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38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锭细纱机,尤其涉及用于环锭细纱机的双皮圈牵伸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环锭细纱机大多采用双皮圈三罗拉牵伸结构型式,它包括由前罗拉 和前皮辊组成的前罗拉对、中罗拉和中上罗拉组成的中罗拉对,以及后罗拉和 后皮辊组成的后罗拉对。上述三罗拉对以中罗拉为界将整个牵伸装置分为前、 后两个牵伸区。后牵伸区主要为简单罗拉牵伸结构,而前牵伸区一般采用双皮 圈牵伸,分别套于上、下销上的上、下皮圈工作面对纱条直接接触,组成一个 柔和而又有一定压力、前缘平齐的皮圈钳口,达到控制纤维运动的目的,具有 较为理想的牵伸能力。
但是,由于上、下销前缘曲率半径和上、下皮圈厚度的存在,加之相互重 叠设置的上、下皮圈销前缘占据着较大的空间,使得双皮圈钳口不能最大限度 地延伸至前罗拉钳口的后侧位置,而在双皮圈钳口至前罗拉钳口间形成一段纤 维须条缺乏有效控制的浮游区。在此浮游区一方面未被控制的短纤维数量增多, 容易出现纤维间的相互分散;另一方面双皮圈钳口摩擦力界相对较短,纤维在 皮圈部分的摩擦长度縮短,既不利于对浮游纤维运动的控制,也不利于纤维的 稳定变速。双皮圈钳口不能向前伸展,也制约着前胶辊前冲量的增大,削弱着 前区摩擦力场布置,难以达到有效控制和减少前钳口输出纱条加捻三角区的目 的,纱条条干、毛羽及强力等质量指标无法有效改善,制约着高效工艺的实施。 双皮圈钳口的不能前伸,也使得前胶辊和中上罗拉之间的隔距与前、中罗拉间 的隔距无法合理错开,上述两隔距的数值的相同或相近,既不利于前胶辊的合 理前冲、中上罗拉相对中罗拉的合理后移,以及在前、中罗拉实现纤维须条的 多段包围弧,也不利增强前、中罗拉对的合理加压,限制着牵伸倍数和加压能 力的进一步提高。随着纺纱机械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大幅度提高 环锭细纱机牵伸装置的牵伸倍数,只有环锭细纱机实现高倍牵伸才能实现粗纱 重定量,也才能提高纺纱全流程的生产效率。然而传统环锭细纱机牵伸倍数的 增大,又会带来牵伸波和牵伸力的增大,从而明显恶化成品纱的质量。因此, 现有的环锭细纱机牵伸装置难以适应高效、大牵伸的纺纱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 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它不仅能有效縮短浮游区长度,延伸皮圈控制 面,而且能提高牵伸装置的牵伸倍数,保证成纱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包括 具有前罗拉和前皮辊的前牵伸罗拉对,具有后罗拉和后皮辊的后牵伸罗拉对, 在前牵伸罗拉对及后牵伸罗拉对之间设置有中罗拉和中上罗拉,在中上罗拉和
前皮辊之间设有上销,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设有下销,上皮圈套于中上罗拉和
上销上,下皮圈套于中罗拉和下销上,上销前缘相对下销前缘的前冲距离K至 少为3 mm,所述中上罗拉和前皮辊的隔距L与中罗拉和前罗拉的隔距S之比L/S =1. 1 1. 6。
釆用上述结构后,由于上、下销前边缘错开设置而保持一定的前冲距离, 一方面上销前缘端部能最大限度地伸至前罗拉钳口的后侧位置,从而延伸了皮 圈的控制面,縮短了主牵伸区的浮游区长度,扩大了主牵伸区摩擦力场范围, 使主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向前钳口靠近而集中,对纤维变速稳定十分有利,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对纤维运动的控制能力,减少了前区牵伸波,对大幅提高和 稳定成纱质量十分有利;另一方面上销的前冲也为前皮辊前冲量增大创造条件, 这不仅有效增强前区摩擦力场布置,也縮小前钳口前侧输出纱条加捻三角区, 使纱条条干、紧密度、纱条强力和毛羽得到显著改善。又由于中上罗拉和前皮 辊隔距L与中罗拉和前罗拉隔距S之比L/S采用了大于1. 1,而小于是1.6的 隔距结构,使前罗拉至中罗拉之间形成了多段纤维包围弧,十分有利于对纤维的有效控制;同时这种结构也使得前皮辊和中上罗拉能骑跨于前罗拉和中罗拉 上,能获得更加稳定的压紧力,保证了牵伸力和握持力的稳定和增大。因此采 用本发朋的牵伸结构型式,既加强和稳定了纤维控制力,又满足了纤维变速点 分布向前钳口最大限度集中、且波动性的小要求,从而保证细纱机牵伸装置牵 伸倍数的大幅提高,并完全满足成纱质量要求。
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上罗拉和前皮辊的隔距L与中罗拉和前
罗拉的隔距S之比L/S=l. 15 1. 25。所述上销前缘相对下销前缘的前冲距离K =4 6 mm。该隔距比和上销前冲量更加合理,使用效果和工艺适应性更佳。
本发明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后罗拉的牵伸面高于前部牵伸平面,且 后皮辊相对后罗拉向后偏置。这种结构在后牵伸区形成了 V型曲线牵伸,使纤 维须条在后罗拉上形成包围弧,拓展了后罗拉钳口摩擦力界的强度分布,增大 对牵伸须条的控制和紧密度,提高了牵伸须条的内在结构和纤维伸直平行度。 该结构与前牵伸区结构的共同作用,从而较为完善协调地增强整个牵伸装置的 摩擦力场布置。
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设置有控制辊。 后牵伸区的控制辊作用于后牵伸区须条上,在后牵伸区建立了一个新的附加摩 擦力界,对后牵伸区实行更加合理的调控,最大限度地挖掘细纱机牵伸装置前、 后区牵伸潜力,保证了细纱牵伸装置牵仲能力的极大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高倍牵伸装置,前罗拉1和前皮辊3组成前牵伸罗拉 对,后罗拉11和后皮辊8构成后牵伸罗拉对,在前牵伸罗拉对和后牵伸罗拉对 之间设置有中罗拉13和中上罗拉6,中罗拉13和中上罗拉6形成中罗拉牵伸对。在后罗拉钳口的后侧安装有粗纱导纱口9,后罗拉ll的牵伸面(与纤维条 接触的上表面)高于牵伸装置的前部牵伸平面,该前部牵伸平面位于前罗拉1
和中罗拉13的共切位置,也为纤维须条的通过面,后罗拉牵伸面抬高于前部牵 伸平面约为罗拉半径。后皮辊8相对后罗拉11向后偏置一定距离,从而在后牵 伸区形成V型曲线牵伸结构。在后罗拉11与中罗拉13之间的后牵伸区内还设 置有控制辊8,该控制辊8的截面呈圆形。
在中上罗拉6和前皮辊3之间设置有上销4,该上销4的宽度较常用上销 宽,以便能使上销最大限度地前伸,在中罗拉13和前罗拉1之间设有下销14。 中罗拉牵伸对采用长、短双皮圈牵伸结构,上皮圈5套于中上罗拉6和上销4 上,下皮圈12套于中罗拉13和下销14上,相对设置的上、下皮圈采用错开的 钳口结构,即上销4 (或上皮圈5)的前缘相对下销14 (或下皮圈12)前缘向 前延伸。
中上罗拉6和前皮辊3的隔距为L,中罗拉13和前罗拉1的隔距为S,该 隔距均为两者轴心线间的距离,两隔距比在L/S = l. 6之间选择确定,优先 选择范围L/S-1. 15 1. 25之间。由于两隔距大小存在差异,形成前皮辊3相 对前罗拉l向具有的前冲量a ,中上罗拉6相对中罗拉13的后移量b 。前冲 量a选择在a二4、0腿间;后移量b二3 10腿间。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中 上罗拉6和前皮辊的隔距L二60腿,中罗拉13和前罗拉1的隔距S为51mm,前 皮辊的前冲量a二7mm,后皮辊的后移量b=2 mm。当然,该数值应该根据纤维 长度、工艺设计等参数在上述范围中选择确定,以获得最佳的工艺效果。由于 L〉S并选择在合理范围内,所以该结构一方面在前罗拉和中罗拉上形成了两个 纤维包围弧,更有利于对纤维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前皮辊和中上罗 拉相对前罗拉和中罗拉的骑跨结构,这样既增强了摇架加压的稳定可靠性,也 保证了摇架加压压力的协调增大,极利于牵伸倍数和牵伸力的提高。
上销4 (或上皮圈5)的前边缘相对下销14 (或下皮圈12).前边缘的前冲 距离K至少为3mm,该数值同样应根据纺纱工艺条件进行选择确定。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K=5 rmii。使上销前缘最大限度地伸入到前皮辊3和前罗拉1所形 成的前罗拉钳口的后侧,从而显著縮短了纤维浮游区长度,使纤维得到更为有 效的控制,保证牵伸倍数的提高。
工作时,粗纱10经粗纱导纱口9,依次进入后罗拉钳口、控制辊7、错口 的中罗拉双皮圈钳口以及前罗拉钳口被加捻成成品细纱2。纤维须条在整个牵 伸装置的牵伸过程中,经过了后牵伸区的V型曲线牵伸、控制辊及中上罗拉后 移所形成的中罗拉包围弧,以及前牵伸区的双皮圈错开钳口、上销前缘控制区 及前皮辊前移所形成的前罗拉包围弧和前罗拉钳口,使纤维在牵伸全过程中得 到多重、有效的控制,为实现高倍牵伸、大牵伸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罗拉座18通过罗拉座支管19固定安 装于细纱机墙板上,在罗拉座18上可转动地依次安装有前罗拉1、中罗拉13 和后罗拉11,其中后罗拉11安装位置明显高于前牵伸区的牵伸面,前、后罗 拉直径为小27 mm,中罗拉直径为4>30 mm。后皮辊8相对后罗拉11向后具有较 大偏置角度。摇架16通过摇架支管17安装于罗拉座18上,摇架采用弹簧加压 摇架。在摇架16的皮辊支承爪上依次卡接有前皮辊3、中上罗拉6和后皮辊8。 粗纱导纱口 9固定安装于罗拉座18上,在后罗拉11的前侧还安装有棒形控制 辊7;上销4及上皮圈5的前缘相对下销14及下皮圈12向前延伸,而接近前 罗拉钳口。下皮圈12的张力架20弹性安装于罗拉座18上,以给下皮圈12提 供PT靠的张力。摇架16的前端活动支承有清洁辊15,该清洁辊15与前皮圈3 相接触,以清洁去除前皮辊3上的飞绒等短纤维。该结构中,前罗拉l和中罗 拉13的隔距S二45 mm,前皮辊3与中上罗拉6的隔距L=54腿,前皮辊前冲 量a二6mm,后皮辊后移量b二3mm,上销4相对下销14前缘的前冲量为4腿。
上述举出了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只要采
用前皮辊与中上罗拉隔距大于前、中罗拉隔距,以及上销前缘前冲的结构,均 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包括具有前罗拉(1)和前皮辊(3)的前牵伸罗拉对,具有后罗拉(11)和后皮辊(8)的后牵伸罗拉对,在前牵伸罗拉对及后牵伸罗拉对之间设置有中罗拉(13)和中上罗拉(6),在中上罗拉(6)和前皮辊(3)之间设有上销(4),中罗拉(13)和前罗拉(1)之间设有下销(14),上皮圈(5)套于中上罗拉(6)和上销(4)上,下皮圈(12)套于中罗拉(13)和下销(14)上,其特征在于上销(4)前缘相对下销(14)前缘的前冲距离K至少为3mm,所述中上罗拉(6)和前皮辊(3)的隔距L与中罗拉(13)和前罗拉(1)的隔距S之比L/S=1.1~1.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上罗拉(6)和前皮辊(3)的隔距L与中罗拉(13)和前罗拉(1)的 隔距S之比L/S = l. 15 1.2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销(4)前缘相对下销(14)前缘的前冲距离K二4 6 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皮辊(3)相对前罗拉(1)的前冲量a二4 10 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上罗拉(6)相对中罗拉(13)的后移量b二3 10 mm。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罗拉(11)的牵伸面高于前部牵伸平面,且后皮辊(8) 相对后罗拉(11)向后偏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罗拉(11)和中罗拉(13)之间设置有控制辊(7)。
8、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罗拉(11)和中罗拉(13)之间设置有控制辊(7)。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包括具有前罗拉和前皮辊的前牵伸罗拉对,具有后罗拉和后皮辊的后牵伸罗拉对,在前牵伸罗拉对及后牵伸罗拉对之间设置有中罗拉和中上罗拉,在中上罗拉和前皮辊之间设有上销,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设有下销,上皮圈套于中上罗拉和上销上,下皮圈套于中罗拉和下销上,上销前缘相对下销前缘的前冲距离K至少为3mm,所述中上罗拉和前皮辊的隔距L与罗拉和前罗拉的隔距S之比L/S=1.1~1.6。该高倍牵伸结构能最大限度地缩短纤维浮游区长度,延伸皮圈控制面,能有效提高牵伸装置的牵伸倍数,保证成纱质量。
文档编号D01H5/44GK101307515SQ20081012328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9日
发明者远 倪, 唐文辉, 曹小华, 鹏 朱, 平 王, 王婵娟 申请人: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