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896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菱形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菱形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由表层织物、里层织物组成;表层织物为平纹、里层织物为复合组织;其工艺步骤为:络筒→整经→浆纱→穿筘→织造→整理。本发明的里层织物按照工艺要求相织,在布面上形成斜纹条,斜纹条相接,形成菱形,可以调整下层纬纱的纱线号数,获得所需要的理想厚重,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织造工艺无法大提花织物的难题,具有工艺简单,织造难度小,纺专器材消耗少的特点,可为纺织领域增加一种菱形布(大提花)的纺织产品。
【专利说明】菱形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织造【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菱形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现有织造技术中,传统的织物织造工艺只能织造简单的提花织物,对于复杂的提花织物由于织机综框页数的限制难以织造,且产品花型单一、图案小、不够赏心悦目,如果织造花型大的提花织物只能采用综框页数多的大提花机,普通织机无法实现这一功能。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菱形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解决传统织造工艺无法生产菱形织物的问题,以实现利用现有普通织机方便织造菱形布(大提花)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菱形布织物由表层织物及里层织物组成;所述的表层织物为平纹组织;里层织物为复合组织;菱形布织物经向表层织物与里层织物排列为2表:1里;纬向上层织物、下层织物的排列为2上:I下;本发明由里层织物形成的斜条纹在布面上相交形成菱形。
[0005]所述的菱形布织物的织造工艺,其工艺步骤为,络筒工序一整经工序一浆纱工序—穿筘工序一织造工序一整理工序:
(1)络筒工序:采用赐来福全自动络筒机,将管纱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的筒子,清除纱线上疵点和杂质,
(2)整经工序:使用贝宁格整经机将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
(3)浆纱工序:采用津田驹浆纱机,单浸双压上浆;浆纱压浆力:1.5?1.7X 10KN,蒸汽压力:0.40?0.65MPa,浆槽温度:85?90°C,主锡林温度:55?95°C ;
(4)穿筘工序:将经纱按下述织物工艺要求所规定的方法依次穿过停经片、综丝和钢筘,全部采用分区穿法,将上层经纱穿在前区,下层经纱穿在后区,为了布面风格及厚重的需要,米用二入穿法;
穿法为:2、9、3+4、5、1+2、8、3+4、7、1+2、6、3+4、10、1+2、6、3+4、7、1+2、8、3+4、5、1 (数字代表经纱穿在第几页综框上,“ + ”与“ + ”之间表示这几根经纱穿在一个筘齿里,1、2、3、4表示表层经纱页框号,5、6、7、8、9、10表示里层经纱页框号);
(5)织造工序:采用多臂喷气织机,开口时间280度,后梁高度90mm,送经时间310度,送经张力2500牛,车速440转/分,采用“大张力、小开口 ”的生产工艺;将后梁、停经架高度适当提高,后梁向前推进,通过开口、引纬、打纬、卷取和送经五大系统的配合,使经纬纱按照设计的要求交织形成织物;
(6)整理工序:对坯布进行检验、测量和修补。[000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里层织物按照工艺要求相织,在布面上形成斜纹条,斜纹条相接,形成菱形,可以调整下层纬纱的纱线号数,获得所需要的理想厚重,本发明利用现有织机可生产悦目的菱形织物,解决了传统织造工艺无法生产菱形织物(大提花)的难题。具有工艺简单,织造难度小,纺织专用器材消耗少的特点,可为纺织领域增加一种大提花的纺织产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发明的菱形布织物由表层织物和里层织物组成,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经向表层织物与里层织物排列为2表:1底,纬向上层织物、下层织物的排列为2上:1下。为了布面风格及厚重的需要,调整下层织物的纬纱号数,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理想克重。
[0009]实施例:如图1所示,表层织物设计为平纹组织,里层织物设计为复合组织(图1的上方数字即为对应穿综法)。
[0010]穿法为:2、9、3+4、5、1+2、8、3+4、7、1+2、6、3+4、10、1+2、6、3+4、7、1 +2、8、3+4、5、1 (数字代表经纱穿在第几页综框上,“ + ”与“ + ”之间表示这几根经纱穿在
一个筘齿里,1、2、3、4表示表层经纱页框号,5、6、7、8、9、10表示里层经纱页框号)。
[0011]由里层织物形成的斜条纹在布面上相交形成菱形。
[0012]所述的菱形布织物的织造工艺,其工艺步骤为,络筒工序一整经工序一浆纱工序—穿筘工序一织造工序一整理工序:
(1)络筒工序:采用赐来福全自动络筒机,将管纱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的筒子,清除纱线上疵点和杂质,
(2)整经工序:使用贝宁格整经机将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
(3)浆纱工序:采用津田驹浆纱机,单浸双压上浆;浆纱压浆力:1.5?1.7X 10KN,蒸汽压力:0.40?0.65MPa,浆槽温度:85?90°C,主锡林温度:55?95°C ;
(4)穿筘工序:将经纱按下述织物工艺要求所规定的方法依次穿过停经片、综丝和钢筘,全部采用分区穿法,将上层经纱穿在前区,下层经纱穿在后区,为了布面风格的需要,采用3入穿法;
(5)织造工序:采用多臂喷气织机,开口时间280度,后梁高度90mm,送经时间310度,送经张力2500牛,车速440转/分,采用“大张力、小开口”的生产工艺;将后梁、停经架高度适当提高,后梁向前推进,通过开口、引纬、打纬、卷取和送经五大系统的配合,使经纬纱按照设计的要求交织形成织物;
(6)整理工序:对坯布进行检验、测量和修补。
【权利要求】
1.一种菱形布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布织物由表层织物、里层织物组成;所述的表层织物为平纹组织,里层织物为复合组织;菱形布织物经向表层织物与里层织物排列为2表:1里;纬向上层织物、下层织物的排列为2上:I下;由里层织物形成的斜条纹在布面上相交形成菱形。
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布织物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步骤为,络筒工序一整经工序一浆纱工序一穿筘工序一织造工序一整理工序: (1)络筒工序:采用赐来福全自动络筒机,将管纱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的筒子,清除纱线上疵点和杂质, (2)整经工序:使用贝宁格整经机将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 (3)浆纱工序:采用津田驹浆纱机,单浸双压上浆;浆纱压浆力:1.5~1.7X 10KN,蒸汽压力:0.40~0.65MPa,浆槽温度:85~90°C,主锡林温度:55~95°C ; (4)穿筘工序:将经纱按下述织物工艺要求所规定的方法依次穿过停经片、综丝和钢筘,全部采用分区穿法,将上层经纱穿在前区,下层经纱穿在后区,采用三入穿法;
穿法为:2、9、3+4、5、1+2、8、3+4、7、1+2、6、3+4、10、1+2、6、3+4、7、1+2、8、3+4、51 ; (5)织造工序:采用多臂喷气织机,开口时间280度,后梁高度90mm,送经时间310度,送经张力2500牛,车速440转/分,采用“大张力、小开口”的生产工艺;将后梁、停经架高度适当提高,后梁向前推进,通过开口、引纬、打纬、卷取和送经五大系统的配合,使经纬纱按照设计的要求交织形成织物; (6)整理工序:对坯布进行检验、测量和修补。
【文档编号】D03D13/00GK103774317SQ201210399793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9日
【发明者】左攀峰 申请人: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