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边机气动修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0951阅读:1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边机气动修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边机气动修边装置。



背景技术:

封边作业是板式家具制造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封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档次。通过封边可以很好地改善家具的外观质量,避免家具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边角部损坏、贴面层被掀起或剥落,同时可起到防水、封闭有害气体的释放和减少变形等作用。

现有生产封边机设备的厂家所使用的都是手动丝杆调节修边圆弧量,每调节一次只能针对一种厚度的封边带,生产效率低,调节麻烦,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可以代替人工手动调节的装置解决上述调节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边机气动修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封边机气动修边装置,包括底座和升降板,所述底座的上部竖直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升降板的表面开设有滑孔,所述导柱滑动插接于滑孔,所述导柱的周侧套接有压簧,所述底座的上部表面中心固定连接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上部伸缩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板的下表面,所述升降板的上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高速电机,所述高速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刀盘,所述刀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角刀,所述升降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高速电机的下部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下部表面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高速电机的电控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柱的上部周侧设置有刻度,所述升降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标杆。

优选的,所述标杆与刻度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3mm。

优选的,所述压簧设置有四组,且压簧的长度以及劲度系数都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均为行程可调式伸缩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封边机气动修边装置,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对板材边缘利用高速电机及圆角刀作圆角修整,使板边缘圆角更美观,气动修边用气缸调节修边圆弧量代替手动丝杆调节修边圆弧量,调节更方便,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性连接系统框图。

图中:1底座、2导柱、3压簧、4标杆、5圆角刀、6刀盘、7刻度、8高速电机、9第一气缸、10升降板、11PLC控制器、12第二气缸、13电机座、14滑块、15滑孔、1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封边机气动修边装置,包括底座1和升降板10,所述底座1的上部竖直固定连接有导柱2,所述升降板10的表面开设有滑孔15,所述导柱2滑动插接于滑孔15,所述导柱2的周侧套接有压簧3,所述底座1的上部表面中心固定连接第二气缸12,所述第二气缸12的上部伸缩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板10的下表面,所述升降板10的上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9,所述第一气缸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高速电机8,所述高速电机8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刀盘6,所述刀盘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角刀5,所述升降板10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6,所述高速电机8的下部设置有电机座13,所述电机座13的下部表面通过滑块14与滑槽16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1,所述PLC控制器11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气缸9、第二气缸12以及高速电机8的电控端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导柱2的上部周侧设置有刻度7,所述升降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标杆4。

具体的,所述标杆4与刻度7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3mm。

具体的,所述压簧3设置有四组,且压簧3的长度以及劲度系数都相等。

具体的,所述第一气缸9与第二气缸12均为行程可调式伸缩气缸。

具体的,该封边机气动修边装置,通过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12对板材边缘利用高速电机8及圆角刀5作圆角修整,使板边缘圆角更美观,气动修边用气缸调节修边圆弧量代替手动丝杆调节修边圆弧量,调节更方便,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设置的压簧3有利于减轻第二气缸12的压力,提高第二气缸12的准确性及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