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捻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620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倍捻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倍捻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倍捻机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 倍捻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倍捻机横动、卷绕装置是倍捻机的主要核心部件,目前,倍捻机有龙带摩擦式传动 和电锭直接驱动传动两种,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这两种传动方式都是由一台主电机拖 动,通过凸轮箱的凸轮曲线及齿轮传动来带动横动和卷绕装置工作,控制筒纱的成型和质 量,防叠是通过控制一个电磁铁来瞬间变换横动杆速度实现的。这种结构的倍捻机的不足 是横动卷绕控制不灵活;凸轮箱需要定期维护保养,而且控制防叠的电磁铁由于频繁动作, 容易损坏;适纺性不强,严重制约了倍捻机的生产效率。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倍捻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横动 装置和卷绕装置分别由两个伺服电机驱动,通过两个伺服电机控制器控制横动装置和卷 绕装置的工作流程,实现卷绕防叠、纺松式纱、留尾纱等功能,筒纱成型控制方便,适纺多品 种。[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5]一种倍捻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动伺服电机、横动控制器、 横动速度反馈装置、卷绕伺服电机、卷绕控制器、卷绕速度反馈装置、计算机;横动控制器和 卷绕控制器通过通讯接口与计算机连接;横动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到横动伺服电机; 横动速度反馈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横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卷绕控制器的驱动输出 端连接到卷绕伺服电机;卷绕速度反馈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卷绕控制器的信号输入 端,同时也连接到横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0006]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计算机配置触摸屏或显示器,所述的通讯接口是 RS232 口或 485 口。[000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横动速度反馈装置和卷绕速度反馈装置为 编码器,两编码器分别安装在横动装置和卷绕装置的转动轴上。[0008]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横动控制器和卷绕控制器内都有掉电监测 电路。[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0010]本实用新型优化了倍捻机横动和卷绕装置,通过算法和程序控制横动装置和卷绕 装置的工作流程,能够灵活地实现筒纱成型,如松式纱、菠萝型纱等;电子伺服驱动系统能 够更好的实现电子防叠;并省去了凸轮箱需要加油等维护过程,降低了噪声,减少了功耗, 提闻生广效率。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倍捻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13]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倍捻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的实施例,主要由横动伺 服电机、横动控制器、横动速度反馈装置、卷绕伺服电机、卷绕控制器、卷绕速度反馈装置、 计算机、计算机的人机界面组成;横动控制器和卷绕控制器通过通讯接口与计算机连接; 横动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到横动伺服电机;横动速度反馈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 横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卷绕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到卷绕伺服电机;卷绕速度反馈 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卷绕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同时也连接到横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 端,保证横动频次运行与卷绕速度进行同步跟踪。[0014]所述计算机的人机界面是触摸屏或普通显示器,如(去掉台式计算机键盘和显 示器的)一体式触摸屏液晶显示器,所述的通讯接口是RS232 口或485 口。[0015]所述的横动速度反馈装置和卷绕速度反馈装置为编码器,如光电旋转编码器,两 编码器分别安装在横动装置和卷绕装置的转动轴上。[0016]所述的横动控制器和卷绕控制器内都设有掉电监测电路,在倍捻机启动、停止或 者突然断电时,可以保证卷绕、横动和电锭三者之间的运行速度按比例同步停止,使该阶段 的纱线捻度不受影响。[0017]在实际使用中,通过人机界面设定倍捻机相关工艺参数,比如防叠参数、卷绕角控 制、横动动程、卷绕横动速度比跟踪控制等参数。并通过通讯方式传送给计算机。计算机通 过算法程序计算出运行曲线,通过通讯口下发给卷绕控制器和横动控制器。多种曲线都固 化在控制器内,需要时运行直接调用即可。[0018]通常,往复横动动程在130-170_之间任意可调,并且位置精度可控制在O.1mm之 内;通过周期性改变横动频次,实现卷绕防叠;通过周期性改变横动动程,实现纺松式纱功 能;通过控制横动运行的曲线,实现留尾纱功能;通过控制相应的横动卷绕比,实现卷绕角 的变换;还可以在整机启动、制动或掉电时,实现横动、卷绕电机速度与单锭电机速度按比 例同步的曲线进行跟踪。[0019]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 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倍抢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动伺服电机、横动控制器、 横动速度反馈装置、卷绕伺服电机、卷绕控制器、卷绕速度反馈装置、计算机;横动控制器和卷绕控制器通过通讯接口与计算机连接;横动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到横动伺服电机; 横动速度反馈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横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卷绕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到卷绕伺服电机;卷绕速度反馈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卷绕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同时也连接到横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机配置触摸屏或显示器,所述的通讯接口是RS232 口或485 口。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倍捻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动速度反馈装置和卷绕速度反馈装置为编码器,两编码器分别安装在横动装置和卷绕装置的转动轴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倍捻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动控制器和卷绕控制器内都有掉电监测电路。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倍捻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动控制器和卷绕控制器内都有掉电监测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倍捻机电子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其特点是包括横动伺服电机、横动控制器、横动速度反馈装置、卷绕伺服电机、卷绕控制器、卷绕速度反馈装置、计算机;横动控制器和卷绕控制器通过通讯接口与计算机连接;横动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到横动伺服电机;横动速度反馈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横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卷绕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到卷绕伺服电机;卷绕速度反馈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卷绕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同时也连接到横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算法和程序控制横动装置和卷绕装置的工作流程,能够灵活地实现筒纱成型,更好的实现电子防叠。降低了噪声和功耗,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D01H1/36GK202830284SQ2012202691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欧立生, 张新华 申请人: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