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58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行业用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针织机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中,针织机普遍在振动较大的工况下工作,其支腿或者支撑板容易受到损坏,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车间工人的听力健康,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也大大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质量可靠,有效保护针织机的支腿或者支撑板,使用方便的针织机固定装置。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针织机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防护板,所述的防护板包括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防护板与所述的底板垂直固定连接,设置护板板能够有效保护针织机支腿。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底板的底面上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槽和第二槽,能够有效降低所述的的底板底面精加工的面积,降低加工成本,同时使底板具有缓冲功能。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防护板还包括两筋板,所述的两筋板与所述的连接板垂直连接,所述的的防护板为一体结构,设置筋板使防护板与底板的连接更加可靠。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两筋板与所述的底板的边缘垂直连接,所述的的防护板与所述的的底板焊接连接。因此本发明的针织机固定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质量可靠,有效保护针织机的支腿或者支撑板,使用方便。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的针织机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的针织机固定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针织机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的针织机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
I、底板;2、防护板;
II、固定孔;12、第一槽;13、第二槽;
321、连接板;22、筋板;24、连接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质量可靠,有效保护针织机的支腿或者支撑板,使用方便的针织机固定装置。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针织机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该底板1上设置有固定孔11,该固定装置还包括防护板2,该防护板2包括连接板21,该连接板21上设置有连接孔23,该防护板2与该底板1垂直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该底板1的底面上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槽12和第二槽13。如图1、图4所示,该防护板2还包括两筋板22,该两筋板22与该连接板21垂直连接,该的防护板2为一体结构。如图3、图4所示,该两筋板22与该底板1的边缘垂直连接,该的防护板2与该的底板1焊接连接。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针织机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上设置有固定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防护板(2),所述的防护板(2)包括连接板 (21),所述的连接板(21)上设置有连接孔(23),所述的防护板(2)与所述的底板(1)垂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的底面上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槽(12)和第二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板(2)还包括两筋板(22),所述的两筋板(22)与所述的连接板(21)垂直连接,所述的的防护板(2)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筋板(22)与所述的底板(1)的边缘垂直连接,所述的的防护板(2)与所述的的底板(1)焊接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织机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防护板,所述的防护板包括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防护板与所述的底板垂直固定连接。因此,本发明所公开的针织机固定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质量可靠,有效保护针织机的支腿或者支撑板,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D04B35/00GK102534996SQ20111039404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李国江 申请人:常熟市浩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