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纺织加工机的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26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用于纺织加工机的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织加工机的供给系统,该供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环绕的输送带(8)和另一个输送装置,非织造织物带(6)在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另一个输送装置之间输送和引导,其特征在于,输送带(8)包括至少两个带条,在所述各带条之间分别设置一个导纱器(10a)。
【专利说明】用于纺织加工机的供给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织加工机的供给系统,该供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环绕的输送带和另一个输送装置,非织造织物带在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另一个输送装置之间输送和引导。
【背景技术】
[0002]输送具有大的体积的非织造织物幅料在为安装于下游的机器供料时造成了问题。在各输送元件(辊子或带)之间松散开的大体积的非织造织物导致堵塞和不希望的拉伸,其不利地影响产品所要求的结构。正是在进入纺织加工机中时,非织造织物幅料经常被机械地挤压到输送带上,从而通过待加工材料在各输送元件之间的松驰将不希望的拉伸引入到非织造织物幅料中。
[0003]尤其是在制造非织造织物幅料时,散纤维在梳理设备中一直脱散成单纤维,并且这样产生的纤维网(Faserflor)在交叉铺网机(Kreuzleger)中被多次相叠地折叠,以取得足够的厚度。随后的针刺机于是有加固所产生的纤网(Faserbahn)的任务。因为所述纤网松散地进入针刺机中,所以重要的是,保持在预牵伸区(Vorfeld)产生的非织造织物结构、例如纤维定向。因此需要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在交叉铺网机与针刺机之间不对纤网的加固区产生影响。
[0004]由现有技术已知非织造织物牵伸装置,所述非织造织物牵伸装置作为在加固前的最后的单元使所述材料在其结构方面改变,其中,在非织造织物牵伸装置与加固区、例如针刺机之间的间隔受系统决定是非常大的。该间隔导致,在非织造织物牵伸装置中调节的结构在通向加固的行程中部分地丢失,并且所要求的产品特性不再被完全地实现。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纺织加工机、尤其是针刺机的供给系统,利用该供给系统可以避免上述的缺点。
[0006]本发明按照权利要求1的教导解决所提出的任务;本发明其他有利的设计特征通过从属权利要求表征。
[0007]根据按照权利要求1的技术教导,用于纺织加工机的供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环绕的输送带和另一个输送装置,非织造织物带在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另一个输送装置之间输送和引导,其中,输送带包括至少两个带条,在所述各带条之间分别设置一个导纱器。通过将输送带构造成在其间分别设置一个导纱器的多个带条,非常大体积的非织造织物带可以可靠地由输送系统通过导纱器被输送到非常接近加固区、例如针刺机,而非织造织物带不会经受显著的机械变形。
[0008]所述另一个输送装置原则上可以包括滚子或辊子,或者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进一步构成由覆盖带构成。以覆盖带形式的环绕的第二带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确保在较长的行程上的可靠输送和引导。[0009]在此设置在上游的导向带可以包括各带条,在所述各带条之间分别设置一个导纱器。尤其是非常大体积的非织造织物带可以借此可靠地输送和引导到非常接近所述另一个加工机。
[0010]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覆盖带和输送带循环地设置在辊子和另一个转向装置上。所述转向装置在此特别接近处于前面的机器、例如牵伸道地设置,借此非织造织物带被尽可能连续地引导。因为辊子驱动所述带并且由于所述辊子的直径必须与随后的加工机保持一定的间隔,所以导纱器负责在供给系统与所述加工机之间引导非织造织物带。通过在输送非织造织物幅料时从输送带至导纱器的轻柔过渡,实现对非织造织物幅料输送的显著改善。
[0011]在一种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式中,所述另一个转向装置可以包括转向辊子,所述转向辊子在直径方面构造成显著小于驱动输送带或覆盖带的辊子。此外,所述转向辊子尽可能接近处于前面的加工机地设置,借此非织造织物带不会在没有输送支持的情况下下垂。
[0012]在另一种实施形式中,转向装置可以包括滑轨,输送带或覆盖带滑动地围绕所述滑轨地被引导。所述滑轨在此在最大转向的区域中可以具有锐角,以便尽可能接近处于前面的纺织加工机地设置。
[0013]为了阻止覆盖带和/或输送带的振摆,可以在所述循环的覆盖带和/或输送带的内部设置至少一个压辊,所述压辊应该使在各带之间的间隙保持恒定。
[0014]转向辊子在支承支架中的设置能够实现非常稳定和低价的安装,利用该安装可以同时张紧输送带和/或覆盖带。
[0015]为了可靠地引导覆盖带和输送带的各带条,设置在辊子中环绕的槽,各带条在所述各槽中被引导。
[0016]为了实现在非织造织物带与输送带或覆盖带之间尽可能高的粘附,所述各带具有表面结构。
[001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所述供给系统设置在牵伸道与纺织加固装置之间,所述纺织加固装置尤其是针刺机。尤其是考虑到针刺机通过针板的循环加工,其中非织造织物幅料至少部分地来回运动,从牵伸道向通过导纱器中断的输送带的且一直到在供给系统之后进入针刺机的平缓和可靠的过渡是非常柔和的。
[0018]本发明其他有利的特征是:
[0019]-每个导纱器10、10a设置在一个环上,所述环借助摩擦锁合保持在辊子9、9a的一个槽中;
[0020]-导纱器10、10a的环具有分离点,从而所述环可以被张开和/或扩大;
[0021]-导纱器10、IOa的环被预张紧;
[0022]-每个导纱器10、10a以尖端收尾;
[0023]-导纱器10、IOa的尖端伸入针脚板Ila和/或压板11的半径中;
[0024]-导纱器10、IOa的尖端支承在针脚板Ila和/或压板11上。
[0025]利用本发明的特征,除了加工大体积的非织造织物外,也能可靠和柔和地输送非常薄的和对机械力非常敏感的非织造织物带。【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接着借助一个可能的示意性示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如下:
[0027]图1针刺机的供给系统的侧视图;
[0028]图2针刺机的供给系统的俯视图;
[0029]图3针刺机的供给系统的另一个侧视图;
[0030]图4针刺机的供给系统的另一个侧视图;
[0031]图5针刺机的供给系统的另一个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图1示出针刺机5的供给系统4,象征性地仅示出该针刺机的以针板形式的加固区域12。在针刺机5之前,棍子2a — 2c和3a — 3c形成牵伸道I,利用该牵伸道能够调整非织造织物幅料6的纤维定向,例如在未示出的交叉铺网机之后。通过辊子2a - 3c的圆周速度,非织造织物幅料6可以被拉伸或压缩。在牵伸道I与加固区域12之间设置按照本发明的供给系统4,在该供给系统中,非织造织物幅料6在处于下面的输送带8与另一个输送装置之间引导。所述另一个输送装置在原则上可以实施为另一个带,在该实施例中实施为覆盖带7,或者可以实施为至少一个辊子或滚子。
[0033]在图2中可看出,在针刺机5的供给系统4中使用各导纱器10,所述各导纱器在机器宽度上以短的间隔设置并且引导非织造织物幅料6 —直到加固区域12中。在此上面的各导纱器10连同覆盖带7由一个共同的辊子9引导。
[0034]下面的各导纱器IOa连同输送带8同样由一个共同的辊子9a引导。为了这可以实现,覆盖带7和输送带8包括大量狭窄的带条,所述各带条在各导纱器10、10a之间在辊子9、9a上的各槽中行进。这表示,覆盖带7的各单独的带条和输送带8的各单独的带条与各导纱器10、IOa相交替,或者换句话说,在覆盖带7的或输送带8的两个带条之间分别设置一个导纱器10或10a。
[0035]导纱器10、10a设置在环绕的环上,所述环被装入辊子9、9a的槽中。为了安装各导纱器10、10a,所述环绕的环具有分离点,从而所述环可以被张开和/或扩大,以便如同在卡环或锁紧环中那样从一个端侧被推套在辊子9、9a上并且被设置在各槽中。为了将导纱器10、10a固定在辊子9、9a上,预张紧所述环,从而由于在所述环与槽之间的摩擦,导纱器
10、10a获得明确的位置。为了以尖端收尾的导纱器10、10a不会由于外部的力围绕辊子9、9a旋转,所述导纱器以其尖端伸入到针脚板I Ia和压板11的半径中并且支承在所述相邻的针脚板Ila或压板11上。由此需要加固的非织造织物通过导纱器10、10a在上面和下面引导并且不可以在针脚板Ila或压板11前松驰和累积。所述带处于各导纱器之间并且与各导纱器共同产生从非织造织物牵伸区直到针刺机的加固区的连续的形锁合的导向,而不存在通常情况下常见的在各棍子楔(Walzenzwickeln)中的松驰空间。
[0036]在图2的实施例中只示出整个机器宽度的一部分。但可看出,在这里覆盖带7的大量的带条与各导纱器10交替。各带条的设置在辊子9、9a的各槽中进行。
[0037]导纱器10、IOa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可以具有I至20mm的宽度,其中,它们彼此的间隔可以为直到60mm,优选为40mm。与此相适配,覆盖带7和输送带的带条可以具有5mm至60mm的宽度,优选具有40mm的宽度。在该实施例中,导纱器10、10a实施为各单独的导纱器,所述各单独的导纱器与覆盖带7的各带条交替地安装在辊子9上。当然也可能,将各导纱器10、IOa成组地地组合和/或将辊子9的一部分与各导纱器10实施成一件式或一体式的。
[0038]覆盖带7和输送带8分别通过一个辊子9、9a和另一个转向装置转向和引导。在此,覆盖带7和输送带8可以实施为循环的带。在图1、2和5的实施例中,所述另一个转向装置实施为转向辊子14、14a。在图3和4的实施例中使用滑轨15、15a。转向辊子14、14a在直径上构造成显著小于辊子9、9a并且可以借此非常接近牵伸道I的位于最后的辊子2c、3c地设置,从而非织造织物幅料6被可靠地固定和输送给加固区域12。此外转向辊子14、14a的设置这样进行,使得在覆盖带7与输送带8之间在供给系统4的长度上产生恒定的间隙。因此覆盖带7和输送带8在供给系统4的长度上具有相同的间隔,从而非织造织物幅料6未被挤压。为了可靠地引导各带条,转向辊子14、14a也可以具有各槽,各带条在各槽中转向。
[0039]非织造织物幅料6的输送据此首先从牵伸道I出来仅在输送带8上进行。根据导纱器IOa的长度,非织造织物幅料6接着至少在辊子9a的区域中同时在输送带8和各导纱器IOa上被输送和被引导。沿输送方向在辊子9a之后,非织造织物幅料6接着仅还通过各导纱器IOa引导并且导入随后的针刺机5中。如从图1可明确地得出的,各导纱器IOa —直延伸到针刺机5的进入区域中,或者说支承在压板11或针脚板Ila上。
[0040]为了可靠地输送非织造织物幅料6,覆盖带7和输送带8可以设有表面结构13,所述表面结构确保改善的摩擦。
[0041]按照图3,进一步的改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通过滑轨15、15a代替图1和2中的转向辊子14、14a。滑轨15、15a具有至少一个锐角,所述锐角非常接近牵伸道I的位于最后的辊子2c、3c地设置,例如最大为5mm。覆盖带7和输送带8至少部分地包围滑轨15、15a,从而通过滑轨15、15a使`覆盖带7和输送带8转向。通过滑轨15、15a的锐角,加大了非织造织物幅料6在供给系统4中的引导区域。至少非织造织物幅料6的从牵伸道I至供给系统4的过渡减小,从而尤其是非常薄的非织造织物幅料6被充分地引导。
[0042]在图4的实施例中,在覆盖带7和输送带8的内部至少分别设置一个压辊16、16a。借此在输送带8与覆盖带7之间的间隙尤其是在高的速度的情况下保持恒定,并且阻止覆盖带7和输送带8的振摆。由此可以改善非织造织物幅料6在供给系统4内的夹紧和引导,因为否则存在这样的危险,即非织造织物幅料6仅在滑轨15、15a的区域中被输送,或者说在按照图1和2的转向辊子14、14a的区域中被输送,以及在辊子9、9a的区域中被输送,因为设置在其间的覆盖带7和输送带8由于弹性特性产生较大的间隙。
[0043]在图5的实施例中再次使用转向辊子14、14a,但所述转向辊子在转向辊子14、14a与辊子9、9a之间的区域中安装在支承支架17、17a中。在按照图1和2的实施形式中,所述安装非常接近辊子2c和3c的支架地实现。由于被限制的空间关系,这在制造技术和安装技术上是非常耗费的。在图5的实施例中,转向辊子14、14a的安装可以较坚固和较稳定地实施,因为安装区域远离辊子2c、3c。此外这种包括支承支架17、17a的实施方式允许输送带8和覆盖带7的应力的改善的可调节性。
[0044]附图标记列表
[0045]I牵伸道[0046]2a-c辊子
[0047]3a-c辊子
[0048]4供给系统
[0049]5针刺机
[0050]6非织造织物幅料
[0051]7覆盖带 [0052]8输送带
[0053]9辊子
[0054]9a辊子
[0055]10导纱器
[0056]IOa导纱器
[0057]11压板
[0058]Ila针脚板
[0059]12加固区域
[0060]13表面结构
[0061]14转向辊子
[0062]14a转向辊子
[0063]15滑轨
[0064]15a滑轨
[0065]16压辊
[0066]16a压辊
[0067]17支承支架
[0068]17a支承支架
【权利要求】
1.用于纺织加工机的供给系统,该供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环绕的输送带(8)和另一个输送装置,非织造织物带(6 )在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另一个输送装置之间输送和引导,其特征在于,输送带(8)包括至少两个带条,在所述各带条之间分别设置一个导纱器(10a)。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输送装置由覆盖带(7)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覆盖带(7)包括至少两个带条,在所述各带条之间分别设置一个导纱器(10)。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覆盖带(7)和输送带(8)循环地设置在辊子(9、9a)和另一个转向装置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转向装置可以包括转向棍子(14、14a)。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转向装置可以包括滑轨(15、15a)。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的覆盖带(7)的内部和/或在所述循环的输送带(8 )的内部设置至少一个压辊(16、16a)。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子(14、14a)安装在支承支架(17、17a)上。
9.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覆盖带(7)的和输送带(8)的各带条在辊子(9、9a)的各环绕的槽中引导。
10.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向辊子(14、14a)构成为在直径上小于棍子(9、9a)。
1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带(8)和覆盖带(8)具有表面结构(13)。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系统(4)设置在牵伸道(I)与纺织加固装置之间,所述纺织加固装置尤其是针刺机(5 )。
【文档编号】D04H18/02GK103668574SQ20131026028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B·吕贝纳赫 申请人: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