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62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工业中应用的机械产品——环锭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
②背景技术传统的环锭细纱机在纺纱机理上存在一些不足,即经牵伸的纤维束以一定宽度,并且在自由状态下离开前罗拉后,就立即被加工成一根纱线,此时在纱线的形成区域就形成了纺纱三角区,由于纺纱三角区松散的纤维不能被很好地控制,使纤维束周围的许多纤维会提前失散或者不能完全被控制,造成许多纤维不能被捻入纱中而伸出纱外形成″毛羽″。同时,由于在加捻过程中纺纱三角区内各纤维的张力不等,造成成纱在承受拉力时,纱的强力低于纱截面上各根纤维承载能力的总和。综上所述,传统环锭细纱机的成纱质量,如毛羽、强力、条干均匀度和纤维损失等指标均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为了使传统的环锭纺纱技术在成纱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就必须改善加捻前纤维的输送形态,即加捻前减小或消除加捻三角区,使纤维平行、伸直和相互尽可能紧密排列。为此,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牵伸部件中加装集合器,可以使成纱毛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成纱条干均匀度却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③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环锭细纱机提供一种使纤维束在加捻前的输送过程中能拉紧、伸直和集聚的紧密纺纱装置,通过改变加捻前纤维束在输送过程中的形态,能有效地使毛羽、强力、条干均匀度和纤维损失等指标有明显改善,从而使成纱质量得到根本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包括牵伸罗拉对、罗拉座、摇架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两端固定在相邻两个罗拉座上的带若干斜槽和排气口的吸气管,套在吸气管外且在对应于斜槽位置的圆周方向上开有若干小孔的薄壁滚筒,紧配于薄壁滚筒两端并随滚筒绕吸气管回转的自润滑轴承,衬在滚筒和吸气管之间集中负压用的带吸口的衬块,以及滚筒的传动加压装置,所述传动加压装置安装于摇架体前爪上,它包括前罗拉的加压皮辊、滚筒的加压皮辊以及所述两皮辊间的传动加压构件,在摇架加压状态下,滚筒的加压皮辊紧压在薄壁滚筒表面。由此构成的环锭细纱机紧密装置能使前罗拉输出的纤维束在负压的作用下,吸附在特殊的薄壁滚筒上,并在加压传动装置和薄壁滚筒的共同作用下,纤维束以拉紧、伸直和相互集聚的状态输出牵伸区,实现加捻前减少或消除纺纱三角区,明显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与传统的纺纱技术相比,在牵伸部件上增加一套紧密纺纱装置,可以使纤维束在加捻前的输送形态得到大大改善,不但使成纱具有强力高、毛羽少、条干均匀度好和纱疵少等优良性能,而且可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明显改善生产环境。

图1为紧密纺纱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带小孔薄壁滚筒1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圆形吸气管3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衬块4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面图;图6为图1中加压传动装置5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紧密纺纱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装置包括带小孔的薄壁滚筒1,自润滑轴承2,带斜槽的吸气管3,衬块4,加压传动装置5。在薄壁滚筒1上小孔内负压和加压传动装置5的加压皮辊5-1的共同作用下,由前罗拉6输出的纤维束被吸附在由加压辊5-1传动的薄壁滚筒1表面的小孔1-1上,并沿着吸气管3上斜槽3-1方向呈拉紧、伸直和集聚状态,然后纤维束随薄壁滚筒1转动而被输送出握持点A并加捻。由于加压皮辊5-1的直径略比加压皮辊5-2的直径大,所以两握持点A、B之间纤维束被拉紧、伸直,并可根据需要改变加压皮辊5-1的直径,来调整张力的大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带小孔的薄壁滚筒1的示意图。所述滚筒1为刚性简体,筒体上至少有一处沿圆周方向开有两个以上小孔1-1,它用于将纤维束经吸气管3内负压的作用而吸附在薄壁滚筒1表面上,同时,在加压皮辊5-1的作用下转动,一起将纤维束输出。图中滚筒1的壁厚a=0.1~2mm,相邻两处小孔1-1的间距为细纱机的锭距L=63~85mm,小孔的直径d=0.1~1.2mm,每处小孔的数量至少大于2个,且均布于圆周方向,薄壁滚筒1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圆形吸气管3的示意图。管体上有6个或8个斜槽3-1和一个出气口3-2,两端密封或用闷头3-3闷住,并固定在相邻两个罗拉座上,它用于将负压经出风口3-2传至斜槽3-1处。同时管体还作为薄壁滚筒1的回转支承。图中圆形吸气管3的壁厚b=0.2~2mm。相邻两斜槽3-1的间距为细纱机的锭距L=63~85mm,斜槽3-1与吸气管3的圆截面的倾斜角α=0°~±15°,斜槽3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应保证纤维束在加捻前的输送过程中能被吸附在薄壁滚筒1的表面,吸气管3的管体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
图1中2为自润滑轴承,它紧配在薄壁滚筒1两端的内孔内,然后套在吸气管3上,并能顺畅地绕吸气管3旋转。
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衬块4的示意图,衬块4的内圆弧嵌在吸气管3的斜槽3-1内,外圆弧尽可能贴近薄壁滚筒1的表面,但不与旋转的薄壁滚筒1的内表面接触,衬块4的圆弧表面有吸口4-1,宽度c=0.2~2mm,其作用是使负压能集中于薄壁滚筒1表面的小孔1-1上。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加压传动装置5的示意图,在输出罗拉的加压皮辊5-2上,紧配有两个传动齿轮或同步带轮5-6,通过齿轮5-3或同步带5-4传动加压皮辊5-1上的齿轮或同步带轮5-7,并带动加压皮辊5-1转动,三个回转件均固装于传动架5-5上,加压皮辊5-1对薄壁滚筒1的压力通过传动架5-5和弹簧片5-8的作用传至摇架体5-9上。
权利要求1.环锭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包括牵伸罗拉对、罗拉座、摇架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两端固定在相邻两个罗拉座上的带有若干斜槽3-1和排气口3-2的吸气管3,套在吸气管3外且在对应与斜槽3-1位置的圆周方向上开有若干小孔的薄壁滚筒1,紧配于薄壁滚筒1两端并随滚筒1绕吸气管3回转的自润滑轴承2,衬在滚筒1和吸气管3之间的带吸口4-1的衬块4,以及滚筒1的传动加压装置5,所述加压装置5安装于摇架体前爪上,它包括前罗拉的加压皮辊5-2、滚筒1的加压皮辊5-1以及皮辊5-2和皮辊5-1间的传动加压构件,在摇架加压状态下,皮辊5-1紧压在薄壁滚筒1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紧密纺纱装置,其特征是带小孔的薄壁1为一刚性筒体,筒体表面沿圆周方向开有两个以上的小孔1-1,筒体的壁厚a=0.1~2mm,相邻两处小孔的间距为细纱机相应的锭距L=63~85mm,小孔的直径d=Φ0.1~1.2mm,每处小孔的数量至少大于2个,且均布于圆周方向,滚筒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紧密纺纱装置,其特征是表面带斜槽3-1的吸气管3为一薄壁形圆形管,管壁厚b=0.2~2mm,管体上有6个或8个斜槽3-1,斜槽3-1的宽度应适应衬块4能牢固的嵌入,斜槽3-1与吸气管3的圆截面的倾斜角α=0°~±15°,相邻两处斜槽间距为细纱机相应的锭距L=63~85mm,吸气管3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紧密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薄壁滚筒1和吸气管3之间的衬块4的外圆弧尽可能贴近薄壁滚筒1的内壁,但不接触,衬块4上吸口4-1的宽度c=0.2~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紧密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皮辊5-2通过齿轮5-3或同步齿形带5-4连接加压皮辊5-1,传动架5-5上安装有使加压皮辊5-1紧压在薄壁滚筒1表面的弹簧片5-8。
专利摘要纺织工业生产中环锭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特征是在常规牵伸装置基础上增设以下部件两端固定在相邻两罗拉座上且带吸气斜槽和排气口的吸气管,吸气管外套有圆周方向开有小孔的薄壁滚筒,所述滚筒两端紧配有自润滑轴承,使滚筒能绕吸气管回转,滚筒和吸气管之间衬有集中负压的衬块,滚筒的加压皮辊通过传动构件与前罗拉加压皮辊联动,摇架加压状态下,滚筒的加压皮辊紧压滚筒表面,带动滚筒回转。采用紧密纺纱装置后,可使纤维束在加捻前的输送形态改善,成纱强力高,毛羽少,条干均匀度好,纱疵少,还能明显改善生产环境。
文档编号D01H5/72GK2556217SQ02216530
公开日2003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日
发明者汪倚君 申请人: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