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滚筒式洗衣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滚筒式洗衣干燥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滚筒式洗衣干燥机中,在形成外轮廓的框体内固定设置水槽,在该水槽内设置可旋转的滚筒,并且,该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具备干燥风供给机构,该干燥风供给机构在干燥运行时向滚筒内供给干燥风的暖风。提出有如下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该干燥运行时,为了防止洗涤物的偏向一边等造成的干燥不均匀,能够从滚筒内的圆周侧供给干燥风,以提高干燥效率。但是,在这种洗衣干燥机中,通常在经过洗涤或脱水运行等工序之后转移到干燥运行,在该干燥运行之前的上述脱水运行中,滚筒高速旋转而对收容在内部的洗涤物进行离心脱水。因此,洗涤物借助因离心作用处于被推压在滚筒内部并通过薄膜状的水分贴紧并粘贴的状态。于是,若在该粘贴的状态下进入干燥运行,则不仅干燥效率降低,还导致干燥不均匀或产生很多褶等不良情况,不太实用。在此,作为对策,还提出了如下的方案能够对脱水运行中的脱水旋转进行多级控制,例如,从低速旋转逐渐提高转速达到高速旋转的方法,或在高速脱水之后,设置使滚筒低速正逆旋转,即,使得洗涤物很难牢固粘贴,进而剥离(掉落)粘贴状态的洗涤物的工序
坐寸ο但是,在这些方法中,脱水运行需要特殊的旋转控制或需要较长时间,使粘贴的洗涤物剥离而掉落的作用较弱,并且,导致耗电增加等,对于节能效果也不利。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1948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滚筒式洗衣干燥机,该洗衣干燥机在转移到干燥运行之前,能够容易剥离粘贴在滚筒上的洗涤物,没有干燥不均匀现象且提高干燥效率,并且,能够期待减少耗电。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在框体内具有滚筒和水槽,该滚筒绕横轴旋转,该水槽被设置成内包该滚筒,在使上述滚筒高速旋转而对洗涤物进行离心脱水之后,经过干燥风通路向上述滚筒内供给干燥风以执行洗涤物的干燥运行,其特征在于具备送风路径,该送风路径与上述干燥风通路分开设置,该送风路径具有送风机构并能够通过上述水槽及上述滚筒向该滚筒内送风,上述送风路径具有侧面送风用透孔,该侧面送风用透孔位于比上述滚筒旋转 轴更靠上方的位置,并能够从上述滚筒的侧面进行送风,而且,在上述脱水运行之后进行从上述滚筒侧面向滚筒内送风的侧面送风运行。如上所述,能够得到具有如下效果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由于在脱水运行之后,进行从滚筒侧面向滚筒内送风的用于剥离洗涤物的侧面送风运行,因此,能够容易剥离洗涤物,没有干燥不均匀并能够提高干燥效率,能够期待降低耗电。
图I是示出滚筒式洗衣干燥机整体的大体结构的纵截面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通过滚筒侧面的送风路径的截面图。图3是滚筒的外光侧视图。图4是示出侧面送风运行中的不同运行模式(a)、(b)、(C)的图。图5示出滚筒的变形例,图5(a)是沿着图5(b)的D-D线剖开而示出的俯视图,图5(b)是滚筒的外观侧视图。图6示出滚筒的不同的变形例,图6(a)是沿着图6(b)的E-E线剖开来示出的俯视图,图6(b)是滚筒的外观侧视图。图7是与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3相当的图。图8是挡板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图9是用于说明光遮断器的作用的原理图,(a)是俯视图,(b)是正视图。图10是示出侧面送风运行中不同的运行模式(a)、(b)的图。附图标记说明I 框体2 水槽3、47 滚筒3a、47a 圆周侧壁,8、52 透孔9、48 挡板10暖风导入口13 暖风入口14供气管18 电机、18a 转子23送风装置(送风机构)27热泵机构31干燥风通路37送风管(送风路径)37a 吐出口38风路切换风门(切换风门)40控制装置45、46 凸部
49 流入口51流出口(透孔)53光遮断器(旋转传感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下面,对图I 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图I是示出滚筒式洗衣干燥机整体的大体结构的纵截面图,在形成外轮廓的框体I内配设水槽2,在水槽2的内部配设有滚筒3。水槽2和滚筒3均形成为后面闭塞、前面开口的圆筒状,水槽2的前面开口通过伸缩囊4与框体I的前面开口对应,从而形成洗涤物的投入口 5。 在成为该投入口 5的框体I的前面开口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有用于开闭前面开口部的门6。在滚筒3的前面开口端,例如具备封入了盐水的液体平衡器7,在呈圆筒状的滚筒3的圆周侧臂(主体部)3a的大体全区域,形成有透孔8 (只图示了一部分)。该透孔8的具体结构如后所述,其在通常洗涤运行或脱水运行时起到通水孔的作用,在干燥运行时起到干燥风即暖风的通风孔的作用。此外,在滚筒3的圆周侧壁3a的内面侧,安装有向内方突出并在轴向上延伸的形状的多个挡板9。在滚筒3的后面即圆盘状的端面部3b形成有多个暖风导入口 10 (参照图2),该多个暖风导入口 10与滚筒3的旋转轴心同心地配置成环状。另一方面,在水槽2的前面开口的圆周端部的上部区域形成暖风出口 11,与向下方延伸的排气管12连通。相对于此,在水槽2的后面即圆盘状的端面部2b的上部形成暖风入口 13,与向下方延伸的供气管14连通。在水槽2的底部的最低部位、即后方部形成排水口 15,在该口 15上经由排水阀16连结排水软管17,以构成排水路径,从而能够把水槽2内的水排出到机外。在成为水槽2的背面部的端面部2b的背面侧,安装有对滚筒3进行旋转驱动的电机18。该电机18的旋转轴19贯通水槽2并与滚筒3的后面侧的端面部2b的中心部连结,起到与滚筒3直接连结的旋转轴的作用。由此,滚筒3被支撑为能够与水槽2同轴地旋转。此外,水槽2被多个悬架20 (只图示了 I个)等弹性支撑在框体I内,旋转轴19配置成如上所示以水槽2的轴向成为前后的横轴、且稍微向前上方倾斜的形状。因此,被水槽2支撑的滚筒3也以同样的方式被支撑,并绕着倾斜的横轴旋转。此外,驱动装置的电机18的一例为外转子式、且薄型的无刷直流电机,基于变频控制,借助直接连结的旋转轴19直接使滚筒3旋转。用于形成框体I的底部的底板21配置在下部,该底板21上配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矩形筒状的通风管22。该通风管22将作为其一端的前端部连通连接到排气管12的下端部,将另一后端部经由作为送风机构的送风装置23(将在后面详细说明)连通连接到供气管14的下端部。因此,排气管12、通风管22、供气管14成为经由水槽2及滚筒3连通的管结构,形成后述的干燥风通路31。
在此,首先对送风机构的送风装置23进行说明。送风装置23配置在通风管22的后端部,具备风扇24、风扇外罩25以及风扇电机26,风扇外罩25连接通风管22和供气管14之间。
当风扇24旋转时,形成从通风管22侧吸气并吐出到供气管14侧的风路。由此,整体上形成后述的成为干燥风的暖风向图中箭头A方向循环流动的干燥风通路31。接着,对暖风的发生机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安装在通风管22中的热泵机构27用作暖风加热源。S卩,在通风管22内的前方侧配置蒸发器28,在后方侧配置了冷凝器29。这些蒸发器28和冷凝器29均没有详细进行图示,是由在冷媒流通管上以微细的间距配设了多数导热片的带导热片管形成的,其热交换性能优良,通风管22内的风能够在各导热片之间沿着箭头A方向流过,此时进行热交换。上述的蒸发器28和冷凝器29,与压缩机30以及未图示的节流阀(尤其是电子式节流阀)一同构成热泵机构27,在该热泵机构27中,由冷媒通过的管,依次连接压缩机30、冷凝器29、节流阀(未图示)、蒸发器28 (冷冻循环),通过压缩机30动作,能够使冷媒循环。因此,在干燥运行时,对供给到滚筒3内的洗涤物的干燥做出贡献的暖风从排气管12排出,到达通风管22内的蒸发器28时,在此对排气中所含的水分进行冷却来进行除湿。此外,被除湿的空气到达冷凝器29,在此,利用高温高压的冷媒进行加热来进行暖风化。该暖风被送入供气管14中,并从后面供给到水槽2及滚筒3内,对滚筒3内收容的洗涤物进行干燥。如上所述,通过送风装置23的驱动,暖风向实线箭头A方向流经构成干燥风通路31的各管12、22、14等,由此能够向水槽2及滚筒3内循环供给暖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具备空冷机构,该空冷机构能够对所设置的室内空间进行制冷运行,从而即使在夏季等高温状态下,也能够舒适地进行洗涤作业。下面。对该空冷机构的大体结构进行说明。在图I中,在配设于通风管22的前方侧的蒸发器28的上游侧形成了吹出风路32,该吹出风路32从干燥风通路31分支并向框体I前面的下部连通开口。该吹出风路32的大体上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截面形成横长的矩形,并面对外部(室内),在该横长地开口的吹出口 33上,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转动的方式设置了对吹出口 33进行开闭的遮板34。省略关于该遮板34的详细说明,但是,通常将吹出口 33侧的通路保持为封闭状态,例如,以电机或电磁铁等作为驱动源,能够通过自动控制进行转动,从而开闭吹出口 33。此外,在吹出口风路32的相当于入口的与干燥风通路31的分支口,设置了制冷切换风门35。该制冷切换风门35的上端部在支点上被支撑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转动,能够以电机或电磁铁等作为驱动源自动进行转动控制,该制冷切换风门35的转动有选择地对干燥风通路31 (通风管22)和吹出风路32侧的通路进行开闭。此外,在吹出风路32上设置横流风扇装置(只示出横流风扇36),对应于吹出口33配置横长的横流风扇36,并能够利用未图示的电机进行旋转驱动。此外,在通风管22的蒸发器28的下游侧、即蒸发器28和冷凝器29之间的位置,开口形成了通气口 44。在通风管22的上壁部一处形成通气口 44,经由通气口 44使框体I内外连通。以上为制冷机构的主要结构,关于其功能,将在后面的作用说明中予以说明。并且,如上所述,根据以热泵机构27作为暖风化的热源来循环供给暖风的干燥风通路31,在向滚筒3内供给暖风时,暖风从供气管14经由水槽2后面的暖风入口 13及滚筒3后面的暖风导入口 10供给到滚筒3内,即从滚筒3的后面供给暖风。相对于此,在 本实施方式中设有送风管37,该送风管37形成与干燥风通路31分开而独自向滚筒3内送风的送风路径的主要部分。即,尤其是如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流过干燥风通路31的干燥风从滚筒3的后面供给,流过送风管37的送风能够经由作为滚筒3侧面的圆筒状的圆周侧壁3a供给。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向送风管37送风的送风机构兼用作供给暖风的送风装置27。因此,送风管37的基端部兼用作干燥风通路31的供气管14。因此,在供气管14的上部,分支为连通到水槽2的后面侧的通路和延伸到水槽2的上部的通路(相当于单独的送风管37),在该分支点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了风路切换风门38。风路切换风门38能够以电机或电磁铁等作为驱动源自动进行转动控制,通常关闭送风管37侧的通路,使通到水槽2及滚筒3的后面侧的干燥风通路31维持连通状态,并使这些能够交替开闭。此外,连接到送风管37的水槽2的吐出口 37a与作为滚筒3的侧面的圆筒状的圆周侧壁3a对置,能够经由形成在圆周侧壁3a上的多个透孔8向滚筒3内进行供给,由此,构成朝向滚筒3内的送风路径。关于来自该送风路径的送风用途等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但是,如上所述,风路切换风门38可以有选择地使用从滚筒3后面的端面部3b (暖风导入口 10)供给的干燥风和从滚筒3侧面的圆周侧壁3a(透孔8)供给的送风。在此,滚筒3侧面的圆周侧壁3a的透孔8作为送风路径中的侧面送风用透孔发挥作用。接着,关于滚筒3的透孔8的具体结构,特别参照图3所示的滚筒3的外观侧视图来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滚筒3的圆筒状的圆周侧壁3a中的除了安装有挡板9的一部分之夕卜,在大体全周上形成了透孔8,并且,全部为相同直径并呈同一形状。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经由送风管37向滚筒3内送风,将在圆周侧壁3a的轴向上的中间部位区域S(图中,由点划线包围的圆柱方向区域)设置的透孔8的密度设置成比其他部位的区域大。S卩,增大开口率,该开口率是用比率表示每单位面积的总开口面积的,作为这种增大开口率的其他方式有,使设在中间部位区域S的透孔的直径大于其他部位区域的透孔的方式等。用该中间部位区域S所示的区域的宽度被设定为与送风管37的吐出口 37a相同或者其以上的大小,从而能够从透孔8向滚筒3内高效地引入来自与滚筒3的圆周侧壁3a对置的送风管37的吐出口 37a的送风。此外,在图I中,在框体I的上部前面具备用于设定各种运行进程等的操作部39,在其内面侧的筐体I内部具备控制装置40。该控制装置40以由未图示的CPU、ROM、RAM等构成的微处理器作为主体,担负对洗衣干燥机的整体工作进行控制的功能。因此,向控制装置40分别输入来自操作部39的各种操作信号、未图示的洗涤物量检测信号、水位检测信号、干燥温度传感器等的检测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控制程序控制各种动作。此外,在筐体I内的上部,配设了用于向水槽2内供水的供水阀41、供水箱42及供水软管43。此外,通常在这种洗衣干燥机中,根据控制装置40的控制程序等自动执行洗涤、漂洗,脱水及干燥运行,其中,在干燥运行前的脱水运行中,需要预先对洗涤物进行充分脱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脱水运行和干燥运行之间,例如执行使滚筒3低速旋转规定时间的同时,向滚筒3内送风的运行工序。在此所说的低速旋转,例如在洗涤运行中,设定了合适于将洗涤物抬到滚筒3内的较高位置之后通过洗涤物的自身重量而掉落的洗涤动作的旋转速度(例如,30 60rpm),而在低速旋转设定为比该旋转速度更低的速度(例如,30rpm以下)。关于该低速旋转的根据等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的作用说明中予以说明,这是因为,由于向滚筒3内高效地进行送风,特别是对从滚筒3侧面的透孔8高效地引入从送风管37的吐出口 37a吐出的风等有效。此外,在该低速旋转中,可以使滚筒3向一个方向低速旋转,也可以使其断续旋转,并且,在该断续旋转中,例如也可以使滚筒3反复进行正旋转、停止、逆旋转、停止,即进行正逆旋转。关于同时执行滚筒3的低速旋转和从侧面向滚筒3内的送风的基于所谓侧面送风运行的运行模式,参照图4进行说明。图4的纵轴表示滚筒3的转速(rpm),横轴表示时间(及运行工序)。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所采用的图4(a)所示的运行模式进行说明。在图示的脱水运行的后半段,滚筒3通过高速旋转(例如,1700rpm)对洗涤物中的水分进行离心脱水,在经过规定时间而结束了脱水运行时,接着开始侧面送风运行。在该侧面送风运行中,通过变频控制而驱动电机18,使滚筒3连续向一个方向低速旋转(例如,6rpm)。同时,驱动送风装置23,并使转动风路切换风门38转动,从而开放常闭侧的送风管37侧的通路,并封闭通向水槽2后面的暖风入口 13的通路,从而处于切断干燥风通路31的状态。因此,送风是在图2中所示的送风管37中向虚线箭头B方向流动,经过由送风管37、吐出口 37a、滚筒3的圆周侧壁3a的透孔8 (中间部位区域S)构成的送风路径被供给到滚筒3内,从而从所谓滚筒3的侧面送风到滚筒内部。
此外,从滚筒3或水槽2等的内部排出的空气流经过与排气管12、通风管22等的干燥风通路31相同的通路之后到达送风装置23,即进行循环送风。此外,当该侧面送风运行进行规定时间时,接着开始干燥运行。虽然省略详细说明,但是,在干燥运行中,成为暖风的加热源的热泵机构27以及送风装置23被驱动,并且,风路切换风门38转动复位而封闭送风管37侧的通路,并开放水槽2的后面侧的通路,使干燥风通路31维持连通状态。
另一方面,滚筒低速旋转驱动,例如,以与洗涤旋转速度大体相等的低速旋转,并且进行正逆旋转。因此,作为运行模式,在使滚筒3进行低速旋转的同时,干燥风的暖风在干燥风通路31中向实线箭头A方向流动,从设在滚筒3的后面的暖风导入口 10供给到滚筒3内。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的作用进行说明。通过操作部39的设定操作,例如,当选择自动进行从标准的洗涤运行到干燥运行的运行进程时,控制装置40最初开始进行作为洗涤运行的洗涤及漂洗运行。在该洗涤运行中,进行从供水阀41经由供水箱42及供水软管43向水槽2内供水的动作,根据到规定水位位置的供水,电机18驱动,滚筒3以较低速度(例如,30 60rpm)进行正逆旋转驱动,依次进行洗涤物的洗涤及漂洗动作。当这种洗涤运行结束时,接着开始进行脱水运行。在该脱水运行中,水槽2内的水排出之后,进行使滚筒3高速(例如,1700rpm)地向一方向旋转的脱水动作。由此,对滚筒3内的洗涤物进行离心脱水。在该高速脱水运行结束的状态下,洗涤物受到离心作用,特别是保持粘贴在滚筒3的圆周侧壁3a侧的状态。尤其是,直接粘贴到圆周侧壁3a上的洗涤物处于借助较薄的水膜等水分而紧贴在圆周侧壁3a上的状态。通常,在脱水运行结束后,直接开始干燥运行,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经过如下工序之后,转移到干燥运行。即,当高速脱水运行结束时,滚筒3被控制成低速旋转。在此,例如,如图4(a)中的运行模式所示,滚筒3向一个方向进行以6rpm的缓慢的低速旋转驱动(详细内容在后面进行说明)。此外,同时利用送风机构对送风装置23进行通电驱动,并且,尤其如图2所示,转动风路切换风门38使通常封闭的送风管37侧的通路开放,另一方面,切断经过供气管14连向水槽2后面侧的通路。由此,如图2所示,由风扇24产生的风从兼用的供气管14,沿着虚线箭头B方向流过因风路切换风门38的通路切换而开放的送风管37内,从水槽2上部的吐出口 37a向对置的滚筒3的圆周侧壁3a吐出。这意味着风的流动是从侧面向滚筒3送风(下面,称作侧面送风)。因此,如图4(a)的运行模式所示,执行滚筒3缓慢向一方向低速旋转的同时进行送风动作的侧面送风运行。在此,对滚筒3的低速旋转进行说明。在洗涤运行等中采用有效将洗涤物抬起后掉落的动作的30 60rpm的较低速的旋转,但是,在该侧面送风的运行模式中,设定为比该洗漆旋转速度30rpm更缓慢的低速旋转。其理由是,由于洗涤物是通过高速脱水的离心作用而保持牢固粘贴到滚筒3的圆周侧壁3a上的状态,所以仅通过洗涤物移动到上部是不像洗涤运行那样容易掉落。但是,通过设为该低速运行,洗涤物位于上部的滞留时间变长,能够促进因自身重量掉落的作用,并且,在侧面送风时,从滚筒3的透孔8向滚筒3内的风的引入,越是低速的旋转,就越能够集中进行,在这一点上较有利。此外,关于透孔8,具体而言,送风管37的吐出口 37a与图2、3等所示的圆周侧壁3a的中间部位区域S对置。此外,比设在其他部位区域的透孔8,设在该中间部位区域S的透孔8更加集中密集,S卩,作为在每单位面积上的总开口面积的比率的开口率形成为较大。
在这种条件下,从吐出口 37a吐出的与滚筒3的侧面相对的送风主要经过设置在中间部位区域S的圆周方向区域的透孔8,连续高效地吹入滚筒3内。从透孔8吹入的风直进而吹到洗涤物(未图示)上,向使洗涤物从滚筒3的圆周侧壁3a剥离的方向发挥作用。吹到该洗涤物上的风的大部分被洗涤物阻挡,所以大部分风在透孔8内以向周围扩散的方式沿着横向流动,流入与洗涤物贴紧的圆周侧壁3a之间。该流入的作用,起到对洗涤物和圆周侧壁3a之间的脱水后的水分、没有脱水放出而剩下的薄薄的水膜部分进行干燥等作用,从而有效起到除去水分的作用。该作用通过滚筒3缓慢旋转,在时间上能够持续且有效发挥功能。其结果,洗涤物和圆周侧壁3a之间的贴紧力减弱,粘贴成贴紧状态的洗涤物受到送风而能够快速剥离。如上所述,通过离心脱水以贴紧状态粘贴到滚筒3的圆周侧壁3a的内周面的洗涤物通过侧面送风运行,在滚筒3内的上部位置受到侧面送风之后,大部分洗涤物从借助水分贴紧的状态解脱。因此,提到上部的洗涤物通过缓慢的旋转,充分得到掉落方向的自身重量效果,更加容易剥离。并且,由于侧面送风是从上部的送风路径37以直线朝向下方送风,所以该风压作用于洗涤物的掉落方向,能够促进剥离作用。受到剥离作用的洗涤物从送风管37的吐出口 37a受到有限的送风范围的送风之后,最初局部地开始剥离,但是,基于自身重量的掉落作用逐渐增加而剥离作用急剧向大范围扩大。脱水之后的洗涤物,例如各个衣物一般以重复缠绕的状态连接,并粘贴到滚筒3的内周面上。因此,当一部分洗涤物开始以掉落的方式剥离时,未受到送风的部分也随之受到剥离方向的作用,因此,自身重量作用和基于送风的剥离作用加速,在短时间的侧面送风运行即可完成。此外,如上所述,尽量把受到来自送风管37的吐出口 37a的送风时的滚筒3的透孔8的位置设置为高的位置,基于洗涤物的自身重量的掉落作用充分发挥,作为剥离作用变得有利,通过至少在旋转轴19的上方进行开口,能够得到洗涤物掉落方向的送风作用,有效发挥剥离作用。在上述侧面送风运行规定时间之后,侧面送风运行结束时,控制装置40接着转移到干燥运行(参照图4(a))。省略详细说明,但是,滚筒3进行低速旋转(例如,50rpm)的正逆旋转,如上所述,通过热泵机构27及送风装置23被通电驱动,如图I所示,作为干燥风的暖风在干燥风通路31向实线箭头A方向循环,对滚筒3内的洗涤物进行干燥。如上所述,洗涤物从粘贴到滚筒3上的状态得到释放,所以能够进行没有干燥不均现象或褶皱的结果良好的洗涤物干燥。此外,在为该干燥运行的情况下,制冷切换风门35当然维持封闭通向吹出风路32的通路的常闭位置,风路切换风门38处于转动复位到用于封闭通向送风管37的通路的常闭位置的状态,干燥风通路31维持在以暖风能够向实线箭头A方向循环的方式连通的状态。对此,对设有洗衣干燥机的室内空间等进行制冷运行的情况下的空冷单元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对制冷切换风门35进行切换,以开放处于常闭位置的通向吹出风路32的通路从而与通风管22连通的状态,并且,封闭与排气管12连通的通风管22侧的通路。同时,遮板34被开放的同时,热泵机构27的压缩机30驱动,并且横流风扇装置(横流风扇36)被驱动。通过这种驱动运行,如图I中虚线箭头C所示,通风管22外的空气从通气口 44被吸入通风管22内,以与干燥运行时反向的空气流流过蒸发器28并被冷却。
此外,该被冷却的空气通过吹出风路32被吐出到框体I的前方机外,从而对设有洗衣干燥机的空间进行制冷。该制冷运行是基于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或预先设定的时间控制等控制装置40来进行运行控制。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设置了如下的侧面送风运行工序在滚筒3的高速旋转的脱水运行之后,从向水槽2内开口的送风管37经由滚筒3的圆周侧壁3a,从滚筒3的侧面向滚筒3内送风来剥离洗涤物。该侧面送风向剥离所粘贴的洗涤物的方向施加,所以有利,并且,在对所粘贴的大部分洗涤物均匀地发挥作用的这一点上也有效。尤其是,能够对于借助水分紧贴在圆周侧壁3a的内周面的洗涤物,通过送风干燥而除去其水分,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剥离洗涤物,从而可降低耗电量。因此,在其后开始干燥运行时,至少大部分洗涤物从粘贴到滚筒3的内周面的状态得到释放,所以良好地进行滚筒3内的洗涤物的搅拌,能够高效促进干燥作用,能够在不产生干燥不均现象或褶皱的情况下进行结果良好的洗涤物干燥。此外,滚筒3的圆周侧壁3a的透孔8不仅吸入来自侧面的送风,还能够兼作洗涤或脱水用的通水孔,从而抑制滚筒3的收容量减少、整体形状大幅改变或变得复杂化的情形,能够容易形成为简单的结构。并且,通过使滚筒3以洗涤运行时的旋转速度以下的缓慢的低速旋转,能够从圆周侧面3a的各透孔8充分引入送风,并且,洗涤物滞留在滚筒3内的上部的时间变长,其间,上部的洗涤物因自身重量而受到掉落方向的施力,所以具有有效剥离洗涤物的优点。除此之外,在圆周侧壁3a的轴向上的中间部位区域S集中设置多数透孔8,并在与该中间部位区域S对置的位置设置送风路径37的吐出口 37a,所以能够从透孔8向滚筒3内的较宽范围高效吹入送风。如上所示,在中间部位区域S中,较大地设定所谓透孔8的开口率来提高基于送风的剥离效果,但是,由于中间部位区域S最好与洗涤物因高速脱水而容易牢固粘贴的部位对应,所以要考虑滚筒3的倾斜角度和旋转速度等来设定中间部位区域S,因此,也可以将稍微偏向滚筒3的前端部或后端部侧的位置设为中间部位区域S。并且,作为向由送风管37等构成的送风路径送风的送风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在干燥运行时生成干燥风的暖风并供给到干燥风通路31的送风装置23兼用。因此,在送风机构的下游侧设置了风路切换风门38,该风路切换风门38切换向送风路径或干燥风通路31的送风供给。其结果,能够有效应用送风机构,简化与干燥风通路31分开而单独形成的送风路径,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从而能够提供简单、紧凑的结构。此外,如图4 (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侧面送风运行时的运行模式是,使滚筒3缓慢地连续向一方向旋转的控制内容,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进行如下变形。首先,如图4(b)所示,也可以设为使滚筒3反复向一方向旋转、停止的断续运行的控制内容。在该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特别是设置了规定时间停止的时段,因此,能够把在该停止时段持续进行的送风集中吹入滚筒3内,并促进自身重量导致的掉落作用,加上停止动作,在使洗涤物可靠剥离的方面具有效果。此外,也可以如图4(c)的运行模式所示,使断续运行进行正逆旋转。具体而言,使滚筒3重复进行正旋转、停止、逆旋转、停止的动作,与单向旋转相比,在正逆旋转中,洗涤物交替受到不同方向的旋转动作及停止动作,有效发挥使洗涤物剥离的作用。另一方面,关于滚筒3的形状,也可以如图5、6所示变形来实施。首先,图5(a)是沿着该图(b)中的D-D线剖开并从箭头方向所示的截面图,该图5(b)是滚筒3的外观侧视图。在该变形例中,设置了多个(例如,3部位)向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滚筒3的内方突出的凸部45。
0146]凸部45配置在滚筒3的圆周侧壁3a的中间部位区域S,以棒状在轴向上延伸,并且,设置在各挡板9间的中间位置中与挡板9稍微分开的位置。根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滚筒3上设置了凸部45的结构,能够防止在脱水时以跨过凸部45的方式粘贴的洗涤物借助水分贴紧在圆周侧壁3a的内周面。例如,在凸部45的周围的与内周面之间具有阶梯部,洗涤物处于跨过阶梯部并以具有间隙的方式粘贴的状态。或者,即使是跨过了与凸部45相邻的凸部45间的洗涤物,其贴紧度也减轻。因此,若在该状态下进行侧面送风运行,则能够容易剥离所粘贴的洗涤物。此外,在通过洗涤物跨过阶梯部而形成的上述间隙部分直接吹入来自透孔8的风的情况下,风还有效作用于其周围的贴紧部分,因此能够容易剥离。并且,凸部45除了设置在轴向的中间部位区域S之外,配置在洗涤物容易粘贴的各挡板9间的圆周方向中间,总之能够进一步高效进行剥离。接着,对图6所示的不同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6(a)是沿着该图中(b)中的E-E线剖开并从箭头方向示出的截面图,该图6(b)是滚筒3的外观侧视图。该变形例也与上述变形例同样,在设置了多个(例如,2部位)向滚筒3的内方突出的凸部46的这一点上相同。该凸部46和凸部45同样,配置在面侧壁3a的中间部位区域S,设置在各挡板9之间,但是,在轴的垂直方向上,换言之,以棒状在圆周方向上延伸设置的这一点上不同。因此,该凸部46也设置在各挡板9之间的洗涤物容易粘贴的内周面等,能够期待与上述变形例实质上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上述凸部45、46均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与滚筒3形成为一体,或者安装棒状的单独部件。此外,也可以不是设置成较长地延长的一根棒状,而是将长度较短的凸部间歇性的连接配置,并且,将沿着轴向延伸的凸部和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凸部设置成交差状等等,能够实施适当变形。此外,作为侧面送风的送风机构,采用了兼用于干燥风的送风装置23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侧面送风专用的送风机构。此时,将送风机构配置在送风路径的附近,能够省去较长的送风管等。因此,侧面送风用的送风路径及干燥用的干燥风通路31均不限定于经由水槽2和滚筒3来进行循环送风的管结构,也可以设置成从滚筒3内向框体I外排气的所谓排气管结构,此外,也可以代替热泵机构27,而采用电热加热器等发热源。第二实施方式图7 图10不出第二实施方式,在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标记来省略说明,对不同点进行说明。首先,图7是与图3相当的图,图8是设在滚筒47上的挡板48的附近部分的放大截面图,根据这些附图进行说明。在该第2的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利用了透孔8的方式相比,利用设置滚筒47的圆周壁47a上的挡板48进行侧面送风的这一点不同。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滚筒47在用虚线所示的I个挡板48上,在其背面侧的圆周壁47a设置I个流入口 49。该流入口 49以矩形状开口,并且在多个部位(例如,等配置的3部位)的各挡板48对应地设置,在图8所示的与送风管37的吐出口 37a对置的位置,大体较大地开口形成。挡板48通过螺钉50等安装固定在滚筒47上,其长度方向沿着滚筒47的轴向配置,在其大体中间位置配置流入口 49来与挡板48的内部空间连通。该挡板48在向内方突出的山形状的顶部,设置由多个透孔形成的流出口 51,处于经由挡板48的流入口 49及流出口 51使滚筒47的内外连通的状态。此外,在滚筒47的圆周壁47a上,与第I的实施方式同样,除了挡板48部分之外的区域,设置多个透孔52 (参照图7),起到洗涤、脱水、干燥运行时的通水孔或通气孔的作用。此外,如前所述,流入口 49与吐出口 37a对置配置,但是因挡板48 (滚筒47)进行旋转移动,所以不能将两者简单地进行对置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在图9中以原理图所示,将起到滚筒47的旋转位置检测机构的功能的旋转传感器,例如光遮断器53设置到电机18上。如图9(a)、(b)所示,在电机18的转子18a的规定部位,设置向径向外方突出的遮光板54。将光遮断器53安装固定到适当的静止部位,该光遮断器53构成为,以隔着该遮光板54上下对置的方式,在上部配置发光部53a,在下部配置受光部53b。当转子18a旋转,遮光板54旋转移动到遮住光遮断器53的光的位置时,将其输出为转子18a的旋转位置检测信号,并将该旋转位置检测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根据该信号使电机18停止,从而对滚筒47进行停止控制。此时,规定的挡板48停止在与送风管37的吐出口 37a对置的位置。即,根据最初的转子18a的旋转位置检测信号的输出来预先设定挡板48的位置,由此能够求出挡板48的所希望的停止位置。在该情况下,挡板48设定在与吐出口 37a对置的高位置的挡板48上。因此,光遮断器53根据转子18a的旋转位置检测信号,起到挡板48的规定停止位置检测机构的作用。此外,图10表示侧面送风运行的运行模式,下面对其作用进行说明。如图10(a)所示,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在进行了高速离心脱水之后,开始侧面送风运行。首先,电机18进行通电驱动,滚筒47进行低速旋转^rpm)。然后,根据图9,如上所述当转子18a旋转到规定角度时,被输入了光遮断器53的旋转位置检测信号的控制装置40对电机18进行停止控制,使滚筒47停止旋转。该滚筒47的停止位置是规定的挡板48和送风管37的吐出口 37a对置的位置。
如图10(a)所示,在该停止位置,滚筒47停止规定时间。在该停止期间中的送风装置23的送风,从构成到达滚筒47内的送风路径的送风管37的吐出口 37a经过处于与吐出口 37a对置状态的流入口 49而吐出到挡板48内,从其流出口 51被吹出到滚筒47内。此时,向粘贴在挡板48上的洗漆物集中送风,从而能够基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剥离洗涤物。此外,控制装置40在规定时间的停止期间结束之后再次驱动电机18(参照图10)。控制装置40进行控制以使滚筒47从最初的停止位置旋转120度旋转时再次停止,使旋转方向上的第二个挡板48与吐出口 37a对置配置,能够与上述同样借助挡板48向滚筒47内送风。接着,在该停止期间经过规定时间时,控制装置40驱动电机18使滚筒47旋转120度,并使其在该位置停止。由此,第三个挡板48维持在与吐出口 37a对置的规定位置,并能够借助挡板48向滚筒47内送风。此外,例如,在进行依次使用了 3个挡板48的送风时,侧面送风运行结束。以后,与上述同样,有效进行通常的干燥运行。根据上述结构,当然能够得到从配置在圆周壁3的挡板48通过侧面送风剥离洗涤物的作用效果,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挡板48的周围具有台阶部,所以即使在脱水时,洗涤物也处于很难贴紧的形状,所以该挡板48部分的洗涤物容易剥离,并且,剥离作用还波及到此相连的洗涤物,结果,能够把滚筒47内的上方的大部分洗涤物剥离而掉落。除此之外,由于对多个(例如,3个)挡板48依次进行侧面送风,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剥离整个洗涤物的效果。此外,滚筒47进行缓慢的低速旋转,故有效停止在规定位置,但是,为了使挡板48更加可靠地停止在规定位置,例如,也可以利用从定子产生的电磁力进行制动来进行紧急停止,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机械性的锁定机构来可靠约束到规定位置。此外,如图10(a)所示,在进行规定的挡板48的定位的期间,滚筒47进行低速旋转。此时,如图7所示,通过在包含吐出口 37a对置的部位的中间部位区域S,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较密地设置透孔52,由此能够利用该滚筒47的旋转动作,从透孔52向滚筒47内送风,能够有效应用基于送风的剥离作用。并且,在利用了挡板48的侧面送风运行中时,还能够进行如下变形。根据图10(b)所示的送风运行模式来进行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在脱水运行之后,利用光遮断器53,根据转子18a的旋转位置检测信号,检测出I个挡板48的规定停止位置,控制装置40使电机18停止,从而停止在挡板48的流入口 49和吐出口 37a对置的位置。以后,在该停止状态下,来自挡板48的侧面送风运行继续。因此,利用3个中的I个挡板48向滚筒3内送风,进行洗涤物的剥离作用。在该情况下,只要挡板48为I个以上,就能够应对,并且,具有能够简化电机18或滚筒3的旋转控制的优点。此外,作为旋转传感器,不限于光遮断器53,例如,可以将霍尔集成电路那样的磁性检测元件设在定子侧(静止部位),检测转子的旋转角度信息,并利用输入了该检测信号的控制装置40求出挡板48的规定的停止位置。
此外,挡板48能够一体形成在滚筒47的圆周侧壁47a上,此时,能够从在背面侧产生的凹部流入风,所以不需要流入口 49,只需设置作为透孔的流出口 51。流出口 51不仅设置在挡板48的山型顶部,也可以在其周围设置多个。或者,也可以代替挡板,而在滚筒的圆周侧壁的一部分形成如集中开口的即增大开口率的部位,并使该部位停止在与吐出口 37a对置的规定位置。此外,不限于上述的第I及第2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适当组合各实施方式来实施,能够实施各种变形来实施。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提 示的,并不试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中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在框体内具有滚筒和水槽,该滚筒形成为圆筒状,绕横轴旋转且用于收容洗涤物,该水槽被设置成内包该滚筒,在使上述滚筒高速旋转而对洗涤物进行离心脱水之后,通过干燥风通路向上述滚筒内供给干燥风以执行洗涤物的干燥运行,其特征在于, 具备送风路径,该送风路径独立于上述干燥风通路,并具有送风机构,能够通过上述水槽及上述滚筒向该滚筒内送风, 上述送风路径具有侧面送风用透孔,该侧面送风用透孔位于比上述滚筒的旋转轴更靠上方的位置,能够从上述滚筒的侧面送风, 在上述脱水运行之后,进行从上述滚筒侧面向该滚筒内送风的侧面送风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为圆筒状的上述滚筒的圆周侧壁具有多个透孔,其中,用于从上述滚筒侧面送风的上述侧面送风用透孔配置在上述圆周侧壁的轴向的中间部位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用于从上述滚筒侧面送风的上述侧面送风用透孔的开口率比设在上述圆周侧壁的其他部位上的上述透孔的开口率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用于送风的上述侧面送风用透孔的上述滚筒的圆周侧壁,形成了向内方突出的多个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侧面送风运行时,使上述滚筒以比洗涤运行时更低速进行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侧面送风运行时,使上述滚筒执行反复进行规定时间的停止和旋转的断续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为圆筒状的上述滚筒的圆周侧壁设置有挡板,该挡板具有向内方突出的上述侧面送风用透孔,向上述滚筒内的送风是从上述挡板的背面侧引入并从上述侧面送风用透孔吹出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用于驱动滚筒的电机具备旋转位置检测机构,基于该旋转位置检测机构检测挡板与送风路径对置的位置,并且,在该位置使滚筒停止规定时间并进行从上述挡板向滚筒内送风的侧面送风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用于向上述送风路径送风的送风机构兼用作在干燥运行时向上述干燥风通路供给干燥风的上述送风机构,并且,在上述送风机构的下游侧配置了切换风门,该切换风门用于对向上述送风路径或上述干燥风通路的送风供给进行切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筒式洗衣干燥机,能够容易剥离在脱水运行中粘贴在滚筒上的洗涤物,没有干燥不均匀现象并提高干燥效率,并能够减少耗电量。在框体内具有滚筒和水槽,该滚筒绕横轴旋转,该水槽设成内包该滚筒。在使滚筒高速旋转而对洗涤物进行离心脱水之后,通过干燥风通路向滚筒内供给干燥风来执行洗涤物的干燥运行,具备送风路径,该送风路径与上述干燥风通路分开设置并具有送风机构,能够向该滚筒内送风。上述送风路径具有侧面送风用透孔,该侧面送风用透孔位于比上述滚筒旋转轴更靠上方的位置,能够从上述滚筒的侧面进行送风。在上述脱水运行之后进行从上述滚筒侧面向滚筒内送风的侧面送风运行。
文档编号D06F37/02GK102628206SQ20121001892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8日
发明者西胁智 申请人: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东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