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斜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2609发布日期:2018-11-02 21:3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斜坡,尤指极限运动用的组合式斜坡。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运动的观点的改变,人们对运动的认知范围也越来越广,人们所从事的运动类型不再局限于必须与人竞争分数或时间的运动,转而从事一些意旨在于追求自我突破的极限运动,极限运动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而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就是滑板、直排轮及极限单车三种,运动的内容主要在于利用自身的技巧配合周边的地形做出一些常人所无法做到的极限动作,斜坡就系一种在极限运动中所广泛利用的地形,运动者能够利用斜坡做出多元的极限动作。

然而,现有呈斜坡的主要构件多采用一体成形或使用数个不同形状的零件组合而成,直接装设于供人运动的极限运动场内无法搬移,需要有相当规模的空地并投入庞大的资金才能完成,对于一般的运动员来说,并无法独自完成如此的场地作为日常使用。

目前市场上已见能够供使用者自行组装的滑坡模块,请参阅美国专利第US8852008B2号的「Ramp system for extremes ports」专利案,其为一种滑坡及其的组合,系以单一模块的斜坡体组合成能够供极限运动者溜滑的斜坡,以两件相同的斜坡体即能够组合出斜坡,并且滑坡组合的顶端能够装设滑杆供运动者侧向的滑行,并且滑坡组合能够沿侧向的方向无限组接相同模块的斜坡体,使用者能够自行组装不同长度的滑坡以供使用。

然而,采用上述结构的滑坡模块组装结构复杂,需要仰赖多数的人力或机具的辅助才能够完成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现有结构的缺失,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乃设计出一种组合式斜坡,其可克服上述现有结构的所有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斜坡,其特征是包括有:

一个第一滑坡体,该第一滑坡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斜坡并在相异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斜坡,该第一滑坡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连接部位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之间;

一个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及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于其他滑坡体或地形摆设物件。

所述的组合式斜坡,其中:该第一滑坡体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侧及一个相异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该第一滑坡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之间,且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连接部邻近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侧,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二连接部邻近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二侧,该第一连接件能够以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该第一连接件以第一位置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时,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件以第二位置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时,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连接部。

所述的组合式斜坡,其中:该第一连接件以第二位置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时,该第一连接件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顶平面,该第一连接件的顶平面相异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

所述的组合式斜坡,其中:该组合式斜坡包括有一个滑坡体组,该滑坡体组包括有该第一滑坡体及一个第二滑坡体,该第二滑坡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斜坡并在相异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斜坡,该第二滑坡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一连接部位于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之间,该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一连接部。

所述的组合式斜坡,其中:该第一滑坡体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侧及一个相异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该第一滑坡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之间,且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连接部邻近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侧,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二连接部邻近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二侧,该滑坡体组包括有一个第三滑坡体,该第三滑坡体位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二侧,该第三滑坡体相异于该第一滑坡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斜坡,该第三滑坡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连接部,该第三滑坡体的连接部位于该第三滑坡体邻近该第一滑坡体的一端,该组合式斜坡包括有一个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有该第一连接件及一个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及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三滑坡体的连接部。

所述的组合式斜坡,其中:该第二滑坡体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侧及一个相异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该第二滑坡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之间,且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一连接部邻近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一侧,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二连接部邻近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二侧,该滑坡体组包括有一个第四滑坡体,该第四滑坡体位于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二侧,该第四滑坡体相异于该第二滑坡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斜坡,该第四滑坡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连接部,该第四滑坡体的连接部位于该第四滑坡体邻近该第二滑坡体的一端,该连接组件包括有一个第三连接件,该第三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及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三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三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四滑坡体的连接部。

所述的组合式斜坡,其中:该第一连接件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顶平面,该第一连接件的顶平面邻近该第一滑坡体一端相异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且该第一连接件的顶平面邻近该第二滑坡体一端相异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该第二连接件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顶平面,该第二连接件的顶平面邻近该第一滑坡体一端相异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且该第二连接件的顶平面邻近该第三滑坡体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三滑坡体的斜坡,该第三连接件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顶平面,该第三连接件的顶平面邻近该第二滑坡体一端相异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且该第三连接件的顶平面邻近该第四滑坡体的一端连接于该第四滑坡体的斜坡。

所述的组合式斜坡,其中: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斜坡的高度由相异于该第一滑坡体第二斜坡的一端往邻近该第一滑坡体第二斜坡的一端逐渐增加,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二斜坡的高度由相异于该第一滑坡体第一斜坡的一端往邻近该第一滑坡体第一斜坡的一端逐渐增加,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一斜坡的高度由相异于该第二滑坡体第二斜坡的一端往邻近该第二滑坡体第二斜坡的一端逐渐增加,该第二滑坡体的第二斜坡的高度由相异于该第二滑坡体第一斜坡的一端往邻近该第二滑坡体第一斜坡的一端逐渐增加,该第三滑坡体的斜坡的高度由相异于该第一滑坡体的一端往邻近该第一滑坡体的一端逐渐增加,该第四滑坡体的斜坡的高度由相异于该第二滑坡体的一端往邻近该第二滑坡体的一端逐渐增加。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斜坡的优点在于,因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供使用者任意组合而形成多种形状的变化,且组合方式简单、快速。

其他目的、优点和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斜坡第一种组合状态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斜坡第一种组合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斜坡第一种组合状态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斜坡第一种组合状态的侧面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斜坡第二种组合状态的立体外观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斜坡第二种组合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斜坡第二种组合状态的剖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组合式斜坡;20-滑坡体组;21-第一滑坡体;211-第一斜坡;212-第二斜坡;213-第一侧;214-第二侧;215-第一连接部;216-第二连接部;22-第二滑坡体;221-第一斜坡;222-第二斜坡;223-第一侧;224-第二侧;225-第一连接部;226-第二连接部;23-第三滑坡体;231-斜坡;232-连接部;24-第四滑坡体;241-斜坡;242-连接部;30-连接组件;31-第一连接件;311-第一连接部;312-第二连接部;313-顶平面;32-第二连接件;321-第一连接部;322-第二连接部;323-顶平面;33-第三连接件;331-第一连接部;332-第二连接部;333-顶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斜坡第一种组合状态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侧面外观图。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斜坡10包括有一个滑坡体组20及一个连接组件30;其中:

该滑坡体组20包括有一个第一滑坡体21及一个第二滑坡体22,该第一滑坡体2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斜坡211并在相异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斜坡212,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一斜坡211的高度由相异于该第一滑坡体21第二斜坡212的一端往邻近该第一滑坡体21第二斜坡212的一端逐渐增加,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二斜坡212的高度由相异于该第一滑坡体21第一斜坡211的一端往邻近该第一滑坡体21第一斜坡211的一端逐渐增加。

该第一滑坡体21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侧213及一个相异于该第一侧213的第二侧214,该第一滑坡体2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215及一个第二连接部216,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一连接部215与第二连接部216分别位于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一斜坡211与第二斜坡212之间,且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一连接部215邻近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一侧213,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二连接部216邻近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二侧214。

该第二滑坡体22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斜坡221并在相异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斜坡222,该第二滑坡体22的第一斜坡221的高度由相异于该第二滑坡体22第二斜坡222的一端往邻近该第二滑坡体22第二斜坡222的一端逐渐增加,该第二滑坡体22的第二斜坡222的高度由相异于该第二滑坡体22第一斜坡221的一端往邻近该第二滑坡体22第一斜坡221的一端逐渐增加。

该第二滑坡体22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侧223及一个相异于该第一侧223的第二侧224,该第二滑坡体22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225及一个第二连接部226,该第二滑坡体22的第一连接部225与第二连接部226分别位于该第二滑坡体22的第一斜坡221与第二斜坡222之间,且该第二滑坡体22的第一连接部225邻近该第二滑坡体22的第一侧223,该第二滑坡体22的第二连接部226邻近该第二滑坡体22的第二侧224。

该连接组件30包括有一个第一连接件31,该第一连接件3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311及一个第二连接部312,该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连接部311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一连接部215,该第一连接件31的第二连接部312可脱离地连接于其他滑坡体或地形摆设物件,该第一连接件31的第二连接部312在本实施例中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二滑坡体22的第一连接部225。该第一连接件3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顶平面313,该第一连接件31的顶平面313邻近该第一滑坡体21一端相异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一斜坡211与第二斜坡212,且该第一连接件31的顶平面313邻近该第二滑坡体22一端相异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第二滑坡体22的第一斜坡221与第二斜坡222。

该滑坡体组20包括有一个第三滑坡体23及一个第四滑坡体24,该第三滑坡体23位于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二侧214,该第三滑坡体23相异于该第一滑坡体2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斜坡231,该第三滑坡体23的斜坡231的高度由相异于该第一滑坡体21的一端往邻近该第一滑坡体21的一端逐渐增加,该第三滑坡体23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连接部232,该第三滑坡体23的连接部232位于该第三滑坡体23邻近该第一滑坡体21的一端。

该第四滑坡体24位于该第二滑坡体22的第二侧224,该第四滑坡体24相异于该第二滑坡体22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斜坡241,该第四滑坡体24的斜坡241的高度由相异于该第二滑坡体22的一端往邻近该第二滑坡体22的一端逐渐增加,该第四滑坡体24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连接部242,该第四滑坡体24的连接部242位于该第四滑坡体24邻近该第二滑坡体22的一端。

该连接组件30包括有一个第二连接件32及一个第三连接件33,该第二连接件3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321及一个第二连接部322,该第二连接件32的第一连接部321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二连接部216,该第二连接件32的第二连接部322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三滑坡体23的连接部232。该第二连接件32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顶平面323,该第二连接件32的顶平面323邻近该第一滑坡体21一端相异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一斜坡211与第二斜坡212,且该第二连接件32的顶平面323邻近该第三滑坡体23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三滑坡体23的斜坡231。

该第三连接件33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331及一个第二连接部332,该第三连接件33的第一连接部331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二滑坡体22的第二连接部226,该第三连接件33的第二连接部332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四滑坡体24的连接部242。该第三连接件33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顶平面333,该第三连接件33的顶平面333邻近该第二滑坡体22一端相异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第二滑坡体22的第一斜坡221与第二斜坡222,且该第三连接件33的顶平面333邻近该第四滑坡体24的一端连接于该第四滑坡体24的斜坡241。

请继续参照图5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斜坡第二种组合状态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剖面结构图。该第一连接件31能够以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21,该第一连接件31以第一位置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21时,该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连接部311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一连接部215,该第一连接件31以第二位置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21时,该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连接部311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二连接部216,该第一连接件31的第二连接部312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一连接部215,该第一连接件31的顶平面313相异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21的第一斜坡211与第二斜坡212。

该组合式斜坡10因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供使用者任意组合而形成多种形状的变化,且组合方式简单、快速。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斜坡,其中组合式斜坡包括有一个第一滑坡体及一个第一连接件,该第一滑坡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斜坡并在相异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斜坡,该第一滑坡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连接部位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之间,该第一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及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一滑坡体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于其他滑坡体或地形摆设物件。因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供使用者任意组合而形成多种形状的变化,且组合方式简单、快速。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