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柳编用秸秆的防虫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3038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柳编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柳编用秸秆的防虫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柳编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技艺,柳编制品多种多样,使用的原料也很丰富,其中秸秆作为一种廉价的原料使用十分普遍,而且秸秆的柔韧性相比其他材料更好,但是,秸秆的防虫效果较差,容易被虫蛀分解。因此在对秸秆编织前,需要对秸秆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防虫、防霉性能,改善其编织、使用特性,但现有的防虫处理药剂多含有有害成分,易造成有毒物质残留,危害人体健康,此外,因处理工艺的不合理,易造成秸秆编织、使用性能差,使用年限短等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柳编用秸秆的防虫处理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柳编用秸秆的防虫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秸秆原料预处理:将秸秆去叶、除杂后,再将其压瘪放入蒸笼内,用沸水蒸制8~10min后取出备用;对秸秆进行水汽蒸制有利于去除其表面的蜡状物质,便于后续的处理;(2)防虫处理液制备:1)按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8~10份侧柏叶、5~7份使君子、4~6份垂盆草、2~5份罗布麻叶、3~6份昆布、4~7份刺五加、2~3份苘麻子、6~10份苦楝皮、4~8份青黛、2~4份鸡血藤、3~6份生姜、9~12份臭椿叶;2)将操作1)中所称取的物质放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中,不断回流浸提10~12h后,将提取液进行去醇处理后,得防虫处理液备用;(3)改性处理:将步骤(1)处理后的秸秆与步骤(2)制得的防虫处理液共同混合,加热保持防虫处理液的温度为60~65℃,同时对秸秆施加超声波处理,40~50min后将秸秆取出后备用;(4)低温处理:将步骤(3)处理后的秸秆放入温度为3~5℃的冷藏室内进行低温冷藏处理,共计处理1~1.5h后取出备用;(5)二次重复处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秸秆再次重复进行步骤(3)、步骤(4)处理一次,其处理的方式参数不改变;在实际生产中发现一个工序长时间的连续处理,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对秸秆的特性带来较大损害,如较长时间的连续改性处理,会大幅降低秸秆的耐磨、抗拉特性,细胞壁通透性过大,不利于对有效成分的控释,而将工序分为两段进行交叉重复处理,不仅可以改善此问题,还能因合理的配合方式提高秸秆的特性,进而提高了成品率和品质;(6)保温编织:将步骤(5)处理后的秸秆放入自然条件下升至常温,并在常温下放置4~5h后即可进行编织操作。进一步的,步骤(2)操作2)中所述浸提时,保持提取的压力为5~6MPa。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的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56~58KHz。进一步的,在进行步骤(4)处理前,需要将步骤(3)处理后的秸秆自然冷却至常温。进一步的,在进行步骤(5)处理前,需要将步骤(4)处理后的秸秆自然升温至常温。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中草药进行合理的搭配制成防虫处理液,具有安全无污染的特点,其有效成分与秸秆的亲和性较好,同时对于常见蛀虫有很好的驱散触杀效果,在用防虫处理液对秸秆进行浸泡改性的同时,施加的超声波有利于增强秸秆内细胞壁的通透性,促进并提高防虫处理液中有效成分在秸秆内的储存量和结合强度,同时又能提升秸秆的柔韧性能;低温处理有利于增强秸秆结构的致密性,以及对有效成分的固定性能,提升了秸秆防虫的持续稳定性,并能提高秸秆的耐折特性;在各步骤的配合作用下,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秸秆具有较佳的防虫、防霉特性,又具有良好的柔韧、耐折、抗拉性能,编织性较好,制成的产品具有绿色安全、对人体无害的特点,产品的使用寿命可比常规的方法延长2~3年,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柳编用秸秆的防虫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秸秆原料预处理:将秸秆去叶、除杂后,再将其压瘪放入蒸笼内,用沸水蒸制10min后取出备用;(2)防虫处理液制备:1)按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8份侧柏叶、5份使君子、4份垂盆草、5份罗布麻叶、3份昆布、4份刺五加、2份苘麻子、7份苦楝皮、5份青黛、2份鸡血藤、3份生姜、10份臭椿叶;2)将操作1)中所称取的物质放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中,不断回流浸提10h后,将提取液进行去醇处理后,得防虫处理液备用;(3)改性处理:将步骤(1)处理后的秸秆与步骤(2)制得的防虫处理液共同混合,加热保持防虫处理液的温度为63℃,同时对秸秆施加超声波处理,45min后将秸秆取出后备用;(4)低温处理:将步骤(3)处理后的秸秆放入温度为3℃的冷藏室内进行低温冷藏处理,共计处理1h后取出备用;(5)二次重复处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秸秆再次重复进行步骤(3)、步骤(4)处理一次,其处理的方式参数不改变;(6)保温编织:将步骤(5)处理后的秸秆放入自然条件下升至常温,并在常温下放置4h后即可进行编织操作。进一步的,步骤(2)操作2)中所述浸提时,保持提取的压力为6MPa。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的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57KHz。进一步的,在进行步骤(4)处理前,需要将步骤(3)处理后的秸秆自然冷却至常温。进一步的,在进行步骤(5)处理前,需要将步骤(4)处理后的秸秆自然升温至常温。对比实施例1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相比,整个过程不施加超声波处理,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比实施例2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整个过程不进行低温处理,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比实施例3本对比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仅进行一次改性处理和低温处理,但对应处理的总时长与实施例1相同,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照组现有的编织用秸秆的防虫处理方法。为了对比本发明效果,选取同一批玉米秸秆作为实验对象,分别用上述五种方式进行处理、编织,下表为相应的对比数据:成品率(%)防虫时长(年)有无毒性平均编织时长(h)实施例198.68.5无2.6对比实施例197.16.8无2.7对比实施例296.87.4无3.0对比实施例395.77.8无2.9对照组94.56.2有3.2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秸秆编织性能以及防虫性能均有很好提升,各步骤间有较好的协同处理效果。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