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机架高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09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机架高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缝纫机机架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一般由机头、机架、传动和附件组成。现有缝纫机机架的脚垫延伸至机架外,可将机架脚垫设置在地面上。但是却存在如下缺点1、增大了机架的长度,增加了产品运输的难度,特别是采用集装箱运输时,由于机架脚垫的外延,使缝纫机所占用的集装箱的空间加大;2、不便于不同高矮的人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缝纫机机架高度调节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缝纫机机架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台板、设置在台板上的机头以及固定在台板下端面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柱与下支撑框,所述上支撑柱的两侧开有凹槽,所述下支撑框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两端的纵向杆,所述纵向杆的两相对内侧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内。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缝纫机机架高度调节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凹槽、凸起都均匀交错设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缝纫机机架高度调节装置进一步包括相邻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使上支撑柱与下支撑框之间的相对高度进行升或者降,给不同身材的人使用带来方便,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中I、台板,2、机头,3、支撑组件,4、上支撑柱,5、下支撑框,6、凹槽,7、底座,8、纵向杆,9、凸起。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如图I所示,一种缝纫机机架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台板I、设置在台板I上的机头2以及固定在台板I下端面的支撑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上支撑柱4与下支撑框5,所述上支撑柱4的两侧开有凹槽6,所述下支撑框5包括底座7、固定在底座7两端的纵向杆8,所述纵向杆8的两相对内侧固定有凸起9,所述凸起9卡入所述凹槽6内。为了节省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所述凹槽6、凸起9都均匀交错设置。相邻所述凹槽6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所述凸起9之间的距离,使凸起9卡入凹槽6。本发明使用时,当操作人比较矮时,移动下支撑框5,使凸起9卡入上支撑柱4中处于比较高位置的凹槽6内,缩小下支撑框5与上支撑柱4之间的相对高度;当操作人比较高时,移动下支撑框5,使凸起9卡入上支撑柱4中处于比较低位置的凹槽6内,延长下支撑框5与上支撑柱4之间的相对高度。当需要装箱时,可使凸起9卡入上支撑柱4中最上面的凹槽6内,使机架处于最矮的高度,使缝纫机所占用的集装箱的空间减小。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机架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台板、设置在台板上的机头以及固定在台板下端面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柱与下支撑框,所述上支撑柱的两侧开有凹槽,所述下支撑框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两端的纵向杆,所述纵向杆的两相对内侧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缝纫机机架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凸起都均匀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机架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机架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台板、设置在台板上的机头以及固定在台板下端面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柱与下支撑框,所述上支撑柱的两侧开有凹槽,所述下支撑框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两端的纵向杆,所述纵向杆的两相对内侧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内。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使上支撑柱与下支撑框之间的相对高度进行升或者降,给不同身材的人使用带来方便,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D05B75/00GK102733121SQ201210201960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
发明者戴国荣 申请人:吴江市晓昱喷气织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