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车的前轮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376阅读:70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玩具车的前轮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玩具车的前轮转向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的玩具车结构由车仔及前轮可转向组件所够成,车仔自身配备驱动 装置,而前轮可转向组件是可以遥控转向的方式配置于车仔内部或外部,可提供使用者随 意遥控转向,玩具车的发展从原本不可机械驱动的直线行驶玩具车发展出可机械驱动的直 线行驶玩具车,又从可机械驱动的直线行驶玩具车发展出可遥控直线行驶的玩具车,直到 目前已有厂商发展出可较长距离遥控转向行驶的玩具车。专利号为02270947. 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玩具车的前轮转向装置,包括左前轮、左 支架、右前轮、右支架、转向控制杆和弹簧复位机构,其中左前轮和右前轮分别安装在左支 架和右支架上,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通过其上面的转轴安装在车底盘上,弹簧复位机构与 转向控制杆连接,转向控制杆两侧分别连接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凸轴上,另外它还包括磁 铁和线圈和盖板,盖板安装在车底盘前端顶部,在盖板与车底盘之间形成一个容置空间,转 向控制杆的中间位置凸出的凸台置于容置空间的中部,线圈安装在凸台底部里面,在线圈 的两侧、 容置空间里面分别安装有磁铁,线圈的接线端连接到控制线路板上。但是这种玩具 车的前轮转向装置的线圈、磁铁是分离的,穿过磁铁及线圈磁通量较少,效率较低,产生的 电磁力比较小,产品的结构不能做得较紧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磁铁深入到线圈内 部、产生较大电磁力的玩具车的前轮转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玩具车的前轮转向装置,它包括有底盘、两个支架、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架上的两个 前轮、转向控制杆、弹簧复位机构,两个支架分别通过其上面的转轴转动连接在底盘左右两 侧,转向控制杆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架连接,底盘上设置有线圈,转向控制杆上设置有磁 铁,磁铁穿设在线圈的内部。所述支架上设有凸轴,支架通过凸轴与转向控制杆转动连接,转向控制杆上开设 有条形孔,凸轴上成型有与条形孔对应匹配的卡块,卡块卡设在条形孔上。它还包括有将两个支架定位在底盘上的盖板,盖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架的转轴 转动连接。所述弹簧复位机构包括有复位弹簧、微调指针、微调偏心杆,复位弹簧一端通过螺 钉固定在盖板上,其另一端的两根钢丝卡设在转向控制杆上,微调指针的底部穿过底盘,其 顶部与微调偏心杆固定连接,微调偏心杆位于复位弹簧的两根钢丝之间。所述转向控制杆上成型有卡孔,复位弹簧的两根钢丝穿过并卡设在卡孔中。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0012]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底盘、两个支架、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架上的两个前轮、转向控制 杆、弹簧复位机构,两个支架分别通过其上面的转轴转动连接在底盘左右两侧,转向控制杆 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架连接,底盘上设置有线圈,转向控制杆上设置有磁铁,磁铁穿设在线 圈的内部,磁铁深入到线圈的内部,在相同的参数条件下,穿过磁铁及线圈磁通量较多,效 率较高,产生的电磁力为较大,产品的结构可做得更为紧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前轮右转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左、右前轮左转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 4所示,玩具车的前轮转向 装置,它包括左、右两个前轮1,左、右两个支架5,转向控制杆3,弹簧复位机构。左、右前轮 1分别安装在左、右支架5上,左、右支架5分别通过其上面的转轴51安装在底盘12上,转 向控制杆3两侧分别转动连接到左、右支架5的转轴51上。支架5上设有凸轴52,支架5 通过凸轴52与转向控制杆3转动连接,转向控制杆3上开设有条形孔31,凸轴52上成型有 与条形孔31对应匹配的卡块53,卡块53卡设在条形孔31上。盖板1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 支架5的转轴51转动连接,盖板11把左、右支架5定位在底盘12上,保证支架5能带动前 轮1左右摆动。磁铁2固在转向控制杆3上,线圈4固定在底盘12上,磁铁2穿设在线圈 4的内部。弹簧复位机构包括有复位弹簧9、微调指针7、微调偏心杆8,转向控制杆3上成 型有卡孔32,复位弹簧9 一端通过螺钉10固定在盖板11上,其另一端的两根钢丝91穿过 并卡设在转向控制杆3的卡孔32中,微调指针7的底部穿过底盘12下部的孔后与微调偏 心杆8固定,微调偏心杆8刚好位于复位弹簧9的两根钢丝91之间,微调指针7用于调整 玩具车直行。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工作原理为玩具车直行时,磁铁2 —端位于线圈4的中部,当 线圈4通电后产生磁场,吸引或排斥磁铁2,通电瞬间穿过磁铁2及线圈4磁的通量最多,力口 上磁铁2端部磁性最强这一特性,此时所产生的引力或斥力最大,从而能带动转向控制杆3 向左或向右移动,转向控制杆3的移动带动左、右支架5绕各自转轴51的轴心做摆动,当线 圈4断电后,磁场消失,复位弹簧9恢复到最小变形趋势,在此过程中,弹簧9带动转向控制 杆3移动,转向控制杆3移动也保证了磁铁2归中复位,左、右支架5绕各自转轴51的轴心 做摆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通过改变线圈4的电流方向,可以改变线圈自感产生的磁场方 向,从而改变转向控制杆3的移动方向,实现前轮的转向。本实用新型的磁铁2深入到线圈4的内部,在相同的参数条件下,穿过磁铁及线圈 磁通量最多,效率最高,产生的电磁力为最大,产品的结构可做得更为紧凑。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 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玩具车的前轮转向装置,它包括有底盘(12)、两个支架(5)、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架(5)上的两个前轮(1)、转向控制杆(3)、弹簧复位机构,两个支架(5)分别通过其上面的转轴(51)转动连接在底盘(12)左右两侧,转向控制杆(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架(5)连接,其特征在于底盘(12)上设置有线圈(4),转向控制杆(3)上设置有磁铁(2),磁铁(2)穿设在线圈(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的前轮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上设有 凸轴(52),支架(5)通过凸轴(52)与转向控制杆(3)转动连接,转向控制杆(3)上开设有 条形孔(31),凸轴(52)上成型有与条形孔(31)对应匹配的卡块(53),卡块(53)卡设在条 形孔(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玩具车的前轮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将两 个支架(5)定位在底盘(12)上的盖板(11),盖板(1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架(5)的转轴 (5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玩具车的前轮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复位机构包 括有复位弹簧(9)、微调指针(7)、微调偏心杆(8),复位弹簧(9) 一端通过螺钉(10)固定在 盖板(11)上,其另一端的两根钢丝(91)卡设在转向控制杆(3)上,微调指针(7)的底部穿 过底盘(12),其顶部与微调偏心杆(8)固定连接,微调偏心杆(8)位于复位弹簧(9)的两根 钢丝(9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玩具车的前轮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控制杆(3) 上成型有卡孔(32),复位弹簧(9)的两根钢丝(91)穿过并卡设在卡孔(32)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玩具车的前轮转向装置,其包括有底盘、两个支架、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架上的两个前轮、转向控制杆、弹簧复位机构,两个支架分别通过其上面的转轴转动连接在底盘左右两侧,转向控制杆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架连接,底盘上设置有线圈,转向控制杆上设置有磁铁,磁铁穿设在线圈的内部,磁铁深入到线圈的内部,在相同的参数条件下,穿过磁铁及线圈磁通量较多,效率较高,产生的电磁力为较大,产品的结构可做得更为紧凑。
文档编号A63H17/26GK201558535SQ200920179299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2日
发明者梁钟铭 申请人: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