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79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万向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人娱乐、休闲、保健的电动转动机械,特别是人体能在双重转动的框架内作万向离心运动。
众所周知,风车的构造是由风轮、风轮连杆和手柄垂直连结而成。当风轮受到风力作用时,风轮就会飞速旋转;当风向改变时,风轮连杆就会相对于手柄转动,风轮总是顶风旋转的。
本实用新型受到风车的启发,提供一种供人体运动的电动转动机械,其主要目的在于人体能随一个框架自由旋转,同时还随另一个框架自由滚翻,人体作万向离心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使用三副固定装置,将不同体形的人牢牢固定在本机内。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双重转动的框架能互不影响地自由地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在于运动的本人即能操纵本机的运动状态,别人也能操纵本机的运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底座架上支撑一个可以转动的矩形框,矩形框的两端再穿过一个可以旋转的三棱框。三棱框的边框上依次系着马甲式固定带、裤叉式固定带和脚脖固定带踏板,它们将人体牢牢固定在三棱框内,通过调节它们之间的距离及其松紧度来适应于不同体形的人。矩形框和三棱框分别由两个单相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来驱动,两个单相电动机通过内、外控制器控制其转动状态。
采用上述方案,本机在工作过程中,人体在不断地改变方位,同时在作离心运动,这是本实用新型叫作万向离心机之所在。本机采用单相电动机驱动,操作自由简便,便于普通家庭用户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1中,万向离心机1由底座架2、矩形框3和三棱框4垂直结合成一体。转轴5、6与矩形框3固定连接,与底座架2活动连接。转轴7、8与三棱框4固定连接,与矩形框3活动连接。矩形框3由单相电动机9通过减速装置10驱动,三棱框4由单相电动机11通过减速装置12驱动。矩距形框3和三棱框4的转速在10转/分钟至120转/分钟范围之间。三棱框4的边框上依次系着马甲式固定带13、裤叉式固定带14和脚脖固定带踏板15,人体被它们牢牢固定在三棱框4内。通过调节三者的松紧扣18,来满足人的胖瘦,通过调节马甲式固定带13和脚脖固定带踏板15的移动栓19,来满足人的高矮。底座架2、矩形框3、三棱框4和转轴6、7、8都是中空的,其内可穿过导线。单相电动机9、11由内、外控制器16、17控制其运转状态。
图2示出了单相电动机9、11和内、外控制器16、17的连接关系。内、外控制器16、17都是由两个三掷开关组成,A1、B1、C1、D1分别连接一个限流电阻R1、R2、R3、R4。A1、B1、C1、D1为慢速档,A2、B2、C2、D2为快速档,A3、B3、C3、D3为断开档。当仅操作内控制器16时,外控制器17必须合上C2和D2;反之,当仅操作外控制器17时,内控制器16必须合上A2和B2,本机的运转状态即能由运动的本人操作,又能由别人操作。单相电动机9和11的转动状态在内控制器16或外控制器17控制下互不影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万向离心机,包括底座架、矩形框和三棱框,其特征在于由转动轴将三棱框、矩形框和底座架垂直连结起来,人体被固定在三棱框内,三棱框在矩形框内自由旋转,矩形框在底座架内自由滚翻。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棱框的边框上,依次系有马甲式固定带、裤叉式固定带、脚脖固定带踏板,其特征在于能调节其松紧度及其之间的距离,将不同体形的人牢牢地固定在三棱框内。
3.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由两个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分别驱动三棱框和矩形框,又由内、外控制器来控制两个电动机转动,三棱框和矩形框互不影响地、自动地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外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即可以由运动的本人操作内控制器,又可由别人操作外控制器,控制三棱框和矩形框的转动状态。
专利摘要一种供人娱乐、休闲、保健的万向离心机,是一种电动转动机械,由底座架、矩形框、三棱框垂直组成一体,三棱框的边框上依次系着马甲式固定带、裤叉式固定带、脚脖固定带踏板,人体被牢牢固定在三棱框内,人体随三棱框自由旋转,同时又随矩形框自由滚翻,人体作万向离心运动。本机即可以由运动本人操作,又可由别人操作,并且三棱框和矩形框的转动状态互不影响。
文档编号A63G27/02GK2390654SQ9921674
公开日2000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5日
发明者张丙红 申请人:张丙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