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牵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81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丝牵引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巻绕机通过多个辊巻绕从纺丝机纺出的多根纱线 的纺丝牵引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的合成纤维长丝的纺丝牵引设备是用巻绕机通过多个辊巻 绕从纺丝机纺出的多根纱线的设备。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在这种纺丝牵引设备中,配置在巻绕 机紧跟前的喂纱辊(导纱辊)相对一台巻绕机为一个,使纺丝后的多 根纱线在一个紧跟前的喂纱辊之后扩散,被引导向安装在一台巻绕机 上的多个筒管。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5972号公报由于纱线从上述紧跟前的喂纱辊到巻绕机的筒管的倾斜角度影 响多个筒管之间的纱线质量的波动,因此需要使该倾斜角度在规定的 角度以下。因此,在以往的纺丝牵引设备中,如果一台巻绕机的筒管的数量 增加,为了使纱线倾斜角度在规定的角度以下就必须延长巻绕机到紧 跟前的喂纱辊之间的距离,存在设备大型化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用于解决该技术 问题的装置。艮P,本发明为一种纺丝牵引设备,通过多级喂纱辊将从纺丝机纺
出的多根纱线从上方向下方提供,同时巻绕到一台巻绕机的筒管座轴 上安装的、数量与上述多根纱线相等的筒管的每一个上;上述多级喂纱辊中配置在上述纱线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级的上述 喂纱辊作为配置有多个的紧跟前喂纱辊;上述多根纱线每规定根数分配给上述多个的上述紧跟前喂纱辊 的每一个之后, 一根根地分别导向上述各筒管;在各纱线之间,上述各纱线相对上述紧跟前喂纱辊的总的挂纱周 长相等。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纱线的输送方向上,在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的下游一侧设 置了用于使上述各纱线相对上述紧跟前喂纱辊的总的挂纱周长在各 纱线之间相等的导纱器。在本发明中,上述多根纱线的一部分经由2个以上的紧跟前喂纱辊被分配。 在本发明中,纱线从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到上述巻绕机的倾斜角度相对于垂 直线设定在20度以下。 在本发明中,将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配置在相同高度。 在本发明中,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离地面的高度设定在2600mm以下。 在本发明中,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的轴被配置为,在俯视上,与上述巻绕机中 支撑上述各筒管的筒管座轴正交。 在本发明中,将与上述一台巻绕机相对应的上述多个的上述紧跟前喂纱辊一 体地安装在相同的框架上。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框架上还一体地安装了切断吸丝器和移动单元。 在本发明中,利用挤压铝材构成上述框架。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框架上设置可自由收放的作业用踏台。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彼此之间,设置了用于在挂纱时临时保 管上述纱线的挂纱辅助导纱器。 在本发明中,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由共用的变换器驱动。本发明为一种纺丝牵引设备,通过多级喂纱辊将从纺丝机纺出的 多根纱线一边拉伸一边从上方向下方提供,同时巻绕到一台巻绕机的 筒管座轴上安装的、数量与上述多根纱线相等的筒管的每一个上;上述多级喂纱辊中配置在上述纱线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级的上述 喂纱辊作为配置有多个的紧跟前喂纱辊;上述多根纱线围绕上述多个的上述紧跟前喂纱辊,并且每规定根 数分配给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的每一个之后, 一根根地分别导向上 述各筒管。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纱线的输送方向上,在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的下游一侧设 置了用于使上述各纱线相对上述紧跟前喂纱辊的总的挂纱周长在各 纱线之间相等的导纱器。在本发明中,纱线从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到上述巻绕机的倾斜角度相对于垂 直线设定在20度以下。在本发明中, 将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 在本发明中,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离地面的高度设定在2600mm以下。 在本发明中,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的轴被配置为,在俯视上,与上述巻绕机中 支撑上述各筒管的筒管座轴正交。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彼此之间,设置了用于在挂纱时临时保 管上述纱线的挂纱辅助导纱器。 在本发明中,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由共用的变换器驱动。 发明效果作为本发明的效果,可以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本发明为一种纺丝牵引设备,通过多级喂纱辊将从纺丝机纺出的多根纱线 从上方向下方提供,同时巻绕到一台巻绕机的筒管座轴上安装的、数 量与上述多根纱线相等的筒管的每一个上;上述多级喂纱辊中配置在上述纱线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级的上述 喂纱辊作为配置有多个的紧跟前喂纱辊;上述多根纱线每规定根数分配给上述多个的上述紧跟前喂纱辊 的每一个之后, 一根根地分别导向上述各筒管;在各纱线之间,上述各纱线相对上述紧跟前喂纱辊的总的挂纱周 长相等。因此,即使增加用一台上述巻绕机同时巻绕的纱线的根数,也能 够使上述紧跟前喂纱辊的位置较低。并且,在上述纱线之间,与喂纱 辊接触的长度不会产生不同,巻绕条件不会产生差异。本发明为 在上述纱线的输送方向上,在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的下游一侧设 置了用于使上述各纱线相对上述紧跟前喂纱辊的总的挂纱周长在各 纱线之间相等的导纱器。因此,能够用导纱器可靠地使各纱线之间的挂纱周长相等,而且 能防止各纱线的纱线摆动。本发明为上述多根纱线的一部分经由2个以上的紧跟前喂纱辊被分配。 因此,通过将紧跟前喂纱辊还作为引导辊使用,能够有效地使用 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分配纱线。 本发明为纱线从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到上述巻绕机的倾斜角度相对于垂 直线设定在20度以下。因此,能够提高所巻绕的纱线的质量。 本发明为将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配置在相同高度。因此,能够使一台巻绕机巻绕的纱线之间的巻绕条件一致。本发明为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离地面的高度设定在2600mm以下。 因此,平均身高的作业者能够在站在地上的状态下进行挂纱作业。本发明为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的轴被配置为,在俯视上,与上述巻绕机中 支撑上述各筒管的筒管座轴正交。因此,能够使纱线不扭转地进行巻绕,提高了巻绕的纱线的质量。本发明为将与上述一台巻绕机相对应的上述多个的上述紧跟前喂纱辊一 体地安装在相同的框架上。
因此,整个装置的组装变得容易。 本发明为在上述框架上还一体地安装了切断吸丝器和移动单元。因此,整个装置的组装变得容易。本发明为-利用挤压铝材构成上述框架。 因此,降低成本。 本发明为在上述框架上设置可自由收放的作业用踏台。因此,提高了作业性。本发明为在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彼此之间,设置了用于在挂纱时临时保 管上述纱线的挂纱辅助导纱器。 因此,挂纱作业变得容易。 本发明为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由共用的变换器驱动。因此,通过共用来降低成本。本发明为一种纺丝牵引设备,通过多级喂纱辊将从纺丝机纺出的多根纱线 一边拉伸一边从上方向下方提供,同时巻绕到一台巻绕机的筒管座轴 上安装的、数量与上述多根纱线相等的筒管的每一个上;上述多级喂纱辊中配置在上述纱线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级的上述 喂纱辊作为配置有多个的紧跟前喂纱辊;上述多根纱线围绕上述多个的上述紧跟前喂纱辊,并且每规定根 数分配给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的每一个之后, 一根根地分别导向上 述各筒管。因此,在拉伸丝线的纺丝牵引设备中,即使增加用一台上述巻绕
机同时巻绕的纱线的根数,也能够使上述紧跟前喂纱辊的位置较低。 而且能够使结构简单。 本发明为在上述纱线的输送方向上,在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的下游一侧设 置了用于使上述各纱线相对上述紧跟前喂纱辊的总的挂纱周长在各 纱线之间相等的导纱器。因此,能够用导纱器可靠地使各纱线之间的挂纱周长相等,而且 能防止各纱线的纱线摆动。本发明为纱线从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到上述巻绕机的倾斜角度相对于垂 直线设定在20度以下。因此,能够提高所巻绕的纱线的质量。 本发明为将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能够使一台巻绕机巻绕的纱线之间的巻绕条件一致。本发明为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离地面的高度设定在2600mm以下。 因此,平均身高的作业者能够在站在地上的状态下进行挂纱作业。本发明为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的轴被配置为,在俯视上,与上述巻绕机中 支撑上述各筒管的筒管座轴正交。因此,能够使纱线不扭转地进行巻绕,提高了所巻绕的纱线的质量。本发明为在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彼此之间,设置了用于在挂纱时临时保 管上述纱线的挂纱辅助导纱器。
因此,挂纱作业变得容易。 本发明为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由共用的变换器驱动。 因此,通过共用来降低成本。


图1是POY用纺丝牵引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POY用纺丝牵引设备的侧视图。 图3是POY用纺丝牵引设备的正视图。图4是表示POY用纺丝牵引设备中各纱线在喂纱辊整体上的挂 纱周长的结构的图,(a)为被分配给第一紧跟前喂纱辊上的纱线的情 况,(b)为被分配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上的纱线的情况。图5是作业用踏台处于闭位置状态下的POY用纺丝牵引设备的 正视图。图6是FDY用纺丝牵引设备的立体图。 图7是FDY用纺丝牵引设备的侧视图。 图8是FDY用纺丝牵引设备的正视图。图9是表示FDY用纺丝牵引设备中各纱线在喂纱辊整体上的挂 纱周长的结构的概略图,(a)为被分配给第一紧跟前喂纱辊上的纱线 的情况,(b)为被分配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上的纱线的情况。图IO是表示FDY用纺丝牵引设备中喂纱辊的其他配置结构的概 略图。符号说明 1纱线 2筒管10输送用喂纱辊
21第一紧跟前喂纱辊
22第二紧跟前喂纱辊
30巻绕机
31筒管座轴
40切断吸丝器
50移动单元
60开松用导纱器
65挂纱辅助导纱器
70框架
71右框架
72左框架
81、 82作业用踏台
90纺丝头
100 POY用纺丝牵引设备
121第一紧跟前喂纱辊
122第二紧跟前喂纱辊
200FDY用纺丝牵引设备
A纱线倾斜角度
H紧跟前喂纱辊的高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纺丝牵引设备的2个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为巻绕POY (部分拉伸丝)的POY用纺丝牵引设
备IOO,第二实施方式为巻绕FDY (全拉伸丝)的FDY用纺丝牵引
设备200。
在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上除了 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的 结构以外,还追加了用于拉伸纺丝的装置。
下面用图l、图2、图3说明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的结构。 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具备巻绕机30和多级喂纱辊10、 21、 22,所述巻绕机30巻绕从纺丝头(熔融树脂喷出部)90提供的多根 纱线(长丝)1;所述喂纱辊IO、 21、 22设置在上方的纺丝头90与 下方的巻绕机30之间,将来自纺丝头90的多根纱线1送往巻绕机 30。
纺丝头90是来自纺丝机(没有图示出主体)的纱线的纺出部。
在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中,从纺丝头90提供的多根纱线1 拉伸到巻绕机30,但在该拉伸中,纱线1的拉伸并没有完成,巻绕 到巻绕机30上的纱线1为POY (部分拉伸丝)。
另外,图1到图3所示的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是一个锭子 的设备,在纺丝牵引工厂中,沿图3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多个图示的 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
上述多级喂纱辊由第一 级输送用喂纱辊10、第二级紧跟前喂纱辊 21、 22构成。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和第二紧跟前喂纱辊22共同构 成第二级喂纱辊。
这些喂纱辊10、21、22上分别设置有驱动用电动机单元10a、21a、
22a。
巻绕机30具备同时支撑多个筒管2的筒管座轴31、与筒管2上 形成的巻装3接触并旋转的接触辊、使巻绕在每个筒管2上的各纱线 1横动的横动装置组32、以及驱动上述接触辊或横动装置组32的驱 动装置33。
在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中,在上述各纱线1的输送方向上、 上述纺丝头90与输送用喂纱辊10之间,配置有切断吸丝器40和移 动单元50。
切断吸丝器40是切断纱线时使用的装置,具备纱线吸引装置和 纱线切断装置。移动单元50是交织装置或上油装置。本实施方式中
为上油装置。
下面如下定义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中的方向。 将重力作用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巻绕机30所具备的筒管座
轴31的轴向设为前后方向,将水平面内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
左右方向。
尤其是,将筒管座轴31的顶端一侧设为前侧,将筒管座轴31的 尾端一侧(与电动机连接的一侧)设为后侧。
下面沿上述各纱线1的输送方向说明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 所具备的上述各装置的布局。
作为上述各种装置的喂纱辊10、 21、 22、巻绕机30、切断吸丝 器40、移动单元50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图3), 但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图l、图2)。因此, 以下主要说明这些各装置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
如图2、图3所示,在上述筒管座轴31的顶端部上方,配置有上 述纺丝头90,从该纺丝头90向下方提供多根上述纱线1。这里,上 述纺丝头90配置在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的上方。切断吸丝器 40配置在纺丝头90的下方,在其下方配置移动单元50,输送用喂纱 辊10配置在其下方。从上述纺丝头90提供来的上述各纱线1通过切 断吸丝器40和移动单元50被送往输送用喂纱辊10。
上述多根纱线1在向左右方向扩散的状态下从纺丝头90提供多 根,在移动单元50的紧跟前,左右宽度变窄,并输送给输送用喂纱 辊10。,被引导成与输送用喂纱辊10的周面接触的上述多根纱线1 在左右方向上并列排列,沿输送用喂纱辊10的轴向排列配置。
在输送用喂纱辊10的后方并且上方的位置,配置有第一紧跟前 喂纱辊21,在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的后方配置有第二紧跟前喂纱辊 22。两个紧跟前喂纱辊21、 22的高度位置相同。
并且,喂纱辊10、 21、 22为轴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的辊,虽然前 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不同,但左右方向上的配置位置大致相 同。
从一个纺丝头90提供来的上述多根纱线1经由输送用喂纱辊10 暂时全部提供给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但半数的纱线1原样输送给 第二紧跟前喂纱辊22。上述多根纱线1中的半数纱线1提供给第二 紧跟前喂纱辊22。
艮P,从纺丝头90提供来的上述多根纱线1中的半数纱线1分配 给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剩余的半数纱线1经过第一紧跟前喂纱辊 21分配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22。这里所说纱线1经过第一紧跟前喂 纱辊21,是指纱线1与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的外周面相接触地被输 送。
在两个紧跟前喂纱辊21、 22的下方,配置有巻绕机30。紧跟前 喂纱辊21、 22的并列设置方向为前后方向,沿着巻绕机30的筒管座 轴31的轴向。
筒管座轴31上安装有多个筒管2。这里,1个筒管座轴31上安 装的筒管2的数量与从纺丝头90提供的纱线1的根数(1个锭子的 根数)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从纺丝头90提供的10根纱线1在1个巻绕机30 中被横动装置组32横动后分别利用10个筒管2巻绕。
从纺丝头90提供来的多根纱线1如上所述首先被分别分配给紧 跟前喂纱辊21、 22。本实施方式中,每10根中的半数的5根被分别 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21、 22。在紧跟前喂纱辊21、 22的每一个中, 所分配的纱线l (5根纱线1)组一根根扩散,通过与各筒管2相对 应的横动支点导纱器32a的导纱孔提供给各筒管2。
并且,多根纱线1在喂纱辊10、 21、 22之间被上下输送,但综 合来看,从上方位置的纺丝头90往下方位置的巻绕机30输送。
所谓紧跟前喂纱辊21、 22中的"紧跟前",表示这些喂纱辊在输 送方向上位于相对各筒管2 (巻绕机30)的紧跟前。上述多根纱线l 的一部分经过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提供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22,但 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自身相对于筒管2 (巻绕机30)也是"紧跟前" 的喂纱辊。
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21 (或22)的纱线l组沿前后方向(与紧 跟前喂纱辊21、 2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扩散,被导向同样沿前后方 向配置的各筒管2。
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21 (或22)的纱线1组的扩散还能够以紧 跟前喂纱辊21 (或22)的外周面上为起点进行,但在本实施方式中 以配置在紧跟前喂纱辊21 (或22)的后端部正下方的开松用导纱器 60为起点进行。
该开松用导纱器60上形成了数量位分配给所对应的紧跟前喂纱 辊21 (或22)的纱线l组的数量(本实施方式中为5根)的、纱线 1的插通孔或槽作为纱线1的引导部。所分配的各纱线1以该开松用 导纱器60,作为纱线扩散的支点沿前后方向扩散,提供给巻绕机30 一侧。
这样,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21 (或22)的各纱线l组以开松用 导纱器60作为纱线扩散的支点,沿前后方向扩散,提供给巻绕机30, 由此,各纱线l向横动装置组32的进入位置在前后方向上隔开一定 的间隔。因此,能够使前后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的各纱线1经过构成 横动装置组32的各横动装置独立地巻绕到串联安装在前后方向的筒 管座轴31上的、位于各横动装置的正下方的各筒管2上。
上述开松用导纱器60是在离开被旋转驱动的紧跟前喂纱辊21 (或22)的位置上提供纱线扩散的支点的部件,使驱动紧跟前喂纱 辊21 (或22)所引起的振动很难影响各纱线l,从而防止纱线摆动。
并且,通过在开松用导纱器60上而不是在紧跟前喂纱辊21 (或
22)的外周面上设置纱线扩散的支点,从而在输送方向上,被分配给 同一紧跟前喂纱辊21 (或22)的各纱线1在紧跟前喂纱辊21 (或22) 的外周面上的相同位置从紧跟前喂纱辊21 (或22)离开。艮卩,在纱 线1彼此之间,与紧跟前喂纱辊21 (或22)的外周面的接触距离并 不产生差别。所分配的纱线1组经过开松用导纱器60向前后方向一根根地扩 散,但为了将纱线的质量保持一定,该纱线扩散的角度(纱线倾斜角 度A)相对垂直线最大在20度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将5根纱线1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21 (或22)的结构,因此1根被送往开松用导纱器60的正下方,2根 被送往开松用导纱器60的前侧,2根被送往开松用导纱器60的后侧, 以上述送往正下方的纱线1为中心,剩余的4根纱线1以前后对称的 方式进行输送。当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21 (或22)的纱线l组的根 数为偶数时,没有送往开松用导纱器60正下方的纱线,但纱线1组 以前后对称的方式扩散。并且,结构为,在送往最前侧的横动支点导 纱器32a的纱线1的输送路径与送往最后侧的横动支点导纱器32a的 纱线1的输送路径之间的二等分线上,配置开松用导纱器60。在本实施方式中,送往最前侧的纱线1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和送 往最后侧的纱线1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都为17度左右,20度以下。 其他的3根纱线1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送往最前侧或最后侧的纱 线l,当然也在20度以下。设置紧跟前喂纱辊21 (或22)和巻绕机30之间的布局,以便进 行这种纱线扩散。更详细地说,在巻绕机30中,向构成横动装置组 32的各横动装置导入的纱线导入部(横动支点导纱器32a)位于各纱 线1进入巻绕机30的进入位置,从开松用导纱器60到这些进入位置 的方向与铅垂方向之间的夹角(纱线倾斜角度A)设定在上述20度 以下。
与输送到开松用导纱器60正下方的纱线1 (在垂直线上输送的 纱)相比,输送到垂直线前侧或后侧的纱线1在开松用导纱器60或 向各横动装置导入的纱线导入部(横动支点导纱器32a)变弯曲,被 施加了多余的张力。为了使施加这种张力的不良影响最小化,使纱线 扩散相对于垂直线的最大角度在上述20度以下。当然,安装在筒管座轴31上的各筒管2配置在向各横动装置的 纱线导入部(横动支点导纱器32a)的正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管座轴31上安装有10个筒管2,从第一紧 跟前喂纱辊21向前侧的5个筒管2的每一个提供纱线1,从第二紧 跟前喂纱辊22向后侧的5个筒管2的每一个提供纱线1 。下面用图4说明各纱线1在喂纱辊10、 21、 22上的挂纱周长。从纺丝头90提供来的多根纱线1中,被分配给第一紧跟前喂纱 辊21的纱线1组与喂纱辊10、 21接触,被分配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 22的纱线1组与喂纱辊10、 21、 22接触。这样,被分配给第一紧跟 前喂纱辊21的纱线1与被分配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22的纱线1的通 过路径不同,但无论对于分配给哪个喂纱辊的纱线l,与喂纱辊IO、 21、 22的外周面接触的挂纱周长的合计长度都设定为相同。这是为 了防止由于与喂纱辊10、 21、 22等摩擦物的接触长度的不同而引起 各纱线1的纱线质量出现不均匀。如图4 (a)所示,被分配给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的纱线1组在 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外周面上的路径Rll和R12上挂纱,被送往对 应的开松用导纱器60。这里,路径Rll是在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的外周面上、纱线1 从输送用喂纱辊与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的公切线的切点到最上位置 的输送路径。并且,路径R12是在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的外周面上、 纱线1从最上位置到后端位置的输送路径。另一方面,如图4 (b)所示,被分配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22的 纱线1组在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的外周面上的路径Rll和第二紧跟 前喂纱辊22的外周面上的路径R22上挂纱,送往对应的开松用导纱 器60。这里,路径R22是在第二紧跟前喂纱辊22的外周上、纱线1从 最上位置到后端位置的输送路径。紧跟前喂纱辊21、 22的外径相同,路径R12的长度(挂纱周长) 与路径R22的长度(挂纱周长)相等。因此,被分配给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的纱线1组的合计挂纱周 长与被分配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22的纱线1组的合计挂纱周长相等。下面用图1、图2、图3说明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的框架70。构成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的各种装置中,巻绕机30载置在 配置该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的用地的地面上,其他的各装置被 载置于上述地面上的框架70支撑。框架70由分别配置在巻绕机30左右的左框架71和右框架72、 以及连接左框架71和右框架72的连接框架73构成。左框架71和右框架72由将柱状材料组合成口字形状而形成的外 框和架设在构成该外框的柱状体之间的柱状体构成。并且,连接框架 73也通过将柱状体连接成俯视为^字形状构成。另外,在沿左右方向同时并列排列的多个POY用纺丝牵引设备 100组中,各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的左框架71相当于位于其左 邻的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的右框架72,各POY用纺丝牵引设 备100的右框架72相当于位于其右邻的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 的左框架71。构成框架70的各柱状体由挤压铝丰才构成。在左框架71上支撑切断吸丝器40、移动单元50、输送用喂纱辊 10、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和第二紧跟前喂纱辊22。
另外,喂纱辊IO、 21、 22并不是直接由框架70支撑的结构,而 是各自对应的电动机单元10a、 21a、 22a固定支撑在框架70上,从 而间接地支撑在框架70上的结构。考虑到作业者的操作性,在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中,位于 最上位置的紧跟前喂纱辊21 、22离上述地面的高度H设定在2600mm 以下。该高度H优选在2600mm以下,具体设定在2000mm 2600mm 的范围内,最好是设定在2300mm以下。这里,紧跟前喂纱辊21 、 22的高度H为地面到紧跟前喂纱辊21 、 22的轴心位置的高度。该紧跟前喂纱辊21 、 22的高度H影响设为上述20度以下的、从 紧跟前喂纱辊21 (或22)开始的纱线扩散的角度。为了将该纱线倾 斜角度A抑制在上述20度以下,有必要适当确保巻绕机30中从导 入到构成横动装置组32的各横动装置的纱线导入部(横动支点导纱 器32a)开始、到紧跟前喂纱辊21、 22附近的开松用导纱器60为止 的高度。因此,通过限制紧跟前喂纱辊21、 22的高度位置以及将纱线倾 斜角度A限制在20度以下,限制了能够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21 (或 22)的纱线1的根数的上限。在位于口字形状的左框架71上端部的柱状体上,在前后方向上, 在紧跟前喂纱辊21、 22之间支撑挂纱辅助导纱器65。该挂纱辅助导纱器65为后述的各纱线1的挂纱中使用的部件。 下面说明各纱线1从纺丝头90到巻绕机3的各筒管2的挂纱。 从纺丝头90同时提供10根纱线1。因此,在挂纱时,用吸引装 置(手动吸引装置)吸引并保持从纺丝头90提供来的全部IO根纱线 1,作业者手持该吸引装置等并移动,通过这样进行纱线1组的挂纱。 首先,作业者将保持在上述吸引装置上的全部IO根纱线1挂到 喂纱辊IO、 21、 22上。另外,到后面叙述的解除吸引装置的吸引保
持之前,处于用该吸引装置吸引保持全部io根纱线1的状态。接着,将10根纱线1中的5根纱线1挂到上述挂纱辅助导纱器65上,将全 部IO根纱线1分为第一紧跟前喂纱辊21用的5根和第二紧跟前喂纱 辊22用的5根。然后,使上述吸引保持装置移动到横动装置组32的下方,将第 一紧跟前喂纱辊21用的5根和第二紧跟前喂纱辊22用的5根在分开 的状态下挂到附设在横动装置组32上的多个横动支点导纱器32a上。 这里,所设置的横动支点导纱器32a的数量与安装在巻绕机3上的各 筒管2的配设数量相同(即为10个)。各横动支点导纱器32a成为构 成横动装置组32的各横动装置的横动支点。而且,考虑到挂纱的方 便性,各横动支点导纱器32a的结构为,在各筒管2的配设方向(筒 管座轴31的轴向)上能够集合、扩散(分离)地滑动自由。并且, 使上述吸引装置在横动支点导纱器32a附近,将各纱线1挂纱到集合 状态下的各横动支点导纱器32a上。在将纱线1挂纱到各横动支点导纱器32a上之后,从第二紧跟前 喂纱辊22仅摘除挂纱到挂纱辅助导纱器65上的5根纱线1 。由于纱 线1组处于被上述吸引装置吸引的状态,因此从第二紧跟前喂纱辊 22摘除的5根纱线1自然从挂纱辅助导纱器65摘除,在挂到第一紧 跟前喂纱辊21上的状态下,经由横动支点导纱器32a被上述吸引装 置吸引。然后,作业者使各横动支点导纱器32a扩散(分离),使上述各 横动支点导纱器32a配置在上述各横动装置的横动支点的位置上。在进行了以上的作业后,各纱线1挂纱到各筒管2上,解除各纱 线1被上述吸引装置的吸引保持。如上所述,通过进行下述挂纱,即将被吸引装置吸引保持的纱线 1组分成经由喂纱辊10、 21的5根和经由喂纱辊10、 21、 22的5根, 并且通过将经由喂纱辊10、 21的5根挂纱到上述挂纱辅助导纱器65 上,从而使纱线1组成为5根和5根的分配变得容易。 在右框架71上设置有开闭式作业用踏台81、 82。 第一作业用踏台81设置在右框架71的前端部,是在对输送用喂纱辊10进行的挂纱以及切断吸丝器40和移动单元50的维护等中作业用的踏板。第二作业用踏台82配置在第一作业用踏台81的后方,是在对紧 跟前喂纱辊21、 22进行的挂纱作业等中作业用的踏板。如图l、图3、图5所示,作业用踏台81、 82采用开闭式结构, 能够在起踏板作用的开位置(图3)和处于收纳状态的闭位置(图5) 之间进行位置切换。具体来说,第一作业用踏台81具有旋转自由地支撑在左框架73 上的踏板81a和旋转自由地设置在踏板81a上的支腿81b,当在使踏 板81a呈水平姿势的状态下将支腿81b立在地面上时,是作为作业用 踏台发挥功能的状态。第二作业用踏台82虽然也采用相同的结构,但具有旋转自由地 支撑在左框架73上的踏板82a、旋转自由地设置在踏板82a上的支 腿82b、以及旋转自由地支撑在支腿82b和左框架73上的支柱82c (图l),踏板82a和支柱82c为平行连接式。并且,当在使踏板82a 呈水平姿势的状态下将支腿82b立在地面上时,是作为作业用踏台发 挥功能的状态。如图5所示,在使作业用踏台81、 82处于闭位置并且收纳在右 框架71内的状态下,确保在右框架71与巻绕机30之间有作业者通 过用的空间。与使作业用踏台81、 82处于开位置的作业时刻不同, 使作业用踏台81、 82处于闭位置。如图1、图2所示,电源单元5由连接框架72支撑。该电源单元 5内具备给上述电动机单元10a、 21a、 22a提供电力的变换器装置。这里,对与紧跟前喂纱辊21、 22相对应的电动机单元21a、 22a
提供电力的变换器装置被共用,由同一变换器装置一起控制紧跟前喂纱辊21、 22的驱动。另一方面,对与输送用喂纱辊10相对应的电动 机单元10a提供电力的变换器装置与紧跟前喂纱辊21、 22用变换器 装置单独构成。下面用图6、图7、图8说明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的结构。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具备巻绕机30和多级喂纱辊10、 121 、 122,所述巻绕机30对从纺丝头(熔融树脂喷出部)90提供来的多 根纱线(长丝)101进行巻绕;所述喂纱辊10、 121、 122设置在上 方的纺丝头90与下方的巻绕机30之间,将来自纺丝头卯的多根纱 线101送往巻绕机30。纺丝头90是来自纺丝机(没有图示出主体)的纱线的纺出部。在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中,从纺丝头90提供来的多根纱线 101在围绕一对具备热源的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之后到达巻绕机 30。即纱线101从紡丝头90到巻绕机30被完全拉伸,巻绕到巻绕机 30上的纱线101为FDY (全拉伸丝)。另外,图6到图8所示的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为一个锭子 的设备,在纺丝牵引工厂,图示的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在图8 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了多个。与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为巻绕POY (部分拉伸丝)的装置 相对,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为巻绕FDY (全拉伸丝)的装置。 因此FDY用纺丝牵弓I设备200虽然大部分的结构与POY用纺丝牵弓I 设备100相同,但在以下几点上不同。由于在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中成为巻绕对象的纱线101受 拉伸处理的程度与纱线1不同,因此使用与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 中成为巻绕对象的纱线1不同的标记。该纱线101在巻绕机30中巻 绕到筒管2上形成巻装103。为了使从紡丝头90提供来的多根纱线101在到达巻绕机30之前
被完全拉伸,对将纱线101组从纺丝头90移交给巻绕机30的喂纱辊 10、 121、 122赋予转速差。艮卩,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具备相对 输送用喂纱辊IO之被赋予了转速差的一对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 来取代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所具备的紧跟前喂纱辊21、 22。第 一紧跟前喂纱辊121由电动机单元121a驱动,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 由电动机单元122a驱动。另外,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中的喂纱辊10、 121、 122的布 局与POY用纺丝牵引设备IOO中的喂纱辊IO、 21、 22的布局大致相 同。两种布局中稍为不同的点在后面详细叙述,该不同点为,第二紧 跟前喂纱辊122相对于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从基部到顶端向上f顷 斜。紧跟前喂纱辊21、 22彼此平行地配置。而且, 一对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具备拉伸用加热器。并且,为了给纱线101施加适当的热量,从输送用喂纱辊10送 出的纱线101组挂到一对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上,使其围绕一对 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并且,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除了采用保持与纱线101组的接 触并使其围绕的结构外,还采用轴向的长度比紧跟前喂纱辊21、 22 长的结构。下面更详细地说明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的结构,POY用纺 丝牵引设备100与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的相同结构的部分使用 相同的标记。上述多级喂纱辊由第一级输送用喂纱辊10和第二级紧跟前喂纱 辊121、 122构成。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和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 一起构成第二级喂纱辊。这些喂纱辊IO、 121、 122上分别附设有驱动用电动机单元10a、 121a、 122a。 巻绕机30具备同时支撑多个筒管2的筒管座轴31、与筒管2上 形成的巻装3相接触并旋转的接触辊、使巻绕在各筒管2上的各纱线 1横动的横动装置组32、以及驱动上述接触辊或横动装置组32的驱 动装置33。在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中,也在上述各纱线101的输送方 向上、在上述纺丝头90与输送用喂纱辊IO之间,配置有切断吸丝器 40和移动单元50。切断吸丝器40是切断纱线时使用的装置,具备纱线吸引装置和 纱线切断装置。移动单元50是交织装置或上油装置。在本实施方式 中为上油装置。下面如下定义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中的方向。将重力作用的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将巻绕机30所具备的筒管 座轴31的轴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将水平面内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 定义为左右方向。尤其是将筒管座轴31的顶端侧定义为前侧,将筒管座轴31的后 端侧(与电动机连接的一端)定义为后侧。下面沿上述各纱线101的输送方向说明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 所具备的上述各装置的布局。作为上述各种装置的喂纱辊10、 121、 122、巻绕机30、切断吸 丝器40、移动单元50配置在左右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图8), 但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图6、图7)。因此, 以下主要说明这些装置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如图7、图8所示,在上述筒管座轴31的顶端部上方,配置有上 述纺丝头90,从该纺丝头90向下提供多根上述纱线101。这里,上 述纺丝头90配置在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的上方。切断吸丝器 40配置在纺丝头90的下方,在切断吸丝器40下方配置移动单元50, 输送用喂纱辊10配置在移动单元50下方。从上述纺丝头90提供来
的上述各纱线1经过切断吸丝器40和移动单元50被送往输送用喂纱 辊IO。上述多根纱线101在沿左右方向扩散的状态下从纺丝头90提供 多根,在移动单元50的跟前左右宽度变窄,并输送给输送用喂纱辊 10。艮P,被引导与输送用喂纱辊10的周面接触的上述多根纱线101 沿左右方向并列排列,沿输送用喂纱辊10的轴向排列配置。在输送用喂纱辊10的后方并且上方的位置,配置有第一紧跟前 喂纱辊121,在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的后方配置有第二紧跟前喂纱 辊122。两个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并且,喂纱辊10、 121、 122为轴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的辊,虽然 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不同,但左右方向上的配置位置大致 相同。这里,输送用喂纱辊10和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被配置成辊的 轴线水平。另一方面,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以该辊122的轴线相对 于水平线被配置成顶端侧稍微向上地倾斜几度的姿势。如上所述使第 一紧跟前喂纱辊121相对于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倾斜是为了在将 纱线101围绕到这些辊121、 122上时,纱线101不会围绕辊121、 122上的相同位置,而使纱线101沿辊121、 122的轴向自然地依次 移动。因此,当使纱线101从辊121、 122的基端部(左框架71 —侧) 围绕时,纱线101 —边依次向辊121、 122的顶端侧(右框架72 —侧) 改变围绕位置一边挂纱到辊121、 122上。从输送用喂纱辊IO送出的纱线101组以围绕一对紧跟前喂纱辊 121、 122的方式,挂到一对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上。这些紧跟前 喂纱辊121、122具备拉伸用的加热器,给围绕一对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的纱线101组施加适当的热量。并且,在输送用喂纱辊10与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之间赋予转
速差,从纺丝头90提供来的多根纱线101在到达巻绕机30之前被完 全拉伸。从一个纺丝头90提供来的上述多根纱线101暂时全部提供给第 一紧跟前喂纱辊121。然后多根纱线101在围绕一对紧跟前喂纱辊 121、 122之后回到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半数的纱线101被分配给 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并且,剩下的半数纱线101被送往第二紧跟 前喂纱辊122,被分配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艮P,从纺丝头90提供来的上述多根纱线101中的半数纱线101 分配给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剩余的半数纱线101被分配给第二紧 跟前喂纱辊122。这里,上述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的倾斜角度是不对总的挂纱周 长产生影响的倾斜程度,即不对纱线101的物理性能产生影响的倾斜 程度。因此,不会因为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的倾斜使分配给第一紧 跟前喂纱辊121的纱线101组与分配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的纱线 101组的物理性能不同。在两个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的下方,配置有巻绕机30。紧跟 前喂纱辊121、 122的并列设置方向为前后方向,沿巻绕机30的筒管 座轴31的轴向。在筒管座轴31上安装有多个筒管2。这里,1个筒管座轴31上 安装的筒管2的数量与从纺丝头90提供的纱线101的根数(1个锭 子的根数)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纺丝头90提供的10根纱线101在1个巻绕 机30中被横动装置组32横动后在10个筒管2的每一个上巻绕。从纺丝头90提供来的多根纱线101如上所述,首先被分配给一 对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的每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IO根中的半 数的5根被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的每一个。在紧跟前喂纱 辊121、 122的每一个中,所分配的纱线101 (5根纱线101)组被一 根根扩散,经过与各筒管2相对应的横动支点导纱器32a的导纱孔, 提供给各筒管2。并且,多根纱线101在输送用喂纱辊10与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 之间被上下输送,但总的来看,从上方位置的纺丝头90往下方位置 的巻绕机30输送。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中的"紧跟前"的意思是指,这些喂纱 辊在输送方向上位于相对各筒管2 (巻绕机30)的紧跟前。上述多根 纱线101的一部分经过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提供给第二紧跟前喂纱 辊122,但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自身相对于筒管2 (巻绕机30)也 是"紧跟前"的喂纱辊。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的纱线101组沿前后方向(与 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扩散,被分别同样地导 向沿前后方向配置的多个筒管2。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的纱线101组的扩散也可以 将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的外周面作为起点来进行,但在本实 施方式中,以配置在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的顶端部正下方的 开松用导纱器60为起点来进行。该开松用导纱器60上形成了数量与分配给所对应的紧跟前喂纱 辊121 (或122)的纱线101组的数量(本实施方式中为5根)相等 的、纱线101的插通孔或槽,来作为纱线101的引导部。所分配的多 个纱线101分别以该开松用导纱器60作为纱线扩散的支点,沿前后 方向扩散,并提供给巻绕机30—侧。这样一来,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的各纱线101组 以开松用导纱器60作为纱线扩散的支点,沿前后方向扩散,并提供 给巻绕机30,由此,使多根纱线IOI向横动装置组32的进入位置在 前后方向上隔开一定的间隔。因此,能够使前后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 的各纱线101经过构成横动装置组32的各横动装置独立地巻绕到串
联安装在前后方向的筒管座轴31上的、位于各横动装置的正下方的 各筒管2上。上述开松用导纱器60是在离开被旋转驱动的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的位置上提供纱线扩散的支点的部件,使驱动紧跟前喂纱 辊121 (或122)所引起的振动很难影响各纱线101,从而防止纱线 摆动。并且,通过在开松用导纱器60上而不是在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 122)的外周面上设置纱线扩散的支点,从而在输送方向上,被分配 给同一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的各纱线101在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的外周面上的相同位置从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离 幵。即,在纱线101彼此之间,与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的外 周面的接触距离并不产生差别。所分配的纱线101组经过开松用导纱器60向前后方向一根根地 扩散,但为了将纱线的质量保持一定,该纱线扩散的角度(纱线倾斜 角度A)相对垂直线最大在20度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将5根纱线101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 121 (或122)的结构,因此1根被送往开松用导纱器60的正下方, 2根被送往开松用导纱器60的前侧,2根被送往开松用导纱器60的 后侧,以上述送往正下方的纱线101作为中心,剩余的4根纱线101 以前后对称的方式进行输送。当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 的纱线101组的根数为偶数时,没有送往开松用导纱器60正下方的 纱线,但纱线101组以前后对称的方式扩散。并且,结构为,在送往 最前侧的橫动支点导纱器32a的纱线1的输送路径与送往最后侧的横 动支点导纱器32a的纱线1的输送路径之间的二等分线上,配置开松 用导纱器60。在本实施方式中,送往最前侧的纱线101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和 送往最后侧的纱线101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都为17度左右,20度以 下。其他的3根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送往最前侧和最后侧的纱 线IOI,当然也在20度以下。设置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和巻绕机30之间的布局,以便 进行这种纱线扩散。更详细地说,在巻绕机30中,向构成横动装置 组32的各横动装置导入的纱线导入部(横动支点导纱器32a)位于 各纱线101进入巻绕机30的进入位置,从开松用导纱器60到该进入 位置的方向与铅垂方向之间的夹角(纱线倾斜角度A)设定在上述 20度以下。与输送到开松用导纱器60正下方的纱线IOI(在垂直线上输送的 纱)相比,输送到垂直线前侧或后侧的纱线101在开松用导纱器60 或导入各横动装置的纱线导入部(横动支点导纱器32a)变弯曲,被 施加了多余的张力。为了使施加这种张力的不良影响最小化,使纱线 扩散相对于垂直线的最大角度在上述20度以下。此外,当然,安装在筒管座轴31上的各筒管2配置在向各横动 装置导入的纱线导入部(横动支点导纱器32a)的正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管座轴31上安装有10个筒管2,从第一紧 跟前喂纱辊121向前侧的5个筒管2的每一个提供纱线101,从第二 紧跟前喂纱辊122后侧的5个筒管2的每一个提供纱线101。下面用图9说明各纱线101与喂纱辊10、 121、 122接触的挂纱 周长。在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中,利用被分配给第一紧跟前喂纱 辊121的纱线101与被分配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的纱线101,与 喂纱辊IO、 121、 122的每一个的外周面相接触的挂纱周长的合计长 度也设定为相同。另外,虽然紧跟前喂纱辊122相对于紧跟前喂纱辊121倾斜,但 由于该倾斜角度如上所述很小,因此图9中没有图示出。并且该倾斜 产生的影响对各纱线101均等,因此不影响挂纱周长的合计长度。
如图9 (a)所示,被分配给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的纱线101 组经由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绕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半周回到第一 紧跟前喂纱辊121 —侧,并绕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四分之三周到达 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的后端位置。另外,在图9 (a)中,从左右方向看,为了使被分配给第一紧跟 前喂纱辊121的纱线101组的经过路径重叠的区域明确,用粗线描绘, 与上述经过路径不重叠的区域相区别。被分配给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的纱线101组的挂纱周长为上述 路径Rll、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的半周和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的 四分之三周。它们的合计是将路径Rll的圆弧长度和紧跟前喂纱辊 121 (或122)的四分之五周的长度相加后的长度。另外,对上述路径Rll和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的引用是利用 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的外周长度相同这一情况。另一方面,分配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的纱线101组的挂纱周 长为上述路径Rll、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的半周、第一紧跟前喂纱 辊121的半周、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的四分之一周(上述R22)。 它们的合计是将路径Rll的圆弧长度和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22) 的四分之五周的长度相加后的长度。艮P,在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中,利用分配给第一紧跟前喂 纱辊121的纱线101组和分配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的纱线101组, 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上的挂纱周长相同。因此,当在输送用喂纱 辊10与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之间对纱线101组进行拉伸处理时, 由于总的上述挂纱周长相同,因此从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所具备 的加热器受到的热量也相等。并且,利用分配给第一紧跟前喂纱辊 121的纱线101组与分配给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的纱线101组,不 会因加热量的不同而引起纱线质量的不均匀。并且,在进行纱线拉伸时,采用具有多个最下游级的喂纱辊的结
构,通过围绕这些多个喂纱辊121、 122地进行挂纱,能够不使用辅 助辊等而确保刚好必要的纱线的围绕周度。在现有技术的FDY用纺丝牵引设备中,为了获得纱线围绕热辊 (相当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各紧跟前喂纱辊)的围绕长度,与该热辊并 列配置辅助辊,围绕该热辊和辅助辊地进行挂纱。与此相对,在上述 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的情况下,通过围绕多个喂纱辊121、 122 地配置纱线IOI,能够不用辅助辊,而采用简单的结构,还能确保刚 好必要的纱线的围绕长度。下面用图IO说明其他结构的FDY用纺丝牵引设备中的喂纱辊的 配置结构。在FDY用纺丝牵引设备中,具有多级(本实施方式为2级)的 喂纱辊的配置结构如下。(1) 将第一级输送用喂纱辊作为冷辊(没有热源的辊),将第二 级(最终级)紧跟前喂纱辊作为热辊(有热源的辊)。图6至图8所 示的上述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为这种形态。被纺丝的纱线种类 为尼龙。(2) 将第一级输送用喂纱辊作为冷辊(没有热源的辊),并且设 置与该输送用喂纱辊相对应的挂接的辅助辊,将第二级(最终级)紧 跟前喂纱辊作为热辊。图10所示结构的FDY用纺丝牵引设备相当于 该形态。被纺丝的纱线种类为尼龙。(3) 将第一级输送用喂纱辊作为热辊,并且设置与该输送用喂 纱辊相对应的挂接的辅助辊,将第二级(最终级)紧跟前喂纱辊作为 热辊。被纺丝的纱线种类为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如图IO所示,在上述(2)或(3)的形态的情况下,辅助辊211 配置在上述输送用喂纱辊10的上方位置,纱线201通过一周或多周 围绕输送用喂纱辊10和辅助辊211被挂接。这样一来,在上述(2) 的形态的情况下,纱线201很难相对于输送用喂纱辊10而滑动,在 上述(3)的形态的情况下,能获得由输送用喂纱辊(热辊)10的加 热长度,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都能顺利地进行与后一级的喂纱辊之 间的拉伸。下面用图6、图7、图8说明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的框架70。在构成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的各种装置中,巻绕机30载置 在配置该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的用地的地面上,其他的各种装 置被载置于上述地面上的框架70支撑。框架70由分别配置在巻绕机30左右的左框架71和右框架71以 及连接左框架71和右框架71的连接框架73构成。和架设在构成该外框的柱状体之间的柱状体构成。并且,连接框架 73也通过将柱状体连接成俯视为〕字形状构成。另外,在沿左右方向同时并列排列的多个FDY用纺丝牵引设备 200组中,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的左框架71相当于位于其左邻 的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的右框架72, 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 的右框架72相当于位于其右邻的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的左框架71。构成框架70的各柱状材料由挤压铝材构成。在左框架71上支撑有切断吸丝器40、移动单元50、输送用喂纱 辊10、第一紧跟前喂纱辊121和第二紧跟前喂纱辊122。另外,喂纱辊IO、 121、 122并不是直接支撑在框架70上,而是 各自对应的电动机单元10a、 121a、 122a固定支撑在框架70上,从 而间接地支撑在框架70上的结构。考虑到作业者的操作性,在FDY用纺丝牵引设备200中,位于 最上位置的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离上述地面的高度H设定在 2600mm以下。该高度H优选在2600mm以下,具体设定在2000mm
2600mm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设定在2300mm以下。这里,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的高度H为地面到紧跟前喂纱辊 121、 122的轴心位置的高度。该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的高度H影响设为上述20度以下的、 从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开始的纱线扩散的角度。为了将该纱 线倾斜角度A抑制在上述20度以下,在巻绕机30中,有必要确保 从向构成横动装置组32的各横动装置导入的纱线导入部(横动支点 导纱器32a)开始、到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附近的开松用导纱器 60为止的高度。因此,通过限制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的高度位置以及将纱线倾斜角度A限制在20度以下,限制了能够分配给紧跟前喂纱辊121 (或122)的纱线101的根数的上限。在位于口字形状的左框架71上端部的柱状体上,在前后方向上,在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之间支撑挂纱辅助导纱器65。该挂纱辅助导纱器65为后述的各纱线101的挂纱中使用的部件。 在右框架71上设置有开闭式作业用踏台81、 82。 第一作业用踏台81设置在右框架71的前端部,是在对输送用喂纱辊10进行的挂纱以及切断吸丝器40和移动单元50的维护等中作业用的踏板。第二作业用踏台82配置在第一作业用踏台81的后方,是在对紧 跟前喂纱辊121、 122进行的挂纱作业等中作业用的踏板。如图6、图7所示,电源单元5由连接框架72支撑。该电源单元 5内具备给上述电动机单元10a、 121a、 122a提供电力的变换器装置。这里,对与紧跟前喂纱辊121、 122相对应的电动机单元121a、 122a提供电力的变换器装置被共用,由同一变换器装置一起控制紧 跟前喂纱辊121、 122的驱动。另一方面,对与输送用喂纱辊10相对 应的电动机单元10a提供电力的变换器装置与紧跟前喂纱辊121、122
用变换器装置单独构成。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能够用于用巻绕机巻绕从纺丝机纺出的纱线的纺丝牵引 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纺丝牵引设备,通过多级喂纱辊将从纺丝机纺出的多根纱线从上方向下方提供,同时卷绕到一台卷绕机的筒管座轴上所安装的、数量与上述多根纱线相等的筒管的每一个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多级喂纱辊中配置在上述纱线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级的上述喂纱辊作为配置有多个的紧跟前喂纱辊;上述多根纱线每规定根数分配给上述多个的上述紧跟前喂纱辊的每一个之后,一根根地分别导向上述各筒管;在各纱线之间,上述各纱线相对上述紧跟前喂纱辊的总的挂纱周长相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纱线的输送方向上,在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的下游一侧设置了用于使上述各纱线相对上述紧跟前喂纱辊的总的挂纱周长在各 纱线之间相等的导纱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根纱线的一部分经由2个以上的紧跟前喂纱辊被分配。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征 在于,纱线从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到上述巻绕机的倾斜角度相对于垂 直线设定在20度以下。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配置在相同高度。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征 在于,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离地面的高度设定在2600mm以下。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的轴被配置为,在俯视上,与上述巻绕机中 支撑上述各筒管的筒管座轴正交。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征 在于,将与上述一台巻绕机相对应的上述多个的上述紧跟前喂纱辊一体^k安装在相同的框架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框架上还一体地安装了切断吸丝器和移动单元。
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利用挤压铝材构成上述框架。
11. 如权利要求8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 征在于,在上述框架上设置可自由收放的作业用踏台。
12.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 征在于,在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彼此之间,设置了用于在挂纱时临时保 管上述纱线的挂纱辅助导纱器。
13.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 征在于,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由共用的变换器驱动。
14. 一种纺丝牵引设备,通过多级喂纱辊将从纺丝机纺出的多根 纱线一边拉伸一边从上方向下方提供,同时巻绕到一台巻绕机的筒管 座轴上所安装的、数量与上述多根纱线相等的筒管的每一个上;其特 征在于,上述多级喂纱辊中配置在上述纱线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级的上述 喂纱辊作为配置有多个的紧跟前喂纱辊;上述多根纱线围绕上述多个的上述紧跟前喂纱辊,并且每规定根 数分配给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的每一个之后, 一根根地分别导向上 述各筒管。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纱线的输送方向上,在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的下游一侧设置了用于使上述各纱线相对上述紧跟前喂纱辊的总的挂纱周长在各 纱线之间相等的导纱器。
16. 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纱线从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到上述巻绕机的倾斜角度相对于垂直线设定在20度以下。
17. 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 征在于,将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
18. 如权利要求14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 征在于,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离地面的高度设定在2600mm以下。
19. 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 征在于,上述各紧跟前喂纱辊的轴被配置为,在俯视上,与上述巻绕机中 支撑上述各筒管的筒管座轴正交。
20. 如权利要求14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 征在于,在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彼此之间,设置了用于在挂纱时临时保 管上述纱线的挂纱辅助导纱器。
21. 如权利要求14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设备,其特 征在于,上述多个紧跟前喂纱辊由共用的变换器驱动。
全文摘要
一种POY用纺丝牵引设备(100),通过第一级输送用喂纱辊(10)和第二级紧跟前喂纱辊(21、22)将从纺丝头(90)纺出的10根纱线(1)从上方向下方提供,同时卷绕到一台卷绕机(30)上安装的10个筒管(2)的每一个上。10根纱线(1)以5根为单位分配给多个紧跟前喂纱辊(21、22)的每一个之后,分别一根根地扩散,导向各筒管(2)。在各纱线(1)之间,各纱线(1)相对紧跟前喂纱辊(21、22)的总的挂纱周长相等。
文档编号D01D7/00GK101166851SQ20068001445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6日
发明者中川理, 温瑞明 申请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