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34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装置,特别是一种开合时可以锁定的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折叠装置是一种使用非常普遍的连接件,主要起到铰链作用,当用到一些特殊场 合时,在撑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折叠装置需进行锁定,确保撑开或折叠使用安全可靠。如目 前使用的折叠式烫衣板就需要折叠锁定装置,该结构通过铰轴相互铰接左右连接件,在其 中的一个连接件上固定一个可伸缩的弹性锁销,在另一个连接件上对应设有与弹性锁销配 合的锁孔,通过弹性锁销与锁孔的配合实现折叠式烫衣板的撑开或折叠的锁定。但该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左右连接件通过铰轴铰接后,还需另外在左右连接 件上安装弹性锁销及相匹配的锁孔,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及生产成本明显增加;二是采用该 结构只能一点锁定,锁定点受力大,易引起左右连接件变形;三是配合精度要求高,配合间 隙过大就会导致二块可折叠的烫衣板不平整。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专门进行开 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折叠锁定装置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可靠、生产成本低的折叠锁定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左右连接件、铰轴,左右连 接件分别设有铰接孔并通过铰轴相互铰接,所述左右连接件的铰接孔上设有定位卡槽,所 述的铰轴依次设有螺柱、定位柱和导柱,定位柱上设有与铰接孔上的定位卡槽相匹配的定 位键,铰轴的导柱与铰接孔配合,铰轴的螺柱侧固定有螺母,铰轴的导柱侧设有复位弹簧。为了方便左右连接件安装固定,所述的左右连接件上分别设有固定孔。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效果当使用到折叠式烫衣板上 时,左右连接件对应固定在二块折叠的烫衣板上,通过铰轴上的定位键与左右连接件上的 定位卡槽配合实现折叠式烫衣板的撑开或折叠的锁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铰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折叠锁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左右连接件 1、2、铰轴3,左右连接件1、2分别设有铰接孔7并通过铰轴3相互铰接,左右连接件1、2上
3分别设有固定孔6,所述左右连接件1、2的铰接孔7上设有相互对称的定位卡槽8,所述的 铰轴3依次设有螺柱9、定位柱10和导柱12,定位柱10上设有与铰接孔7上的定位卡槽8 相匹配的定位键11,铰轴3的导柱12与铰接孔7配合,铰轴3的螺柱9侧固定有螺母4,铰 轴3的导柱12侧设有复位弹簧5。 当左右连接件1、2在撑开状态进行折叠时,按动铰轴3,铰轴3克服复位弹簧4的 弹力后向内移动,使铰轴3定位柱10上的定位键11与左右连接件1、2的铰接孔7上的定 位卡槽8分离,然后转动左右连接件1、2,松开铰轴3,当左右连接件1、2相互转动180度时, 左右连接件1、2的铰接孔7上的定位卡槽8重合又重新与铰轴3的定位柱10上的定位键 11相对应,在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铰轴3自动复位,定位柱10上的定位键11又重新插 入左右连接件1、2的铰接孔7上的定位卡槽8内,从而完成左右连接件1、2的相互折叠和 锁定。当左右连接件1、2在折叠状态进行撑开时,其工作原理与上述类同,在此不再重述。
权利要求一种折叠锁定装置,包括左右连接件(1、2)、铰轴(3),左右连接件(1、2)分别设有铰接孔(7)并通过铰轴(3)相互铰接,其特征是所述左右连接件(1、2)的铰接孔(7)上设有定位卡槽(8),所述的铰轴(3)依次设有螺柱(9)、定位柱(10)和导柱(12),定位柱(10)上设有与铰接孔(7)上的定位卡槽(8)相匹配的定位键(11),铰轴(3)的导柱(12)与铰接孔(7)配合,铰轴(3)的螺柱(9)侧固定有螺母(4),铰轴(3)的导柱(12)侧设有复位弹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锁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连接件(1、2)上分别 设有固定孔(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锁定装置,包括左右连接件(1、2)、铰轴(3),左右连接件(1、2)分别设有铰接孔(7)并通过铰轴(3)相互铰接,所述左右连接件(1、2)的铰接孔(7)上设有定位卡槽(8),所述的铰轴(3)依次设有螺柱(9)、定位柱(10)和导柱(12),定位柱(10)上设有与铰接孔(7)上的定位卡槽(8)相匹配的定位键(11),铰轴(3)的导柱(12)与铰接孔(7)配合,铰轴(3)的螺柱(9)侧固定有螺母(4),铰轴(3)的导柱(12)侧设有复位弹簧(5)。采用本结构后,解决了现有结构复杂、锁定不可靠的不足,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可靠、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D06F81/02GK201648815SQ20102011130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胡艳萍 申请人:胡艳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