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85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牵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边使纤维束延伸一边将其向下游侧输送而构成的牵伸装置,特别涉及该牵伸装置的纤维进给机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牵伸装置如图3所示,除了由具有牵伸装置D及位于其下游侧的纺纱部件S的装置构成的纺纱机等的纱线制造装置等,还设置在粗纱机、并条机等纤维机械中。作为它们的一个例子,纺纱机的牵伸装置D由作为纤维进给机构对的多对牵伸罗拉构成。该牵伸罗拉用于牵伸纱条F,例如由前罗拉Rf、具有皮圈的第2罗拉R2、第3罗拉R3及后罗拉Rb构成,其中任何一个都由上罗拉2和下罗拉3组合而成。该上罗拉和下罗拉相互接触、相互反向旋转。因而,能够将纱条引导到该上罗拉和下罗拉之间,通过上罗拉和下罗拉将纱条牵伸,并且被牵伸的纤维束由牵伸装置D的前罗拉Rf排出。
在上述这种牵伸装置D中,现有的牵伸罗拉如特许文献1或特许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由橡胶皮辊构成。这样,在将橡胶皮辊用作纱条进给机构的装置中,有其寿命较短、成纱品质较低的问题,不得不进行短时间内的更换作业,或者不得不进行再研磨作业或紫外线处理等作业。
特许文献1特开平11-189933号公报(段落号0010,图3)特许文献2特开平11-279854号公报(图1、图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作成的,其特别重要的要点是提供如下的牵伸装置使构成牵伸装置D的纤维进给机构对中的一个由环状带构成,从而能够实现前罗拉Rf的长寿命化,进而实现纺纱作业的省力化,提高作业效率。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构成了如下的牵伸装置,具体而言是由在夹持点把持着纤维束、用来将其一边延伸一边向下游侧输送的纤维进给机构对构成构成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环状带构成上述纤维进给机构对中的一个,并且将该环状带向纤维束的进给方向的进给力设置为使其集中于上述夹持点。
进而,在本发明中,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牵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环状带在至少卷绕在2个滑轮上的状态下被赋予张力,另一方面,为了形成上述夹持点而使环状带与夹持点接触,在2个滑轮间将带的延伸方向与纤维束的进给方向交叉地配置,并且将带卷绕于其上。
此外,在本发明中,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在如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牵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多个进给机构对越靠下游侧各自的进给速度设置得越快,上述环状带配置在纤维进给速度最快、最靠下游侧的纤维进给机构对中。
再者,在本发明中,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在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牵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用来使上述环状带与夹持点接触的滑轮,在上述环状带的宽度方向上形成有从带的两边缘突出的突出部,在该突出部与环状带的夹持点接触部分之间形成有阶差部。
进而,在本发明中,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在如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牵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使旋转气流作用到被牵伸后的纤维束上而进行加捻的纺纱部件的纺纱机中使用如下的装置,所述装置由环状带构成了上述纤维进给机构对中的一个。
此外,在本发明中,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在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牵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部件由用来产生旋转气流的旋转喷嘴、和具有已生成的纱线的通路的中空导引轴体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牵伸装置,通过由环状带构成纤维进给机构对中的一个,能够实现该纤维进给机构的长寿命化,由此能够达成希望的目的。


图1是概示组装了本发明的牵伸装置的纺纱机的主要部分概要的侧视图。
图2表示在该牵伸装置中,在第1进给机构对Rf的上侧使用环状带的示例,图2A是概示其主要部分的正视图,图2B是将环状带剖开表示的概况的剖视图。
图3是概示组装了现有的典型的牵伸装置的纺纱机的主要部分概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的第1纺纱机的主要部分概要的侧视图。
图5是在应用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的第1纺纱机中,表示形成夹持点的第1进给机构对和纺纱部件的关系的概况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牵伸装置。图1是概示将本发明的牵伸装置组装成的纺纱机的主要部分概要的侧视图,图2表示在该牵伸装置中,在第1进给机构对Rf的上侧使用环状带的示例,图2A是概示其主要部分的正视图,图2B是将环状带剖开表示的概况的剖视图。
在本发明中,牵伸装置D由以夹持点N把持着纱条F、一边使其延伸一边向下游侧输送的纤维进给机构对构成,在牵伸装置D中,由包括环状带12的环状带机构11构成第1进给机构对Rf的上侧,并且在该环状带12上设有在夹持点N上施力的施力机构13,以使进给力向纱条F的进给方向集中。
上述第1进给机构对Rf的环状带机构11由包括环状带12和至少2个滑轮14、15的机构构成,上述环状带12在卷绕在至少2个滑轮14、15上的状态下被施加张力。在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滑轮14为了形成上述夹持点N而使环状带12与夹持点N接触,通过将2个滑轮间的环状带机构11的延伸方向的线EL与纤维束进给方向FD交叉地配置而能够实现。这样,纱条F仅在夹持点N与环状带12接触,通过配置环状带12以使向纱条F的进给方向的进给力集中到上述夹持点N,使环状带12的一点与纱条F到下一次接触之前的时间变长,能够延缓磨损而实现长寿命化。进而,由于与纱条F的接触集中在夹持点N,所以能够使与纱条F的接触部变为最小限度,能够进一步延缓磨损。
在本发明中,多个纤维进给机构对,从下游侧开始,由第1进给机构对Rf、具有皮圈的第2进给机构对R2、第3进给机构对R3及第4进给机构对Rb构成,其中第2、第3及第4进给机构对R2、R3及Rb通过将上罗拉2和下罗拉3组合而构成,第1进给机构对Rf通过将环状带机构11和下罗拉3组合而构成。这些纤维进给机构越靠下游侧各自的进给速度越快。另一方面,上述环状带12配置在纤维进给速度最快、最靠下游侧的纤维进给机构对、即第1进给机构对Rf中。
在此,列举有关使旋转气流所用而将纱条F加捻、能够实现200m/min以上的高速纺纱的纺纱部件的技术,来作为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D的一个示例。作为与此对应的技术,已知有(1)通过中空导引轴体与旋转喷嘴生成纱线的技术(纺纱速度为300m/min以上),例如在特开2001-164432号公报及特开2002-227043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2)通过2个反向的旋转气流作用而生成扎绞纱的技术(纺纱速度为200~300m/min),例如在特许3185393号公报及特开平8-209463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3)通过旋转喷嘴与罗拉式假捻装置生成扎绞纱的技术(纺纱速度为300~350m/min),例如在特开平11-279854号公报及特开平8-209463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等。
在上述的技术中,关于使用旋转气流的纺纱部件,基于图5说明上述(1)中所述的由中空导引轴体和旋转喷嘴而生成纱线的构造。如图5所示,纺纱部件S由喷嘴块4和中空导引轴体5构成,在纺纱部件S内,将被牵伸的纱条F供给到喷嘴块4和中空导引轴体5。该喷嘴块4具有旋转喷嘴6,纱条F在中空导引轴体5的前端部受到旋转喷嘴的旋转流的作用,被引导到中空导引轴体5的纱线通路7中。由此进行了实捻状纱线的纺纱,制造出了纱Y。制造出的纱Y经由输出罗拉Rd被引导到卷绕筒8,被卷绕成卷装9。另外,纱Y的纱线构造由前罗拉Rf和输出罗拉Rd的线速度比、即在纺纱部件S部分上的伸缩比决定。
在上述(3)中所述的纺纱机中,如图4所示,在由前罗拉Rf、第2罗拉R2、第3罗拉R3进行纱条F的牵伸后,将其引导至构成纺纱部件S的空气喷嘴S1和一对加捻罗拉T,通过空气喷嘴S1和加捻罗拉T的联动将纱线加捻。其加捻效率较高,结果能够以高速(200m/min以上)纺纱。纺纱速度越高,即牵伸装置D的进给速度越快,本发明的长寿化效果就越显著。
但是,在这些200m/min以上的纺纱速度的高速纺纱的情况下,在该牵伸装置中,在将纱条F通过第2罗拉R2的上皮圈和下皮圈之间、导引到前罗拉Rf时,有可能因向前罗拉Rf的夹持点N的伴随气流的作用而产生纤维束的扩散、使纺线整齐度变差。
所以,在本发明中,用来使上述环状带12与夹持点N接触的滑轮14,在上述环状带12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从该环状带12的两边缘12a、12a突出的突出部16、17,在该突出部16、17和环状带12的与夹持点N接触部分之间形成阶差部d。即、若设上述滑轮14的外径为φ1、突出部16、17的外径为φ2、和环状带12的厚度为t,则通过设定为(φ2-φ1)/2<t,而形成阶差部d。由此,不仅能防止伴随气流从上述阶差部D逸出、纱条F的进给紊乱、使其长寿命化,而且有防止成纱品质降低的效果。将这些效果综合起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抑制随着部件的长时间使用而带来的纱条F的进给随时间的变化、以及由伴随气流带来的瞬时的变化,能够尽可能减小纱条F的进给的变化。因而,能够提供稳定的纱条,总能获得均匀的纱线品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D应用到使用旋转气流的纺纱机中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备有牵伸装置的纤维机械,也可以应用到粗纺机、并条机、环锭细纱机等之中。
此外,在现有的使用橡胶皮辊的情况下,由于该橡胶皮辊经由轴承等可旋转地支承、安装在轴上,所以有在更换时需要复杂的作业的问题,但通过如本发明这样使用环状带12,仅将环状带12从赋予滑轮14、15张力的状态放开,就能够简单地更换环状带12,能够提高维护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牵伸装置,由在夹持点把持着纤维束、用来将其一边延伸一边向下游侧输送的纤维进给机构对构成,其特征在于,由环状带构成上述纤维进给机构对中的一个,并且将该环状带向纤维束的进给方向的进给力设置为集中于上述夹持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环状带在至少卷绕在2个滑轮上的状态下被赋予张力,另一方面,为了形成上述夹持点而使环状带与夹持点接触,在2个滑轮间将带的延伸方向与纤维束的进给方向交叉地配置,并且将带卷绕于滑轮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进给机构对越靠下游侧各自的进给速度设置得越快,上述环状带配置在纤维进给速度最快、最靠下游侧的纤维进给机构对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来使上述环状带与夹持点接触的滑轮,在上述环状带的宽度方向上形成有从带的两边缘突出的突出部,在该突出部与环状带的夹持点接触部分之间形成有阶差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使旋转气流作用到被牵伸后的纤维束上而进行加捻的纺纱部件的纺纱机中,使用如下的装置,所述装置由环状带构成了上述纤维进给机构对中的一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部件由用来产生旋转气流的旋转喷嘴、和具有已生成的纱线的通路的中空导引轴体构成。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实现牵伸装置的前罗拉的长寿命化、进而能实现纺纱作业的省力化、提高作业效率的牵伸装置。在由在夹持点(N)把持着纱条(F)、用来一边将其延伸一边向下游侧输送的纤维进给机构对构成的牵伸装置(D)中,其特征在于,由环状带(12)构成上述纤维进给机构中的一个,并且将该环状带向纤维束的进给方向的进给力设置为使其集中于夹持点。
文档编号D01H5/26GK1637179SQ20041010373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2日
发明者丰田贵大, 里见真一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