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纱端的收容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68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纬纱端的收容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流体喷射式织机中、将由投纬产生的纬纱端利用水流进行搬送而收容在收容部中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喷射式织机那样的流体喷射式织机中,将纬纱向经纱的开口投纬,接着进行打纬,然后将前端部用割刀从织布切离。因此,流体喷射式织机一般具有将从织布切离的纬纱端进行回收的装置。
作为这样的纬纱端回收装置,有一种通过将从织布切离的纬纱端由利用水流的搬送装置进行搬送、并从其上方与水一起流下而回收至回收容器的装置(日本专利特开平10-195739号公报)。
在该以往的纬纱端回收装置中,纬纱端与水流一起从搬送装置的排出部向回收容器内自然落下,堆积在回收容器内,逐渐堆高。回收容器利用配置在其中的过滤器,将纬纱端与水分离。被分离后的纬纱端由作业者在适当时期从回收容器进行回收,将水回收至适当的水箱中而再利用于纬纱端的搬送等。
在上述那样的纬纱端回收装置中,纬纱端超过回收容器的高度标准进行堆积,其结果,堵塞搬送装置的排出部而妨碍水流及纬纱端的排出,由此妨碍纬纱端的搬送。
又,在以往的纬纱端回收装置中,会出现因堆高后的纬纱端的峰顶倒塌而撒落在回收容器外的情况,每逢该情况,就必须在擦去水的同时、进行回收散乱的纬纱端的作业。还因散乱的纬纱端被回收装置周围的油及尘埃等弄脏,这种污垢会妨碍回收后的纬纱端的再利用。

发明内容
由于上述原因,对于纬纱端回收装置,需要频繁地进行将堆积起来的纬纱端的峰顶弄倒、形成水平状的作业,因此需要较多人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收容尽可能多的纬纱端,使回收作业减少。
本发明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的纬纱端收容方法,利用水流对随着投纬所形成的纬纱端进行搬送,与水流一起从排出部排出而收容于收容部,并使排出中的所述排出部进行移动。
本发明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的纬纱端收容装置,包括利用水流对随着投纬所形成的纬纱端进行搬送、并与水流一起从排出部排出而收容于收容部的搬送收容装置和使排出中的所述排出部进行移动的移动装置。
排出部能通过往复直线运动、摆动运动、旋转运动等进行移动。又,也可以预先准备多个排出部,操作切换装置及开闭阀等,对实际上排出的排出部进行切换,由此使排出部进行移动。
当排出部进行移动时,由于进入收容部内的水和纬纱端的到达位置变化,故纬纱端堆积在收容部内的位置发生变化,可防止堆积在一处。其结果,就不需要人手地能在收容部收容多量的纬纱端,可减少回收作业的次数。
在所述排出部的排出中,也可以使所述收容部进行移动。这样,利用收容部的移动,能使进入收容部内的水和纬纱端的到达位置多样变化。
本发明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的另一纬纱端收容方法,利用水流对随着投纬所形成的纬纱端进行搬送,与水流一起从排出部排出而收容于收容部,并使排出中的所述水流进行变化。
本发明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的另一纬纱端收容装置,包括利用水流对随着投纬所形成的纬纱端进行搬送、与水流一起从排出部排出而收容于收容部的搬送收容装置和使排出中的所述水流进行变化的装置。
在又一种纬纱端的收容方法及装置中,既可以使排出部的排出口摆动而变化水流的方向,也可以使搬送水用的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及搬送水的压力等变化而使搬送水的水量变化,使水流的排出速度(势能)变化。
在又一种纬纱端的收容方法及装置中,也是通过水流变化,使进入收容部内的水和纬纱端的到达位置进行变化,故纬纱端堆积在收容部内的位置发生变化,可防止堆积在一处。其结果,就不需要人手地、能将多量的纬纱端收容在收容部,可减少回收作业。


图1是本发明的纬纱端收容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示图;图2是图1所示的纬纱端收容装置中的收容槽和软管移动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纬纱端收容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示图;
图4是本发明的纬纱端收容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示图;图5是本发明的纬纱端收容装置的第5实施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和图2,纬纱端收容装置10与对纬纱的前端部进行处理的纬纱端处理装置12一起,被应用于水喷射式织机中。
水喷射式织机,利用压力水将纬纱(未图示)从投纬喷嘴(未图示)向经纱14的开口进行投纬,并利用纬纱端处理装置12对投纬后的纬纱的前端部进行束缚、保持,在该状态下,利用筘16在织口进行打纬,形成织布18。打纬后的纬纱的前端部,利用割刀(未图示)从织布18进行切断。由此,形成纬纱端。
纬纱端处理装置12包含捕捉纬纱前端部的块状的纬纱捕捉托座20。该纬纱捕捉托座20将被打纬的纬纱的前端部接纳于槽22中,使压力水从放出水路24经过槽22的深处向排出水路26放出而通过。由此,纬纱的前端部在槽22的深处与压力水接触而被排出水路26牵引、约束、保持。
槽22具有横U字形的形状,对被打纬的纬纱从经纱14的移动方向上游侧进行接纳。纬纱在其前端部沿厚度方向贯通纬纱捕捉托座20状态下,被接纳于槽22中。排出水路24由管子28形成,该管子28的上端部从下方,向纬纱捕捉托座20插入,直至槽22的深处。
压力水利用泵32从贮水槽30,经过管子34、34向放出水路24供给。被排出水路26放出的压力水,与被切断后的纬纱端一起回收至纬纱端收容装置10中,从纬纱端收容装置10向贮水槽30返回,再次作为压力水被利用。
贮水槽30内的液面,利用水面传感器36来检测,当处于规定水位以下时,打开电磁阀38,通过将保水箱(未图示)的水从供水口40进行补充,可维持规定的容许范围的水位。
纬纱端收容装置10,由管子28、与管子28下端连接并形成排出部的可挠性软管42、以及能接受从软管42排出的水和纬纱端的、形成有向上方开放的收容部的收容槽44构成了搬送收容装置,同时还构成了利用软管移动机构52能使排出部移动的移动装置,又,用收容槽移动机构46使收容部移动。
形成排出部的软管42,与管子28一起形成纬纱端的搬送路、即排出水路。软管42在其上端部,与管子28的下端部一起利用组装件48被组装于织机的框架50上。也可以将软管42的上端部插入纬纱捕捉托座20,将其内部空间的上游侧作为排出水路24进行利用,来取代除软管42之外再设置管子28的结构。
软管42的下端部被安装在软管移动机构52上。软管移动机构52,利用枢轴销56将凸轮杆54组装在织机的框架50上,在水平面内可摆动运动,利用电动机60使偏心凸轮58围绕垂直线旋转,可使凸轮杆54在水平面内摆动。凸轮杆54利用弹簧61始终与偏心凸轮58的外周面抵接。电动机60通过电动机支架62被支承在织机的框架50上。
软管42的下端部,被组装件63组装在凸轮杆54的另一端部,使纬纱端与水一起从其上方向收容槽44流出。因此,形成于软管42下端的排出口96,随着凸轮杆54的摆动运动,在收容槽44的上方相对收容槽44进行移动。但是,凸轮杆54的摆动范围,被限制在从软管42流出的水和纬纱端不向收容槽44外飞散的范围。
收容槽44由圆形的底壁和与该底壁垂直的周壁构成,并允许水通过,在周壁和底壁上分别具有防止纬纱端通过的多个孔64。所以,收容槽44可用作收容部,具有与水一起接纳来自软管42的纬纱端并使两者分离的过滤器的功能。
收容槽移动机构46,将圆板状的旋转座68通过1个以上的轴承70载置在支承底座66上,围绕垂直线可旋转,在旋转座68上配置外壳72,在外壳72中配置着收容槽44。支承底座66被设置在地面74上。
在外壳72的外周上,组装着环状的齿轮76。齿轮76为外齿齿轮,与利用电动机78旋转的齿轮80啮合。电动机78通过支架82被组装在地面74上。因此,由于利用电动机78使旋转座68旋转,故外壳72和收容槽44能围绕垂直轴线旋转。
外壳72具有容纳收容槽44的空间84,并在底壁上具有使从收容槽44流出的水通过的多个孔86。为了使在进行纬纱端回收作业时容易进行收容槽44的装拆和为了使水容易从收容槽44流出,空间84具有比收容槽44的底壁稍大的圆形的底部,并向上方开放。
通过了外壳72的孔86的水,被聚集在形成于旋转座68上的向上方开放的凹处88,从与凹处88的底连通的孔90经过支承底座66的孔92和流路94而流向贮水槽30。
在织造时,压力水始终利用泵32从放出水路24向排出水路26放出。由此,纬纱端与放出的水一起在管子26和软管42内被搬送,从软管42下端的排出口96与水一起向收容槽44内排出。
在织造期间,电动机60和78连续地或间歇地旋转。由此,软管42的排出口96利用软管移动机构52进行摆动,相对收容槽44缓慢地进行变位,并且,收容槽44利用收容槽移动机构46进行旋转,相对软管42的排出口96缓慢地进行变位。
如上所述,当收容槽44与排出口96一起进行变位时,由于进入收容槽44内的水和纬纱端的到达位置多样地变化,故纬纱端堆积在收容槽44内的位置多样地变化,可防止纬纱端集中地堆积在收容槽44内一处的现象,纬纱端被均匀地被收容在收容槽44中。其结果,不费人力地可将多量的纬纱端收容在收容槽44中,且可减少回收作业的次数。
收容槽44内的纬纱端的收容量,可作为纬纱端的体积量进行检测,收容槽44内的纬纱端的高度位置,可利用光电式传感器和超声波式传感器那样的纬线端传感器98进行检测。但是,通过利用应变仪那样的重量式传感器检测收容槽44内的纬纱端的重量,也能检测出纬纱端的收容量。
纬线端传感器98的输出信号,向未图示的纬纱端处理控制装置供给,在纬纱端处理控制装置中,可将收容槽44内已收容了规定量的纬纱端、以及回收收容槽44内的纬纱端这些信息,作为由显示灯等通知的信号来使用。因此,作业者接受利用显示灯等那样的通知,就能在溢出前从收容槽44回收足够量的纬纱端。
在上述实施例中,纬纱端收容装置10由于使软管42的排出口96与收容槽44一起移动,故能使进入收容槽44内的水和纬纱端的到达位置多样地变化,能均匀地将纬纱端收容于收容槽44内。
但是,也可以仅使软管42的排出口96移动。
参照图3,作为软管移动机构102的驱动源,纬纱端收容装置100使用了流体压力缸104。流体压力缸104,利用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枢轴销106能枢轴运动地组装在框架50上。
流体压力缸104,利用组装件108将软管42的下端部安装在活塞杆上,以使纬纱端能与水一起从其上方向收容槽44排出。由此,当流体压力缸104的活塞杆伸缩时和软管42下端的排出口110在垂直面内变位时,都能使从软管42排出的水流的方向变更。
所以,利用纬纱端收容装置100,也是由于使纬纱端堆积在收容槽44内的位置变化,故能防止纬纱端集中1处地堆积在收容槽44内、能均匀地收容于收容槽44中。其结果,能不费人力地将多量的纬纱端收容于收容槽44中,并使回收作业减少。
参照图4,纬纱端收容装置120具有使向收容槽44排出的水流变化的水流选择机构122,取代软管移动机构。水流选择机构122使用铝制的管子124,来代替可挠性的软管,并利用组装件126将该管子124与管子28一起组装在框架50上。
管子124的前端与将排出的水流分割的水流分割器128连接。水流分割器128具有使纬纱端与水一起排出的多个排出口130,并将电磁开闭阀132配置在各排出口130上。电磁开闭阀132利用控制装置可选择地进行开闭。
在纬纱端收容装置120中,在织造期间对打开的电磁开闭阀132有选择地进行变更。由此,由于实际的排出口进行移动、纬纱端堆积在收容槽44内的位置进行变化,故能防止纬纱端集中1处地堆积在收容槽44内,能均匀地收容于收容槽44中。其结果,能不费人力地将多量的纬纱端收容于收容槽44中,并使回收作业减少。
参照图5,纬纱端收容装置140具有使向收容槽44排出的水流的量及其方向进行变化的水流选择机构142,取代软管移动机构。水流选择机构142使用铝制的管子144,来代替可挠性的软管,并利用组装件146将该管子144与管子28一起组装在框架50上。
管子144的前端,在分割排出的水流的同时与调节流量的电磁流量调节阀148连接。电磁流量调节阀148具有使纬纱端与水一起排出的多个排出口150。
在纬纱端收容装置140中,在织造期间利用电磁流量调节阀148使各排出口150的开度连续地或间歇地进行变更。由此,从各排出口150排出的水的流速、流量变更,还能改变流速(水的势能)及水流方向。由于随着水流的变更而所排出的纬纱端的数量、方向同样也变更,纬纱端堆积在收容槽44内的位置进行变化。其结果,能防止纬纱端集中1处地堆积在收容槽44内,能均匀地收容于收容槽44中,故能不费人力地将多量的纬纱端收容于收容槽44中,并使回收作业减少。
在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电动机使外壳72旋转,使收容槽44移动。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不脱离其宗旨,可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流体喷射式织机的纬纱端收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水流对随着投纬所形成的纬纱端进行搬送,与水流一起从排出部排出而收容于收容部,并使排出中的所述排出部进行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纬纱端收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从所述排出部的排出中,使所述收容部进行移动。
3.一种流体喷射式织机的纬纱端收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水流对随着投纬所形成的纬纱端进行搬送,与水流一起从排出部排出而收容于收容部,并使排出中的所述水流进行变化。
4.一种流体喷射式织机的纬纱端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水流对随着投纬所形成的纬纱端进行搬送、与水流一起从排出部排出而收容于收容部的搬送收容装置和使排出中的所述排出部进行移动的移动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纬纱端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从所述排出部的排出中、使所述收容部进行移动的机构。
6.一种流体喷射式织机的纬纱端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水流对随着投纬所形成的纬纱端进行搬送、并与水流一起从排出部排出而收容于收容部的搬送收容装置和使排出中的所述水流进行变化的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流体喷射式织机的纬纱端收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水流对随着投纬所形成的纬纱端进行搬送,与水流一起从排出部排出而收容于收容部,并使排出中的所述排出部进行移动。
文档编号D03D47/32GK1483094SQ02803367
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3日
发明者名木启一 申请人: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