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工机械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木工铣床用压料架。
背景技术:
木工铣床的压料架在工作时与物料挡板配合实现压料目的,在应用过程中,压料架经常需要根据被加工物料的大小、形状调节其与被加工物料的接触位置,以将被加工物料限制在机床上方便加工,如果压料效果不好,被加工物料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移动,影响被加工物料的加工质量和精度。现有的普通压料架大多结构复杂、安装麻烦,并且调节过程也比较繁琐。为解决现有压料架不方便调整的技术问题,亟需一种调整方便、结构简单和成本低廉的木工铣床用压料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调整方便、结构简单和成本低廉的木工铣床用压料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木工铣床用压料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于机床上方的横梁,两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竖直设置的支撑板相连,在两横梁上滑动设有若干个气缸支撑架,在每个气缸支撑架上均安装有一气缸,所述气缸支撑架包括若干个滑动设于两横梁上的第一滑动座,两第一滑动座通过两根平行设置的方形杆连接,在两方形杆上滑动设有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二滑动座包括两端分别抵接于两方形杆顶部和底部的一顶板和一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在顶板的底面两端和底板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一卡槽,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槽卡设于对应的方形杆上,在顶板和底板的中部分别设有一安装孔,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于顶板上,缸轴从上往下穿出顶板和底板上的安装孔设置。
所述第一滑动座为两“]”型的框架。
所述方形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第一滑动座的上部。
所述横梁为空心方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木工铣床用压料架中,若干气缸支撑架排布于横梁上,便于其上设置的气缸从多个位置对压料架下方的木料进行挤压固定,使木料受力均匀,提高对木料的固定效果。气缸支撑架通过两端的第一滑动座在横梁上滑动,第二滑动座的顶板和底板两端卡设于方形杆上后通过螺栓固定,便于沿方形杆长度方向滑动调节。此外,所述方形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第一滑动座的上部,使第一滑动座的受力向上移,分散了第一滑动座的受力,使压料架压料更稳固;横梁为空心方管结构,受力时形变量小,提高了横梁的抗受力能力,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气缸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顶板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支撑板,3、第一滑动座,4、方形杆,5、顶板,6、底板,7、卡槽,8、安装孔,9、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5中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两根平行设置于机床上方的横梁1,两横梁1的两端分别与一竖直设置的支撑板2相连,在两横梁1上滑动设有若干个气缸支撑架,在每个气缸支撑架上均安装有一气缸9,所述气缸支撑架包括若干个滑动设于两横梁1上的第一滑动座3,两第一滑动座3通过两根平行设置的方形杆4连接,在两方形杆4上滑动设有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二滑动座包括两端分别抵接于两方形杆4顶部和底部的一顶板5和一底板6,所述顶板5和底板6通过螺栓连接,在顶板5的底面两端和底板6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一卡槽7,所述顶板5和底板6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槽7卡设于对应的方形杆4上,在顶板5和底板6的中部分别设有一安装孔8,所述气缸9的缸体固定于顶板5上,缸轴从上往下穿出顶板5和底板6上的安装孔8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座3为两“]”型的框架,所述方形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第一滑动座3的上部,使第一滑动座3的受力向上移,分散了第一滑动座3的受力,使压料架压料更稳固,所述横梁1为空心方管结构,受力时形变量小,提高了横梁1的抗受力能力。
气缸支撑架通过其两端的第一滑动座3滑动设于两横梁1上,使用时可根据所压木料的特点,调节气缸支撑架的在横梁1上的位置,对压料架下方的木料进行挤压固定。第二滑动座的顶板5和底板6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槽7卡设于方形杆4上后通过螺栓固定,便于沿方形杆4长度方向滑动调节。
本实施例木工铣床用压料架,各结构相互配合,使气缸9不但可以在横梁1方向上移动,还可使气缸9沿垂直于横梁1的方向上移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