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用纤维的后处理干燥装置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59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用纤维的后处理干燥装置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天然或人造纤维中制作人造长丝、线、纤维、鬃或带子的机械方法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发用纤维的干燥处理装置及工艺,干燥处理装置的干燥箱腔体与风管相通,干燥箱腔体内还设有聚风装置,聚风装置由若干倒V字型的型材单向间隙排列而成,若干倒V字型的型材的排列间隙构成风口,聚风装置的长度与干燥箱腔体内部长度相匹配,从而起到导流效果。发明通过其特有的聚风结构增强风速,使丝束含水率降低,提升丝束的干燥效果,增加丝束的爽滑度,提高产品质量。在强风的穿透下,丝束的干燥均匀程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另外,本发明的聚风结构其成本也较低,且结构灵活可运用于各类生产要求,市场前景好。
【专利说明】一种发用纤维的后处理干燥装置及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天然或人造纤维中制作人造长丝、线、纤维、鬃或带子的机械方法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发用纤维的干燥处理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在纤维的制造工艺中,湿态纤维需要经过热处理工艺从而使纤维干燥并保证一定的色泽及粘连度以及质量等,从而也直接影响到纤维的后续应用。现有技术中,一般130?200的丝束经过后处理集束、延伸、热定型、浸泡上油后经压辊挤压除水后进入干燥装置,为了去除纤维在上油过程中所带入的水分,使纤维达到成品所需的含湿要求,使用干热空气干燥的效果较好,故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干热空气循环方式进行干燥,通过温度和风速调节提升干燥效果。通常干燥系统送风装置通过风机、加热器将热空气以10?15米/秒的速度吹入干燥腔体内,干燥腔体内一般设置多孔板,以便热空气均匀,但明显降低腔体内风速,在多孔板下边测定风速值一般在3?4米/秒,丝束在腔体内的速度为30?40米/分,而腔体长度在8-10米,丝束在130?150°C腔体内的时间只有12?20秒,在较短时间内130?200束丝束并不能由表及里均匀的受热,并且发用纤维材质一般为PVC、PET材质,本身的传热速度较慢,这样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不仅导致内外丝束的含水率差异较大,而且丝束的去湿效果不明显,另外,通过提高干燥温度提升干燥效果,易导致纤维较硬,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束丝受热不均匀、干燥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全可靠,可有效提高干燥质量且成本低的发用纤维后处理干燥用强风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发用纤维的后处理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管道,干燥箱上设有进丝口和出丝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处理装置的干燥箱腔体2与风管I相通,所述的干燥箱腔体内还设有聚风装置3,所述的聚风装置由若干倒V字型的型材单向间隙排列而成,所述若干倒V字型的型材的排列间隙构成风口 6,所述的聚风装置设在出丝口和进丝口上部,聚风装置的长度与干燥箱腔体内部长度相匹配,从而起到导流效果。
[0005]所述的聚风装置3采用不锈钢材质。
[0006]该干燥装置的工艺方法为:热风经过管道进入干燥箱腔体时,先通过聚风装置,使热风在干燥丝束前经过聚风过程,丝束从进丝口 4进入干燥箱,在风机的带动下热风通过聚风装置的风口对丝束进行干燥,干燥后的丝束从出丝口 5出来,丝束在短时间内经过腔体时,在经聚风后的热风风速吹动下,使丝束中内部水分吹出,同时在较高风速的带动下,腔体内热空气的流动增大,加快丝束传热,降低丝束的含水率,达到工艺要求的干燥效果。
[0007]所述的丝束以30?40米/分的速度从进丝口 4进入干燥箱腔体进行干燥。
[0008]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其特有的聚风结构增强风速,使丝束含水率降低,提升丝束的干燥效果,增加丝束的爽滑度,提高产品质量。在强风的穿透下,丝束的干燥均匀程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另外,本发明的聚风结构其成本也较低,且结构灵活可运用于各类生产要求,市场前景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发明的聚风装置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1]如图所示,图中:1.管道2.干燥箱腔体3.聚风装置4.进丝口 5.出丝口
6.风口;
[0012]指定图1为本发明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4]本发明包括一种发用纤维的后处理干燥装置,其风管与干燥箱腔体相通,风管与风机连接,干燥箱腔体内设有聚风装置。聚风装置是由若干倒V字型的型材单向间隙排列而成,这些倒V字型的型材的排列间隙即为风口,聚风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如图2所示。聚风装置将干燥箱腔体分为两部分,当设备运转时,一部分即靠近风管的部分是未经聚风的部分,其风力较小,另一部分则经过聚风装置的聚风,风速在聚风后得到有效地增强,热风的风速由一般的3?4米/秒提升至8?10米/秒。在聚风后这部分的干燥箱腔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进丝口和出丝口,丝束从进丝口进入并从出丝口输出。
[0015]如图1所示,丝束以30?40米/分的速度从进丝口 4进入干燥箱腔体进行干燥,热风在风机的带动下经过管道I进入干燥箱腔体2再经过聚风装置3并穿过风口 6,风速由一般的3?4米/秒增强至8?10米/秒,从而对经过干燥箱内的丝束进行干燥去湿,这样丝束在短时间内经过腔体时,在8?10米/秒的风速吹动下,使丝束中内部水分吹出,同时在较高风速的带动下,腔体内热空气的流动增大,加快了丝束的传热,去湿效果提高30%以上,从而降低丝束的含水率,达到工艺要求的干燥效果,提升产品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发用纤维的后处理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管道,干燥箱上设有进丝口和出丝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处理装置的干燥箱腔体(2)与风管(I)相通,所述的干燥箱腔体内还设有聚风装置(3),所述的聚风装置由若干倒V字型的型材单向间隙排列而成,所述若干倒V字型的型材的排列间隙构成风口(6),所述的聚风装置设在出丝口和进丝口上部,聚风装置的长度与干燥箱腔体内部长度相匹配,从而起到导流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用纤维的后处理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风装置(3)采用不锈钢材质。
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的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为:热风经过管道进入干燥箱腔体时,先通过聚风装置,使热风在干燥丝束前经过聚风过程,丝束从进丝口(4)进入干燥箱,在风机的带动下热风通过聚风装置的风口对丝束进行干燥,干燥后的丝束从出丝口( 5)出来,丝束在短时间内经过腔体时,在经聚风后的热风风速吹动下,使丝束中内部水分吹出,同时在较高风速的带动下,腔体内热空气的流动增大,加快丝束传热,降低丝束的含水率,达到工艺要求的干燥效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用纤维的后处理干燥装置的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束以30?40米/分的速度从进丝口(4)进入干燥箱腔体进行干燥。
【文档编号】D06B15/09GK103451882SQ201310383060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郑有全, 郑桂花, 吴学丙 申请人: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