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体育锻炼的负重背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9464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体育锻炼的负重背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体育锻炼的负重背囊。



背景技术: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或P.E.),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

目前用于体育锻炼的负重背囊,背负时不容易透气,同时也不具有按摩效果,难以缓解使用者的疲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体育锻炼的负重背囊,设置带有透气孔的连接带,将后置的右后负重盒和左后负重盒束紧在使用者背部,同时在右后负重盒和左后负重盒上分别设置圆柱状的右按摩凸起和左按摩凸起,便于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按摩,缓解使用者背部肌肉的疲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体育锻炼的负重背囊,包括右肩带、右按摩凸起、右后负重盒、连接带、透气孔、左后负重盒、左肩带、左按摩凸起、束腰带、左前负重盒、下子母贴、下贴合带、右前负重盒、上贴合带和上子母贴,所述右肩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右后负重盒和所述右前负重盒的上端相连,所述左肩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后负重盒和所述左前负重盒的上端相连,所述右后负重盒的左侧和所述左后负重盒的右侧通过所述连接带相连,所述束腰带分别与所述右后负重盒、右前负重盒、连接带、左后负重盒和左前负重盒的下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下贴合带为所述束腰带的贴合端,且其上设置有所述下子母贴。

进一步地,所述上贴合带设置在所述右前负重盒和所述左前负重盒之间,且其上设置有所述上子母贴。

进一步地,所述右按摩凸起和所述左按摩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右后负重盒和所述右前负重盒的前侧,且其均呈圆柱状。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共多个,且其均布在所述连接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右后负重盒、右前负重盒、左后负重盒和左前负重盒采用钢制,且其重量均为2Kg~5Kg。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置带有透气孔的连接带,将后置的右后负重盒和左后负重盒束紧在使用者背部,保持良好负重的同时也保持良好的透气性能。

2、本实用新型在右后负重盒和左后负重盒上分别设置圆柱状的右按摩凸起和左按摩凸起,便于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按摩,缓解使用者背部肌肉的疲乏。

3、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通过束腰带的下贴合带与设置在右前负重盒和左前负重盒之间上贴合带,整体紧固在使用者身上。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5、本实用新型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右肩带,2-右按摩凸起,3-右后负重盒,4-连接带,5-透气孔,6-左后负重盒,7-左肩带,8-左按摩凸起,9-束腰带,10-左前负重盒,11-下子母贴,12-下贴合带,13-右前负重盒,14-上贴合带,15-上子母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体育锻炼的负重背囊,包括右肩带1、右按摩凸起2、右后负重盒3、连接带4、透气孔5、左后负重盒6、左肩带7、左按摩凸起8、束腰带9、左前负重盒10、下子母贴11、下贴合带12、右前负重盒13、上贴合带14和上子母贴15,右肩带1的两端分别与右后负重盒3和右前负重盒13的上端相连,左肩带的两端分别与左后负重盒和左前负重盒的上端相连,右后负重盒3的左侧和左后负重盒6的右侧通过连接带4相连,束腰带9分别与右后负重盒3、右前负重盒13、连接带4、左后负重盒6和左前负重盒10的下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下贴合带12为束腰带9的贴合端,且其上设置有下子母贴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贴合带14设置在右前负重盒13和左前负重盒10之间,且其上设置有上子母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右按摩凸起2和左按摩凸起8分别设置在右后负重盒3和右前负重盒13的前侧,且其均呈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透气孔5共多个,且其均布在连接带4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右后负重盒3、右前负重盒13、左后负重盒6和左前负重盒10采用钢制,且其重量均为2Kg~5Kg。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带有透气孔5的连接带4,将后置的右后负重盒3和左后负重盒6束紧在使用者背部,同时在右后负重盒3和左后负重盒6上分别设置圆柱状的右按摩凸起2和左按摩凸起8,便于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按摩,缓解使用者背部肌肉的疲乏;使用便捷,可快速地通过束腰带9的下贴合带12与设置在右前负重盒13和左前负重盒10之间的上贴合带14,整体紧固在使用者身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