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89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重折叠平台装置,该装置通过下述方式,可以较小的体积存储于墙边部分等地方,该方式为在多组作为两个单元的1组两次折叠平台装置连接的场合,使该装置在地板上顺利地展开,或将其两次折叠而实现多重折叠。
在过去,本发明人在JP特公平7-21258号文献、JP特公平7-116855号文献、JP特许第2521528号文献、JP特许第2549561号文献、JP特许第2549562号文献等中,提出了一种“折叠式电动平台装置”,其属于可使平台支脚自由折叠的、支脚较长的高地板型,以及平台支脚较短的低地板型。
该装置按照朝向竖直方向上推,进行两次折叠的方式将前后两个单元的1组平台连接,并且可使它们沿水平方向展开的方式形成,通过以两次折叠的方式连接该平台的动作杆,以及驱动该动作杆的电动马达,来实现两次折叠平台在地板上的展开以及以折叠方式在墙面等地方的存储。
于是,在上述的两次折叠平台装置中,如果预先在前后平台表面上以并排铺设的方式安装柔道垫,安装摔跤用垫或体操用垫,或以平台地板构成剑术用缓冲结构,则上述两次折叠平台装置可构成柔道用、摔跤用、体操用、剑术用等专用平台,不必反复进行柔道垫或垫类的铺设作业或撤去作业等,从而很方便。
为此,如果在体育馆等的墙边部分等处形成上述形式的两次折叠平台装置,则空间有限的体育馆等场所可有效地将其以多种使用功能的方式用于前述的各种体育活动。
但是,在上述形式的平台装置中,为了可实现许多人的体育活动性的使用,必须形成多组上述的两次折叠平台。
为此,公开了一种下述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该装置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前述的早先的发明中的JP特公平7-21258号文献与JP特公平7-116855号文献中所述的折叠电动平台装置中,为了将多组作为两个单元的1组两次折叠平台连接,在相邻的两组平台折叠时,形成凹折部,另外,在于地板上展开时,利用铰接件将使相邻的两组两次折叠平台对接的端部连接起来,由此,通过多重折叠方式可将多组两次折叠平台收起,并且可应付平台地板的成倍增加等情况。
但是,上述的多重折叠装置中的平台地板,在实际铺设柔道垫或垫类部件时,该平台本身的平台厚度必须超过几个厘米~10个厘米。
于是,对于将多组具有一定的平台厚度的两次折叠平台按照图JP特公平7-21258号文献和JP特公平7-116855号文献所述的方式,通过铰接件连接的结构,经判断不能发挥其功能。
其原因是,在假定多组具有较大的平台厚度的两次折叠平台按照对接的方式展开设置的场合,会产生下述现象,即该两次折叠平台以上推而两次折叠的方式立起,形成凹折部的对接部分抬起,或其中一个平台端部嵌入另一平台端部,这样难于使上述平台顺利地进行动作。
于是,不能按照对接的方式将两次折叠平台展开设置,只要其之间不具有间隙,则不能实现多重折叠的动作。
因此,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多重折叠平台装置,其沿前后方向连接有多组两次折叠装置,该两次折叠装置按照朝向竖直方向上推,进行两次折叠的方式将前后两个单元的1组平台连接,并且按照可使它们沿水平方向展开的方式形成,首先按照第1项方案,在使设置于前部的平台装置的后平台上的平台支脚以连动的方式折叠的连杆的后端上,以立起的方式形成有撑杆,下述连接轴通过连接部件连接,该连接轴沿左右宽度方向连接上述撑杆的前端,和设置于后部的平台装置的前平台上的最前列的平台支脚。
另外,第3项方案提供了一种多重折叠平台装置,在前部的平台装置的后平台的连杆的后端上,设置有朝向斜后方伸出的撑杆,在后部的平台装置的前平台的连杆的前端上,设置有朝向斜前方伸出的撑杆,上述两个撑杆的前端通过连接轴连接。
此外,第4项方案提供了一种多重折叠平台装置,在前部的平台装置的后平台的连杆的后端上,按照立起的方式形成有撑杆,在后部的平台装置的前平台的连杆的前端上,按照立起的方式形成有撑杆,上述两个撑杆的前端通过连接部件沿前后方向连接。
还有,作为第1项和第4项方案中的连接部件,特别是形成拉线螺丝的场合,可确实轻易地对其间距进行调节。
再有,按照第6项方案,在第1项和第4项方案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中,在前部的平台装置的后平台中的最后列的平台支脚的车轮支架、以及后部的平台装置中的前平台的最前列的平台支脚的车轮支架之间,沿前后方向跨接有滑动导向件,由此来防止多重折叠平台装置在上推动作和在展开动作时的摆动。


图1为表示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整体示意透视图;图2为第1实施例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表示第1平台装置进行两次折叠动作过程中的状态的图;图4为表示第1平台装置存储于墙边部分中的状态的图;图5为表示第2平台装置进行两次折叠动作过程中的状态的图;图6为表示以多重折叠方式存储于墙边部分中的状态的图;图7为放大透视图,该图表示在第1实施例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中,第1平台装置和第2平台装置中的凹折部的主要部分,该图表示通过连接部件连接第1平台装置的后平台的平台支脚连接用的连杆的后端部上立起的撑杆的顶端、以及第2平台装置中的前平台的平台支脚连接用的连杆的前端的状态,并且表示形成于该部位的车轮支架的滑动导向件和其导向滚轮;图8为表示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侧视图;图9为表示第2实施例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进行多重折叠动作过程中的状态的图;图10为表示以多重折叠方式存储于墙边部分中的状态的图;图11为表示第3实施例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的凹折部的侧面图,其中连接部件由拉线螺丝构成;图12为以多重折叠方式存储于墙边部分中的状态的图。
下面根据图1~6所示的第1实施例,对下述多重折叠平台装置进行描述,在该多重折叠平台装置中,沿前后方向多组具体来说两组两次折叠平台装置X1、X2连接,该两次折叠平台装置X1、X2为平台支脚可自由折叠的、具有较长支脚的高地板型,该装置X1、X2可立起而按多重折叠方式存储于室内的墙边部分。
另外,为了便于描述,按照图1~6的右方的墙边部分作为前部,以其左方作为后部的方式进行描述。
首先,两次折叠平台装置X1、X2的单元的基本结构,与JP特公平7-21258号文献、JP特公平7-116855号文献、JP特许第2521528号文献、JP特许第2549561号文献、JP特许第2549562号文献中所示的折叠式电动平台装置基本相同,但是当根据附图对其主要结构进行描述时,在前部的平台装置X1(为了方便,下面称为“第1平台装置”)的场合,其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作为前后两个单元的1组前平台S1和后平台S2按照分别沿竖直方向上推,可两次折叠的方式连接,并且可沿水平方向展开,在后部的平台装置X2(下面称为“第2平台装置”)的场合,其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作为前后两个单元的1组前平台S3和后平台S4按照分别沿竖直方向上推,可两次折叠的方式连接,并且可沿水平方向展开。
此外,在上述第1平台装置X1中的前后平台S1、S2,以及第2平台装置X2中的前后平台S3、S4上,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式铺设安装有柔道垫T。
另外,在第1平台装置X1中的前后平台S1、S2,以及第2平台装置X2中的前后平台S3、S4的内侧的前后内移方向的中间部附近的位置,沿宽度方向安装有多个可沿正反方向旋转的电动马达M1~M4,该马达输出轴上分别固定有摆臂A1~A4的基端部,此外,与第1平台装置X1相对的摆臂A1、A2的前端部,以及与第2平台装置X2相对的摆臂A3、A4的前端部分别以两次折叠的方式铰接。
还有,在与上述第1平台装置X1和第2平台装置X2的底部并排设置的平台底桁5上,沿其前后内移方向和左右宽度方向设置有平台支脚7的安装部件6,平台支脚7的顶端以可折叠的方式铰接于该安装部件6上,在平台支脚7的底端处沿前后内移方向跨接有连杆L1、L2、L3、L4,借助沿左右1组的平台支脚7的左右宽度方向跨接的连接轴,将每个平台支脚7和连杆L1~L4铰接。
在其内部,除了第1平台装置X1的前平台S1中的最前列的平台支脚7A以外,在第1平台装置X1中的后平台S2中的最后列的平台支脚7B、第2平台装置X2的前平台S3中的最前列的平台支脚7C、后平台S4中的最后列的支脚7D的底端分别设置有车辆支架8B~8D,在这些车辆支架8B~8D上沿前后方向按照一定间距,通过轴支承有下述车轮9,该车轮9在室内地面F上实现滚动。
此外,在除了第1平台装置X1的前后平台S1、S2中的平台支脚7,即其最前列的平台支脚7A与最后列的平台支脚7B以外的平台支脚7的底端上,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调节支脚10(也可为调节垫片),其使所展开的第1平台装置X1保持水平状态。
再有,在除了第2平台装置X2的前后平台S3、S4中的平台支脚7,即其最前列的平台支脚7C和最后列的平台支脚7D以外的平台支脚7的底端上,设置有车轮11,该车轮11可在上述第2平台装置X2保持展开的状态下朝向前后方向滚动。
还有,前平台S1中的最前列的平台支脚7A的底端固定于接纳位置的地面F处,本发明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可按照固定于该部位,并进行多重折叠的方式存储于该位置,但是也可通过下述方式,使该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移动到适当的位置,该方式为也在该平台支脚7A的底端处形成与上述相同的装有车轮的车轮支架。
标号12表示平台支脚7的增强板,其按照跨接于左右相邻的平台支脚7上的方式固定。标号13表示连接板,该连接板安装于第2平台装置X2中的最后列的车轮支架8D的后面,其将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的地板底部覆盖,另外,用于防止第2平台装置X2的后平台S4中的最后列的平台支脚7D的振动,或增强框架强度等。
另外,图1~4表示的是按照每个平台S1~S4的前后内移方向,以跨过前部、中间部、后部的3列的方式设置平台支脚7的情况,但是也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按照每个平台S1~S4的前后内移方向,沿左右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有4~5列的平台支脚7,从而可使它们沿前后方向实现正反向运动。
下面根据图7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对第1实施例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中的凹折部的底部结构进行描述。
标号21表示以立起方式形成于连杆L2的后端处的撑杆,一般该撑杆21的基端部通过焊接、螺栓、螺母等方式固定于连杆L2的后端。标号22表示杆,棍,或可自由调节轴间距的拉线螺丝等连接部件,其一端以插套方式支承于连接轴23上,该连接轴23沿左右宽度方向跨接于上述撑杆21的顶端上;另外,其基端部以插套方式支承于连接轴24上,该连接轴24应将平台支脚7C与连杆L3的前端部连接,并沿左右宽度方向跨接。
标号25表示滑动导向件,其以在带状板的左右两侧,将凸缘朝向下方弯曲的方式形成,其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该滑动导向件25的基端部通过销26固定于平台支脚7C的车轮支架8C的顶部,其自由端由导向滚轮27和28导向,从而可沿前后方向滑动,该导向滚轮27穿过平台支脚7B和车轮支架8B的顶板,并设置于该车轮支架8B的顶部的左右两侧,该导向滚轮28通过轴支承于车轮支架8B的中间上方部。
由此,限制形成第1平台装置X1和第2平台装置X2的凹折部的地板底部的车轮支架8B、8C的左右方向的位置误差,从而确保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的展开动作与存储动作时,动作的圆滑性和确实性。
此外,图1~6表示的是连接部件12,或连杆L1~L4等形成于平台支脚7B、7C的外侧位置的状态,但是,实际上上述部件可形成于平台支脚7B、7C的内侧位置,这一点因结构上很容易理解而未详细描述。
如图1或2所示,为了使呈水平状态展开设置于体育馆或室内武道场的地板F上的第1实施例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存储于室内的墙边部分K中,首先,使第1平台装置X1的电动马达M1、M2启动,使其输出轴按照超微速的商用机械的2万4千分之1的减速比沿箭头E方向旋转。
于是,在分别将第1平台装置X1中的摆臂A1、A2的前端部分朝向下方下压的同时,作用有下述的驱动力,该驱动力使电动马达M1、M2与M3、M4的输出轴之间的轴间距沿水平方向变窄,由此上述驱动力用作将前平台S1的后半部与后平台S2的前半部,按照朝向竖直上方慢慢上压的方式上跳的力,其结果是,将前后平台S1、S2的对接部分开始朝向竖直上方上推。随着上述动作的进行,通过轴承支承于后平台S2中的最后列的平台支脚7B的车轮支架8B上的车轮9,开始在地板F上朝向墙边部分K前移。
此外,在第1平台装置X1的后平台S2中的连杆L2的后端,以沿竖直方向立起的方式形成有撑杆21,其前端,以及第2平台装置X2的前平台S3中的连杆L3的前端,通过连接部件22固定。为此,第1平台装置X1按照图3所示的方式上推,在其按照图4所示的方式两次折叠而存储到墙边部分K期间,在第2平台装置X2展开状态下,随着第1平台装置X1两次折叠动作的进行,地板F转动同时前移。
因此,如图4所示,第1平台装置X1经两次折叠而存储于墙边部分K中。
接着,使第2平台装置X2中的电动马达M3、M4启动,其输出轴沿图4的箭头E方向旋转。于是,将第2平台装置X2中的前后平台S1、S2的对接部分朝向竖直上方,按照图4所示的方式上推,同时朝向第1平台装置X1引入。
由此,如图6所示,由第1平台装置X1与第2平台装置X形成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以多重折叠方式存储于墙边部分K中。
此外,在于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的第1平台装置X1和第2平台装置X2中的前后平台S1~S4的地板底部,由连杆构成的平台支脚7、7A~7D在按照图3~6所示的方式保持竖直状态的情况下,随着前后平台S1~S4的两次折叠的动作产生平行移动,在朝向上方上拉的同时,慢慢折叠。
之后,在经多重折叠而以竖直状态存储于墙边部分K中的第1平台装置X1和第2平台装置X2,从墙边部分K朝向后方的地板F,呈水平状态展开设置的场合,与前述情况相反,首先,使第2平台装置X2中的电动马达M3、M4沿反方向启动,使其输出轴沿反方向旋转。
于是,形成下述力的反作用,该力使以上述输出轴为驱动支点的摆臂A3、A4产生摆动,从而该摆臂A3、A4的底端的连接部构成支点,反之,作用有下述力,该力使电动马达M3、M4的输出轴部分慢慢摆动以将其推开,其结果是,后平台S4中的最前列的平台支脚7D的车轮支架8D上通过轴承支承的车轮9缓缓转动而压出,另外,在于前后平台S3、S4之间折叠的平台支脚7C、7D、7保持竖直状态的情况下,平行移动,慢慢张开的同时,将上述车轮9推开。
因此,如图4所示,第2平台装置X2中的前后平台S3、S4处于沿水平方向对接的状态,从而在地板F上展开。
接着,当使第1平台装置X1的电动马达M1、M2沿反向动作时,其后平台S2的底端从墙边部分K压出而动作,并且在使展开状态的第2平台装置X2朝向后方压出的同时,实现扩开动作。
由此,由第1平台装置X1和第2平台装置X2构成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按照图1或图2所示的方式,呈水平状态展开设置。
下面根据图8~10,以与前述的第1实施例的不同点为中心,对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的第2实施例进行描述。
标号31表示在连杆L2的后端以朝向斜后方立起的方式形成的撑杆,标号32表示在连杆L3的前端以朝向斜前方立起的方式形成的撑杆,这两个撑杆31、32的前端部通过连接轴33铰接。
标号34表示安装于第2平台装置X2中的平台支脚7的底部的调节支脚或垫片。
其它的结构与前述的第1实施例相同。
在此场合,处于图8的展开状态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的第1平台装置X1中的电动马达M1、M2,以及第2平台装置X2中的电动马达M3、M4基本同时启动。
于是,该马达输出轴沿箭头E方向旋转,将前后平台S1、S2与S3、S4的对接部分按照图9所示的方式朝向上方上推,实现两次折叠动作,并且将第1平台装置X1与第2平台装置X2的凹折部中的对接部慢慢拉开,同时实现凹折动作。由此,进行多重折叠,将它们存储于墙边部分K中。
此外,在第2实施例的场合,由于同时驱动第1平台装置X1与第2平台装置X2中的电动马达M1~M4,可进行多重折叠的动作,这样,不必按照第1实施例的方式,将在地板F上滚动的车轮11设置于第2平台装置X2中的平台支脚7上。
另外,与第1实施例的场合相比较,第1平台装置X1与第2平台装置X2基本同时进行存储动作,或展开动作,其所需要的时间可减半。
下面根据图11~12,按照以与前述的第2实施例的不同点为中心,对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的第3实施例进行描述。
标号41表示在连杆L2的后端以立起的方式形成的撑杆,连接轴42跨接于沿左右宽度方向相邻的撑杆41之间。标号43表示在连杆L3的前端以立起的方式形成的撑杆,沿左右宽度方向跨接有连接轴44。标号45表示可调节间距的拉线螺丝之类的连接部件,其前后两端部的杆穿过上述连接轴42、44,通过以螺纹方式连接于它们之间的调节螺母,可对间距进行调节。
由于其它的结构与前述的第2实施例的相同,采用了相同的标号,因而省略对其的描述。
同样在该第3实施例的多重折叠装置的场合,与第2实施例的场合相同,如图11所示,使其中的凹折部对接,处于展开状态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中的第1平台装置X1的电动马达M1、M2,以及第2平台装置X2中的电动马达M3、M4基本同时启动。
于是,如图11的假想线所示,在慢慢将第1平台装置X1和第2平台装置X2的凹折部的对接部慢慢拉开的同时,进行凹折动作,由此,如图12所示,将上述装置经多次折叠而存储于墙边部分。
此外,同样在该第3实施例的场合,与第2实施例相同,由于可同时使电动马达M1~M4驱动,而实现多重折叠动作,这样与第1实施例相比较,进行第1平台装置X1与第2平台装置X2的接纳动作或展开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可减半。
由于本发明为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这样可以进行顺利且确实的多重折叠,而不会出现在进行该多重折叠动作时,在前部的平台装置与后部的平台装置之间的凹折部中,其中一者将另一者上抬,或它们的对接部相互啮合之类的情况。
反之,由于通过展开动作使上述凹折部紧密对接,整体地形成平台地板,这样还很有利于在其上进行柔道、体操竞技、剑术等练习或比赛。特别是,如果在多重折叠装置中的平台地板上铺设有柔道垫或体操垫时,则可在没有每次按照柔道或体操的练习或比赛的程度进行铺设作业,或撤去作业的麻烦的情况下,专心进行练习等。
另外,由于可有效地灵活使用室内墙边部分,以较小的体积实现存储,这样本发明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的第1种形式专用于柔道,第2种形式专用于体操,第3种形式专用于剑术,由于在它们全部接纳于壁面的状态下,可作为体育馆等按照一般方式使用,这样体育馆等具有多重使用功能,另外可高度利用,从而土地空间或建筑物空间受到限制的学校设施等,对其的需要是很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多重折叠平台装置,其沿前后方向连接有多组两次折叠装置,该两次折叠装置按照朝向竖直方向上推,进行两次折叠的方式将前后两个单元的1组平台连接,并且按照可使它们沿水平方向展开的方式形成,其特征在于,在使设置于前部的平台装置的后平台上的平台支脚以连动的方式折叠的连杆的后端上,以立起的方式形成有撑杆,下述连接轴通过连接部件连接,该连接轴沿左右宽度方向连接上述撑杆的前端,和设置于后部的平台装置的前平台上的最前列的平台支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左右宽度方向连接撑杆的顶端的连接轴,以及后部的平台装置的前平台中的最前列的平台支脚的连接轴之间,安装有作为连接部件的连杆、棍、拉线螺丝,该连接部件跨接于沿左右宽度方向连接撑杆的前端的连接轴上。
3.一种多重折叠平台装置,其沿前后方向连接有多组两次折叠装置,该两次折叠装置按照朝向竖直方向上推,进行两次折叠的方式将前后两个单元的1组平台连接,并且按照可使它们沿水平方向展开的方式形成,其特征在于,在前部的平台装置的后平台的连杆的后端上,设置有朝向斜后方伸出的撑杆,在后部的平台装置的前平台的连杆的前端上,设置有朝向斜前方伸出的撑杆,上述两个撑杆的前端通过连接轴连接。
4.一种多重折叠平台装置,其沿前后方向连接有多组两次折叠装置,该两次折叠装置按照朝向竖直方向上推,进行两次折叠的方式将前后两个单元的1组平台连接,并且按照可使它们沿水平方向展开的方式形成,其特征在于,在前部的平台装置的后平台的连杆的后端上,按照立起的方式形成有撑杆,在后部的平台装置的前平台的连杆的前端上,按照立起的方式形成有撑杆,上述两个撑杆的前端部通过连接部件沿前后方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部的平台装置的连杆的撑杆的顶端,以及后部的平台装置的连杆的撑杆的顶端,分别沿左右宽度方向跨接有连接轴,在该前后的连接轴上安装有作为连接部件的杆、棍、或拉线螺丝。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多重折叠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部的平台装置的后平台的最后列的平台支脚的车轮支架、以及后部的平台装置中的前平台的最前列的平台支脚的车轮支架之间,沿前后方向跨接有滑动导向件。
全文摘要
一种多重折叠平台设备,其沿前后方向连接有多组两次折叠平台装置,在使设置于前部平台装置的后平台上的平台支脚以连动的方式折叠的连杆的后端上以立起的方式形成有撑杆,连接轴通过连接部件连接,该连接轴沿宽度方向连接撑杆的前端和设置于后部的平台装置的前平台上的最前列的平台支脚。该平台装置的凹折部中,在不发生其中一者将另一者上抬,或其对接端部相互嵌合的情况下,可进行顺利且确实的多重折叠。
文档编号A63J5/00GK1213035SQ98119269
公开日1999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30日
发明者藤田和夫 申请人:藤田和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