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筒式辘脚机之针线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92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筒式辘脚机之针线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技术领域,特指悬筒式辘脚机之针线控制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传统的悬筒式辘脚机存在如下不足 一是旋梭定位钩大都 装置在针板下面在实际缝制过程中由于缝料的厚薄,同时缝线的粗 细也随之改变,这就需要随时调整旋梭定位钩与旋梭的间隙来适应缝 料,旋梭定位钩与旋梭之间的间隙大,容易引起噪声大,缝纫性能不 良,旋梭与定位钩也容易脱位,严重造成机械部位的损坏;旋梭定位 钩与旋梭之间的间隙小,则底线容易夹线、断线,影响缝制品的质量, 而针板固定后,由于旋梭定位钩与旋梭的间隙不可目测,只能靠个人 经验来调整,这就给操作人员调整旋梭定位钩与旋梭的间隙带来一定 的困难;二是缺少自动剪线机构由于辘脚机在缝制中基本以缝制裤 管为主,相对而言缝制时间较短,由于传统缝纫机无自动剪线装置, 这就需要频繁地用手来剪刀来剪断缝线,影响工作效率及缝制品的美 观;三是缺少自动勾线机构剪线后再缝制衣物时, 一般要手工将缝 线拨动到衣物的一侧,频繁地剪线就需要频繁地手工勾线,劳动强度 大,效率低;四是传统辘脚机的针板上表面边缘与旋梭支架成垂直形 状 一般人们在操作缝纫机时,为使布面缝制得更为平整,避免布面 产生皱折,使用者都会以手拉住布面的后端,由于针板边缘的棱角, 在缝制过程中就会产生滚轮拉料不畅,导致缝制品起皱,影响缝制品
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剪线、自动勾线、容易调整 旋梭定位钩及针板结构合理的悬筒式辘脚机之针线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悬筒式辘脚机之针线控制装置,包括 有旋梭支架,旋梭定位钩、针板,其特征在于旋梭定位钩在旋梭支架 的侧部安装,所述的针板上表面的边缘与旋梭支架的接合处采用平滑 的弧形过渡曲面,在针板的下表面安装有自动剪线机构,在针板上部 的机针一侧设置有自动勾线机构。
上述的旋梭定位钩在旋梭支架的侧部安装,是在旋梭支架的侧部 开设有旋梭定位钩上的定位钩通过孔和安装面定位孔,在旋梭定位钩 的安装面上开设有调整长腰槽,用螺钉穿过长腰槽将旋梭定位钩定位 在旋梭支架侧部的定位孔上,长腰槽的长度大于两个定位孔之间的距 离。
上述的自动剪线机构为切线定刀和切线动刀分别通过螺钉定位在 针板的下表面,在切线定刀上部的针板上设置有切线定刀的张力调整 螺钉,动刀连杆组件水平安装在针板底面凹槽内,通过固定在台板底 板的电磁阀控制动刀连杆组件的剪线气缸带动切线动刀与切线定刀配 合实现剪缝动作。
上述的自动勾线机构为勾线气缸通过气缸曲柄固定在气缸曲柄 座上,勾线气缸的活塞杆的外端部固定有勾线钩,勾线气缸通过固定 在台板底板的电磁阀控制勾线动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旋梭定位钩是可独立操作的专用件,安装在旋梭 支架的侧部,操作容易,调整准确,可用于调整定位钩与旋梭的最佳 位置以适应不同的缝料,达到最佳的缝纫效果。
2、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针板的上表面的外边缘与旋梭支架接合处采 用平滑的弧形过渡曲面,解决了缝制过程中由于原针板的边缘棱角引 起的布料皱折,滚轮送料不畅的问题。
3、 本实用新型自动剪线机构是利用气缸的动作来推动动刀剪断缝 线,调整方便,解决了过去频繁地用手来剪刀来剪断缝线,影响工作效 率及缝制品的美观的问题。
4、 本实用新型自动勾线机构利用气缸的动作来推动勾线钩勾取剪 线机构剪断的面线,让面线勾取在勾线钩上,方便缝制后对剪断的面 线的选择,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5、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在悬筒式63900辘脚机上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剪线及针板部分的分解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勾线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4:悬筒式辘脚机之针线控制装置,包括有旋梭支架2,
旋梭定位钩3、针板5,其特征在于旋梭定位钩3在旋梭支架2的侧部 安装,所述的针板5上表面的边缘与旋梭支架2的接合处采用平滑的 弧形过渡曲面,在针板5的下表面安装有自动剪线机构,在针板5上 部的机针6的一侧设置有自动勾线机构。
上述的旋梭定位钩3在旋梭支架2的侧部安装,是在旋梭支架2 的侧部开设有旋梭定位钩3上的定位钩通过孔201和安装面定位孔 202,在旋梭定位钩3的安装面302上开设有调整长腰槽3021,用螺钉 303穿过长腰槽3021将旋梭定位钩3定位在旋梭支架2侧部的定位孔
202上,长腰槽3021的长度大于两个定位孔202之间的距离,通过调 整螺钉303在旋梭定位钩3上的长腰槽3021上的不同的安装位置可调 整定位钩301与旋梭1之间的间隙,旋梭1放置在旋梭支架2内,通 过旋梭轴4与缝纫机下轴连接。
上述的自动剪线机构为切线定刀10和切线动刀7分别通过螺钉 11定位在针板5的下表面,在切线定刀10上部的针板5上设置有切线 定刀10的张力调整螺钉13,动刀连杆组件水平安装在针板10底面的 凹槽内,切线动刀7的轴位螺钉8与切线动刀7的轴拉螺钉螺母9配 合,形成切线动刀7的转轴,剪线气缸16的活塞杆15的移动通过销 轴14、动刀连杆12带动切线动刀7与切线定刀10配合实现剪线动作, 所述的剪线动作是通过操纵固定在台板底板的电磁阀来控制动刀连杆 组件的剪线气缸16,进而带动切线动刀7与切线定刀10配合实现剪线 动作的。
上述的自动勾线机构为勾线气缸25通过气缸曲柄24固定在气 缸曲柄座21上,勾线气缸25的活塞杆251的外端部通过螺钉28固定 有勾线钩27, "L"型螺纹接头29跟勾线气缸连接,勾线气缸25通过 固定在台板底板上的电磁阀控制勾线动作,利用气缸活塞251的移动 来推动勾线钩27勾取剪线机构剪断的面线,让面线勾取在勾线钩27 上,方便缝制后对剪断面线的选择。
送料下轮轴座压板19通过压板固定螺钉20固定在送料下轮轴上 面,勾线气缸曲柄座21通过曲柄座固定螺钉22固定在送料下轮轴座 压板19上,勾线气缸曲柄24通过曲柄螺钉23固定在勾线气缸座上, 勾线气缸25安装在勾线气缸曲柄24上用勾线曲柄固定螺钉26固定。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 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悬筒式辘脚机之针线控制装置,包括有旋梭支架,旋梭定位钩、针板,其特征在于旋梭定位钩在旋梭支架的侧部安装,所述的针板上表面的边缘与旋梭支架的接合处采用平滑的弧形过渡曲面,在针板的下表面安装有自动剪线机构,在针板上部的机针一侧设置有自动勾线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筒式辘脚机之针线控制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旋梭定位钩在旋梭支架的侧部安装,是在旋梭支架的侧部 开设有旋梭定位钩上的定位钩通过孔和安装面定位孔,在旋梭定位钩 的安装面上开设有调整长腰槽,用螺钉穿过长腰槽将旋梭定位钩定位 在旋梭支架侧部的定位孔上,长腰槽的长度大于两个定位孔之间的距 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筒式辘脚机之针线控制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自动剪线机构为切线定刀和切线动刀分别通过螺钉定位 在针板的下表面,在切线定刀上部的针板上设置有切线定刀的张力调 整螺钉,动刀连杆组件水平安装在针板底面凹槽内,通过固定在台板 底板的电磁阀控制动刀连杆组件的剪线气缸带动切线动刀与切线定刀 配合实现剪缝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筒式辘脚机之针线控制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自动勾线机构为勾线气缸通过气缸曲柄固定在气缸曲柄 座上,勾线气缸的活塞杆的外端部固定有勾线钩,勾线气缸通过固定 在台板底板的电磁阀控制勾线动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技术领域,即悬筒式辘脚机之针线控制装置,包括有旋梭支架,旋梭定位钩、针板,其特征在于旋梭定位钩在旋梭支架的侧部安装,所述的针板上表面的边缘与旋梭支架的接合处采用平滑的弧形过渡曲面,在针板的下表面安装有自动剪线机构,在针板上部的机针一侧设置有自动勾线机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旋梭定位钩安装在旋梭支架的侧部,及采用自动剪线机构和自动勾线机构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加之针板采用平滑的弧形过渡曲面,使布料无皱折,滚轮送料畅顺,适用于在类似悬筒式63900辘脚机上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D05B57/00GK201212095SQ20082011298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2日
发明者董亚伟 申请人:浙江中森缝纫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