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湿保暖针织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80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湿保暖针织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导湿、保暖的针织织物。
目前传统制衣面料并不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保暖性也较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无法满足人们对衣着舒适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透气、导湿、保暖性能的针织织物,以满足人们对衣着舒适性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导湿保暖针织织物是由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构成的内层和高吸湿性纤维纱线构成的外层组成。
内层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可以是拉绒或不拉绒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也可以是起圈或不起圈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外层高吸湿性纤维纱线可以是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或蛋白纤维纱线,也可以是起圈或不起圈纤维纱线。
本实用新型由于是双层结构,内层由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构成,内层纤维的长度较短,单位面积内纤维的数量相应增加,使导湿能力相应提高,这样就保证了织物内层能及时迅速地将皮肤的汗水疏导到外层,保持皮肤的干爽,加之外层采用高吸湿性纤维纱线,相对导热率均低,使针织织物具有良好的保暖作用,而且细且丙纶短纤维纱线织物的透气性很强,丙纶特有的分子结构使细菌无法在这种载体上生存和繁殖,具有更强的抑菌的作用,从而解决了传统制衣面料透气、导湿性差,保暖不佳及难以抑菌等问题,充分满足了人们对衣着舒适性的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图。

图1所示,导湿保暖针织织物是由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构成的内层1和高吸湿性纤维纱线构成的外层2组成,内层1和外层2采用针织方法连接,内层1的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的纤维细度为0.4-1.5旦,纤维长度为40mm以下,导湿保暖针织织物每平方米的重量为120-350克,内层1的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为拉绒或不拉绒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内层1的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可以为起圈或不起圈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外层2的高吸湿性纤维纱线也可以为起圈或不起圈高吸湿性纤维纱线,外层2的高吸湿性纤维纱线还可为天然纤维(棉、麻等)、人造纤维(人造棉、粘胶等)或蛋白质纤维(羊毛、羊绒等)。
采用本实用新型轻薄类双面针织织物制作的夏季短袖T恤衫,其透气量为1541×10-3m3/m2/S,比传统面料提高20-30%;其透湿量为13200g/m2.d,比传统面料提高50-70%。
权利要求1.一种导湿保暖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是由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构成的内层和高吸湿性纤维纱线构成的外层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保暖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内层和外层采用针织方法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湿保暖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内层的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的纤维细度为0.4-1.5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湿保暖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内层的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的纤维长度为40m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湿保暖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针织织物每平方米的重量为120-350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保暖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为拉绒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保暖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为不拉绒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保暖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为起圈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保暖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为不起圈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保暖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高吸湿性纤维纱线为天然纤维纱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保暖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高吸湿性纤维纱线为人造纤维纱线。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保暖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高吸湿性纤维纱线为蛋白质纤维纱线。
专利摘要导湿保暖针织织物,是由细旦丙纶短纤维纱线构成的内层和高吸湿性纤维纱线构成的外层组成,内层和外层采用针织方法连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导湿性,保暖效果好,同时还具有抑菌的功效。
文档编号D04B1/14GK2436525SQ0023863
公开日2001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3日
发明者尹玉杰, 吴娟 申请人:尹玉杰, 吴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