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48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防止因润滑油的泄漏而对缝制物有污染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一般,在进行双链式缝制、锁边的缝纫机上,在将缝纫机主轴的驱动力传递给机针驱动轴、送布驱动轴、上旋梭驱动轴等各驱动轴的连接机构、将从各驱动轴输出的驱动力传递给针杆的机针机构、传递给送布牙的送布机构、传递给上旋梭的上旋梭机构等上,到处都设有一个零件与另一个零件滑动接触的滑动部位(运动部位)。
这样的以往的缝纫机的滑动部位,随着最近缝纫机的高速(将近每分钟八千~九千转)化,众所周知会因由滑动部位的磨损产生的磨屑而造成零件的磨损,或因产生于滑动部位的滑动阻力(摩擦阻力)而发热,并以该发热为起因而产生烧损。
对此,为了防止这样的因由滑动部位的磨损产生的磨屑及产生烧损,在以往的这种缝纫机上,都将油盘设在缝纫机机架的下部,并储存例如流动粘度为5~35cSt左右的低粘度润滑油,用由主轴的驱动力所驱动的油泵将该储存的润滑油强制地向滑动部位供油,或用油芯将储存的润滑油向滑动部位供油,以此形成用于防止因磨损而产生磨屑及产生烧损等的润滑油膜。
但是,以往,形成润滑油膜所必需的润滑油的供给量,因滑动部位而异,不能对每个滑动部位正确地控制润滑油的供给量,所以必须进行用于避免上述烧损等的多项润滑油供给。因此有不可回避的以下的问题,即,供给到进行直线运动的针杆部或上旋梭部或者主送布摇杆及副送布摇杆等送布部的润滑油,因其运动而飞溅,并从被配置于布料移动面的针板上方的针杆向缝纫机机架外滴落润滑油,或将粘附在出没于针板上的上旋梭上的润滑油飞溅到针板上,或由出没于针板上的送布牙将从送布摇杆飞溅出来并粘附在送布牙等上的润滑油粘附到送布面上,而对布料等被缝制物污染,并使操纵者的工作环境恶化。
即,润滑油的供给量多时,则会发生从滑动部位泄漏润滑油并污染缝制物及工作环境,润滑油的供给量少时则会发生烧损,有既要防止润滑油泄漏又要保持缝纫机的耐久性的两难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该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防止作为污染缝制物原因的润滑油泄漏、又能维持缝纫机耐久性的可以两全其美的缝纫机。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即使不将用于防止从针杆或旋梭等的摇摆部件向缝纫机机架外飞溅润滑油的装置设在这些部件上,也可以防止布料被润滑油污染或零件被烧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1所述的缝纫机,是具有将缝纫机主轴31的驱动力传递给机针驱动轴50、送布驱动轴61、上旋梭驱动轴46、并至少能进行双链式缝制或锁边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缝纫机机架2上,具有收纳配置于上述机针驱动轴50的前端侧且将从上述机针驱动轴50输出的驱动力转换为往复运动并传递给针杆129的机针机构的机针机构收纳部18,和收纳配置于上述送布驱动轴61前端侧且将从上述送布驱动轴61输出的驱动力转换为规定运动并传递给送布牙103,104的送布机构的送布机构收纳部17,和收纳配置于上述上旋梭驱动轴46前端侧且将从上述上旋梭驱动轴46输出的驱动力转换为摇摆运动并传递给上旋梭74的上旋梭机构的上旋梭机构收纳部21;并且在上述机构的规定之处设有储藏油脂的油脂储藏孔77A、56A、58A、56B、58B、77B,用以对上述机针机构收纳部18及上述上旋梭机构收纳部21当中的至少一个收纳部进行使用油脂的油脂润滑。
本发明2是根据本发明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机构具有连接销77、56、58,并在该连接销或上述驱动轴50、46、的轴心方向设有油脂储藏孔56A、58A、77A,在与轴心方向交叉方向设有与上述油脂储藏孔连通的油脂供给孔56B、58B、77B。油脂储藏孔56A、58A、77A内的油脂从油脂供给孔56B、58B、77B供给到应润滑的部位。
本发明3所述的缝纫机,是具有将缝纫机主轴31的驱动力传递给机针驱动轴50、送布驱动轴61、上旋梭驱动轴46、并至少能进行双链式缝制或锁边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缝纫机机架2上,具有收纳配置于上述机针驱动轴50的前端侧且将从上述机针驱动轴50输出的驱动力转换为往复运动并传递给针杆129的机针机构的机针机构收纳部18,和收纳配置于上述送布驱动轴61的前端且将从上述送布驱动轴61输出的驱动力转换为规定运动并传递给送布牙103,104的送布机构、使双链式缝制驱动轴140前后运动的双链式缝制旋梭机构及上述缝纫机主轴31的一部分的送布机构收纳部17,和收纳配置于上述上旋梭驱动轴46前端侧且将从上述上旋梭驱动轴输出的驱动力转换为摇摆运动并传递给上旋梭74的上旋梭机构的上旋梭机构收纳部21;并且在配置于上述送布机构收纳部17内部的缝纫机主轴31或上述机构的规定之处设置储藏油脂的油脂储藏孔31A、97、100A、107A、121A、122C、125A、127A、128A,以便对上述送布机构收纳部17进行油脂润滑。
本发明4是根据本发明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缝纫机主轴31或连接销110、121、125、128的轴心方向设有油脂储藏孔31A、121A、125A、128A,在与轴心方向交叉方向设有与上述油脂储藏孔连通的油脂供给孔31B、110B、121B、125B、128B。油脂储藏孔内的油脂从油脂供给孔供给到应润滑的部位。
本发明5是根据本发明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机构是双链式缝制杆94或送布上下矩形块95,并且通过滚针轴承92、96将上述双链式缝制杆或送布上下矩形块与主轴31连接,且将盖部件142、143、105A、105B设在上述滚针轴承两侧面的开放部。
本发明6是根据本发明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双链式缝制杆94上设有朝向上述滚针轴承92外圆周部的槽94B,并在该槽内储存油脂。
本发明7、8是根据本发明2或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油脂供给孔56B、58B、77B、31B、121B、125B、128B或油脂供给孔附近的油脂储藏孔56A、58A、77A、31A、121A、125A、128A内装有多孔性部件。


图1是本实施例的缝纫机主要部分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缝纫机机架及其附近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缝纫机机架的简化左视图。
图4是图3的X-X剖面图。
图5是图3的Y-Y剖面图。
图6是图3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施例缝纫机的缝纫机主轴及送布驱动轴附近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施例缝纫机的缝纫机主轴结构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施例缝纫机的主视图。
图10是配置于本实施例送布机构收纳部内的主轴的油脂储藏孔示意图。
图11是表示配置于本实施例送布机构收纳部内的各机构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配置于本实施例送布机构收纳部内的各机构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配置于本实施例送布机构收纳部内的各机构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例缝纫机的上旋梭机构收纳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配置于本实施例缝纫机的上旋梭机构收纳部内的各机构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例缝纫机的机针机构收纳部结构的左视图。
图17是表示配置于本实施例缝纫机的机针机构收纳部内的各机构的立体图。
图中2-缝纫机机架,17-送布机构收纳部,18-机针机构收纳部,21-上旋梭机构收纳部,31-缝纫机主轴,31A、56A、58A、77A、97、100A、107A、121A、125A、128A-油脂储藏孔,31B、56B、58B、77B、121B、125B、128B-油脂供给孔,46-上旋梭驱动轴,50-机针驱动轴,61-送布驱动轴,74-上旋梭,77、56、58、121、125、128-连接销,92、96-滚针轴承,94-双链式缝制杆,94B-槽,95-送布上下矩形块,103、104-送布牙,129-针杆,142、143、105A、105B-盖部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首先,参照图1~图6说明本实施例的包缝缝纫机1的外观及缝纫机机架2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包缝缝纫机1,在缝纫机机架2的下部配有油盘3。该油盘3,其上部为开口,在其内部的下部,储存有用于进行滑动部位油润滑的例如流动粘度为5~35cSt左右的低粘度的润滑油。另外,在图中FS是位于操纵者的正面侧,RS是位于正面侧FS的对面侧的背面侧,TS是从正面侧FS看的左侧的前端侧,BS是从正面侧FS看的右侧的基端侧。另外,该包缝缝纫机1,其至少是进行双链式缝制或锁边的缝纫机。并且,在此所谓的双链式缝制,包含装饰缝。
缝纫机机架2,具有被配置于基端侧BS的基部2A、从基部2A的左侧下部向前端侧TS延伸的布台承受部2B、从上述基部2A的左侧上部与布台承受部2B平行地向前端侧TS延伸的头部2C。该缝纫机机架2一般是由铸件整体成形。另外,缝纫机机架2,具有被配置于正面侧FS的正面壁2FW、被配置于基部2A与布台承受部2B的交界部分的中间壁2MW。送布调整钮145被配置在正面壁2FW下方。该送布调整钮145被支撑在设于正面壁2FW上的支撑孔145A上。
在基部2A的上面上,配有如图1所示的机架上盖4,用以盖住基部2A的上部开口。另外,布料承受台盖22被配置在布台承受部2B的左端部,在进行缝制动作时承载布料等缝制物的布料承载板24、被配置在该布料承受台盖22及缝纫机机架2的布台承受部2B的上面上。
布台承受部2B的内部空间2Ba被隔板13分隔成与上述基部2A的基部内部空间2Aa连通的第1布台承受部内部空间2Baa及第2布台承受部内部空间2Bab。第2布台承受部内部空间2Bab,从油盘3的内部空间被隔板14隔断。由该基部内部空间2Aa及第1布台承受部内部空间2Baa构成本实施例的连接机构收纳部16,由第2布台承受部内部空间2Bab构成本实施例的送布机构收纳部17。中间壁2MW,具有将连接机构收纳部16与送布机构收纳部17分离的缝纫机机架分离壁的功能。
在中间壁2MW左侧面的上部,形成了向前端侧TS延伸的、用于形成头部2C的头部用框状壁2CW,由该头部用框状壁2CW围成的头部内部空间2Ca,构成了本实施例的机针机构收纳部18。并且,在头部2C上,头部用框状壁2CW的开口部,被图2所示的头部盖子(盖)19覆盖。
在正面壁2FW外面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的下部,向正面侧FS延伸形成大致框状的上旋梭用凸出壁2FPW,该上旋梭用凸出壁2FPW的开口部,被旋梭盖20a所覆盖。
另外,由上旋梭用凸出壁2FPW围成的空间,构成了本实施例的上旋梭机构收纳部21。并且,在旋梭盖20a的前侧配置了旋梭罩20b,其能向左右方向移动并可以开闭。
另外,在上旋梭机构收纳部21的左侧,形成有下旋梭·双链式缝制机构收纳部23。
下面,参照图6~9说明连接机构收纳部16内的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缝纫机主轴31,被配置在缝纫机机架2内的俯视正面侧(缝制作业时的缝制者侧)FS且主视下部(取布料移动面的水平线的下方)。该缝纫机主轴31被可灵活旋转地支撑在保持于缝纫机机架2上的主轴用轴承33A~33D上。本实施例的第1主轴用轴承33A、第2主轴用轴承33B及第4主轴用轴承33D使用的是滚动轴承,第3主轴用轴承33C使用的是滑动轴承。该滑动轴承33C被称为C轴套。
在安装着缝纫机主轴31的第2主轴用轴承33B的第2主轴安装部36B与安装着第3主轴用轴承33C的第3轴承安装部36C之间,是配置着4个鼓状曲柄销37A~37D的曲轴,从基端侧BS按顺序地、在曲柄销37A上安装着上旋梭驱动用连接杆41的基端部、在曲柄销37B上安装着切刀驱动用连接杆42的基端部、在曲柄销37C上安装着机针驱动用连接杆43的基端部、在曲柄销37D上安装着下旋梭驱动用连接杆44的基端部。并在上旋梭驱动用连接杆41的前端部上,连接着一端与上旋梭驱动轴46(图14所示)连接的上旋梭驱动用连杆(传递轴)47的另一端。另外,在切刀驱动用连接杆42的前端部,连接着一端与切刀驱动轴48连接的切刀驱动用连杆49的另一端。而且,在机针驱动用连接杆43的前端,连接着一端与机针驱动轴50连接的机针驱动用连杆51的另一端。在下旋梭驱动用连接杆44的前端部,连接着一端与下旋梭驱动轴52(被安装在图4的支撑孔132B上)连接的下旋梭驱动用连杆53的另一端。
在安装着缝纫机主轴31的第1主轴用轴承33A的根端部第1轴承安装部36A与安装着第2主轴用轴承33B的第2轴承安装部36B之间,配置具有送布驱动用连接杆(传递轴)73的送布凸轮机构60。送布驱动用连接杆73的前端部,被可灵活转动地支撑在固定于送布驱动轴(传递轴)61上的双叉曲柄75上。该送布凸轮机构60,连接缝纫机主轴31及送布驱动轴61,并且用于调节相对于缝纫机主轴31的送布驱动轴61驱动量。
在缝纫机主轴31上固定着蜗杆85。在蜗杆85上噛合着蜗轮86。该蜗轮86被固定在设在配置于基部2A内部的油泵80内的油泵驱动轴87的上端部,其驱动油泵80并通过供给口80a吸起储存于油盘3低部的润滑油。用该油泵80吸起的润滑油,从与排油口80b连接的供油管81a被送往过滤部90并在除掉润滑油内的异物之后、向两根供油管81b、81c供油。从供油管81b流出的润滑油,向形成于第3主轴用轴承33C的供油孔33Ca供给,从供油管81c流出的润滑油向机针驱动轴50供给。
在缝纫机主轴31内部的右端部与第3主轴用轴承33C之间,形成能流动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通道88。该润滑油供给通道88,在第3轴承安装部36C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润滑油供给的润滑油供油口88a,并在4个曲柄销37A~37D及送布凸轮机构60配置部的中央部分的共计5处,设有用于将润滑油供给到滑动部位的润滑油排油口88b。
从供油管81b向第3主轴用轴承33C的供油孔33Ca供给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供油口88a被供给到润滑油供给通道88内。润滑油供给通道88内的润滑油,如箭头O所示,可以从各润滑油排油口88b排出并润滑各滑动部位,详细的是相对于缝纫机主轴31的上旋梭驱动用连接杆41、切刀驱动用连接杆42、机针驱动用连接杆43、下旋梭驱动用连接杆44及送布凸轮机构60的滑动部位。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将缝纫机主轴3 1的驱动力传递给上旋梭驱动轴46、切刀驱动轴48、机针驱动轴50、送布驱动轴61及上旋梭驱动轴46的连接机构,详细的是,上旋梭驱动用连接杆41、切刀驱动用连接杆42、机针驱动用连接杆43、下旋梭驱动用连接杆44及送布凸轮机构60,被收纳于缝纫机机架2的连接机构收纳部16的内部。
如上所述,从供油管81b、81c供给到缝纫机主轴31及机针驱动轴50的润滑油,随着缝纫机主轴31的旋转及机针驱动轴50的旋转而向周围飞溅出成为雾状的微小粒子并充满连接机构收纳部16内部。在连接机构收纳部16与邻接于该连接机构收纳部16的机针机构收纳部18、送布机构收纳部17、上旋梭机构收纳部21下旋梭·双链式缝制机构收纳部23的各个分界部分,设置了用于防止呈喷雾状且充满连接机构收纳部16内的润滑油向其他的收纳部泄漏的油封150a~150h,并且在连接机构收纳部16与缝纫机外部的分界部分,也设置了用于防止润滑油向缝纫机外部泄漏的油封150i~150k(图4~7)。但是,由于在缝纫机运转时连接机构收纳部16内部的温度和压力会急剧上升,所以从油封150a~150k仍有泄漏润滑油的可能。
图5、9所示的空气开放部件160,是用于防止这样的润滑油泄漏的机构,其由被水平放置的本体部161及筒状的导入管162构成。在本体部161上形成有通孔163。该通孔163,由与本体部161的轴线平行的预备室163a、配置于本体部161一端侧的排气孔163b、配置于另一端侧的吸入孔(通孔开口部)163c及回流孔163d构成。导入管162通过接头164被连接在吸入孔163c上。排气孔163b及吸入孔163c分别开口于与预备室163a垂直的上方及下方,回流孔163d与本体部161轴心平行开口。
本体部161其一端侧被固定在缝纫机机架2上,使排气孔163b露在缝纫机外部、吸入孔163c及回流孔163d配置在连接机构收纳部16内。
随着缝纫机运转,连接机构收纳部16内部的温度急剧上升、压力也急剧上升,但通过使用了本实施例的空气开放部件160,连接机构收纳部16内部的膨胀空气通过导入管162、本体部161内的通孔163可以从排气孔163b向缝纫机外部开放,所以抑制了压力上升,从而可以防止从油封150a~150k润滑油从连接机构收纳部16向邻接的各收纳部18、18、21、23及向缝纫机机架2外泄漏。
下面,参照图7、8、10~13说明送布机构收纳部17内的结构。
缝纫机主轴31,如图7所示,以第3主轴用轴承33C作为分界、分成被配置于缝纫机机架2的连接机构收纳部16的部位与被配置于送布机构收纳部17的部位。在配置于送布机构收纳部17的部位上,安装着双链式缝制凸轮91及送布上下矩形块95等。
送布驱动轴61,如图7所示,可灵活转动地由安装在缝纫机机架2上的第1送布轴用轴承102A、第2送布轴用轴承102B、第3送布轴用轴承102C支承,并以第2送布轴用轴承102B作为分界,分成被配置于缝纫机机架2的连接机构收纳部16的部位及配置于送布机构收纳部17的部位。
如图10所示,在缝纫机主轴31上,沿轴心方向设有油脂储藏孔31A,并在与轴心方向垂直的方向,设有与油脂储藏孔31A连通的油脂供给孔31B、31C。油脂供给孔31C被设在缝纫机主轴31的安装了送布上下矩形块95的偏心部分上,油脂供给孔31B被设在安装了双链式缝制凸轮91的位置上。从油脂储藏孔31A的开口部31D填充的油脂,随着缝纫机主轴31的旋转,从油脂供给孔31B、31C向缝纫机主轴31的外部移动,并分别被供给到与双链式缝制凸轮91之间的滑动部位及与送布上下矩形块95之间的滑动部位。另外,在填充了油脂之后,用螺钉32将开口部3 1D盖住。
以下参照图11说明上下送布机构。主送布摇杆98及副送布摇杆99,在其一端的双叉部98A、99A内嵌合着摇杆支撑矩形块101,在其另一端的双叉部98B、99B内嵌合着送布上下矩形块95。摇杆支撑矩形块101被滑动自如地安装在摇杆支撑轴100的前端,送布上下矩形块95通过滚针轴承96被安装在缝纫机主轴31的偏心部上。由于当缝纫机主轴31旋转时送布上下矩形块95进行上下的偏心运动,所以主送布摇杆98及副送布摇杆99就绕摇杆支撑轴100摆动,并且被固定在其另一端的主送布牙103及副送布牙104上下运动。
摇杆支撑轴100,在其前端附近形成有圆环状槽部100A,在该圆环状槽部100A内能容纳油脂。摇杆支撑矩形块101与摇杆支撑轴100的滑动部位,由上述圆环状槽部100A内的油脂进行润滑。
滚针轴承96,被从缝纫机主轴31的油脂供给孔31C流入的油脂所润滑。另外,在滚针轴承96的两侧面的开放部设有盖子105A、105B,并在由送布上下矩形块95及盖子105A、105B所形成的空间内封入油脂,以此进一步润滑滚针轴承96。
下面参照图11说明前后送布机构。副送布臂107,其下端被抱箍固定在送布驱动轴61上,并且在其上端侧安装着能沿上下方向滑动的副送布销110。在副送布销110的圆筒部110A上,安装着副送布销矩形块109,该副送布销矩形块109嵌合在副送布摇杆99的嵌合槽99C内。因此,当送布驱动轴61摆动时,副送布臂107向前后(箭头方向)摆动,并且由于副送布摇杆99也通过副送布销110向前后(箭头方向)摆动,所以副送布牙104也前后运动。
在副送布销110的圆筒部110A上,形成有其轴向的油脂储藏孔(未图示)及与该油脂储藏孔交叉的供给孔110B,并且对副送布销矩形块109的内面与副送布销110的滑动部位实行油脂润滑。在副送布销矩形块109上设有小孔109A,当副送布销矩形块109与副送布销110进行滑动运动时,油脂通过该小孔109A移动,并润滑副送布销矩形块109与副送布摇杆99的滑动部位。另外,在副送布臂107上也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油脂储藏孔107A和与该油脂储藏孔107A垂直的小孔107B,并且设有用于堵塞油脂储藏孔107A的盖子107C,以进行对副送布臂107与副送布销110的滑动部位的脂润滑。
下面参照图11说明差动送布机构。被固定在差动调节轴113上的差动调节臂114的前端部,与差动调节连杆115的下端部连接。差动调节连杆115的上端部与副送布销110连接。通过操作与差动调节轴113一体构成的操纵杆116、使差动调节臂114转动并使其前端上升,这样使差动调节连杆115及副送布销110上升。因此,加大了以送布驱动轴61为中心前后摆动的副送布销110的摆动半径。从而,也加大了通过副送布销110及副送布摇杆99而前后运动的副送布牙104的前后送布量。与此相反,如果将差动调节臂114向反方向转动并使其前端部下降,则减小了副送布销110的摆动半径,副送布牙104的前后送布量也被减小。这样可以使副送布牙104的前后送布量变化,另一方面由于主送布牙103的前后送布量是一定的,所以能进行差动送布。
差动调节轴113被轴套117所支撑,在该轴套117内收纳有油脂,以此对轴套117与差动调节轴113的滑动部位进行油脂润滑。
下面参照图12说明主送布机构。在送布驱动轴61上连接着主送布臂120的基端部。在主送布臂120的前端部上连接着主送布臂销121,主送布臂销121与主送布连杆122一端侧的连接孔122A相连接,该主送布连杆122的另一端侧的连接孔122B,通过主送布销套管123与图11的主送布摇杆98相连接。
在送布驱动轴61上设有沿轴向的油脂储藏孔62,并在与该油脂储藏孔62交叉方向上设有供给孔63。该油脂储藏孔62及供给孔63,被用于对送布驱动轴61与第3送布轴用轴承102C(图7)的滑动部位、后述的送布驱动轴61与双链式缝制前后臂126(图13)的滑动部位等进行油脂润滑。在送布轴用轴套102C内部也设有油脂收纳部,并能对与送布驱动轴61相滑动的滑动部位进行油脂润滑。
另外,在主送布臂销121上,向轴心方向设有油脂储藏孔121A、在与轴心方向交叉方向上设有与油脂储藏孔121A连通的油脂供给孔121B。这些油脂储藏孔121A和油脂供给孔121B,用于润滑主送布臂销121与主送布连杆122的滑动部位。用盖子121C将油脂储藏孔121A关闭。
主送布连杆122具有凹部122C,在该凹部122C内能储藏油脂。凹部122C与连接孔122A、122B连通,并对主送布连杆122与主送布臂销121的滑动部位及主送布连杆122与主送布销套管123的滑动部位进行油脂润滑。
下面参照图13说明双链式缝制旋梭机构。被固定在缝纫机主轴31上的双链式缝制凸轮91为偏心轮。在该双链式缝制凸轮91与双链式缝制杆94之间配有滚针轴承92。双链式缝制杆94的前端侧,通过双链式缝制杆销125与双链式缝制前后臂126连接。双链式缝制前后臂126,通过在嵌合孔126A内嵌合着送布驱动轴61,能相对于送布驱动轴61转动。在该双链式缝制前后臂126上,将双链式缝制矩形块127及双链式缝制矩形块销128设在其下端部。在双链式缝制矩形块127的下方,配有抱箍固定于双链式缝制驱动轴140上的双链式缝制矩形块抱箍141,该双链式缝制矩形块抱箍141与双链式缝制矩形块127嵌合。
当缝纫机主轴31旋转时,双链式缝制杆94通过双链式缝制凸轮91、滚针轴承92而摆动,其前端侧向前后(图的箭头方向)运动,双链式缝制前后臂126,通过双链式缝制杆销125以送布驱动轴61为中心向前后方向摆动。这样,双链式缝制驱动轴140,通过双链式缝制矩形块127、双链式缝制矩形块销128、双链式缝制矩形块抱箍141而前后运动。
在双链式缝制凸轮91上,沿轴心方向设有油脂储藏孔,并在与轴心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设有与上述油脂储藏孔连通的油脂供给孔91A。如上所述,从缝纫机主轴31的油脂供给孔31B(图10)流出的油脂,通过油脂供给孔91A对双链式缝制凸轮91与滚针轴承92之间的滑动部位进行润滑,并且双链式缝制凸轮91内的油脂储藏孔内的油脂,也通过油脂供给孔91A对双链式缝制凸轮91与滚针轴承92之间的滑动部位进行润滑。另外,在滚针轴承92的开放部的两侧面上设有盖子142、143,在由双链式缝制凸轮91与双链式缝制杆94及盖子142、143形成的空间内也封入了油脂,以此润滑滚针轴承92。并且在与双链式缝制杆94的双链式缝制凸轮91的连接孔部的内面上,形成圆环状的槽94A并能保持油脂。
另外,在双链式缝制杆94的内部,设有连通与滚针轴承92的滑动部及与双链式缝制杆销125的滑动部的槽94B,形成在该槽94B上储存油脂的结构。另外,孔94C、是用于向槽94B填充油脂的孔。这样,对双链式缝制杆94与滚针轴承92的滑动部及双链式缝制杆94与双链式缝制杆销125的滑动部进行油脂润滑。特别是,对于滚针轴承92,除了从缝纫机主轴31内部供给的油脂、保持于双链式缝制杆94的槽94A内的油脂、被封入由双链式缝制凸轮91与双链式缝制杆94及盖子142、143形成的空间内的油脂之外,还能向滚针轴承92的外圆周部供给油脂,而使润滑完善。
在双链式缝制杆销125的轴心方向,设有油脂储藏孔125A,在与轴心方向交叉的方向,设有与上述油脂储藏孔125A连通的油脂供给孔125B,并设有关闭油脂储藏孔125A的盖子125C。从该油脂储藏孔125A及油脂供给孔125B流出的油脂,润滑双链式缝制杆销125与双链式缝制杆94的滑动部位。
在双链式缝制矩形块销128的轴心方向,设有油脂储藏孔128A,在与轴心方向交叉的方向,设有与上述油脂储藏孔128A连通的油脂供给孔128B。以此,对双链式缝制矩形块销128与双链式缝制矩形块127的滑动部位进行油脂润滑。另外,在双链式缝制矩形块127的内部,设有滑动孔127A,并在与该滑动孔127A交叉的方向上设有与上述油脂储藏孔127A连通的油脂供给孔127B,并且设有关闭该油脂储藏孔128A的盖子128C。以此,除了对双链式缝制矩形块销128与双链式缝制矩形块127的滑动部位进行脂润滑以外,还对双链式缝制矩形块127与双链式缝制矩形块抱箍141的滑动部位进行脂润滑。
另外,在双链式缝制前后臂126的嵌合孔126A内,设有未图示的槽部,以保持从送布驱动轴61内部所供给的油脂,并可以可靠地对与送布驱动轴61的滑动部位进行油脂润滑。
在送布机构收纳部17内,收纳有作为驱动轴的缝纫机主轴3 1及送布驱动轴61的一部分、和将从驱动轴31、61的驱动力转换为规定运动并传递给送布牙103,104的送布机构以及使双链式缝制驱动轴140前后运动的双链式缝制旋梭机构,但在本实施例中,如上述说明,通过在驱动轴31、61以及各机构规定部位设置油脂储藏孔,而对送布机构收纳部17内的各滑动部位供给油脂,以防止烧轴。
另外,在设有油脂储藏孔、及与该油脂储藏孔连通的油脂供给孔的机构零件或驱动轴31,61上,为了防止从油脂储藏孔一次流出大量的油脂、并少量且稳定地供给油脂,最好在油脂供给孔内安装毛毡等的多孔性部件。或者在油脂储藏孔内的油脂供给孔附近配置多孔性部件,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下面参照图6、14及15说明上旋梭机构收纳部21内的结构。
如图6所示,上旋梭驱动轴46,可灵活旋转地被保持在分别配置于沿缝纫机主轴31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且同轴贯穿于在缝纫机机架2上所形成的上旋梭轴支撑孔118A、118B上的轴承(未图示)上。该上旋梭驱动轴46的位于正面侧FS的前端,凸出于形成在正面壁2FW外侧的上旋梭机构收纳部21内。
如图14及15所示,在上旋梭机构收纳部21内,在上旋梭驱动轴46的前端上,固定着上旋梭臂76的一端。上旋梭臂76的另一端,通过上旋梭抱箍销77与上旋梭抱箍78连接。由于上旋梭抱箍78在其前端上支撑着上旋梭74,所以能滑动灵活地被上旋梭导轨79所支撑。上旋梭导轨79,由上旋梭导轨支座72能绕其中心按图上的箭头方向灵活转动地支撑着。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旋梭抱箍销77内,沿轴心方向设有油脂储藏孔77A,沿与轴心方向垂直的方向设有与上述油脂储藏孔77A连通的油脂供给孔77B,并设有堵塞油脂储藏孔77A的盖子77C。从盖子77C流出的油脂,能对上旋梭抱箍销77与上旋梭抱箍78的滑动部进行油脂润滑并可以防止烧轴。
另外,为了防止从油脂储藏孔77A一次流出大量的油脂并少量且稳定地供给油脂,最好在油脂供给孔77B内安装毛毡等的多孔性部件。或者,在油脂储藏孔77A内的、于油脂供给孔77B附近配置多孔性部件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下面参照图4、16及17说明机针机构收纳部18内的结构。
机针驱动轴50,如图4所示,被配置于缝纫机机架2的孔133A、133B内的轴承(未图示)能灵活转动地支撑在基部2A的上方。该机针驱动轴50的前端部,如图16及17所示,凸出于缝纫机机架2的机针机构收纳部18内,且固定着机针驱动臂55的一端。机针驱动臂55的另一端,通过第1机针驱动连杆销56与机针驱动连杆57连接,机针驱动连杆57,通过第2机针驱动连杆销58与针杆129连接。针杆129,可往复运动地由配置于缝纫机机架2的头部2C上的上下一对轴承的针杆上轴套130A及针杆下轴套130B所支撑。用该机针机构使针杆129上下运动。
在针杆上轴套130A及针杆下轴套130B的内部,形成有能保持油脂的槽部(未图示),以储存于该槽部的油脂来润滑与针杆129滑动的滑动部。另外如图17所示,在第1机针驱动连杆销56的内部,沿其轴心方向设有油脂储藏孔56A,沿与轴心方向交叉的方向设有连通上述油脂储藏孔56A的油脂供给孔56B,并设有堵塞油脂储藏孔56A的盖子56C。以此,对第1机针驱动连杆销56与机针驱动连杆57的滑动部位进行油脂润滑。同样,在第2机针驱动连杆销58的内部,沿其轴心方向设有将油脂储藏孔58A,沿与轴心方向交叉的方向设有连通上述油脂储藏孔58A的油脂供给孔58B,并设有堵塞油脂供给孔58A的盖子58C。以此,对第2机针驱动连杆销58与机针驱动连杆57的滑动部位进行油脂润滑。这样,由于向机针机构收纳部18内的各滑动部位(各运动部位)供给油脂,所以能防止烧轴。
另外,为了防止从油脂储藏孔56A、58A一次流出大量的油脂并少量且稳定地供给油脂,最好在油脂供给孔56B、58B内安装毛毡等的多孔性部件。或者,在油脂储藏孔56A、58A内的油脂供给孔56B、58B附近配置多孔性部件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图4、6中,132A、132B是收纳旋转自如地支撑下旋梭驱动轴52的轴承的支撑孔,并沿与缝纫机主轴3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同轴贯穿缝纫机机架2。另外,135A、135B是收纳旋转自如地支撑双链式缝制驱动轴140的轴承的支撑孔,并沿与缝纫机主轴3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同轴贯穿缝纫机机架2。
以上根据图示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1、2所述的缝纫机,由于对上述机针机构收纳部及/或上述构上旋梭机构收纳部的收纳部进行油脂润滑,并在该收纳部的上述机构上设有储藏油脂的油脂储藏孔,所以可以解决从该收纳部泄漏润滑油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3、4所述的缝纫机,由于对送布机构收纳部进行油脂润滑,并在配置于送布机构收纳部内部的缝纫机主轴或机构的规定之处设有储藏了油脂的油脂储藏孔,所以可以解决从该送布机构收纳部泄漏润滑油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5所述的缝纫机,由于其机构有双链式缝制杆或送布上下矩形块,并且通过滚针轴承将双链式缝制杆或送布上下矩形块与缝纫机主轴连接,且在滚针轴承的两侧面的开放部设有盖部,所以能在该滚针轴承部增加油脂的储存量。
根据本发明6所述的缝纫机,在双链式缝制杆上设有朝向滚针轴承外圆周部的槽,并在该槽内储存油脂,以此可以进一步增加油脂的储存量。
根据本发明7、8所述的缝纫机,由于在油脂供给孔内装有多孔性部件、或在油脂储藏孔内的、油脂供给孔附近配置多孔性部件,所以能防止从油脂储藏孔一次流出大量的油脂,能少量且稳定地供给油脂。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是具有将缝纫机主轴的驱动力传递给机针驱动轴、送布驱动轴、上旋梭驱动轴、并可进行双链式缝制或锁边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缝纫机机架上设有收纳配置于所述机针驱动轴的前端侧且将从所述机针驱动轴输出的驱动力转换为往复运动并传递给针杆的机针机构的机针机构收纳部,和收纳配置于所述送布驱动轴前端且将从所述送布驱动轴输出的驱动力转换为规定运动并传递给送布牙的送布机构的送布机构收纳部,和收纳配置于所述上旋梭驱动轴前端侧且将从所述上旋梭驱动轴输出的驱动力转换为摇摆运动并传递给上旋梭的上旋梭机构的上旋梭机构收纳部,并且在被收纳于该收纳部内的机构上,设有储藏油脂的油脂储藏孔,用以对所述机针机构收纳部及/或所述上旋梭机构收纳部进行油脂润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连接销的轴心方向设有油脂储藏孔,并且在与轴心方向交叉方向设有与所述油脂储藏孔连通的油脂供给孔。
3.一种缝纫机,是具有将缝纫机主轴的驱动力传递给机针驱动轴、送布驱动轴、上旋梭驱动轴、并可进行双链式缝制或锁边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缝纫机机架上设有收纳配置于所述机针驱动轴的前端侧且将从所述机针驱动轴输出的驱动力转换为往复运动并传递给针杆的机针机构的机针机构收纳部,和收纳配置于所述送布驱动轴前端且将从所述送布驱动轴输出的驱动力转换为规定运动并传递给送布牙的送布机构、使双链式缝制驱动轴前后运动的双链式缝制旋梭机构以及所述缝纫机主轴的一部分的送布机构收纳部,以及收纳配置于所述上旋梭驱动轴前端侧且将从所述上旋梭驱动轴输出的驱动力转换为摇摆运动并传递给上旋梭的上旋梭机构的上旋梭机构收纳部,并且在配置于所述送布机构收纳部内的缝纫机主轴或所述机构的规定之处、设置储藏油脂的油脂储藏孔,以对所述送布机构收纳部进行油脂润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主轴或连接销的轴心方向设有油脂储藏孔,并且在与轴心方向交叉方向设有与所述油脂储藏孔连通的油脂供给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有油脂储藏孔的机构,是双链式缝制杆或送布上下矩形块,并且通过滚针轴承将所述双链式缝制杆或送布上下矩形块与主轴连接,且在所述滚针轴承两侧面的开放部设有盖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链式缝制杆上,设有朝向所述滚针轴承外圆周部的槽,并在该槽内储存油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油脂供给孔或油脂供给孔附近的油脂储藏孔内,装有多孔性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油脂供给孔或油脂供给孔附近的油脂储藏孔内,装有多孔性部件。
全文摘要
一种缝纫机,是至少进行双链式缝制或锁边的缝纫机,设有送布机构收纳部(17)、连接机构收纳部(16)、上旋梭机构收纳部(21),并且在所述机构的规定之处,设有储藏油脂的油脂储存部(77A)、(56A)、(58A),用于对机针机构收纳部(18)及上旋梭机构收纳部(21)中的至少一个收纳部进行使用油脂的油脂润滑。这种缝纫机,是既能防止污染缝制物的润滑油的泄漏、又具有耐久性的两全其美的缝纫机。
文档编号D05B55/14GK1492095SQ0315701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9日
发明者平野靖明, 应性宝 申请人:重机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