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直接由肌力驱动的车辆的驱动系统,更换这种驱动系统的辊轮的方法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9816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用于直接由肌力驱动的车辆的驱动系统,更换这种驱动系统的辊轮的方法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由肌力驱动的车辆的驱动系统。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种驱动系统的由肌力驱动的车辆,用于更换这种驱动系统的辊轮的方法,以及用于制造驱动系统的这种辊轮的方法。例如,从de102009036924a1得知开始提到的这种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de102009036924a1描述了一种具有两个驱动轴的滑板,其中轮子布置在相应的驱动轴上。相应的电动机可以布置在一个或多个轮子的内部作为轮毂电机。滑板可以以这种方式被电驱动。设置有用于向轮毂电机提供能量的蓄能器或蓄电池,其中蓄能器或蓄电池随操作者的背心或背包携带。还可以设想将蓄能器或蓄电池固定在滑板本身上。

由于电动机施加给轮子的扭矩,用电动机操作这种滑板增加了相应轮子的行驶表面的磨损。由于电动机集成在轮子中,更换磨损的轮子是昂贵的,并且具有损坏电动机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由肌力驱动的车辆的驱动系统,特别是用于滑板的驱动系统,其易于操纵且易于维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这种驱动系统的由肌力驱动的车辆,特别是滑板,一种用于改变驱动系统的辊轮的方法,以及一种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的主题的驱动系统,根据权利要求19的主题的车辆,根据权利要求20的主题的用于改变驱动系统的辊轮的方法,以及根据权利要求21的主题的用于制造辊轮的方法。

特别地,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直接由肌力驱动的车辆的驱动系统实现,特别是用于滑板的驱动系统,其中车辆具有至少一个轴和至少一个具有电动机的轮子。电动机可以包括可连接到轴的定子。此外,电动机可以具有可围绕定子旋转的转子。轮子还可以包括形成行驶表面的辊轮。辊轮优选地或可以可更换地连接到转子。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直接由肌力驱动的车辆的驱动系统。本申请意义内的可直接驱动的车辆应理解为尤其是没有配备用于将用户的肌力转换为动能的锥齿轮的车辆。被称为可直接用肌力驱动的车辆是滑板、踏板车、直排轮滑或旱冰鞋、溜冰鞋、蛇行滑板或波浪板。在本申请的框架内提到的车辆具体指可以通过单个用户的肌力向前或向后移动的各种运动器材,其中,各种器材可以同时承载相应的用户。

在本发明中,驱动系统优选地具有可更换的辊轮。在操作车辆时受到严重磨损的部件,特别是包括行驶表面的辊轮,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容易地更换。相比之下,驱动系统的其他部件可以继续运行。这显著有利于驱动系统的维护。另外,可更换的辊轮允许用户根据要穿过的地面或运动要求使用不同的辊轮。特别地,具有不同材料成分或表面结构的辊轮可以以这种方式容易地更换,以便使车辆适应不同的外部条件。例如,很容易选择特别适合特定路面或天气条件的辊轮。因此,本发明使得可以容易且快速地仅更换实际受到磨损的部件。这降低了与现有技术的其他系统相关的后续成本,其中必须更换整个驱动单元,特别是包括电动机在内。

辊轮优选地或可以与转子可靠地连接。这确保作用在转子上的扭矩容易地传递到辊轮。这提高了辊轮的稳定性。以这种方式,在越过曲面时作用在辊轮上的横向力可以容易地被消散。当在滑板上使用该驱动系统时,这种横向稳定性特别有意义,因为滑板通常用于进行高横向力作用在轮子上的技巧。

特别地,辊轮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接合元件。优选地,接合元件可靠地接合到转子的接收元件中。一方面通过接合元件且另一方面通过接收元件的可靠接合使得可以容易且快速地组装和拆卸转子上的辊轮。

在优选实施例中,接合元件可以由辊轮的多边形内周表面构成。接收元件优选地与其互补地设计,使得可以在接收元件与接合元件之间建立可靠接合。特别地,接收元件可以由多边形外周表面构成。多边形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使得容易将辊轮推到转子上,并且在组装状态下在周向方向上产生可靠配合。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转子具有衬套,特别是带有前板的衬套。衬套可以包围基本上圆柱形的周向壁,该周向壁沿着纵向轴线由前板封闭。圆柱形周向壁优选地由多边形柱体组成。周向壁和前板可以一体地形成衬套。

转子的接收元件可以由衬套的前板中的凹部构成。在衬套或转子上引入凹部(辊轮的接合元件可以与其接合),确保了辊轮与转子之间的良好稳定连接。特别地,这使得可以确保在接合元件与凹部之间提供足够大的接触表面。这提高了可靠连接的稳定性。以这种方式,电动机的扭矩可以容易地从转子传递到辊轮。此外,这使得可以赋予辊轮本身具有比较薄壁的设计,使得可以同时给予电动机足够大的尺寸以提供适当的驱动力。

为了在电动机的轮子内部提供尽可能多的安装空间,更有利的是在转子的前板中形成凹部。因此,接合元件也可以布置或形成在辊轮的表面上。以这种方式,用于联接辊轮与转子的连接元件不会导致轮子的大直径,使得可以容易地利用轮子内部的安装空间来布置电动机。

在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统的优选实施例中,转子与或可以与保持板连接,该保持板沿着纵向轴线固定辊轮。这有助于辊轮的横向稳定性,并且使得更换辊轮更容易。

特别地,在组装状态下接合元件可以可靠地固定在凹部的后表面与保持板之间。保持板的至少部分可以抵靠前板的前表面,其中保持板的接触表面与凹部的后表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该距离基本上对应于接合元件的壁厚。例如,接触表面可以布置在允许保持板与转子的前板之间的螺纹连接的开口区域中。

保持板与前板之间的紧密接触确保了接合元件刚性地固定于转子,特别是夹紧在凹部中。在这方面,保持板可以具有夹紧功能,以防止辊轮打滑,这可能导致不期望的操纵。

保持板还可以具有通风口。这样,可以防止电动机过热。在操作期间,保持板与转子一起旋转。这确保气流进入通风口。通风口优选地以允许空气进入和离开的方式设置。在组装状态下,可以引导气团通过保持板并借助于通风口到达转子的前板上。前板可以具有另外的通风口,使得气团被引导到电动机中。以这种方式,通风口有助于冷却电动机。

另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保持板与辊轮一体设计。在这种情况下,辊轮优选地通过周向可靠连接与转子连接。特别地,转子包括多边形外周表面,并且辊轮包括互补的多边形内周表面,它们在辊轮的组装状态下可靠地互相啮合。保持板优选地包括辊轮的纵向轴向端板。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构造提供的辊轮具有由第一材料制成的辊芯。辊轮还可以具有由第二材料构成的护套层。护套层优选地浇铸到辊芯上。将护套层浇铸到辊芯上导致护套层与辊芯之间的固定的、基本上不可拆卸的连接。这产生良好的扭矩传递,并且防止护套层与辊芯不期望地分离。同时,不同的材料可以考虑到辊芯和护套层的不同功能。辊芯优选地用来将辊轮固定到电动机的转子上。为此,辊芯可以具有相对较硬的材料,例如热固性塑料。相比之下,护套层的工作是建立与路面或横穿下垫面的良好接触。在这方面,有利的是,护套层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粘合特性。这尤其通过相对较软的材料(例如热塑性材料)提供。在这方面,可以提供的是,包括辊轮的行驶表面在内的护套层具有聚氨酯或由聚氨酯构成。

在这点上,可以设想在外表面上构造辊芯。例如,这种结构可以是凸块结构、开槽结构或压花结构。这种结构增加了在辊芯的外表面上可获得的接触表面,从而确保包含护套层的第二材料具有更好的粘合性。以这种方式加强护套层与辊芯之间的连接。

当优选构造中提供的这种接合元件与辊芯一体设计时,辊芯可特别好地将扭矩从转子传递到辊轮。与辊轮一体设计接合元件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提供标准化的辊芯,这可以根据客户要求用各种护套层装饰。这有助于可更换辊轮的批量生产。特别地,可以制造大量的辊轮,其中可以快速且灵活地提供具有不同滚动特性的辊轮。

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统的有利实施例还提供了电动机与具有遥测模块的控制器联接。这显著扩大了控制驱动系统的可能性。特别地,遥测模块可以用于例如与手动控制单元或智能电话建立无线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可以基于wlan、蓝牙、zigbee或其他无线射频技术。总体而言,可以以这种方式对驱动系统进行远程控制,从而消除了在手动控制单元与驱动系统之间使用连接电缆的需要。这降低了使用配备有驱动系统的车辆时发生事故的风险。

电动机还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和/或至少一个转速传感器,其与或可以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或转速传感器使得可以监控电动机的操作。以这种方式,如果超过特定的最高温度,则可以调节控制器以启动紧急停车。此外,监控电动机的转速使得可以实现速度调节器,但至少可对用户进行速度显示。最后,通过监控电动机的功率消耗可以确定车辆的运行状态。例如,传感器数据的合适评估使得可以确定用户是在车辆上还是已经从车辆上下来。此外,一旦检测到用户从车辆上下来,可以调节控制器以防止对电动机的能量供应。

通常,电动机可以具有配线。配线优选地以使得电动机提供相对较高扭矩的方式被调节。换句话说,电动机可以按扭矩来优化。为此,例如,配线具有多极特别是12极的绕组图案。绕组图案可以具有两个星形连接。在本发明的框架内,还可以设置成将配线与电路板连接,其中电路板纵向轴向地布置在定子内部。这有助于赋予驱动系统紧凑的结构设计。此外,这产生了驱动系统的紧凑子组件,特别是具有配线和电路板的电动机,其可以容易地更换。这有助于使驱动系统更便于维护。电动机也变得更容易组装到驱动系统,例如,这因为仅需要建立与电路板的单个电插头连接,用于电动机与储能系统的电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统还可以具有底板。驱动系统的轴可以安装在底板上。底板优选地具有用于蓄能器的接收区域。底板可以通过螺钉与或可以与车辆(特别是与滑板的板)连接。利用基本上承载驱动系统的所有部件的底板产生了紧凑的驱动系统。

轴可以铰接到底板。当使用用于滑板的驱动系统时,这种配置特别有意义,其中铰接安装座可用于与滑板越过曲面。

驱动系统总共可以具有两个轮子,每个轮子都带有电动机。这里,电动机可以彼此独立地被致动,例如使得更容易越过曲面。此外,可以调节控制器以设置电子差速锁,使得驱动系统的轮子以相同的速度旋转。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可由肌力驱动的车辆,特别是滑板,其具有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驱动系统。在这点上,参考以下事实:本申请框架内的术语“滑板”被用作包括可在辊轮上移动的板的所有类型的休闲运动装置或车辆的通用术语。特别地,在本申请中,术语“滑板”还包括长板、街板、蛇行滑板和/或波浪板。

在本发明的框架内还公开并要求保护的是一种用于更换以上所述的驱动系统或车辆的辊轮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释放辊轮与转子之间的连接,特别是释放保持板;

-从转子上移除辊轮;

-将新的辊轮与转子可靠地连接;以及

-将新的辊轮固定在转子上,特别是用保持板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更换辊轮的方法可以容易且快速地实现,从而减少了更换辊轮所需的时间,辊轮的行驶表面通常面临很高程度的磨损。

在本发明的框架内还公开并要求保护的是一种用于制造以上所述的驱动系统和/或车辆的辊轮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由第一种材料制成的辊芯;

-将辊芯放置到模具中;

-将第二材料浇铸到模具中以形成护套层,其中至少所述辊芯的一些区域被重新浇铸;以及

-从模具中移除辊轮。

该制造方法是灵活的,并且使得可以针对要生产的辊轮的滚动特性对不同的要求进行快速反应。特别地,在使用标准化的辊芯时,这使得可以快速地更换用于护套层的材料。用于护套层的材料可以根据关于辊轮的滚动特性的要求来选择。例如,对于在沥青上使用的辊轮所选择的护套层材料可以不同于对于在木材上滚动所使用的辊轮所选择的护套层材料。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快速地更换材料,从而提高了批量生产期间的自动化程度。

该方法的优选变型另外规定:模具具有多部分(特别是两部分)设计,并且被打开以从模具中移除辊轮。这简化了处理,并且可以容易地清洁模具。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所附的示意图基于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其中示出了:

图1是在优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统的轮子的透视分解图,其中为了示出的目的,移除了辊轮的护套层的一部分;

图2是根据图1的轮子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图1的轮子的前视图;

图4是根据图1的轮子的后视图;

图5是根据图3的沿a-a线通过轮子的剖视图;

图6是在另一优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统的转子的透视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7是具有图6的转子的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统的电动机的透视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示出了轮子,其优选地是用于滑板的驱动系统的一部分。轮子也可用作长板、街板、蛇形滑板、踏板车、花式滑板或溜冰鞋的驱动系统。

轮子1包括由定子11和转子12构成的电动机10。定子11可以优选地与驱动系统的轴固定连接。特别地,定子11可以旋拧到轴上。优选地,定子11利用螺纹锁定流体固定在驱动系统的轴上,这避免了定子11与驱动系统的轴之间的螺纹连接不经意地松动。

转子12相对于定子11枢转。特别地,设置有外轴承17a和内轴承17b,它们将定子11与转子12可旋转地连接。外轴承17a和内轴承17b优选地各自包括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可以被密封。

转子12具有衬套15,其包括若干永磁体16。永磁体16优选地均匀分布在衬套15的内周表面上并与衬套15固定地连接。

转子12还包括前板14,其在端面上密封衬套15。前板14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插入衬套15中。衬套15的后侧优选地由定子环18a、内轴承17b和衬套环18b密封。总体而言,这产生了良好封装的电动机10,其相对抵抗污染物或液体的进入。

在这点上,应注意到,为了清楚起见,没有示出电动机10的配线,即用于产生动态磁场的带电绕组。绕组优选地不可旋转地布置在定子11上。这里,绕组以使得电动机10具有相对较大扭矩的方式设计。总体而言,电动机10在扭矩方面具有优化的构造,以便施加足够的驱动力。这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因为电动机10优选地被构思成无齿轮直接驱动。电动机10的配线可以组合到固定地布置于定子11内部的电路板中。这使得更容易使电动机10与储能系统(例如蓄能器或蓄电池)接触。例如,这种蓄能器可以布置在底板上,其中底板另外承载电动机10或轮子1不可旋转地固定在其上的轴。

除了电动机10之外,轮子1还包围辊轮20。辊轮20由辊芯21和护套层22构成。这里,辊芯21和护套层22可以具有不同的材料。护套层22在其外周表面上形成行驶表面24。护套层22优选地与辊芯21固定浇铸。因此,辊芯21与护套层22之间一体结合,其特征在于特别高的稳定性。

如图1中可容易看出的,辊芯21具有接合元件23。接合元件23在设计上是板状的,并且径向延伸到轮子1的纵向轴线或旋转轴线。特别地,每个接合元件23在辊芯21的纵向方向上产生延伸,或者沿纵向方向在辊芯21上突出。沿辊芯21的周向方向在接合元件23之间设置有彼此隔开的间隙25。接合元件23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外轮廓。

如图2中可容易看出的,辊芯21上的接合元件23在辊芯21的圆柱形部分上突出。间隙25形成在各个接合元件23之间,护套层22的材料可以在浇铸辊芯21时流入接合元件中。这样,除了护套层22与辊芯21之间的一体结合之外,还实现了可靠连接。还可以将辊芯21的外周表面构造成例如具有沟槽结构或凸块结构,使得在浇铸辊芯21时与护套层22建立良好的特别可靠的连接。

总体而言,若干接合元件23分布在辊芯21的周面上。接合元件23基本上形成齿轮,其中各个齿或接合元件23彼此均匀间隔开。

凹部13布置在前板14上,与辊轮20上或辊芯21上的接合元件23互补。总体而言,前板14在端面上具有若干凹部12,每个凹部都呈现出外轮廓。其他数量的凹部13是可行的。凹部13和接合元件23的尺寸优选设计为使得接合元件23以间隙配合接合到凹部13中。

特别地,凹部13具有后表面13a、底表面13b和两个侧表面13c。侧表面13c的宽度基本上对应于接合元件23的壁厚。

凹部13从前板14的外周面朝向内部径向地延伸。前板14可以具有基本上与辊芯21的内径对应的外径。这里设置成,辊芯21可以通过间隙配合在前板14上被引导。

设置有保持板30,以固定辊轮20与转子12之间的可靠连接。保持板30具有基本上与辊芯21的外径对应的外径。保持板30的外径也可以比辊芯21的外径大,但比护套层22或辊轮20的外径小。保持板30具有紧固孔32,在组装状态下,所述紧固孔与前板14中的螺纹孔14b齐平对准。紧固孔32和螺纹孔14b可以用于将保持板30与前板14拧在一起。以这种方式,保持板30与前板14或转子12不可旋转地联接。

在组装状态下,保持板30的至少部分齐平地抵靠前板14。特别地,在保持板30与前板14中的凹部13的后表面13a之间设置有距离,其基本上对应于接合元件23的壁厚。以这种方式,除了可靠连接之外,接合元件23可以被非可靠地夹持在前板14与保持板30之间。这改善了辊轮20与电动机10之间的连接。

如图5中可容易看出的,保持板30仅通过其外边缘和紧固孔32齐平地抵靠前板14。换句话说,保持板30具有经修整的外边缘,从而在保持板30与前板14之间形成通风空间33。位于保持板30中的若干通风口31通入通风空间33。通风口31布置成一个圆并且彼此均匀地间隔开。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有九个通风口31。

通过保持板30后面的通风口31产生有助于冷却电动机10的气流。这里,空气通过通风口31进入形成在保持板30与前板14之间的通风空间33中。空气可以再次通过相同的通风口31离开通风空间33。

三个紧固孔32设置在由通风口31限定的圆的内部。前板14相应地具有三个螺纹孔14b。螺纹孔14b和紧固孔32分别相对于轮子1的旋转轴线设置在相同的距离处。

图4中可见的是轮子1的后视图。显然,定子11具有轴向孔11b。轴孔11b可以包括螺纹。轴向孔11b可用于将定子11或整个轮子1固定在轴上。如进一步可容易看出的,与定子11固定接合的定子环18a具有若干开口。每个开口形成电缆出口19,使得用于电接触定子11所需的电缆可以从电动机10穿出。由于定子环18a与定子11刚性地接合,因此不可旋转地固定在轴上,这里,所提供的电缆出口19的布置是有益的。插头连接器也可以布置在电缆出口19中。通常,电动机10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两个或更多个可插拔连接的线束建立。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可以布置在电缆出口19中,从而使得能够在电动机10处直接容易地电连接或断开。

内轴承17b围绕定子环18a延伸,并且可以设计为深沟球轴承。还设置有用于密封电动机10的衬套环19b,其与转子12的衬套15固定地连接。特别地,衬套环18b可以通过过盈配合与衬套15接合。

图5示出了轮子1的内部结构设计的详细图示。特别容易看出的是定子11的轴向孔11b。轴向孔11b用来建立与驱动系统的轴的连接。此外,定子11包括销11a,其沿着纵向轴线在定子11上突出。销11a承载可以设计为深沟球轴承的外轴承17a。外轴承17a装配在前板14的环形延伸部14a中。

如图5中可容易看出的,前板14和衬套环18b各自具有径向凸缘26,该凸缘在衬套15上突出。这防止了脏物或灰尘渗透到电动机10中。

最后,图5清楚地示出了辊轮10由两部分构成。特别可见的是辊芯21,辊芯具有接合元件23以将辊轮20与电动机10的转子12可靠地连接。辊轮20还包括护套层22,其特别地与辊芯21一体地接合。护套层22可以由聚氨酯构成,其特征在于良好的粘合特性。护套层22构成辊轮20的行驶表面24。

图6和图7示出了驱动系统的替代示例性实施例,其中特别示出了电动机10的结构设计。图6以透视局部剖视图示出了电动机10的转子12。转子由衬套15构成,衬套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周向壁15a以及与周向壁15a一体设计的前板14。前板14在外部密封衬套15。换句话说,在转子12的组装状态下,前板14相对于轴的纵向轴向外侧在轴上对齐。前板14包括可容纳球轴承的环形延伸部14a。

具有前板14的衬套15优选地设计为一体深拉部件。这使得转子12特别容易制造。在与前板14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衬套环18b,在转子12的组装状态下,衬套环在轴上朝向内侧密封衬套15。在衬套环18b的区域中,转子12(特别是衬套15)具有用作辊轮20的止挡件的径向凸缘26。

转子12的周向壁15a在设计上基本上是圆柱形的,并且其至少部分包括多边形外轮廓。换句话说,转子12或衬套15具有多边形的外周表面12a。外周表面12a形成用于与辊轮20的互补设计的接合元件23可靠接合的接收元件27。具体设置为,可更换辊轮20具有也具有多边形设计的内周表面。特别地,这里可以设置若干平坦的周向壁部分,这些周向壁部分在转子12的组装状态下可靠地相互啮合在辊轮20上,其中特别是在周向方向上形成可靠连接。如图6中可容易看出的,周向壁15a的内侧也设置有扁平或平坦表面。这些平坦表面产生磁性插座12b,使得平的或非弯曲的永磁体16可以容易地粘合到转子12的内周表面上。在这点上,周向壁15a的平坦区域具有双重功能。平坦区域允许朝向外周表面12a与可更换辊轮20的可靠连接。平坦区域朝向内周表面形成磁体插座12,用于容易且可靠地容纳永磁体16。

辊轮20在周向方向上经由衬套15的多边形外轮廓与转子12可靠地固定,辊轮可以在纵向轴向方向上例如通过螺纹连接而与转子12的前板14连接。特别地,前板14可以设置有孔(这里未示出),特别是螺纹孔,以便将具有保持板30的可更换辊轮固定到转子12。这里可以设置成保持板30与辊轮20(特别是辊芯21)一体设计。换句话说,至少辊芯21也可以设计成具有一体设计的保持板30的深拉部件。与辊芯21一体设计的保持板30还优选地具有与转子12的前板14中的孔或螺纹孔齐平对准的孔,从而使得辊芯21与转子12之间能够螺纹连接。

图7示出了具有根据图6的转子12的电动机10的透视局部剖视图。显然,永磁体16布置(特别是粘合)在磁体插座12b中。定子11在转子12的一个内轴向端部处具有线束19。在该内轴向端部处,转子12安装成使得其可以借助于设计为球轴承的内轴承17b相对于衬套环18b旋转。在转子12的外轴向端部处,定子11经由置于(特别是压入)转子12的环形延伸部14a中的外轴承17安装。定子还具有绕组芯29,其从定子11的纵向轴线径向向外延伸并承载绕组28。

通常,对于驱动系统设置成,电动机10(特别是衬套15)具有的外径测量至多为80mm,特别是至多70mm,特别是至多65mm,特别是63mm。这确保了具有辊轮20的轮子1将具有基本上对应于市售的滑板辊轮的总直径。因此,可以轻松地改装现有的滑板或类似的各种运动器材。

优选地,轮子1的长度尺寸至多为75mm,特别是至多72mm,特别是至多70mm。这种形式也使得更容易改装现有的滑板。

整个驱动系统还可以包括遥测模块,使得可以远程控制电动机10。例如,用户可以经由他或她的智能手机以及wlan、蓝牙或zigbee连接来控制电动机。可以进一步调节电动机10以允许反馈制动。因此,电动机10还可以用作发电机,其中制动能量被转换成电能,并且返回到储能系统,例如蓄能器。这扩大了驱动系统的范围。

参考标号列表

1轮子

10电动机

11定子

11a销

11b轴向孔

12转子

12a外周表面

12b磁体插座

13凹部

13a后表面

13b底表面

13c侧表面

14前板

14a环形延伸部

14b螺纹孔

15衬套

15a周向壁

16永磁体

17a外轴承

17b内轴承

18a定子环

18b衬套环

19电缆出口

20辊轮

21辊芯

22护套层

23接合元件

24行驶表面

25间隙

26径向凸缘

27接收元件

28绕组

29绕组芯

30保持板

31通风口

32紧固孔

33通风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