环状路线上行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的第一摇臂连杆枢轴式地互连在所述框架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枢轴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输出皮带轮,以及通过皮带、直接传动或链条而操作式地互连起来的至少一个阻力装置,所述输出皮带轮连接在所述这对曲柄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的第二摇臂连杆枢轴式地互连在所述框架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枢轴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的第一摇臂连杆枢轴式地互连在所述框架与所述第二枢轴点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摇臂连杆与所述框架的枢轴连接是选择性地可动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摇臂连杆与所述框架的枢轴连接是选择性地可动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连接相对于所述框架是选择性地可动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导向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具有连接在所述框架上的限定了第四枢轴点的第一枢轴端,以及第二远端,其中,所述导向件可在所述第一端处枢轴转动,以便调节所述导向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倾斜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促动器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并且可进一步操作式地连接在所述导向件的第二远端附近。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轮子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轮轴上,以便沿所述第三往复路线而行进。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轮轴具有可旋转地连接于其上的相应轮子,并且每个轮子都与所述导向件相接合,以便沿所述第三往复路线而行进。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轴位于各自的所述表面区域与踏板臂枢轴点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表面区域位于所述相应的轮轴与踏板臂枢轴点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支撑连杆,每个所述支撑连杆枢轴式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从而限定了框架枢轴点,并且在所述轮轴处枢轴式地连接在相应的踏板臂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枢轴点可相对于所述框架选择性地调节。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杆各自包括从所述枢轴连接处一般向上延伸的把手。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臂可绕所述踏板臂枢轴点枢轴转动,以便于运输或存放。
2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可枢轴转动至通常向上折叠的位置中,以便于运输或存放。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致泪珠状的环状路线在一端为收窄的较尖细形状,而在另一端为较大且较圆的形状。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各自具有远端处把手的一对细长部件,各个所述部件在一点处枢轴式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并且操作式地连接在各自的所述输出连杆上。
23.一种健身装置,包括用于靠在地面或其它支承面上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健身装置纵轴线的曲柄轴线;一对曲柄,每个曲柄在所述曲柄轴线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各自具有一对远端以及中间部分的一对输出连杆,所述输出连杆可操作式地连接在各自的曲柄上,其中,每一输出连杆在其中间部分处可旋转地连接在其各自的曲柄上,从而限定了第一连接点,每个所述输出连杆在靠近其中一个所述远端处操作式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从而限定了第一枢轴点,所述第一枢轴点限制了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一往复路线中的运动;各自具有远端处把手的一对细长部件,各个所述部件在一点处枢轴式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并且操作式地连接在各自的所述输出连杆上;各自具有一对远端以及中间部分的一对中间连杆,其中,每个中间连杆在靠近其中一个所述远端处操作式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从而限定了第二枢轴点,所述第二枢轴点限制了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二往复路线中的运动,其中,每个所述中间连杆在其中间部分处可旋转地连接在各自输出连杆的第二远端上,从而限定了第三枢轴点;一对细长的踏板臂,每个踏板臂都具有用于人一脚站在其上的表面区域,以及用于将相应踏板臂一部分沿着一个方向的运动限于往复运动的移动机构;每个踏板臂在远离所述第二枢轴点的那一端附近操作式地连接在各自的中间连杆上,从而限定了踏板臂枢轴点,所述轮轴操作式地接合在所述框架上,从而限制了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三往复路线中的运动;并且,其中,响应于所述踏板臂沿所述第三往复路线的移动,每个所述踏板臂枢轴点在大致泪珠状的环状路线中行进。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为摇臂连杆,或者为通过轮轴而连接在所述踏板臂上的至少一个可旋转轮子,或者为滑动套筒,其中,所述套筒或轮子设计成可沿着导向件行进。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致泪珠状的环状路线在一端为收窄的较尖细形状,而在另一端为较大且较圆的形状。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致泪珠状的环状路线在一端为收窄的较尖细形状,而在另一端为较大且较圆的形状。
27.一种健身装置,包括用于靠在地面或其它支承面上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健身装置纵轴线的曲柄轴线;一对细长的踏板臂;至少一个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的输出皮带轮;以及,至少一个操作式地连接在所述输出皮带轮上的阻力装置;所述输出皮带轮操作式地连接在一对连杆机构上,每个所述连杆机构将相应的踏板臂操作式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踏板臂上的枢轴连接,其限定了踏板臂枢轴点,其中,响应于所述踏板臂一部分沿所述纵轴线的移动,每个所述踏板臂枢轴点在大致泪珠状的环状路线中行进。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各自操作式地连接在相应连杆机构上的一对细长把手。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一对支撑踏板的健身器械,当使用者站在这两个踏板上时,这两个踏板可以让使用者在闭合路线中移动,该路线设计成在运动路线上接近于使用者的自然步幅。该踏板操作式地连接在有助于这种自然运动的连杆上。而且这种连杆可以调节,以便改变踏板行进时所形成的闭合路线形状。因此,就可以改变闭合路线,以便符合每个个体使用者的最佳生物力学特性,或者,可以改变闭合路线,以便形成用于更多种步幅类型的锻炼或用于更多种攀登锻炼的路线,从而允许在同一台健身器械上来锻炼不同的肌肉群。
文档编号A63B22/04GK101068602SQ200480039751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5日
发明者S·卡尔森, 安妮塔·米勒 申请人:戴蒙德贝克健身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