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06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机或在烘干功能的基础上还具备洗涤功能的洗涤烘干机等烘干装置,一般通过将烘干空气供应至收容衣物的滚筒内而烘干衣物。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52533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衣物进行烘干以及洗涤的洗涤烘干机。图11概略地表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洗涤烘干机的内部结构。利用图11说明专利文献1的洗涤烘干机。洗涤烘干机900具备收容衣物的洗涤烘干槽910以及使烘干衣物的烘干空气循环的循环系统920。循环系统920具备包含连接于洗涤烘干槽910的底面的第一端部931和连接于洗涤烘干槽910的周面的第二端部932的循环管路930 ;安装于循环管路930的第二端部932的送风机940 ;从在循环管路930内流动的烘干空气除去纤维屑(破线头等尘埃成分)的过滤器950;以及设置于过滤器950与送风机940之间的热泵960。送风机940 使得在循环管路930的第一端部931生成负压,在第二端部932生成正压。其结果,洗涤烘干槽910内的烘干空气被循环管路930的第一端部931吸引。之后,烘干空气通过过滤器 950。通过了过滤器950的烘干空气进一步通过热泵960,并从循环管路930的第二端部932 送入洗涤烘干槽910内。热泵960具备设置在过滤器950之后的吸热器961以及设置在吸热器961与送风机940之间的放热器962。吸热器961冷却烘干空气,使包含于烘干空气中的水分结露。其结果,烘干空气被除湿。通过了吸热器961的烘干空气通过放热器962。放热器962加热烘干空气。据此,经过除湿处理和加热处理的烘干空气通过送风机940再次被送入洗涤烘干槽910内。循环管路930包含用于贮存通过吸热器961从烘干空气被除去的水分(结露水) 的蓄水部933。蓄水部933在吸热器961与放热器962之间形成向下方扩展的空间。蓄水部933内贮存的水通过泵(未图示)而排出。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63694号(专利文献2)以及特开2010-64020号(专利文献3)公开了与专利文献1相同的循环系统。上述的专利文献的循环系统具备将从烘干空气中除去的水分排出的泵吸引水分时,缓和该吸引对烘干空气的流动产生的影响的结构。根据上述的循环系统,从烘干空气除去而被贮存的水分因烘干空气的流动而被卷起,被送至下游。如图11所示,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循环系统920中,被卷起的水分通过放热器 962被进行加热。放热器962使水分蒸发,其结果烘干效率恶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较高的烘干效率的烘干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槽,用于收容衣物;以及循环系统,让用于烘干所述衣物的烘干空气循环,其中,所述循环系统具备除去包含在所述烘干空气中的水分的除湿组件、吸引由所述除湿组件除去水分后的所述烘干空气并送入所述烘干槽的送气装置以及支撑所述除湿组件的支撑部件,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具备用于排出所述水分的排出口、以将所述水分朝向所述排出口引导的方式倾斜的主倾斜面、形成在所述除湿组件的下方的第一倾斜面以及从所述第一倾斜面突出并将所述第一倾斜面分隔成第一上游倾斜面和与该第一上游倾斜面相比更接近所述送气装置的第一下游倾斜面的第一分隔壁, 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面倾斜成使所述水分流向所述主倾斜面,所述第一分隔壁沿与朝向所述送气装置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图1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涤烘干机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洗涤烘干机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洗涤烘干机的概略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洗涤烘干机的热泵的概略图。图5是图4所示的热泵及支撑热泵的支撑板的概略俯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支撑板的概略俯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支撑板的概略侧视图。图8是图6所示的支撑板的右支撑壁的概略图。图9是图6所示的支撑板的第一分隔壁的概略图。图10是图6所示的支撑板的第二分隔壁的概略图。图11是以往技术所涉及的洗涤烘干机的结构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对烘干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中使用的“上”、 “下”、“左”及“右”等表示方向的用语仅是为了使说明清楚明了,并不对烘干装置的原理作任何限定。(洗涤烘干机的整体结构)图1是作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烘干装置而被例示的洗涤烘干机的概略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兼具洗涤功能和烘干功能的洗涤烘干机作为烘干装置而例示。取而代之,也可以采用将不具备洗涤功能的烘干机作为烘干装置。洗涤烘干机100包括筐体200及门体300。筐体200呈大致长方体形状。筐体200 包括沿上下方向竖立设置的正面壁210 ;正面壁210的相反侧的背面壁220 ;在正面壁210 与背面壁220之间沿上下方向竖立设置的左侧壁230及右侧壁MO ;形成筐体200的上表面的顶壁250 ;以及形成筐体200的下表面的底壁沈0。正面壁210包括设置在下方的下部壁211 ;设置在下部壁211的上方的中间壁 212 ;以及设置在中间壁212的上方的上部壁213。中间壁212及上部壁213以越向上方越靠近背面壁220的方式弯曲并倾斜。[0028]中间壁212包括形成凹区域的环状的凹面214,该凹区域呈与大致圆板状的门体 300大致相匹配的形状。凹面214包围贯通中间壁212的大致中央而形成的投入口 215。投入口 215与收容在筐体200内部的洗涤烘干槽(后述)连通。使用者可通过投入口 215向主筐体200内放入衣物(衣服或类似的物品)或从筐体200取出衣物。洗涤烘干机100包括将门体300可转动地连接于筐体200的铰链结构330。通过铰链结构330,门体300可在封闭投入口 215的封闭位置与打开投入口 215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转动至封闭位置的门体300收容在被凹面214包围的凹区域。另外,图1所示的门体300位于打开位置。图2是具有处于封闭位置的门体300的洗涤烘干机100的概略剖视图。图2所示的筐体200中的部件的配置、形状及结构不应限定性地进行解释。筐体200内的部件的配置、形状及结构也可根据洗涤烘干装置的设计和功能而适当地决定。利用图1及图2进一步说明洗涤烘干机100的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在筐体200内构筑进行烘干处理的处理装置400。在本实施方式中, 处理装置400除执行烘干处理以外,还执行洗涤处理、漂洗处理及脱水处理等衣物C的洗涤及烘干所需的处理。取而代之,如果采用不具备洗涤功能的烘干机作为洗涤烘干装置的情况下,处理装置也可仅执行烘干处理。处理装置400具有用于烘干及洗涤衣物C的洗涤烘干槽410。收容衣物C的洗涤烘干槽410包括摆动(rock)自由地支撑在筐体200内部的一端有底圆筒状的水槽420 ;以及旋转自由地支撑在水槽420内的一端有底圆筒状的旋转滚筒440。处理装置400具有弹性支撑洗涤烘干槽410的悬架(suspension) 490。与筐体200的底壁260连接的悬架490 适当地吸收在上述烘干处理、洗涤处理、漂洗处理及脱水处理等各种处理的期间产生的振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洗涤烘干槽410作为烘干槽而被例示。处理装置400还包括使旋转滚筒440旋转的马达430。马达430的主体部安装在水槽420的底壁431的外表面。此外,马达430的旋转轴贯通水槽420的底壁431并连接于旋转滚筒440的底壁432。在烘干处理、洗涤处理、漂洗处理及脱水处理等各种处理的期间,马达430使旋转滚筒440旋转。在水槽420的底壁431的相反侧的前壁433上,形成有与位于封闭位置的大致圆形的门体300大致同心的开口部434。同样地,在旋转滚筒440的底壁432的相反侧的前壁435上,形成有与形成在水槽420的前壁433上的开口部434大致同心的开口部436。 使用者可使门体300移动至打开位置并通过投入口 215向旋转滚筒440内投入衣物C。 处理装置400还包括设置在筐体200的中间壁212与水槽420的前壁433之间的波纹管 (bellows) 437。水槽420经由波纹管437弹性连接于筐体200。如图1所示,门体300包括大致呈一端有底梯形圆锥形状的透明的窗部310 ;以及支撑窗部310的大致圆板形状的支撑框320。如图2所示,当门体300位于封闭位置时, 窗部310插入至形成在筐体200的投入口 215内。在门体300位于封闭位置的期间,使用者可通过透明的窗部310目视确认洗涤烘干槽410内的衣物C。洗涤烘干机100具有用于向洗涤烘干槽410供应洗涤所用的水的供水系统340和使供应至洗涤烘干槽410的水(清洗水)循环及排出的循环排水系统350。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水系统340形成于筐体200的内部空间的上部。循环排水系统350形成于筐体200的内部空间的下部。在筐体200的顶壁250上例如形成有能够与软管(未图示)连接的进水口 253。 供水系统340具有收容洗涤剂的收容室341和连接进水口 253与收容室341的第一供水管路342。收容室341邻接于筐体200的顶壁250的内表面。供水系统340还具有从收容室 341朝向水槽420延伸的第二供水管路343。经由进水口 253供应的水通过第一供水管路342流入收容室341。在收容室341 内水与洗涤剂混合而成为清洗水。清洗水通过第二给水管路343被供应至水槽420内。水槽420上形成有用于排出清洗水的排出口 423及清洗水流入的流入口 424。在筐体200的底壁260上形成有用于向筐体200外排出清洗水的排水口沈1。循环排水系统 350包括在水槽420的排出口 423与筐体200的排水口 261之间延伸的排水管路351 ;以及安装在排水管路351的排水阀352。排水阀352用于控制向筐体200外的清洗水的排出, 根据需要而开闭。在本实施方式中,循环排水系统350作为排水系统而被例示。循环排水系统350包括在排水阀352的上游从排水管路351分支的循环管路 353 ;以及安装在循环管路353的循环泵354。循环管路353连接于水槽420的流入口 424。 当排水阀352关闭、循环泵邪4运转时,水槽420内的清洗水朝向循环泵邪4被吸引。之后, 清洗水通过循环泵3M被送往流入口 424,被利用于洗涤烘干槽410内的衣物C的洗涤。在水槽420上还形成有用于限制水槽420内的液位的限制孔422。循环排水系统 350还具备连接于限制孔422的溢流管(overflow pipe) 355。溢流管355在排水阀352的上游连接于排水管路351。当水槽420中的清洗水的液位超过指定的水位时,排水阀352打开。水槽420中多余的清洗水通过限制孔422流入溢流管355,最终从筐体200的排水口 261排出。循环排水系统350还包括安装在排水管路351的中空块(hollow block) 356 ;以及连接于中空块356的液位传感器357。在安装于排水阀352与洗涤烘干槽410之间的中空块356内形成清洗水层和空气层。中空块356经由排水管路351连接于水槽420,因此中空块356中的清洗水层的厚度与水槽420中的清洗水的液位连动。中空块356中的清洗水层的厚度的变动会引起中空块356中的空气层的压力变动。液位传感器357检测中空块 356中的空气层的压力变动。液位传感器357的输出用于水槽420中的清洗水的液位调整。图3是洗涤烘干机100的概略剖视图。利用图1及图3进一步说明洗涤烘干机 100的整体结构。洗涤烘干机100具备用于使烘干旋转滚筒440中收容的衣物C的烘干空气循环的循环系统600。循环系统600与洗涤烘干槽410及循环排水系统350 —样也构筑在筐体200 内。水槽420包括在底壁431与前壁433之间延伸的圆筒状的周壁438。在水槽420 的周壁438形成有用于从洗涤烘干槽410排出烘干空气的排气口 601。而且,在水槽420的底壁431上形成有用于向洗涤烘干槽410内送入烘干空气的进气口 643。循环系统600让用于烘干衣物C的烘干空气在排气口 601与进气口 643之间循环。在旋转滚筒440的底壁432形成有用于促使从进气口 643进入的烘干空气朝向旋转滚筒440内的底孔645。旋转滚筒440包括在底壁432与前壁435之间延伸的圆筒状的周壁439。在旋转滚筒440的周壁439形成有用于促使烘干空气朝向形成在水槽420的周壁438的排气口 601的多个周孔646。通过从底孔645流向周孔646的烘干空气而促进旋转滚筒440内的衣物C烘干。循环系统600包括从水槽420的排气口 601延伸并沿筐体200的顶壁250延伸的第一管路610;从洗涤烘干槽410排出的烘干空气除去纤维屑(碎线头等尘埃成分)的过滤装置700 ;邻接于过滤装置700的热泵630 ;以及使烘干空气循环的送风机621。第一管路610包含后述的支撑板和连接支撑板与排气口 601的连接管路602。在本实施方式中, 支撑板支撑过滤装置700、热泵630以及送风机621。送风机621作为送气装置而被例示。 连接管路602作为连接管而被例示。第一管路610将烘干空气从洗涤烘干槽410引导至送风机621。在第一管路610 中,过滤装置700从烘干空气除去纤维屑。热泵630与烘干空气进行热交换,对烘干空气进行除湿及加热。送风机621吸引除湿及加热后的烘干空气,然后送往洗涤烘干槽410。循环系统600还具有从送风机621朝向洗涤烘干槽410引导烘干空气的第二管路 620。从送风机621送出的烘干空气被引导至第二管路620,并通过进气口 643流入洗涤烘干槽410内。循环系统600包括从第二管路620分支的分支管路650 ;以及设置在第二管路 620与分支管路650的连接部的切换阀651。分支管路650具有与形成在旋转滚筒440的前壁435上的开口部436连通的前端部。切换阀651在遮断从送风机621流向进气口 643 的烘干空气的流动的第一位置与沿着从送风机621流向进气口 643的烘干空气的流动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切换阀651位于第一位置时,烘干空气的大部分通过分支管路650从旋转滚筒440的开口部436喷出至衣物C。在切换阀651位于第二位置时,烘干空气的大部分朝向进气口 643。切换阀651例如从烘干处理开始起的指定期间内设定在第二位置。其后,切换阀651设定在第一位置直至烘干处理结束为止。据此,可根据衣物C的烘干程度而变更烘干动作。(热泵)图4是概略地表示热泵630的模式图。利用图3及图4对热泵630进行说明。热泵630具备循环管631。制冷剂在循环管631中流动。热泵630具备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632。压缩机632设置在形成闭合回路的循环管631的中途部。从压缩机632送出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循环管631突出至第一管路610中,形成放热器633。放出基于压缩机632的压缩而被加热的制冷剂的热量的放热器633包括在第一管路610中弯曲形成的循环管631 ;以及安装在该循环管631上的翼片638。通过第一管路 610的烘干空气被放热器633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放热器633作为加热组件而被例示。热泵630具备对通过压缩机632而成为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器634。通过了放热器633的制冷剂被减压-器634减压的同时被冷却。通过了减压器634的制冷剂所流动的循环管631再次突出至第一管路610中,形成吸热器635。利用基于减压器634的减压而被冷却的制冷剂进行吸热的吸热器635包括 在第一管路610中弯曲的循环管631 ;以及安装在该循环管631上的翼片636。第一管路 610中的烘干空气被吸热器635吸热。其结果,烘干空气中的水分在翼片636及/或循环管 631上结露,而从烘干空气中被除去。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翼片636及/或循环管631上结露的烘干空气中的水分称为结露水。在本实施方式中,吸热器635作为除湿组件而被例示。[0057]如图3所示,循环系统600包括疏水管路639,该疏水管路639从第一管路610连接至设置于吸热器635的下方的排水管路351。在本实施方式中,疏水管路639连接于排水管路351中设置的中空块356。疏水管路639用于向排水管路351引导结露水。热泵630邻接于筐体200的顶壁250。因此,在疏水管路639内产生比较大的结露水的水头(water head)。据此,结露水在重力作用下适当地流向排水管路351。循环系统600还包括安装在疏水管路639中的止回阀637。基于送风机621的运转,第一管路610的内部空间基本上成为负压。止回阀637在疏水管路639的中途部切断在第一管路610中产生的负压环境。其结果,从排水管路351向第一管路610上升的流体的流动被抑制。在疏水管路639中的止回阀637的安装位置适宜地被设定以在止回阀637 与第一管路610之间生成用于向排水管路351送出结露水的足够大的水头压。(支撑板)图5是设置在支撑板上的过滤装置700、热泵630以及送风机621的概略俯视图。 图6是支撑板的概略俯视图。图7是支撑板的概略右侧视图。利用图3、图5至图7对支撑板进行说明。支撑板500包含支撑过滤装置700、热泵630以及送风机621的底壁510和从底壁510的周缘竖立设置的周壁520。周壁520包括连接于连接管路602的连接壁521。在连接壁521上形成有连接于连接管路602的开口部522。过滤装置700邻接于连接壁521。因此,由过滤装置700除去从开口部522导入的烘干空气中的纤维屑。送风机621相对于开口部522偏向左方而设置在底壁510上。另夕卜,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壁521从底壁510的正面侧的缘部竖立设置。此外,送风机621 设置在底壁510的背面侧的缘部附近。热泵630的吸热器635邻接于过滤装置700。吸热器635从刚刚通过过滤装置700 之后的烘干空气中除去水分。吸热器635的右侧部分635R与开口部522相向。邻接于右侧部分635R的左侧部分635L与送风机621相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吸热器635的支撑板500作为支撑部件而被例示。而且,吸热器635的右侧部分635R作为第一除湿部而被例示。吸热器635的左侧部分635L作为第二除湿部而被例示。热泵630的放热器633邻接于吸热器635。设置在吸热器635与送风机621之间的放热器633大致呈与吸热器635相同的形状相同的大小。放热器633的右侧部分633R 邻接于吸热器635的右侧部分635R。而且,放热器633的左侧部分633L邻接于吸热器635 的左侧部分635L。在本实施方式中,放热器633的右侧部分633R作为第一加热部而被例示。邻接于右侧部分633R的左侧部分633L作为第二加热部而被例示。底壁510包含形成于吸热器635及放热器633的右侧边的主倾斜面511。从吸热器635产生的结露水被引导至主倾斜面511。主倾斜面511被倾斜为使主倾斜面511上的结露水朝背面方向流动。支撑板500包括邻接于主倾斜面511的背面侧端部的蓄水部530。蓄水部530与主倾斜面511相比更下方凹陷。因此,到达主倾斜面511的背面侧端部的结露水流入蓄水部530。蓄水部530能够暂时储存一定量的结露水。支撑板500包含形成于蓄水部530的底部的连接口 531。用于从支撑板500排出蓄水部530中的结露水的连接口 531连接于疏水管路639的上端部。如上所述,主倾斜面511被倾斜为将结露水引导至蓄水部530。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口 531作为排出口而被例示。[0069]支撑板500包含包围热泵630的压缩机632的圆筒壁M0。圆筒壁540邻接于蓄水部530。图8是由支撑板500支撑的吸热器635及放热器633的概略右侧视图。利用图5、 图6及图8对支撑板500进行说明。支撑板500包含支撑吸热器635及放热器633的右端的右支撑壁512。右支撑壁 512规定主倾斜面511的左侧边界。吸热器635及放热器633的左端通过从支撑板500的周壁520突出的左支撑壁513适当地被支撑。从底壁510的上表面突出的右支撑壁512包含沿吸热器635的右侧面的正面缘和底面缘而形成的第一右支撑壁514 ;沿放热器633的右侧面的背面缘和底面缘的一部分而形成的第二右支撑壁515 ;以及在第一右支撑壁514与第二右支撑壁515之间支撑放热器633的右侧面的底面缘的第三右支撑壁516。在右支撑壁512上形成有缺口部517、518。 缺口部517形成于第一右支撑壁514与第三右支撑壁516之间。缺口部518形成于第二右支撑壁515与第三右支撑壁516之间。如图6所示,支撑板500包含在吸热器635与放热器633之间向上方突出的分界壁讨1。支撑板500的底壁510包含形成于吸热器635的下方的第一倾斜面M2 ;以及形成于放热器633的下方的第二倾斜面M3。右支撑壁512分隔主倾斜面511与第一倾斜面 5420并且,右支撑壁512分隔主倾斜面511与第二倾斜面M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倾斜面511与第一倾斜面542及第二倾斜面543之间突出的右支撑壁512作为支撑壁而被例示。[0074]支撑壁500具有第一分隔壁M6,该第一分隔壁546将第一倾斜面542分隔为第一上游倾斜面544和与第一上游倾斜面544相比更远离连接壁521的(接近送风机621的) 第一下游倾斜面M5。从第一倾斜面542突出的第一分隔壁546沿左右方向(与朝向送气装置621的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差的方向)延伸。支撑壁500具有第二分隔壁M9,该第二分隔壁549将第二倾斜面543分隔为第二上游倾斜面547和与第二上游倾斜面547相比更远离连接壁521的(接近送风机621的) 第二下游倾斜面M8。从第二倾斜面543突出的第二分隔壁549沿左右方向(与朝向送气装置621的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差的方向)延伸。图9是右支撑壁512与第一分隔壁M6的连接部的周边的概略剖视图。利用图5、 图6及图9对支撑板500进一步进行说明。吸热器635的翼片636沿第一分隔壁546连续设置。循环管631贯穿翼片636。 据此,翼片636通过在循环管631内流动的制冷剂充分被冷却。与翼片636及/或循环管 631接触的烘干空气被冷却。其结果,在翼片636及/或循环管631的表面上产生结露水。 结露水滴落到形成于吸热器635的下方的第一倾斜面542 (第一上游倾斜面M4、第一下游倾斜面讨幻上。第一倾斜面542倾斜为使滴落到第一倾斜面542上的结露水向右支撑壁 512及主倾斜面511(即从吸热器635的左侧部分635L的下方朝向右侧部分635R的下方) 流动。在右支撑壁512的附近,在第一分隔壁546上形成有缺口部551。第一分隔壁M6的缺口部551允许结露水从第一上游倾斜面544朝向第一下游倾斜面545流动。另外,形成于第一右支撑壁514与第三右支撑壁516之间的缺口部517允许结露水从第一下游倾斜面545朝向主倾斜面511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第一右支撑壁514与第三右支撑壁516之间的缺口部517作为第一缺口部而被例示。第一分隔壁546的缺口部551作为第二缺口部而被例示。图10是右支撑壁512与第二分隔壁M9的连接部的周边的概略剖视图。利用图 4至图6及图10对支撑板500进一步进行说明。放热器633的翼片638沿第二分隔壁549连续设置。循环管631贯穿翼片638。 如结合图4所说明的那样,放热器633中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机632而充分地被加热。因此, 不同于吸热器635,放热器633中的翼片638及循环管631上不直接产生结露。但是,吸热器635中产生的结露水会随着烘干空气的流动而潜在地附着于放热器633中的翼片638及循环管631。另外,在第一下游倾斜面545与第二上游倾斜面547之间突出的分界壁541沿左右方向(与朝向送风机621的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差的方向)延伸,从而部分地阻碍结露水从吸热器635朝向放热器633移动。附着于放热器633中的翼片638及循环管631的结露水滴落到形成于放热器633 的下方的第二倾斜面第二上游倾斜面M7、第二下游倾斜面M8)上。第二倾斜面M3 倾斜为使滴落到第二倾斜面543上的结露水朝向右支撑壁512及主倾斜面511(即从放热器633的左侧部分633L的下方朝向右侧部分633R的下方)流动。在右支撑壁512的附近,在第二分隔壁549上形成有缺口部552。第二分隔壁M9 的缺口部552允许结露水从第二上游倾斜面547朝向第二下游倾斜面548流动。另外,形成于第二右支撑壁515与第三右支撑壁516之间的缺口部518允许结露水从第二下游倾斜面M8向主倾斜面511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第二右支撑壁515与第三右支撑壁 516之间的缺口部518作为第三缺口部而被例示。第二分隔壁M9的缺口部552作为第四缺口部而被例示。(结露水的排出)利用图2、图3及图6对结露水的排出工序进行说明。滴落到第一倾斜面542及/或第二倾斜面543上的结露水被引导至主倾斜面511。 之后,结露水被聚集在蓄水部530。蓄积于蓄水部530的结露水随时流入疏水管路639。其结果,在安装在疏水管路639中的止回阀637与连接口 531之间产生较高的水头压。较高的水头压抗拒送风机621的运转所产生的负压环境,促使结露水朝向止回阀637的下方流动。据此,结露水被随时送往位于止回阀637的下方的中空块356。在本实施方式中,结露水从支撑板500向中空块356的流动基于重力作用而实现。 因此,结露水的流动对基于送风机621的运转实现的烘干空气的循环基本上不构成影响。在以往技术中,结露水的流动通过泵而实现。泵的吸引常常对烘干空气的循环构成影响,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结露水的流动独立于烘干空气的循环。结露水向中空块356的流入使中空块356中的清洗水层潜在地加厚。液位传感器 357也可检测结露水向中空块356的流入而引起的中空块356中的气压的变动。此外,排水阀352也可以根据中空块356中的气压的增大而被打开。其结果,结露水被排出到筐体 200外。取而代之,也可在按照用于实现洗涤工序、漂洗工序或脱水工序等各种工序的程序而打开排水阀352时,结露水与清洗水一起被排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涤烘干机100几乎不需要增加部件或程序,就能够适当地排出结露水。此外,不再需要专门用于排出结露水的以往的泵设备。上述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具有以下结构的烘干装置。具有以下结构的烘干装置能够维持较高的烘干效率。上述实施方式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槽,用于收容衣物;以及循环系统,让用于烘干所述衣物的烘干空气循环,其中,所述循环系统具备除去包含在所述烘干空气中的水分的除湿组件、吸引由所述除湿组件除去水分后的所述烘干空气并送入所述烘干槽的送气装置以及支撑所述除湿组件的支撑部件,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具备用于排出所述水分的排出口、以将所述水分朝向所述排出口引导的方式倾斜的主倾斜面、形成在所述除湿组件的下方的第一倾斜面以及从所述第一倾斜面突出并将所述第一倾斜面分隔成第一上游倾斜面和与该第一上游倾斜面相比更接近所述送气装置的第一下游倾斜面的第一分隔壁,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面倾斜成使所述水分流向所述主倾斜面,所述第一分隔壁沿与朝向所述送气装置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根据上述结构,循环系统让用于烘干收容在烘干槽内的衣物的烘干空气循环。除湿组件除去包含在烘干空气中的水分。送气装置吸引被除去水分后的烘干空气并送入烘干槽。支撑除湿组件的支撑部件具备用于排出水分的排出口。主倾斜面将水分朝向排出口引导。在除湿组件的下方形成有第一倾斜面。从第一倾斜面突出的第一分隔壁将第一倾斜面分隔成第一上游倾斜面和与第一上游倾斜面相比更接近送气装置的第一下游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使水分流向主倾斜面。第一分隔壁沿与朝向送气装置的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以能够抑制在第一上游倾斜面上流动的水分被卷起而被送往下游的情况发生。因此,通过送气装置被送入烘干槽的烘干空气中的水分的量能维持较低的程度。据此, 烘干装置能够维持较高的烘干效率。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支撑部件包含在所述主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之间突出并支撑所述除湿组件的支撑壁,在所述支撑壁形成有允许所述水分从所述第一倾斜面流向所述主倾斜面的第一缺口部。根据上述结构,在主倾斜面与第一倾斜面之间突出的支撑壁支撑除湿组件。形成在支撑壁上的第一缺口部允许水分从第一倾斜面流向主倾斜面。据此,在第一倾斜面上流动的水分通过第一缺口部流到主倾斜面,最后从排出口排出。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第一分隔壁形成有允许所述水分从所述第一上游倾斜面流向所述第一下游倾斜面的第二缺口部。根据上述结构,形成在第一分隔壁上的第二缺口部允许水分从第一上游倾斜面流向第一下游倾斜面。据此,在第一上游倾斜面流动的水分通过第二缺口部流入第一下游倾斜面。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缺口部允许所述水分从所述第一下游倾斜面流向所述主倾斜面。根据上述结构,第一缺口部允许水分从第一下游倾斜面流向主倾斜面。因此,通过第二缺口部流入第一下游倾斜面的水分以及直接被接收在第一下游倾斜面的来自除湿组件的水分通过第一缺口部而流向主倾斜面。之后,水分从排出口排出。[0099]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支撑所述送气装置的所述支撑部件包含连接壁,在该连接壁形成有导入由所述送气装置从所述烘干槽向所述除湿组件吸引的所述烘干空气的开口部,所述除湿组件包含与所述开口部相向的第一除湿部以及与该第一除湿部邻接的第二除湿部,其中,所述第二除湿部与所述送气装置相向。根据上述结构,支撑送气装置的支撑部件包含形成有导入由送气装置从烘干槽朝向除湿组件吸引的烘干空气的开口部的连接壁。除湿组件包含与开口部相向的第一除湿部以及与第一除湿部邻接的第二除湿部。第二除湿部与送气装置相向。因此,朝向送气装置的烘干空气斜向穿过除湿组件而流动。据此,能够确保用于烘干空气通过除湿组件的较长的时间,能够提高除湿效率。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上游倾斜面倾斜成使在所述第二除湿部除去的所述水分流向所述第一除湿部的下方。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除湿部除去的水分沿着第一上游倾斜面的倾斜而流向第一除湿部的下方。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下游倾斜面倾斜成使在所述第二除湿部除去的所述水分流向所述第一除湿部的下方。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除湿部除去的水分沿着第一下游倾斜面的倾斜而流向第一除湿部的下方。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二缺口部形成在所述支撑壁的附近。根据上述结构,第一上游倾斜面上的水分流向第一除湿部的下方。因此,在第一除湿部的下方,水分的水位容易变得较高,因此促使水分通过第二缺口部流入第一下游倾斜面。基于水分通过第二缺口部流入以及在第一下游倾斜面接收的来自除湿组件的水分的流动,水分经由第一缺口部流向主倾斜面。支撑壁的附近不易受斜向穿过除湿组件而流动的烘干空气的流动的影响。因此,在第一除湿部的下方,即使水分的水位较高,水分几乎不会被烘干空气卷起。其结果,通过送气装置被送入烘干槽的烘干空气中的水分的量能够维持较低的程度。据此,烘干装置能够维持较高的烘干效率。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用于加热所述烘干空气的加热组件,其中, 所述支撑壁支撑设置在所述除湿组件与所述送气装置之间的所述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具备与所述第一除湿部邻接的第一加热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除湿部邻接的第二加热部。根据上述结构,在除湿组件与送气装置之间被支撑壁支撑的加热组件对烘干空气进行加热。加热组件包含与第一除湿部邻接的第一加热部以及与第二除湿部邻接的第二加热部。因此,朝向送气装置的烘干空气斜向穿过除湿组件而流动。据此,能够确保烘干空气通过加热组件的较长的时间,能够提高加热效率。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支撑部件具备形成在所述加热组件下方的第二倾斜面以及从该第二倾斜面突出并将所述第二倾斜面分隔为第二上游倾斜面和与该第二上游倾斜面相比更接近所述送气装置的第二下游倾斜面的第二分隔壁,其中,所述第二分隔壁沿与朝向所述送气装置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根据上述结构,在加热组件的下方形成有第二倾斜面。随着烘干空气的流动移动到加热组件的水分被第二倾斜面接收。从第二倾斜面突出的第二分隔壁将第二倾斜面分隔为第二上游倾斜面和与该第二上游倾斜面相比更接近送气装置的第二下游倾斜面。第二分隔壁沿与朝向送气装置的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以能够抑制在第二上游倾斜面流动的水分被卷起而被送往下游的情况发生。因此,通过送气装置被送入烘干槽的烘干空气中的水分的量能够维持较低的程度。据此,烘干装置能够维持较高的烘干效率。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二倾斜面倾斜成使位于所述第二加热部下方的所述水分流向所述第一加热部的下方。根据上述结构,位于第二加热部的下方的水分沿着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而流向第一加热部的下方。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在分隔所述主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之间的所述支撑壁上形成有允许所述水分从所述第二倾斜面流向所述主倾斜面的第三缺口部。根据上述结构,在分隔主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之间的支撑壁上形成的第三缺口部允许水分从第二倾斜面流向主倾斜面。因此,朝向第一加热部的下方流动的水分沿着第二倾斜面的倾斜并通过第三缺口部而流向主倾斜面。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第二分隔壁形成有允许所述水分从所述第二上游倾斜面流向所述第二下游倾斜面的第四缺口部。根据上述结构,形成在第二分隔壁上的第四缺口部允许水分从第二上游倾斜面流向第二下游倾斜面。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三缺口部允许所述水分从所述第二下游倾斜面流向所述主倾斜面。根据上述结构,第三缺口部允许水分从第二下游倾斜面流向主倾斜面。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四缺口部形成在所述支撑壁的附近。根据上述结构,第二上游倾斜面上的水分流向第一加热部的下方。因此,在第一加热部的下方,水分的水位容易变得较高,因此促使水分通过第四缺口部流入第二下游倾斜面。基于水分通过第四缺口部流入以及在第二下游倾斜面接收的来自加热组件的水分的流动,水分经由第三缺口部而流向主倾斜面。支撑壁的附近不易受斜向穿过加热组件而流动的烘干空气的流动的影响。因此,在第一加热部的下方,即使水分的水位较高,水分几乎不会被烘干空气卷起。其结果,通过送气装置被送入烘干槽的烘干空气中的水分的量能够维持较低的程度。据此,烘干装置能够维持较高的烘干效率。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支撑部件包含在所述第一下游倾斜面与所述第二上游倾斜面之间突出的分界壁,所述分界壁沿与朝向所述送气装置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一下游倾斜面与第二上游倾斜面之间突出的分界壁沿与朝向送气装置的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以能够抑制在第一下游倾斜面流动的水分被卷起而被送往下游的情况发生。因此,通过送气装置被送入烘干槽的烘干空气中的水分的量能够维持较低的程度。据此,烘干装置能够维持较高的烘干效率。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可适用于洗涤烘干机或烘干机等具备烘干功能的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槽,用于收容衣物;以及循环系统,让用于烘干所述衣物的烘干空气循环,其中,所述循环系统具备除去包含在所述烘干空气中的水分的除湿组件、吸引由所述除湿组件除去水分后的所述烘干空气并送入所述烘干槽的送气装置以及支撑所述除湿组件的支撑部件,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具备用于排出所述水分的排出口、以将所述水分朝向所述排出口引导的方式倾斜的主倾斜面、形成在所述除湿组件的下方的第一倾斜面以及从所述第一倾斜面突出并将所述第一倾斜面分隔成第一上游倾斜面和与该第一上游倾斜面相比更接近所述送气装置的第一下游倾斜面的第一分隔壁,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面倾斜成使所述水分流向所述主倾斜面,所述第一分隔壁沿与朝向所述送气装置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含在所述主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之间突出并支撑所述除湿组件的支撑壁,在所述支撑壁形成有允许所述水分从所述第一倾斜面流向所述主倾斜面的第一缺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隔壁形成有允许所述水分从所述第一上游倾斜面流向所述第一下游倾斜面的第二缺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部允许所述水分从所述第一下游倾斜面流向所述主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所述送气装置的所述支撑部件包含连接壁,在该连接壁形成有导入由所述送气装置从所述烘干槽向所述除湿组件吸引的所述烘干空气的开口部,所述除湿组件包含与所述开口部相向的第一除湿部以及与该第一除湿部邻接的第二除湿部,其中,所述第二除湿部与所述送气装置相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游倾斜面倾斜成使在所述第二除湿部除去的所述水分流向所述第一除湿部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游倾斜面倾斜成使在所述第二除湿部除去的所述水分流向所述第一除湿部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缺口部形成在所述支撑壁的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加热所述烘干空气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支撑壁支撑设置在所述除湿组件与所述送气装置之间的所述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具备与所述第一除湿部邻接的第一加热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除湿部邻接的第二加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具备形成在所述加热组件下方的第二倾斜面以及从该第二倾斜面突出并将所述第二倾斜面分隔为第二上游倾斜面和与该第二上游倾斜面相比更接近所述送气装置的第二下游倾斜面的第二分隔壁,其中,所述第二分隔壁沿与朝向所述送气装置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倾斜面倾斜成使位于所述第二加热部下方的所述水分流向所述第一加热部的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分隔所述主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之间的所述支撑壁上形成有允许所述水分从所述第二倾斜面流向所述主倾斜面的第三缺口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分隔壁形成有允许所述水分从所述第二上游倾斜面流向所述第二下游倾斜面的第四缺口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缺口部允许所述水分从所述第二下游倾斜面流向所述主倾斜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缺口部形成在所述支撑壁的附近。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含在所述第一下游倾斜面与所述第二上游倾斜面之间突出的分界壁,所述分界壁沿与朝向所述送气装置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装置,包括收容衣物的烘干槽和使烘干空气循环的循环系统,其中,循环系统包含除湿组件、将烘干空气送入烘干槽的送气装置、支撑除湿组件的支撑部件,其中,支撑部件包括用于排出水分的排出口、以将水分朝向排出口引导的方式倾斜的主倾斜面、形成在除湿组件的下方的第一倾斜面以及从第一倾斜面突出并将第一倾斜面分隔成第一上游倾斜面和与该第一上游倾斜面相比更接近送气装置的第一下游倾斜面的第一分隔壁,第一倾斜面倾斜成使水分朝向主倾斜面流动,第一分隔壁沿与朝向送气装置的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据此,能够维持较高的烘干效率。
文档编号D06F58/04GK202227166SQ20112035789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小谷淳二, 松田荣治, 谷口光德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