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代尔纤维与彩棉混纺纺纱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120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莫代尔纤维与彩棉混纺纺纱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
技术领域
中的莫代尔纤维与彩棉混纺纺纱工艺。技术背景莫代尔纤维是一种主湿模量纤维。该纤维的湿强大大超过普通粘胶纤维,融合了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的长处,原料采服天然木材,能够很快进行生物分解,是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纤维。莫代尔纤维柔滑、光洁,是天然丝光纤维,其织物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滑爽,具有丝绸般的光泽,其产品特性见表l。天然彩棉色泽柔和典雅,且水洗后颜色还能逐渐加深,质地比普通棉更柔软,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传统的化学染料进行染色,因此不含甲醛等有害物质,对人本无害无刺激,有利于环境保护,其产品特性见表2。天然彩棉的缺点是纤维长度偏短,强度差异大,马克隆值不匀,整齐度较差,短绒含量偏高,棉结多。根据莫代尔纤维与彩棉纤维的特性,结合人们对服装特性的追求,开发彩色棉莫代尔纤维混纺系列用纱,是纺织行业开发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本发明就是针对莫代尔纤维和彩棉的特性,提供一种能够莫代尔纤维与彩棉混纺纺纱工艺,其目的是以莫代尔纤维和彩棉为原料,为开发高档服装面料提供技术手段。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包括开清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条巻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上述的前五道工序中是针对莫代尔纤维和彩棉独立进行的,从并条工序开始合并为共同工序进行后面的四道工序,整个工序中的改进如下(O开清工序中,抓棉机打手伸出肋条距离为3.l腿,均棉罗垃与角钉帘的距离为40mm,开棉机使用梳针打手,梳针打手转速为472r/min,縮小了尘棒与尘棒间的隔距,增大了打手与尘棒间的隔距,成巻机综合打手拆除刀片,转速为900r/min,风扇转速控制在1200r/min,棉巻干定量为370g/m;(2)梳棉工序中,针对莫代尔纤维的给棉机给棉板抬高,增大给棉板与刺辊的隔距,降低刺辊的速度,采用200mm的小漏底降低落棉,增大刺辊与锡林的速比,縮小道夫与锡林的隔距,给棉机的锡林速度330r/min,刺辊转速810r7min,盖板速度81咖/min,定量17.5g/5m,针对彩棉给棉机的刺辊速度810r/min,道夫速度20r/min,定量17.5g/5m;(3)精梳工序中,针对彩棉调整预并条机预并采用6根并合,总牵伸控制在6倍左右,使用1.9倍的后牵伸,在条巻过程中控制条巻机工作温度在253(TC,相对湿度55-75%,精梳机使用加密锡林、加密顶梳,彩棉的给棉长度为5.4mm,精梳落棉率不低于21%;(4)并条工序中,采用三道并条,罗拉隔距为11X18腿;(5)粗纱工序中罗拉隔距为51X60mm;(6)细纱工序中,罗拉隔距为43X60ram,后牵伸L5倍,捻系数345。本发明从原料上较好的利用了莫代尔纤维纤维与彩棉纤维混纺纱各自的长处,通过对其加工工艺的改进弥补了各自的不足。莫代尔纤维纤维回潮率大,在纺制过程中无静电干扰,与彩棉混纺,成纱强力度,条干均匀,织成的织物手感滑爽,色泽自然,是一种理想的环保产品,并且产品价格适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原料特性莫代尔纤维的物理指标测试情况如表1所示;工厂在不同时期使用的两个产地的彩棉纤维物理指标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彩棉马克隆值偏低,fc度差异较大,生产中要注意合理调整隔距,减少打击,控制好短絨率的增长;为了提高纤维的整齐度,彩棉还需要经过精梳工序。由于莫代尔纤维纤维和彩棉纤维容易起毛起球,因此除了优化工艺参数外,还采用了赛络纺工艺,提高纱布质量和布面风格。表1莫代尔纤维纤维物理指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表2彩棉纤维物理指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工艺流程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借鉴了现有混纺技术工艺中的路线和配套设备,主要创新部分(也就是
发明内容的部分)是围绕处理工序中不同参数条件和对设备的相应调整。具体包括如下l.开清棉工序(开清工序)莫代尔纤维纤维长度长,不含杂质,因此开清棉工序遵循"勤抓少抓、多松少打、轻梳少落"的工艺原则,抓棉机打手伸出肋条距离为3.lmm,均棉罗垃与角钉帘的距离为40mm,从而保证了少抓细抓;FA106C开棉机使用梳针打手,加强了穿刺开板效果,同时采用较低的打手转速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梳针打手转速为472r/min,为降低落棉率,縮小了尘棒与尘棒间的隔距,增大了打手与尘棒间的隔距,A076E成巻机综合打手拆除刀片,转速为900r/min,减少了对纤维的损伤,风扇转速控制在1200r/min,使吸风均匀,提高了棉巻均匀度;棉巻干定量为370g/m。彩棉纤维成熟度较差,强力较低,因此在开清棉工序縮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打击点,同时降低了打手速度,縮小了尘棒间的隔距,使纤维既得了充争开松,又减少了损伤。2.梳棉工序(选用梳棉机或称给棉机的型号为FA201B):对莫代尔纤维纤应该掌握多梳少落的原则,考虑到棉型给棉板对纤维的损伤较大,针给棉板抬高3mm,以增大给棉板与刺辊的隔距,适当降低刺辊的速度,减少纤维的损伤,采用200mm的小漏底,适当控制小漏底入出口隔距,降低落棉,增大刺辊与锡林的速比,缩小道夫与锡林的隔距,有利于纤维转移;FA201B的主要工艺参数为;锡林速度330r/min,刺辊转速810r/min,盖板速度81ram/min,定量17.5g/5m。彩棉纤维较细,强力偏低,为减少对纤维的损伤,速度应偏低掌握,采用低速度,轻定量的工艺原则,重点做了棉结与短绒率的控制工作。主要工艺参数刺辊速度810r/rain,道夫速度20r/min,定量17.5g/5m。3.精梳工序预并条机(选用预并条机型号为FA311F),彩棉纤维成熟较低,预并采用6根并合,总牵伸控制在6倍左右,使用1.9倍的后牵伸,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有利于粗梳工序对纤维的梳理。条巻机(选用条巻机型号为SR80),由于彩棉纤维细度较细,纤维之间容易发生纠缠,各层间的纤维极易粘连,发和粘巻,故要选择适当的成巻压力,以防止粘巻,同时控制好车间的温湿度。湿度控制在253(TC,相对湿度60%左右较为理想。精梳机(选用精梳机型号为CJ40),精梳工序采用"轻定量,多落强梳,短给棉"的工艺原则。由于彩棉短绒率偏高,精梳机使用了加密锡林、加密顶梳,以有效清除短绒、杂质和棉结。彩棉的给棉长度为5.4mm,精梳落棉率不低于21。%,加强了精梳的梳理,保证了精梳条的质理。4.并条工序(选用并条机型号为FA306A):为使两利纤维充分混合,采用三道并条。两种纤维长度差异较大,所以在设定工艺参数时应注意张力适当,喇叭口不能太小,以减少不必要的意外参牵伸;牵伸分配要合理,保证在牵伸过程中对纤维的有效控制,提高条干的均匀度;由于彩棉纤维本身的原因,皮辊容易吸药,应选择合理的涂料;车速应偏低掌握,通道要光洁,保持绒板的运转良发,减少压力棒的短绒积聚,做好纱疵的控制工作;隔距应合理,罗拉隔距以11X18鹏为宜。5.粗纱工序(选用粗纱机型号为TJFA458A):粗纱采用"后区小牵伸,紧隔距"的工艺原则,采用小的后区牵伸,充分发挥主牵伸区的作用,有利手对浮游纤维的控制。在保证细纱正常牵伸的情况下,精纱捻系数偏大掌握,减少细纱退绕时产生的意外牵伸。罗拉隔距以51X60咖为宜。6细纱工序(选用细纱机型号为FA507A):采用后区大隔距、小扣、后牵伸、重加压的工艺原则,合理控制始钳口的隔距;选用代硬度皮辊,做好自由区的控制,提高纱结条千水平;采用赛络纺纱,以便进一步提高纱线条干水闰,降你毛羽,减少细节,提高针织布面的质量水平。主要工艺参数;罗拉隔距43X60咖,后牵伸1.5倍,捻系数345。7.络筒工序(选用自动络筒机型号为Espe:ro-m):络筒工序做好电清工艺的设定工作,调整好捻接器,捻接强力保持率控制在85%以上,注意控制好纱线通道与金属槽筒的表面,减少对纱线的损伤及质量的恶化,做好纱线质量保持工作。由于采取了以上工艺措施,生产出的纱线(规格JC/Moda140S)质量指标如表3所示。表3JC/Modal50/5040s纱质量指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莫代尔纤维与彩棉混纺纺纱工艺,包括开清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条卷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其特征是上述的前五道工序中是针对莫代尔纤维和彩棉独立进行的,从并条工序开始合并为共同工序进行后面的四道工序,整个工序中的改进如下(1)开清工序中,抓棉机打手伸出肋条距离为3.1mm,均棉罗垃与角钉帘的距离为40mm,开棉机使用梳针打手,梳针打手转速为472r/min,缩小了尘棒与尘棒间的隔距,增大了打手与尘棒间的隔距,成卷机综合打手拆除刀片,转速为900r/min,风扇转速控制在1200r/min,棉卷干定量为370g/m;(2)梳棉工序中,针对莫代尔纤维的给棉机给棉板抬高,增大给棉板与刺辊的隔距,降低刺辊的速度,采用200mm的小漏底降低落棉,增大刺辊与锡林的速比,缩小道夫与锡林的隔距,给棉机的锡林速度330r/min,刺辊转速810r/min,盖板速度81mm/min,定量17.5g/5m,针对彩棉给棉机的刺辊速度810r/min,道夫速度20r/min,定量17.5g/5m;(3)精梳工序中,针对彩棉调整预并条机预并采用6根并合,总牵伸控制在6倍左右,使用1.9倍的后牵伸,在条卷过程中控制条卷机工作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55-75%,精梳机使用加密锡林、加密顶梳,彩棉的给棉长度为5.4mm,精梳落棉率不低于21%;(4)并条工序中,采用三道并条,罗拉隔距为11×18mm;(5)粗纱工序中罗拉隔距为51×60mm;(6)细纱工序中,罗拉隔距为43×60mm,后牵伸1.5倍,捻系数345。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纺纱
技术领域
中的莫代尔纤维与彩棉混纺纺纱工艺。包括开清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条卷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上述的前四道工序中分别是针对莫代尔纤维和彩棉独立进行的,从并条工序开始合并为共同工序进行后面的四道工序,整个工序中主要根据两种原材料的特性,对工艺参数、条件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包括开清工序中抓棉机、开棉机、成卷机,梳棉工序中给棉机,精梳工序中预并条机、条卷机、精梳机,并条工序中采用三道并条,罗拉隔距,以及粗、细纱工序中罗拉隔距等调整。本发明通过对其加工工艺的改进弥补了原料的不足,成纱强度好,条干均匀,织成的织物手感滑爽,色泽自然,是一种理想的环保产品。文档编号D02G3/04GK101255624SQ20081001490公开日2008年9月3日申请日期2008年3月31日优先权日2008年3月31日发明者李子荣,苏海员,鲍学忠申请人:东营启隆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