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30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赋予各种材料脱模性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尤其是涉及在生产弹性纤维过程中的纺丝工序中所使用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生产弹性纤维过程中的纺丝工序中,有人提出了通过将作为防胶结剂的固态金属皂悬浮在附着于纤维上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spinfinish)中,而获得脱模效果的方法(特开平11-269765号公报、特开平11-12952号公报)。
但问题是,在上述方法中,尽管防胶结效果比较好,但在采用喷嘴供油(供表面活性剂)方式的生产中这种固态成分会在喷嘴内发生堵塞,不能进行纺丝。另外,在采用滚筒供油方式的生产中,因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中会出现凝聚、沉淀等问题,分散稳定性差,当使用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时,会出现对纤维丝的附着不均等而无法发挥均匀的防胶结性的问题,而且在后续的加工工序中会因张力的变化等而造成断丝等。

发明内容
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利用这种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时,在采用喷嘴供油方式的生产中不会出现喷嘴堵塞,能进行稳定的操作,而且在长时间内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具有良好的时效稳定性和纤维之间的防胶结性。
本发明人等为了获得上述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由基础油和高级脂肪酸金属盐组成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中,在25℃下把表面活性剂的浊度调整在特定的范围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特征在于,由选自硅油(A1)和烃类润滑油(A2)中的至少1种基础油(A)、以及高级脂肪酸金属盐(B)组成,且在25℃下的浊度为20mg/L以下。本发明还涉及对弹性纤维提供0.1~12重量%该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弹性纤维的处理方法;以及采用上述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而成的弹性纤维。
本发明中的基础油(A)选自硅油(A1)和烃类润滑油(A2)。
作为(A1)可举例为,在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一部分被碳原子数2~20的烷基和/或苯基所取代的物质中,25℃下的粘度优选为1~1000mm2/s的物质。进一步优选2~500mm2/s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特别优选3~200mm2/s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最优选3~50mm2/s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作为(A2)可举例为,在矿物油及其精制油、加氢油、裂解油等当中,25℃下的粘度为1~1000mm2/s的物质。进一步优选2~500mm2/s的矿物油及其精制油,更优选3~200mm2/s的矿物油及其精制油,特别优选3~50mm2/s的矿物油及其精制油,最优选3~50mm2/s的液体石蜡。
作为(A),优选25℃下的粘度为1~1000mm2/s的基础油,进一步优选2~500mm2/s的基础油,特别优选3~200mm2/s的基础油,最优选3~50mm2/s的基础油。
作为(A),可以分别单独使用(A1)、(A2),也可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优选单独使用(A2)或使用(A1)和(A2)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A1)和(A2)的混合物。
当使用混合物时,(A1)和(A2)的含量比(质量比)优选为80/20~5/95,进一步优选70/30~5/95,特别优选60/40~5/95。
在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中,作为高级脂肪酸金属盐(B),可以优选使用碳原子数6~30的饱和或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8~24、更优选碳原子数12~24、特别优选碳原子数16~22的饱和或不饱和高级脂肪酸。作为高级脂肪酸的具体例,能列举出如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异硬脂酸、甘二碳酸、油酸、反油酸、芥子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蓖麻醇酸等。在这些脂肪酸中,优选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和甘二碳酸,特别优选硬脂酸。可以单独使用这些脂肪酸,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优选的金属盐,可列举出碱金属盐(锂盐、钠盐、钾盐等)、碱土类金属盐(钡盐、钙盐、镁盐等)、IIB族金属盐(例如,锌盐等)、过渡金属(镍、铁、铜、锰、钴、银、金、铂、钯、钛、锆、镉等)的盐、IIIB族金属盐(例如,铝盐)、IVB族金属(锡、铅等)的盐、以及镧系金属(镧、铈等)的盐等,进一步优选的金属盐是碱金属盐、碱土类金属盐和IIIB族金属盐,特别优选碱土类金属盐。
作为高级脂肪酸金属盐(B)的具体例,能列举出如月桂酸锂盐、月桂酸钠盐、月桂酸钾盐,肉豆蔻酸锂盐、肉豆蔻酸钠盐、肉豆蔻酸钾盐,棕榈酸锂盐、棕榈酸钠盐、棕榈酸钾盐,硬脂酸锂盐、硬脂酸钠盐、硬脂酸钾盐,异硬脂酸锂盐、异硬脂酸钠盐、异硬脂酸钾盐,甘二碳酸锂盐、甘二碳酸钠盐、甘二碳酸钾盐,二月桂酸镁盐、二月桂酸钙盐、二月桂酸钡盐,二肉豆蔻酸镁盐、二肉豆蔻酸钙盐、二肉豆蔻酸钡盐,二棕榈酸镁盐、二棕榈酸钙盐、二棕榈酸钡盐,二硬脂酸镁盐、二硬脂酸钙盐、二硬脂酸钡盐,二异硬脂酸镁盐、二异硬脂酸钙盐、二异硬脂酸钡盐,二甘二碳酸镁盐、二甘二碳酸钙盐、二甘二碳酸钡盐,棕榈酸硬脂酸镁盐、棕榈酸硬脂酸钙盐、棕榈酸硬脂酸钡盐等。其中特别优选硬脂酸的碱土类金属盐,最优选的是二硬脂酸镁盐。此外,在市售的二硬脂酸镁盐等中混有作为杂质的部分未反应的氢氧化硬脂酸镁盐,但并不造成影响。
可以单独使用高级脂肪酸金属盐(B),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
在本发明中,表面活性剂(C)是除高级脂肪酸金属盐(B)之外的表面活性剂,优选溶解度参数(下面简称为SP值)为7.0~10.5的物质,进一步优选为7.5~10.0的物质,特别优选为8.0~9.5的物质。如果在这个范围内,则与基础油(A)及高级脂肪酸金属盐(B)的互溶性良好,可以改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时效稳定性。
如下所示,上述SP值是指用内聚能密度和摩尔体积的比值的平方根表示的值。
=(ΔE/V)1/2这里,ΔE表示内聚能密度。V表示摩尔体积,其值是根据Robert F.Fedors等的计算得出的值,如在高分子工程和科学(Polymer engineeringand science)第14卷的第147~154页(1974)中有所记载。
(C)是选自不包括高级脂肪酸金属盐(B)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2)、两性表面活性剂(C3)、以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4)当中的至少一种以上表面活性剂,但优选(C1)和/或(C2)。
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1),可列举为磺酸(盐)(C1-1)、羧酸(盐)(C1-2)、硫酸酯(盐)(C1-3)、磷酸酯(盐)(C1-4)。
作为磺酸(盐)(C1-1),可列举为碳原子数1~24的醇的磺基琥珀酸(一、二)酯(盐)(C1-1A)、碳原子数8~24的α-烯烃的磺酸化物(盐)(C1-2B)、具有碳原子数8~14的烷基的烷基苯磺酸(盐)(C1-2C)、石油磺酸(盐)(C1-2D)。而且,构成(C1-2A)、(C1-2B)的疏水基可以是源于天然物质的基团,也可以是合成基团。这些磺酸(盐)中优选用通式(1)表示的(C1-1A)。
式中,作为R1、R2,分别可列举为碳原子数1~24的烷基、碳原子数2~24的烯基。
作为碳原子数1~24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烷基,也可以是支链烷基,可列举为甲基、乙基、正和异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一烷基和二十二烷基以及2-乙基癸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2~24的烯基,可以是直链烯基,也可以是支链烯基,可列举为正和异丙烯基、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癸烯基、十一烯基、十二烯基、十四烯基、十五烯基、十六烯基、十七烯基、十八烯基、十九烯基以及2-乙基癸烯基等。
在R1、R2当中优选碳原子数3~24的烷基。也可以是它们的2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A可列举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其中优选的是亚乙基、亚丙基。也可以是它们的2种以上的混合物。当为混合物时,可以是无规和嵌段中的任一种。m、n和m+n是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10的整数,优选0或1~6的整数,进一步优选0或1~3的整数。如果在该范围内,则和基础油的互溶性较好。
作为M,可列举出氢原子、碱金属原子(锂、钾、钠等)或胺(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2-乙基己胺等)。其中优选的是碱金属原子。也可以是它们的2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用通式(1)表示的磺基琥珀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1-1A)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磺基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钠、磺基琥珀酸棕榈基硬脂钾、聚氧乙烯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EO6摩尔加成物(m=n=3))等。
作为羧酸(盐)(C1-2),可举例为用下述通式(2)表示的醚羧酸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构成这些物质的脂肪酸和醇可以源于天然物质,也可以是合成物质,而且羧基或羟基的结合位置可以在烃基末端,也可以在侧链上。
R3-O-(AO)P-CH2COOM(2)式中,R3的具体例和优选基团和上述R1、R2相同。A和M和通式(1)中相同。p是0或1~10的整数,优选1~6。如果在该范围内,则和基础油的互溶性较好。
作为通式(2)所表示的醚羧酸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1-2)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辛醇羧甲基化钠盐、癸醇羧甲基化钠盐、月桂醇羧甲基化钠盐、Dobanol 23羧甲基化钠盐和十三醇羧甲基化钠盐、辛醇EO4摩尔加成物羧甲基化钠盐、月桂醇EO4摩尔加成物羧甲基化钠盐、异十三醇EO3摩尔加成物羧甲基化钠盐、Dobanol 23 EO3摩尔加成物羧甲基化钠盐、十三醇EO5摩尔加成物羧甲基化钠盐、以及月桂醇羧甲基化物、月桂醇EO2.5摩尔加成物羧甲基化物等。
作为这些优选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辛基醚醋酸钠、癸基醚醋酸钠、月桂基醚醋酸钠、十三烷基醚醋酸钠、聚氧乙烯辛基醚醋酸钠(EO3摩尔加成物)、聚氧乙烯基十三烷基醚醋酸钠(EO3摩尔加成物)、以及聚氧乙烯基月桂基醚醋酸(EO2.5摩尔加成物)等。
作为硫酸酯(盐)(C1-3),可列举出高级醇硫酸酯(盐)[碳原子数8~18的脂肪族醇的硫酸酯(盐)](C1-3A)、高级烷基醚硫酸酯(盐)[碳原子数8~18的脂肪族醇的EO1~10摩尔加成物的硫酸酯(盐)](C1-3B)、磺化油(直接硫酸化且中和天然不饱和油脂或不饱和蜡的物质)(C1-3C)、硫酸化脂肪酸酯(对不饱和脂肪酸的低级醇酯进行硫酸化中和的物质)(C1-3D)以及硫酸化烯烃(对碳原子数12~18的烯烃进行硫酸化中和的物质)(C1-3E)。
作为优选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磺化蓖麻油、硫酸化牛油、硫酸化花生油、硫酸化油酸丁盐、硫酸化蓖麻醇酸丁酯等。
作为磷酸酯(盐)(C1-4),可列举出碳原子数8~24的高级醇的磷酸(一、二)酯(盐)(C1-4A)、碳原子数8~24的高级醇的AO加成物的磷酸(一、二)酯(盐)(C1-4B)。其中,构成这些物质的高级醇可以源于天然物质,也可以是合成物质。
其中,优选的是碳原子数8~18的高级醇的AO加成物的磷酸(一、二)酯(盐)。
作为用于(C1-3B)的AO,可列举出EO、氧化丙烯(下面简称为PO)和环氧丁烷。其中优选的是EO和PO。另外,作为相对于高级醇1摩尔的AO的加成摩尔数,通常为1~50摩尔,优选1~20摩尔。
作为优选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辛醇磷酸一酯钾盐、辛醇磷酸二酯二钾盐、月桂醇磷酸一酯一钾盐、月桂醇磷酸二酯二钾盐、异硬脂醇的EO5摩尔加成物的磷酸一酯钾盐、异硬脂醇的EO5摩尔加成物的磷酸二酯二钾盐等。
当(C1)采用盐的形式时,通常为钠盐、钾盐、铵盐和烷醇胺(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单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等)盐。其中优选的是钠盐、钾盐、烷醇盐。
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2),优选可列举出用通式(3)表示的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2-1)和用通式(4)表示的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2-2)等。
(3) (4)[式中,R4、R5、R6相互独立地表示从碳原子数1~24的烷基、烯丙基,碳原子数2~24的烯基、羟烷基、聚亚氧烷基(亚烷基的碳原子数2~4)、和用通式R8-T-R9-表示的基团(R8是从碳原子数1~24的脂肪酸中除去COOH基的残基,R9是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或羟亚烷基,T表示-COO-或-CO-NH-。)中选择的基团,R7是碳原子数1~24的烷基、烯基、羟烷基或聚亚氧烷基;R4、R5和R6中的任意两个可以相互结合并与N一同形成杂环;Q-表示无机酸阴离子或有机酸阴离子,QH是表示无机酸或有机酸]。
作为R4、R5、R6的碳原子数1~24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能列举出甲基、乙基、正和异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一烷基和二十二烷基以及2-乙基癸基等;作为碳原子数2~24的烯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能列举出正和异丙烯基、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癸烯基、十一烯基、十二烯基、十四烯基、十五烯基、十六烯基、十七烯基、十八烯基、十九烯基以及2-乙基癸烯基等。
作为R4、R5、R6的碳原子数1~24的羟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能列举出羟甲基、羟乙基、正和异羟丙基、羟丁基、羟己基、羟辛基、羟癸基、羟十二烷基、羟十四烷基、羟十六烷基和羟十八烷基等。
在这些基团中,进一步优选的是碳原子数8~24的烷基、烯基、羟烷基。
作为R7的碳原子数1~24的烷基、烯基、羟烷基或聚亚氧烷基,与在R4、R5、R6列举的基团相同。其中优选的是碳原子数1~4的烷基和羟烷基。
作为R4、R5和R6中的任意两个相互结合并与N一同形成杂环、脂环式化合物的结构,能列举出如咪唑啉环、咪唑环、吡啶环、嘧啶环、哌啶环和吗啉环。
作为构成残基R8的碳原子数1~24的脂肪酸,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能列举出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异硬脂酸、甘二碳酸、2-乙基己酸等。其中优选的是碳原子数6~24的脂肪酸。
作为R9的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能列举出亚甲基、亚乙基、正和异亚丙基、亚丁基;作为碳原子数1~4的羟亚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能列举出羟亚甲基、羟亚乙基、正和异羟亚丙基、羟亚丁基等。
其中优选的是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
在通式(3)中,作为形成阴离子Q-的酸QH,能列举出下列的酸。
(q1)无机酸氢卤酸(盐酸、溴酸、碘酸等)、硝酸、碳酸、磷酸等;(q2)有机酸(q2-a)烷基硫酸酯甲基硫酸、乙基硫酸等碳原子数1~8的烷基硫酸酯;
(q2-b)烷基磷酸酯二甲基磷酸、二乙基磷酸等碳原子数1~8的一/或二烷基磷酸酯;(q2-c)碳原子数1~30的脂肪族一元羧酸饱和一元羧酸(作为残基构成R5的脂肪酸而举例的酸等)、不饱和一元羧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油酸等)、和脂肪族羟基羧酸(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丁酸、羟基己酸、蓖麻醇酸、羟基硬脂酸、葡糖酸等);(q2-d)碳原子数7~30的芳族或杂环一元羧酸芳族一元羧酸(苯甲酸、萘酸、肉桂酸等)、芳族羟基羧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扁桃酸等)、和杂环一元羧酸(吡咯烷酮羧酸等);(q2-e)2~4元的多元羧酸碳原子数2~3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脂肪族多元羧酸[饱和多元羧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等)、碳原子数4~30的不饱和多元羧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等)];碳原子数4~20的脂肪族羟基多元羧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等);碳原子数8~30的芳族多元羧酸[二羧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和联苯二羧酸(2,2’-、3,3’-和/或2,7-体))、三或四元羧酸(偏苯三甲酸、均苯四酸等)];含硫的碳原子数4~30的多元羧酸(硫代二丙酸等);(q2-f)碳原子数2~30的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磺基丙氨酸等氨基酸;(q2-g)有机酸改性硅酮二有机聚硅氧烷的甲基的一部分被-R7COOH基和/或-R7SO3H基取代的有机酸。R7是碳原子数2~5的亚烷基,剩下的部分可以是甲基、苯基、碳原子数2~20的烷基或-(CH2)p-Ph(Ph是苯基,p表示1~4的整数)基。
(q2-h)脂肪族醇(碳原子数8~24)的羧甲基化物辛醇的羧甲基化物,癸醇的羧甲基化物、月桂醇的羧甲基化物和十三醇(協和発酵製)的羧甲基化物等;(q2-i)脂肪族醇(碳原子数8~24)的EO和/或PO1~20摩尔加成物的羧甲基化物、辛醇EO3摩尔加成物的羧甲基化物、月桂醇EO2.5摩尔加成物的羧甲基化物、异硬脂醇EO3摩尔加成物的羧甲基化物、和十三醇EO2摩尔加成物的羧甲基化物等;其中进一步优选的是甲基硫酸、乙基硫酸、己二酸、葡糖酸、尤其是异硬脂酸、25℃下的粘度为10~8,000(进一步优选为20~5,000,特别优选30~1000)mm2/s且羧基当量为300~8,000(进一步优选400~4,000,特别优选500~1,500)的羧基改性硅酮、和月桂醇EO1~5摩尔加成物的羧甲基化物。
作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2-1),优选的是烷基(碳原子数1~30)三甲基铵盐(如,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月桂基三甲基异硬脂酸铵、月桂基三甲基铵羧基改性硅酮盐等)、二烷基(碳原子数1~30)二甲基铵盐[如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二辛基二甲基溴化铵、二癸基二甲基异硬脂酸铵、二(二癸基二甲基铵)己二酸、二癸基二甲基铵羧基改性硅酮盐、二癸基二甲基月桂醇铵EO1~5摩尔加成物的羧甲基化物的盐等]、含氮环的季铵盐(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盐等)、含聚(加成摩尔数2~15)氧亚烷(碳原子数2~4)链的季铵盐[如,聚(加成摩尔数3)氧乙烯三甲基氯化铵等]、烷基(碳原子数1~30)酰胺烷基(碳原子数1~l0)二烷基(碳原子数1~4)甲基铵盐(如,硬脂酰胺乙基二乙基甲基铵甲硫酸盐(methosulfate)等)。
其中进一步优选的是烷基三甲基铵的有机酸盐,特别优选的是二烷基二甲基铵的有机酸盐。
作为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2-2),可优选使用的是用无机酸(如,盐酸、硝酸、硫酸、氢碘酸等)或有机酸(如,醋酸、甲酸、草酸、乳酸、葡糖酸、己二酸、烷基硫酸等)中和叔胺而得到的物质。能列举出碳原子数3~90的脂肪族叔胺(如,三乙胺、乙基二甲胺、二癸基甲基胺、N,N,N’,N’-四甲基乙二胺、月桂酰胺丙基二甲胺等)、碳原子数3~90的脂环式(包括含氮杂环)叔胺(如,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N-甲替吗啉、4-二甲胺基吡啶、N-甲基咪唑、4,4’-联吡啶等)、含碳原子数3~90的羟烷基的叔胺(如,三乙醇胺一硬脂酸酯、N-硬脂酰胺乙基二乙醇胺等)等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等。
其中进一步优选的是脂肪族胺的无机酸盐和有机酸盐。
在这些表面活性剂(C)当中,优选(C1-1A)、(C1-2)、(C2-1)、(C2-2)。
这些(C)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
从防胶结性和平滑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A)+(B)+(C)的总量,(A)的含量(质量%)优选为75~98.5%,进一步优选下限为77、上限为98,特别优选下限为80、上限为97.5。
如果是在这些范围之内,则平滑性良好,即使在纺丝11~22分特(dtx)等细丝时,也不会出现断丝等问题。
相对于(A)+(B)+(C)的总量,(B)的含量(质量%)优选为0.5~5,进一步优选下限为0.7,上限为4。
如果是在这些范围之内,则防胶结性良好,整个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粘度随时间上升得较小,即使在纺丝11~22dtx等细丝时,也不会出现断丝等问题。
相对于(A)+(B)+(C)的总量,(C)的含量(质量%)优选为1~20,进一步优选下限为2、上限为18,特别优选下限为3、上限为16。
如果是在这些范围之内,则当以喷嘴供油方式进行生产时,(B)不会在喷嘴内堵塞,能够较稳定地进行纺丝,不会出现断丝等问题。
另外,从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时效稳定性的观点出发,(B)和(C)的配合质量比优选为40/60~1/99,进一步优选38/62~2/98,特别优选35/65~3/97。
如果是在这些范围之内,则平滑性良好,并能稳定地进行采用喷嘴供油方式的生产。
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在25℃下的粘度通常为1~500mm2/s。优选2~100mm2/s,进一步优选3~50mm2/s。
如果是在这些范围之内,则平滑性良好,且纺丝工序时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较少飞散,不必担心作业环境变差。
从喷嘴供油方式的生成稳定性、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时效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在25℃下的浊度通常为20mg/L以下。优选15mg/L以下,特别优选10mg/L以下。从测定界限的角度考虑,下限通常为0.0001mg/L以上,优选0.01mg/L以上。
浊度可通过积分球式光电光度法、散射光测定法、透过光测定法等进行测量,本发明中的浊度是通过积分球式光电光度法(JIS K0101-1998、9.4.积分球浊度)测定的值。
从喷嘴供油方式的生成稳定性、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时效稳定性的观点出发,(B)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1~200nm。进一步优选2~100nm,特别优选3~80nm。
如果体积平均粒径超过200nm,则喷嘴供油方式的生产稳定性会变差。体积平均粒径通常采用动态光散射法(表面活性剂评价-试验法(日本油化学会)、212页(2002))、或X射线衍射法(JIS 0131-1996,X射线衍射分析通则)来测定,本发明的体积平均粒径是采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的值。
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除了含有(A)、(B)、(C)之外,必要时还可以含有其他成分(D)。作为(D),能列举出如除(B)之外的防胶结成分(D1)、抗静电成分(D2)、软化成分(D3)和除此之外的添加剂(D4)。另外,也可以含有后述的溶解助剂(E)。
(D1)可以在不损坏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性能的范围内追加配合,通过追加使用可以增大防胶结效果。
作为(D1),能列举出如常温下为固体的硅酮(D11)、聚醚改性硅酮(D12)、除此之外的防胶结剂(D13),也可以将这些物质并用2种以上。这里,常温下为固体是指25℃时为固体。
作为常温(25℃)下为固体的硅酮(D11),可举例为分子内含有3官能性硅氧烷单元、或4官能性硅氧烷单元的聚有机硅氧烷(硅酮树脂)等,可举例为支化度较高的三维结构的固体聚合物[例如,作为主构成成分含有2官能性硅氧烷单元(D单元)和3官能性硅氧烷单元(T单元)的DT树脂、作为主构成成分含有1官能性硅氧烷单元(M单元)和4官能性硅氧烷单元(Q单元)的MQ树脂、只由T单元构成的polyorganosilsesquioxane等]。
优选的是重均分子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简称为Mw)为1,000~100,000的聚甲基硅酮树脂、和由Mw为1,000~100,000的胺改性有机聚硅氧烷构成的树脂,进一步优选1,500~30,000的甲基硅酮树脂。
作为聚醚改性硅酮(D12),可举例为用下述通式(5)表示的聚醚改性硅酮等。
(5)式中,R10、R11、R12和R13中的至少一个是含聚亚氧烷基链的基团。剩下的可以是甲基、碳原子数2~20的烷基、苯基或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
聚亚氧烷基,是可用通式-A1-O-(A2-O)s-R14表示的基团,这里,R14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0的烷基;A1是碳原子数1~5的亚烷基;A2是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A1和A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是嵌段状,也可以是无规状。s表示1~100的整数。a、b分别表示1~10,000的整数。
相对于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重量,(D1)的配合量(质量%)优选为4以下,进一步优选2以下。另外,相对于(B)100质量份,优选在20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100质量份以下。
作为抗静电成分(D2),可举例为两性表面活性剂(D21)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22)。
作为(D21),可以使用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和磺酸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D21)当中优选的表面活性剂,可举例为用下述通式(6)、(7)或(8)表示的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2种以上的混合物。
(6)式中,R15、R16、R17分别独立地表示从碳原子数1~30的烷基、烯基、羟烷基、聚亚氧烷基(亚烷基的碳原子数2~4)、以及用式R19-T-R20-表示的基团(R19表示从碳原子数1~30的脂肪酸中除去COOH基的残基,R20表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或羟亚烷基,T表示-COO-或-CONH-)中选出的基团;R18表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或羟亚烷基;X-表示COO-或SO3-。
(7) (8)[式中,(8)中,R21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烷基、烯基、羟烷基;R22表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或羟亚烷基;R23表示氢原子或用式-R22COOY1/r表示的2价基团;R23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30的烷基或烯基。L是氢原子、碱金属、碱土类金属或铵的阳离子,当有多个L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表示L的化合价数,是1或2]。
作为,R15、R16、R17、R21和R23的碳原子数1~30的烷基、以及碳原子数2~30的烯基,和上述的R1、R2相同,优选的基团也和上述的R1、R2相同。作为R15、R16、R17和R21的碳原子数1~30的羟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能列举出羟甲基、羟乙基、正和异羟丙基、羟丁基、羟己基、羟辛基、羟癸基、羟十二烷基、羟十四烷基、羟十六烷基和羟十八烷基等。
作为R15、R16和R17的聚亚氧烷基,可举例为用式R24-(OA3)t-表示的基团(R24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A3是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t是2~15的整数)。作为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A3,能列举出1,2-亚乙基、1,2-和1,3-亚丙基、1,2-、2,3-、1,3-和1,4-亚丁基等。碳原子数1~4的烷基R24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能列举出甲基、乙基、正和异丙基、丁基等。
作为构成用R19-T-R20-表示的基团中的残基R19的碳原子数1~30的脂肪酸,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能列举出甲酸、醋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异硬脂酸、甘二碳酸、2-乙基己酸等。其中优选的是碳原子数6~24的脂肪酸。
作为R20的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能列举出亚甲基、亚乙基、正和异亚丙基、亚丁基;作为碳原子数1~4的羟亚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能列举出羟亚甲基、羟亚乙基、正和异羟亚丙基、羟亚丁基等。其中优选的是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
其中优选的是,R15和R21是碳原子数6~24的烷基、烯基、羟烷基和R19CONHR20-基,R16、R17是碳原子数1~24的烷基、烯基和羟烷基,R22是氢原子和碳原子数6~24的烷基、烯基。
作为R18和R22的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和羟亚烷基,可列举出和R20相同的基团,优选的基团也和R20相同。
X-中优选的是COO-。
R23是氢原子或-R22-COOL1/r基。其中优选的是R23为氢原子的物质和R23为-R22-COOL1/r基的物质的混合物。
作为L的碱金属,可列举出锂、钾、钠等;作为碱土类金属,可列举出钙、镁等;作为铵阳离子,可列举出一-、二-和三-乙醇胺阳离子、2-乙基己胺阳离子等。其中优选的是氢原子和碱金属。
作为用通式(6)表示的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如烷基(碳原子数1~30)二甲基甜菜碱、烷基(碳原子数1~30)酰胺烷基(碳原子数1~4)二甲基甜菜碱、烷基(碳原子数1~30)二羟烷基(碳原子数1~30)甜菜碱、磺基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其中优选的是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烷基酰胺烷基二甲基甜菜碱。
作为用通式(7)表示的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如丙氨酸[烷基(碳原子数1~30)氨基丙酸型、烷基(碳原子数1~30)亚氨二丙酸型等]两性表面活性剂、甘氨酸[烷基(碳原子数1~30)氨基乙酸型等]两性表面活性剂。其中优选的是烷基氨基丙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烷基亚氨二丙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作为用通式(8)表示的磺酸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可举例为烷基(碳原子数1~30)牛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22),可举例为用下述通式(9)表示的物质。
(9)式中,R25是碳原子数1~24的烷基,具体例以及优选的是和上述R1、R2的烷基相同的基团。作为R26,可举例为碳原子数1~5的烷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戊基)。R26中优选的是碳原子数1~3的烷基。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混合物。作为R27,可举例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混合物。AO和通式(1)所示的物质相同。通式(9)中的(AO)q优选为氧化乙烯(下面,简称为EO)的单独加成、EO和氧化丙烯(下面,简称为PO)的嵌段加成、特别优选EO单独加成。q是0或1~10的整数,优选1~6。
如果在这些范围之内,则与基础油的互溶性良好。
作为用通式(9)表示的(D22)的具体例,是碳原子数3~33的仲醇的EO和/或PO加成物,作为优选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仲醇(碳原子数13)EO3摩尔加成物、仲醇(碳原子数13)EO5摩尔加成物、仲醇(碳原子数13)EO7摩尔加成物、仲醇(碳原子数13)EO9摩尔加成物、仲醇(碳原子数15)EO3摩尔加成物、仲醇(碳原子数15)EO5摩尔加成物、仲醇(碳原子数11)EO5摩尔加成物、仲醇(碳原子数18)EO5摩尔加成物、仲醇(碳原子数24)EO5摩尔加成物、仲醇(碳原子数18)EO3PO2摩尔嵌段加成物、仲醇(碳原子数24)EO5PO3摩尔嵌段加成物等。
当使用这些抗静电成分时,相对于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质量,(D2)的含量(质量%)优选为0~12,进一步优选0.1~10。
作为软化成分(D3),能列举出如环氧改性硅酮(D31)、氨基改性硅酮(D32)、和羧基改性硅酮(D33)。
作为(D31),可举出在上述通式(5)中R10、R11、R12、R13中的至少一个为含环氧基的基团的物质。剩下的可以是甲基、碳原子数2~20的烷基、苯基或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a、b是1~1,000的整数。
作为含环氧基的基团,可举例为用下述通式(10)表示的基团(式中,R28为碳原子数1~4亚烷基),如缩水甘油基。
(10)作为(D32),可举出在上述通式(5)中R10、R11、R12、R13中的至少一个为含-R29-NH(R30NH)nH基的基团(R29是碳原子数1~5的亚烷基,R30是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n是0或1~3的整数)的物质。剩下的可以是甲基、碳原子数2~20的烷基、苯基或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a、b是1~10,000的整数。
作为(D33),可举出在上述通式(5)中R10、R11、R12、R13中的至少一个为含-R31-COOL1/r基的基团[R31是碳原子数1~5的亚烷基,L和r与上述通式(7)相同]的物质。剩下的可以是甲基、碳原子数2~20的烷基、苯基或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a、b是1~10,000的整数。
在(D31)~(D33)中,碳原子数2~20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可列举出乙基、正和异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和十八烷基乙基2-乙基癸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列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和异丙氧基和丁氧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可举例为R18中列举的基团,作为碳原子数5的亚烷基,可举例为1,2-、1,3-、1,4-、2,3和2,4-亚戊基。
当使用这些软化成分时,相对于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质量,(D3)的含量(质量%)优选为0~12,进一步优选0.1~10。
作为上述之外的添加剂(D4),能使用通常在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中所使用的成分,可列举出防氧化剂(受阻酚、受阻胺等)、紫外线吸收剂等。当使用这些添加剂时,相对于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质量,(D4)配合量(质量%)优选为0~5,进一步优选0~2。
作为溶解助剂(E),可列举出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新戊醇、2-乙基己醇等一元醇,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等二元醇,己烷、戊烷等脂肪烃,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二甲替甲酰胺、二甲亚砜等高极性溶剂,氯仿、四氯化碳等卤化烃等,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其中,当在基础油(A)中使用烃类润滑油(A2)时,能把(E)作为(A)的至少一部分。(E)也可以直接含在本发明的纺丝油剂中,也可以通过解吸等除去。
作为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制造方法,可举例为下述的方法。
把常温下为固体的(B)与(A2)以及(C)一起放入具有搅拌装置的槽中,加热至50~80℃,搅拌至25℃的浊度在20mg/L以下。然后,边搅拌边投入(A1),通过冷却至20~40℃而可得到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
可将由上述方法得到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直接作为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必要时也可在投入(A1)时一并添加(D)或(E)后作为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使用。
为了均匀附着并防止缠绕滚筒,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粘度25℃下优选为1~500mm2/s。
采用下述的方法测定粘度。
把20g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试样放入厄布洛德粘度计中,并在恒温水槽中把试样纺丝油剂的温度调到25±0.5℃。30分钟后,通过厄布洛德法测定粘度。
就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附着形态而言,通常能在非含水状态下使用,但必要时也可作为水乳化物使用。
非含水状态时,能直接(直接供油)使用,或用稀释剂(有机溶剂、低粘度矿物油等)稀释后使用。对稀释比例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稀释后的稀释纺丝油剂的总重量,纺丝油剂的重量[非挥发成分的合计重量]通常为1~80质量%,优选5~70质量%。
作为有机溶剂,可举例为与上述溶解助剂(E)相同的溶剂。作为低粘度矿物油,可举例为25℃下粘度不到1mm2/s的液体石蜡或精制锭子油。
当使用水乳化物时,能用公知的方法进行乳化,如必要时能在本纺丝油剂中混合乳化剂,并通过在水中乳化而得到。
作为乳化剂,根据(A)、(C)等的种类而不同,不必特别添加,如可以使用上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当使用相当于上述各成分之外的成分的乳化剂时,相对于配合乳化剂后的纺丝油剂(非挥发成分)的总质量,乳化剂的量(质量%)优选为0~50。
作为乳化机,可以使用配备有搅拌机的乳化槽、球磨机、Gaulin高速搅拌器、均匀分散器、珠磨机等。
对乳剂的浓度不作特别限定,相对于乳化后的乳胶的总质量,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重量(质量%)优选为0.01~30,进一步优选0.2~20。
在弹性纤维的纺丝工序(如200~1,200m/分)中,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在纺出后且丝被缠绕之前的任意位置,都能通过喷嘴供油的方式附着在丝上。所提供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温度通常为10~80℃,优选15~60℃。此外,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是用于喷嘴供油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但也能在滚筒供油中使用。
相对于通常的弹性纤维,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使用量为,以非挥发成分计优选为0.1~12(更优选0.5~10,特别优选1~8)。
作为可应用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弹性纤维,可列举出聚氨酯弹性纤维、聚酯弹性纤维、聚酰胺弹性纤维和聚碳酸酯弹性纤维等,但特别适合用于聚氨酯弹性纤维。
关于可应用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弹性纤维的纤度,不作特别限定,但通常为10~2500dtx,优选11~1870dtx。
用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进行处理而成的弹性纤维,经过后加工工序(如空气短纤维化工序、包线工序、空气包线工序、编织工序、整经工序、精练工序、染色工序以及精制工序等)而加工成最后的制品。
此外,弹性纤维可以和其他合成纤维如尼龙纤维或聚酯纤维混纺而使用。因此,在赋予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之后,大多数情况下和其他合成纤维的纺丝油剂一起清洗,然后除去。在精练工序中,进行水性精练或溶剂精练。
最后的制品,能够广泛应用于衣料[如连裤袜、袜子、紧身内衣(胸罩、束腹、连体内衣等)、外衣(夹克、便裤等)、运动服(泳衣、型体服、滑雪裤等)]和工业材料(例如纸尿布、腰带等)等中。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这些实施例。此外,文中和表中的份表示质量份(有效成分)。
实施例1~4和比较例1~4根据表1所述的配合比例对各成分进行配合,调制本发明和比较例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
实施例1在60~70℃下混合下述化合物1小时,即二硬脂酸镁1质量%、聚氧乙烯异十三醚醋酸钠(EO3摩尔加成物)2质量%、聚氧乙烯月桂醚醋酸(EO2.5摩尔加成物)4质量%、二癸基二甲基铵·聚氧乙烯月桂醚醋酸(EO2.5摩尔加成物)盐2质量%、和液体石蜡60质量%。然后,再添加聚二甲基硅氧烷31质量%,冷却至30℃,调制实施例1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
实施例2在60~70℃下混合下述化合物1小时,即二硬脂酸镁1.5质量%、聚氧乙烯异十三醚醋酸钠(EO3摩尔加成物)3质量%、聚氧乙烯月桂醚醋酸(EO2.5摩尔加成物)6质量%、二癸基二甲基铵·聚氧乙烯月桂醚醋酸(EO2.5摩尔加成物)盐3质量%、和液体石蜡66.5质量%。然后,再添加聚二甲基硅氧烷20质量%,冷却至30℃,调制实施例2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
实施例3在60~70℃下混合下述化合物1小时,即二硬脂酸镁2质量%、聚氧乙烯异十三醚醋酸钠(EO3摩尔加成物)3质量%、聚氧乙烯月桂醚醋酸(EO2.5摩尔加成物)6质量%、二癸基二甲基铵·聚氧乙烯月桂醚醋酸(EO2.5摩尔加成物)盐3质量%、和液体石蜡71质量%。然后,再添加聚二甲基硅氧烷15质量%,冷却至30℃,调制实施例3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
实施例4在60~70℃下混合下述化合物1小时,即二硬脂酸镁2.5质量%、聚氧乙烯异十三醚醋酸钠(EO3摩尔加成物)3质量%、聚氧乙烯月桂醚醋酸(EO2.5摩尔加成物)6质量%、二癸基二甲基铵·聚氧乙烯月桂醚醋酸(EO2.5摩尔加成物)盐3质量%、和液体石蜡75.5质量%。然后,再添加聚二甲基硅氧烷10质量%,冷却至30℃,调制实施例4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
比较例1在60~70℃下混合下述化合物1小时,即二硬脂酸镁1质量%、聚氧乙烯异十三醚醋酸钠(EO3摩尔加成物)0.5质量%、和液体石蜡38.5质量%。然后,再添加聚二甲基硅氧烷60质量%,冷却至30℃,调制比较例1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
比较例2在60~70℃下混合下述化合物1小时,即二硬脂酸镁1质量%、聚氧乙烯异十三醚醋酸钠(EO3摩尔加成物)0.2质量%、聚氧乙烯月桂醚醋酸(EO2.5摩尔加成物)0.4质量%、二癸基二甲基铵·聚氧乙烯月桂醚醋酸(EO2.5摩尔加成物)盐0.2质量%、和液体石蜡66.2质量%。然后,再添加聚二甲基硅氧烷32质量%,冷却至30℃,调制比较例2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
比较例3在115~120℃下混合下述化合物1小时,即二硬脂酸镁1.5质量%和液体石蜡49质量%。然后,再添加聚二甲基硅氧烷49.5质量%,冷却至30℃,调制比较例3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
在聚氨酯纤维的干式纺丝法中,以滚筒供油的方式赋予表1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且使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附着量达到纤维重量的6重量%,以600m/分的速度缠绕成筒子纱而得到40D的聚氨酯纤维。
之后,进行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时效稳定性试验、胶结性试验、喷嘴供油方式中的生产稳定性试验。性能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另外,采用上述方法由厄布洛德粘度计测定的25℃下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粘度、由日本电色株式会社制的Water Analyzer-2000测定的25℃下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浊度、以及由大塚电子株式会社制的ELS-800测定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如表1所示。
表1

对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粘度测定方法、浊度测定方法、体积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时效稳定性试验、赋予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丝的胶结性试验法以及喷嘴供油方式时的生产稳定性试验法均如下所述。
<粘度的测定方法>
把20g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试样放入厄布洛德粘度计中,在恒温水槽中把试样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温度调节为25℃。30分钟后,通过厄布洛德法测定粘度。
<浊度的测定方法>
把温度调节到25℃的试样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放到长度为10mm的小槽中,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的Water Analyzer-2000,采用积分球式光点光度法进行测定。
<体积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
把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放到长度为10mm的小槽中,使用大塚电子株式会社制的ELS-800,用动态光散射法进行测定。
<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时效稳定性试验>
把100g调整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放入145ml玻璃瓶中,在-5℃、25℃、50℃的恒温槽中静置30天,然后用肉眼观察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外观,和调整刚结束时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进行比较,并用下述的基准进行判断。
—判断基准—○没有变化。
△没有出现层分离或沉淀物,但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混浊程度比调整刚结束时强。
×出现层分离或沉淀物。
<胶结性试验>
把在纺丝工序中缠绕的筒子纱在50℃下老化2周,将该纤维装在倍率可变(可以改变拉出速度和缠绕速度的比率)的拉出缠绕装置上,当以50m/分的速度输出丝时,求出可以卷取丝的丝不会因胶结而卷在一起的最低速度倍率,并根据下述的基准进行判断。
—判断基准—○速度倍数为50~65×速度倍数为66以上<喷嘴供油方式中的生产稳定性试验>
在聚氨酯纤维的干式纺丝法中,以喷嘴供油的方式赋予表1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且使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的附着量达到纤维重量的6重量%,以600m/分的速度缠绕成筒子纱而得到40D的聚氨酯纤维时,用肉眼观察此时的喷嘴供油状态,并用下述的基准进行判断。
—判断基准—◎即使供油24小时,仍未出现喷嘴阻塞。
○供油时间在24小时以内时,因喷嘴阻塞导致的供油量降低时有发生。
△在供油时间在12小时以内时,出现喷嘴阻塞而不能供油。
×在供油时间为1小时以内时,出现喷嘴阻塞而不能供油。
此外,表1中的各成分如下所示。
聚二甲基硅氧烷KF-96-10CS(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粘度10mm2/s(25℃))液体石蜡流パン60S(三光化学株式会社制粘度15mm2/s(25℃))表面活性剂-1聚氧乙烯异十三醚醋酸钠(EO3摩尔加成物)表面活性剂-2聚氧乙烯月桂醚醋酸(EO2.5摩尔加成物)表面活性剂-3二癸基二甲基铵·聚氧乙烯月桂醚醋酸(EO2.5摩尔加成物)由表1可知,浊度在本发明的规定范围内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实施例1~4),其时效稳定性、防胶结性、喷嘴供油方式中的生产稳定性优良。与此相对,比较例1~4中没有全部满足性能项目的纺丝油剂。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具有良好的时效稳定性、以及纤维之间的防胶结性,而且在生产弹性纤维中采用喷嘴供油方式时的纺丝工序中,不会出现喷嘴阻塞,能稳定操作,所以,无论是采用滚筒供油方式还是喷嘴供油方式,都能减少断丝等问题的发生,特别适用于细分特纤维的高速纺丝工序。另外,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是高级脂肪酸金属盐的微分散体,具有优良的疏水性、润滑性和脱模性,所以也能用在化妆品、无机颜料领域,涂料、非极性溶剂改性领域及电子信息领域等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由选自硅油(A1)和烃类润滑油(A2)中的至少1种基础油(A)、以及高级脂肪酸金属盐(B)组成,且在25℃下的浊度,即JIS K0101-1998、9.4.积分球浊度在20mg/L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由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1)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2)中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组成且溶解度参数为7.0~10.5的表面活性剂(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A)+(B)+(C)的总质量,所述(A)的含量为75~98.5质量%,所述(B)的含量为0.5~5质量%,所述(C)的含量为1~20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C)由选自用下述通式(1)表示的磺基琥珀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1-1A)、用下述通式(2)表示的醚羧酸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1-2)、用下述通式(3)表示的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2-1)、以及用下述通式(4)表示的叔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2-2)中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组成, R3-O-(AO)p-CH2COOM (2) 式中,R1、R2、R4、R5、R6是相互独立地表示选自碳原子数1~24的烷基、烯丙基、碳原子数2~24的烯基、羟烷基、聚亚氧烷基(亚烷基的碳原子数2~4)、和用通式R8-T-R9-表示的基团(R8是从碳原子数1~24的脂肪酸中除去COOH基后的残基,R9是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或羟亚烷基,T表示-COO-或-CONH-)中的基团,R7是碳原子数1~24的烷基、碳原子数2~24的烯基、羟烷基或聚亚氧烷基;R4、R5和R6中的任意两个可以相互结合并与N一同形成杂环;Q-表示无机酸阴离子或有机酸阴离子,QH表示无机酸或有机酸。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和所述(C)的质量比(B)/(C)为40/60~1/99。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200n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为硬脂酸的碱土类金属盐。
8.根据权利要求1-4、7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1)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其一部分被碳原子数2~20的烷基和/或苯基所取代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2)是矿物油、加氢油或裂解油。
10.一种弹性纤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纺丝工序中,相对于弹性纤维赋予0.1~12质量%的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并在必要时进行精练。
11.一种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是采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方法处理而成的。
全文摘要
一种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由选自硅油(A1)和烃类润滑油(A2)中的至少1种基础油(A)、以及高级脂肪酸金属盐(B)组成,且在25℃下的浊度,即JIS K0101-1998、9.4.积分球浊度在20mg/L以下。本发明的弹性纤维用纺丝油剂具有良好的时效稳定性、以及纤维之间的防胶结性,而且在生产弹性纤维中采用喷嘴供油方式时的纺丝工序中,不会出现喷嘴阻塞,可以稳定操作。
文档编号D06M15/643GK1664228SQ200410087769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5日
发明者若原义幸, 东濑行范 申请人: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