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卷装置、纺丝位及其在氨纶纤维生产中的用途

文档序号:168509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收卷装置、纺丝位及其在氨纶纤维生产中的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卷装置、纺丝位及其在氨纶纤维生产中的用途,其中一种收卷装置包括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至少一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包括:横动导丝装置及卷轴;横动导丝装置包括横动辊支架、横动辊、导轨片及横动导丝器,横动辊连接横动导丝器,横动导丝器设置在导轨片上,导轨片设置在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相对于水平面为一斜面,以使当丝束依次经纺丝位包括的导丝辊和所述横动导丝器并卷绕在卷轴上时,所述丝束与所述导轨片和所述横动辊支架均不接触。本发明减小了如氨纶等合成纤维在卷装过程中通过导丝器的摩擦,使合成纤维无阻碍的进入收卷装置,改善了卷装的成型,减少合成纤维的张力。
【专利说明】收卷装置、纺丝位及其在氨纶纤维生产中的用途
[0001]本发明要求申请号为201410178172.8,申请日为2014年4月22日,发明名称为“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纺丝位及其在氨纶纤维生产中的用途”的中国发明专利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收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收卷装置、纺丝位及其在氨纶纤维生产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3]在现有合成纤维的纺丝生产技术中,一个纺丝生产车间是由许多纺丝位组成;单个纺丝位通常由纺丝甬道、导丝装置及收卷装置等构成。
[0004]在合成纤维特别是合成氨纶纤维的生产中越来越多有这样一种趋势,即在一个纺丝位能够同时生产出更多根纤维,因此,现有技术在一个导丝辊下方设置多个收卷装置,由这些收卷装置进行纤维收卷。而将一个或多个收卷装置设置在一个导丝辊下方时,通常需要用到导丝器,利用导丝器改变合成纤维丝路的方向,以使合成纤维进入收卷装置。
[0005]然而上述通过导丝器来改变合成纤维丝路方向的现有技术,会使合成纤维在导丝器上产生较大摩擦,使得在收卷装置上生产出的卷装产生较大张力,进而影响卷装的成型及合成纤维纤度等物理特性,尤其是在具有弹性特性的氨纶纤维上表现较为突出。


【发明内容】

[0006]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000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收卷装置、纺丝位及其在氨纶纤维生产中的用途。
[0008]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收卷装置,包括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包括:
[0009]横动导丝装置及卷轴;
[0010]所述横动导丝装置包括横动辊支架、横动辊、导轨片及横动导丝器,所述横动辊连接横动导丝器,所述横动导丝器设置在所述导轨片上,所述导轨片设置在所述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所述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相对于水平面为一斜面,以使当丝束依次经纺丝位包括的导丝辊和所述横动导丝器并卷绕在卷轴上时,所述丝束与所述导轨片和所述横动辊支架均不接触。
[0011]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不同机架上,或者,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同一机架上。
[0012]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至少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
[0013]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相对于水平面为一斜面。
[0014]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导丝器垂直于所述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
[0015]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与从导丝辊到相应卷轴的丝束平行。
[0016]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与从导丝辊到相应卷轴的丝束平行。
[0017]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辊支架的横截面为梯形。
[0018]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导轨片的横截面为梯形。
[0019]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与所述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平行。
[0020]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辊支架的靠近丝路的侧面垂直于横动辊支架的底面。
[0021]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辊支架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15°。
[0022]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相对独立进行收卷控制;或者,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联动进行收卷控制。
[0023]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相对独立进行收卷控制;或者,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联动进行收卷控制。
[0024]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纺丝位,包括甬道以及一个或多个导丝辊,还包括至少一上述任一所述收卷装置,至少一所述收卷装置位于至少一所述导丝辊的下方。
[0025]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选的,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同一所述导丝辊下;或者,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导丝辊下方。
[0026]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任一种收卷装置在氨纶纤维生产中的用途。
[0027]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任一种纺丝位在氨纶纤维生产中的用途。
[00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在如氨纶纤维等合成纤维的收卷生产中,至少一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导丝辊和收卷装置无需设置导丝器,由此减小合成纤维通过导丝器的摩擦,使得合成纤维无阻碍的进入收卷装置,减小合成纤维卷装过程中所需的张力,进而有利于卷装成型,保证卷装后合成纤维物理特性的一致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动导丝装置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横动导丝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5]图6a_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收卷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和/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收卷装置,可用于如合成纤维等纤维的收卷控制中。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用于如氨纶纤维等合成纤维的收卷控制。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不同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差异,实现方式非常灵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0038]其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一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包括横动导丝装置3及卷轴8,横动导丝装置3包括横动辊支架12、横动辊11、导轨片9及横动导丝器10,横动辊支架12内设有横动辊11,横动辊11连接横动导丝器10,横动导丝器10设置在导轨片9上,导轨片9设置在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120上,导轨片9靠近丝路的侧面相对于水平面为一斜面,以使当丝束2依次经纺丝位包括的导丝辊I和所述横动导丝器10并卷绕在卷轴8上时,丝束2与导轨片9和横动辊支架12均不接触。
[003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收卷装置或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通常可不包括所述导丝辊I,所述导丝辊I通常为所述纺丝位包括的部件,这里提及导丝辊I是辅助说明所述收卷装置或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在收卷过程中对丝束的影响。当然,如因组装、便利等实际应用需求考虑,也可将导丝辊设置为所述收卷装置或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一部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0040]上述附图中示出了的一收卷装置包括在同一个导丝辊下方设置两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情形,需要说明的是:一收卷装置还可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也可设置在不同的导丝辊下,同一导丝辊下方也可只设置一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如导丝辊和卷轴可以进行错位设置),等等,实现方式非常灵活。
[0041]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在导丝辊和横动导丝器之间没有设置用于改变丝束方向的导丝器,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相对水平面为一斜面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导轨片9靠近丝路的侧面的倾斜角,可在满足丝束2 (即合成纤维丝束)依次经导丝辊I和横动导丝器10并卷绕在卷轴8上时,丝束2与导轨片9和横动辊支架12均不接触的前提下设置即可。
[0042]合成纤维收卷过程中,导丝辊I引出的丝束2依次经导丝辊I和横动导丝器10并卷绕在卷轴8上,丝束2既不与导轨片9接触也不与横动辊支架12相接触,无阻碍的进入收卷装置;此外,横动导丝器10通常会沿导轨片并在横动辊内以一定的横向行程横向往复运动,通过横动导丝器10的运动将丝束铺设卷绕在卷轴上以形成卷装。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当丝束依次经导丝辊和横动导丝器、并卷绕在相应卷轴上时,所述丝束与所述导轨片和所述横动辊支架均不接触”,包括横动导丝器10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处于导轨片9上述限位部运动的任一位置时,丝束与导轨片和横动辊支架都不接触;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也有相似的含义,不再赘述。
[0043]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无需在导丝辊和横动导丝器之间设置用于改变丝束方向的导丝器(如导丝钩子等),也可使丝束在收卷过程中既不与导轨片接触,也不与横动辊支架相接触,从而无阻碍的进入该合成收卷装置,通过横动导丝器运动使丝束直接卷绕在卷轴上,由此减小经该合成收卷装置收卷过程合成纤维所受的张力,改变卷装的成型,保证合成纤维的物理特性。
[004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横动导丝装置3设置在滑动箱5内。如图1所示,滑动箱5内设置接触辊4,接触辊4设置在卷轴8的上方,横动导丝装置3设置在接触辊4的斜上方,丝束2从导丝辊I绕出后依次经横动导丝器10和接触辊4并卷绕在相应卷轴8上。通过设置接触辊,使得收卷成型的卷装更紧密,提高了纤维的生产品质。
[0045]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120相对于水平面为一斜面。该方案可更好避免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横动辊支架与丝束接触,进而保证丝束无阻碍的进入收卷装置。
[0046]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横动导丝器10垂直于相应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该方案可减少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横动导丝器对丝束的摩擦,保证纤维的物理特性一致。进一步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90与从导丝辊I到相应卷轴8的丝束2平行,和/或,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120与从导丝辊I到相应卷轴8的丝束平行,该方案可更好地避免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丝束与横动辊支架、导轨片接触。
[0047]参见图4,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120与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90平行,和/或,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120垂直于横动辊支架12的底面,和/或,横动辊支架12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15°。上述方案使得对现有横动导丝装置进行小量改动,即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现有的横动导丝装置,在安装时倾斜一定角度,如使横动辊支架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15°,从而保证安装在横动辊支架上的导轨片倾斜后不与丝束接触,优选为平行丝束,从而使丝束无阻碍进行卷绕,减少丝束的张力,保证其物理特性的一致,成本最低。
[0048]参见图5,可选的,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为了使与横动辊支架固定的导轨片的侧面相对于水平面为一斜面,可以使横动辊支架12的横截面为梯形。这样使设置在横动辊支架的侧面120的导轨片的侧面90相对于水平面也为一斜面,优选横动导丝器10垂直于导轨片的侧面90,这样也保证了当横动导丝器10在导轨片的内侧面预先开设的限位部内横向往复运动的任一位置,丝束与导轨片9和横动辊支架12均不接触。该方案具有易于组装,易于加工的优点。
[0049]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可将导轨片9设置成梯形,SP导轨片的横截面为梯形。这样可保证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为一斜面,达到不与丝束接触,减少丝束张力的目的。
[0050]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可选工作过程举例说明如下:
[0051]参见图1,在机架14上设置的滑动箱5,在滑动箱5上设置的接触辊4和横动导丝装置3,在机架14上还设置转盘7及在转盘7上设置的卷轴8。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在同一收卷装置中设置的卷轴8的数量,即在同一收卷装置中设置的卷轴8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为实现连续卷装,可选的,可在收卷装置中设置转盘7,转盘7上的可对称设置多个卷轴,如图中所示的情形,在转盘7上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卷轴,用以在卷装生产满足一定条件时进行卷轴的切换,由此实现无间隔的连续卷装。
[0052]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卷装过程例如:接触辊4在绕丝时接触在转盘7上设置的其中一个卷轴8上,并且与该卷轴8同步旋转来进行卷装的缠绕,接触辊4通过接触辊支架与滑动箱5连接,并且接触辊4可以在接触辊支架上自由地旋转;横动导丝装置3是由横动辊支架12、横动辊11、导轨片9及横动导丝器10组成,其中横动辊支架12与滑动箱5相连,横动棍11是一个具有螺旋槽并可以在横动棍支架12内自由旋转的棍子,导轨片9设置在横动辊支架12的一面,可以使横动导丝器10沿着导轨片9内侧预先开设的限位部在横动辊11上横向往复地运动,丝束2被限制在横动导丝器10内,并随之一起横向往复的运动。合成纤维的丝束2在该卷轴8上进行缠绕,并在横动导丝器10内进行横向往复的铺设就形成了合成纤维的卷装6,随着卷装6的不断增大,滑动箱5连同接触辊4及横动导丝装置3向上移动,以保证有足够的位置来容纳卷装6。当卷装生产满足一定条件,如卷装6尺寸达到预定尺寸或者卷绕时间达到预定时长时,使转盘7转动来切换同一套卷轴8中有卷装的卷轴和没有卷装的卷轴,从而实现丝束无间断的连续卷绕。
[0053]实际使用时,可将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横动辊支架倾斜一个角度,使在其上安装导轨片也倾斜一个角度,并且横动导丝器也倾斜一个角度,可选地使横动辊支架倾斜一角度后与从导丝辊到卷轴的丝束平行,使在横动辊支架上安装导轨片倾斜一个角度后也与相应的丝束平行,横动导丝器倾斜一个角度后与丝束垂直。采用该方案之后,在至少一导丝辊下设置的至少一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合成纤维丝束可以直接进入到相应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进而免去了现有技术中合成纤维通过导丝器的摩擦,可改变卷装的成型,减少合成纤维的张力,提高其物理特性。
[0054]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以提高产能。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不同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可分开设置;或者,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不同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可分排或并排紧挨设置,如图2所示,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无需设置导丝器,而是将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设置为一斜面,既可使在不设导丝器的情形下丝束无阻碍的进入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还使得两个收卷装置可以近距离设置,如并排紧挨设置等,因此在相同空间区域内可以布设更多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来提高产能,空间利用率高。
[0055]一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的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不同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可包括至少二个同构的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即部分或全部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具有本发明任一实现方式对应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结构。又例如,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可包括至少二个异构的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即部分或全部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结构有所差异,这里所述的“差异”包括多个本发明不同实现方式对应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构成一所述收卷装置的情形,还包括现有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与本发明至少一种实现方式对应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结构组合构成一所述收卷装置的情形,实现方式非常灵活。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是以附图所列的一收卷装置包括两个同构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实现方式与之相似,不再赘述。
[0056]一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的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与纺丝位中导丝辊的布局方式非常灵活,可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例如,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导丝辊下,即可部分或全部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分别设置在不同所述导丝辊下,以可将甬道引出的合成纤维丝束经多个导丝辊分别经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进行收卷,包括但不限于在一个纺丝位能够同时生产出更多根纤维的场景中,采用该方案进行收卷可提高收卷效率和产能。又例如,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同一所述导丝辊下,即可部分或全部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同一导丝辊下,以可将甬道引出的合成纤维丝束经某一导丝辊分束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分别进行收卷,包括但不限于在一个纺丝位能够同时生产出更多根纤维的场景中,采用该方案进行收卷可提高收卷效率和产能,且布局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
[0057]—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的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不同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布局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实现方式非常灵活。例如,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不同机架上,即可部分或全部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机架上,以提高布局的灵活性。又例如,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同一机架上,即可部分或全部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同一机架上。该方案中部分或全部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公用同一机架,所述机架可包括但不限于底架,由此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方便生产操作。
[0058]一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的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不同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收卷控制方法非常灵活,可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例如,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联动进行收卷控制,即可部分或全部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联动进行收卷控制,以提高控制的方便性和产品品质的均一性。又例如,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相对独立进行收卷控制,即可部分或全部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独立进行收卷控制。在合成纤维干法纺丝生产过程中,丝束的生产通常具有连续性,采用该方案进行收卷控制,使得可独立进行收卷控制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当某个或某些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因发生故障或设备检修等原因无法进行收卷时,其他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还能继续进行收卷,由此可大大减少因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不能正常收卷而可能产生的废弃量,有利于生产的持续进行。
[0059]可选的,一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的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可至少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可分别设置在不同机架上,以提高布局的灵活性;或者,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可设置在同一机架上,即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公用同一机架,由此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方便生产操作。
[0060]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两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结构是左右对称的。以下采用在相同或相似部件名称上增加“第一”、“第二”,在附图标记上加“’ ”、“"”的方式,以便于区别描述左右大体对称的结构。
[0061]下面不妨以图3所示的可选的收卷装置的结构为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3,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可呈左右镜像对称设置在同一机架14上,以紧凑布局,简化结构,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
[0062]左边的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A包括第一横动导丝装置3’及第一卷轴8’,第一横动导丝装置3’包括第一横动辊支架12’、第一横动辊11’、第一导轨片9’及第一横动导丝器10’,第一横动棍支架12’内设有第一横动棍11’,第一横动棍11’连接第一横动导丝器10’,第一横动导丝器10’设置在第一导轨片9’上,第一导轨片9’设置在第一横动辊支架12’靠近第一丝路的侧面120’上,第一导轨片9’靠近第一丝路的侧面相对于水平面为一斜面,以使当第一丝束2’依次经纺丝位包括的某导丝辊和所述第一横动导丝器10’并卷绕在第一卷轴8’上时,第一丝束2’与第一导轨片9’和第一横动辊支架12’均不接触。通过如此结构设置,可使得左边设置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无需在导丝辊和第一横动导丝器10’之间设置用于改变第一丝束2’方向的导丝器,也可使第一丝束2’在收卷过程中既不与第一导轨片9’接触,也不与第一横动辊支架12’相接触,从而无阻碍的进入该合成收卷装置,通过第一横动导丝器10’运动使第一丝束2’直接卷绕在第一卷轴8’上,由此减小经该合成收卷装置收卷过程合成纤维所受的张力,改变卷装的成型,保证合成纤维的物理特性。
[0063]可选的,第一横动导丝装置3’设置在第一滑动箱5’内,第一滑动箱5’内设置第一接触辊4’,第一接触辊4’设置在第一卷轴8’的上方,第一横动导丝装置3’设置在第一接触辊4’的斜上方,第一丝束2’从导丝辊绕出后依次经第一横动导丝器10’和第一接触辊4’并卷绕在相应第一卷轴8’上,通过设置第一接触辊,使得收卷成型的卷装更紧密,提高了纤维的生产品质。和/或,第一横动辊支架12’靠近第一丝路的侧面120’相对于水平面为一斜面,该方案可更好避免第一横动辊支架与第一丝束接触,进而保证第一丝束无阻碍的进入收卷装置。和/或,第一横动导丝器10’垂直于相应导轨片靠近第一丝路的侧面,该方案可减少第一横动导丝器对第一丝束的摩擦,保证纤维的物理特性一致。进一步可选的,第一导轨片9’靠近第一丝路的侧面90’与从导丝辊到第一卷轴8’的第一丝束2’平行,和/或,第一横动辊支架12’靠近第一丝路的侧面120’与从导丝辊到第一卷轴8’的第一丝束2’平行,该方案可更好地避免第一丝束’与第一横动辊支架12’、第一导轨片9’接触。
[0064]右边的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B包括第二横动导丝装置3"及第二卷轴8",第二横动导丝装置3"包括第二横动辊支架12"、第二横动辊11"、第二导轨片9"及第二横动导丝器10",第二横动辊支架12"内设有第二横动辊11",第二横动辊11"连接第二横动导丝器10",第二横动导丝器10"设置在第二导轨片9"上,第二导轨片9"设置在第二横动辊支架靠近第二丝路的侧面120"上,第二导轨片9"靠近第二丝路的侧面相对于水平面为一斜面,以使当第二丝束2"依次经纺丝位包括的某导丝辊和所述第二横动导丝器10"并卷绕在第二卷轴8"上时,第二丝束2"与第二导轨片9"和第二横动辊支架12"均不接触。通过如此结构设置,可使得右边设置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无需在导丝辊和第二横动导丝器10"之间设置用于改变第二丝束2"方向的导丝器,也可使第二丝束2"在收卷过程中既不与第二导轨片9"接触,也不与第二横动辊支架12"相接触,从而无阻碍的进入该合成收卷装置,通过第二横动导丝器10"运动使第二丝束2"直接卷绕在第二卷轴8"上,由此减小经该合成收卷装置收卷过程合成纤维所受的张力,改变卷装的成型,保证合成纤维的物理特性。
[0065]可选的,第二横动导丝装置3"设置在第二滑动箱5"内,第二滑动箱5"内设置第二接触辊4",第二接触辊4"设置在第二卷轴8"的上方,第二横动导丝装置3"设置在第二接触辊4"的斜上方,第二丝束2"从导丝辊绕出后依次经第二横动导丝器10"和第二接触辊4"并卷绕在相应第二卷轴8"上,通过设置第二接触辊,使得收卷成型的卷装更紧密,提高了纤维的生产品质。和/或,第二横动辊支架12"靠近第二丝路的侧面120"相对于水平面为一斜面,该方案可更好避免第二横动辊支架与第二丝束接触,进而保证第二丝束无阻碍的进入收卷装置。和/或,第二横动导丝器10"垂直于相应导轨片靠近第二丝路的侧面,该方案可减少第二横动导丝器对第二丝束的摩擦,保证纤维的物理特性一致。进一步可选的,第二导轨片9"靠近第二丝路的侧面90"与从导丝辊到第二卷轴8"的第二丝束2"平行,和/或,第二横动辊支架12"靠近第二丝路的侧面120"与从导丝辊到第二卷轴8"的第二丝束2"平行,该方案可更好地避免第二丝束2"与第二横动辊支架12"、第二导轨片9"接触。
[0066]对于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第一横动导丝装置3’、第二横动导丝装置3"的进一步可选结构,可采用如本发明实施例图4、图5以及其他部分记载的任一可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0067]实际应用中,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可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导丝辊下,以可将甬道引出的合成纤维丝束经不同导丝辊分别经不同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进行收卷,包括但不限于在一个纺丝位能够同时生产出更多根纤维的场景中,采用该方案进行收卷可提高收卷效率和产能。或者,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可设置在同一所述导丝辊下,以可将甬道引出的合成纤维丝束经某一导丝辊分束到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分别进行收卷,包括但不限于在一个纺丝位能够同时生产出更多根纤维的场景中,采用该方案进行收卷可提高收卷效率和产能,且布局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
[0068]此外,实际应用中,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可联动进行收卷控制,即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同步进行收卷控制,以提高控制的方便性和产品品质的均一性。或者,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可相对独立进行收卷控制,该方案使得当某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因发生故障或设备检修等原因无法进行收卷时,另一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还能继续进行收卷,由此可大大减少因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不能正常收卷而可能产生的废弃量,有利于生产的持续进行。
[0069]下面结合图6a_图6c,说明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的收卷装置的可选工作过程举例说明如下:
[0070]参见图6a,机架14上设置有第一滑动箱5’、第二滑动箱5"、第一转盘7’和第二转盘7",第一滑动箱5’上设有第一横动导丝装置3’和第一接触辊4’,第二滑动箱5"上设有第二横动导丝装置3"和第二接触辊4",第一转盘7’上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卷轴8’,第二转盘7"上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卷轴8"。甬道引出的合成纤维丝束经一个或多个导丝辊引出的丝束被等分为两路,即第一丝束2’和第二丝束2"。
[0071]第一丝束2’经第一横动导丝器后到当前位于上方的第一卷轴8’进行卷绕,第一横动导丝器在第一横动辊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横动行程内往复运动,以完成第一丝束在当前卷绕的第一卷轴上往返铺设,使得第一卷装6’不断增大,如图6b所示,随着第一卷装6’的不断增大,第一滑动箱5’连同第一接触辊4’及第一横动导丝装置3’向上移动,以保证有足够的位置来容纳第一卷装。第一卷装满足一定条件时,可通过第一转盘7’的转动,实现两个第一卷轴8’的自动切换,如图6c所示,上方已经完成的第一卷轴8’自动切换到下方,下方未进行第一卷轴8’相应切换到上方,第一丝束2’按上述方法继续卷绕到切换到上方的第一卷轴8’ ,由此实现该路丝束无间断的连续卷转。
[0072]第二丝束2"经第二横动导丝器后到当前位于上方的第二卷轴8"进行卷绕,第二横动导丝器在第二横动辊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横动行程内往复运动,以完成第二丝束在当前卷绕的第二卷轴上往返铺设,使得第二卷装6 "不断增大,如图6b所示,随着第二卷装6"的不断增大,第二滑动箱5"连同第二接触辊4"及第二横动导丝装置3"向上移动,以保证有足够的位置来容纳第二卷装。第二卷装满足一定条件时,可通过第二转盘7"的转动,实现两个第二卷轴8"的自动切换,如图6c所示,上方已经完成的第二卷轴8"自动切换到下方,下方未进行第二卷轴8"相应切换到上方,第二丝束2"按上述方法继续卷绕到切换到上方的第二卷轴8",由此实现该路丝束无间断的连续卷转。
[0073]实际应用中,第一转盘7’和第二转盘7"可联动进行收卷控制,即第一转盘7’和第二转盘7"同步进行自动切换卷装控制,以提高控制的方便性和产品品质的均一性。或者,第一转盘7’和第二转盘7"可相对独立进行自动切换卷装控制,即第一转盘7’可独立转动控制,第二转盘7"可独立转动控制,二个转盘可分别独立进行自动切换卷装控制,使得某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如左边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A)因发生故障或设备检修等原因无法进行收卷时,另一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如右边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B)还能继续进行收卷,由此可大大减少因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不能正常收卷而可能产生的废弃量,有利于生产的持续进行。
[007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纺丝位,包括甬道以及一个或多个导丝辊,还包括至少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收卷装置,至少一所述收卷装置位于至少一所述导丝辊的下方。具体而言,纺丝位可以包括甬道、一个或多个导丝辊通过丝束连接甬道,改变合成纤维丝束的丝路方向,一个或多个收卷装置位于至少一个所述导丝辊的下方。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纺丝位的技术方案,除了可以实现上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技术方案的效果之外,还具有布局灵活,产能大,成本低等优点。
[0075]其中,一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以提高产能。一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的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与纺丝位中导丝辊的布局方式非常灵活,可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例如,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导丝辊下,即可部分或全部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分别设置在不同所述导丝辊下,以可将甬道引出的合成纤维丝束经多个导丝辊分别经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进行收卷,包括但不限于在一个纺丝位能够同时生产出更多根纤维的场景中,采用该方案进行收卷可提高收卷效率和产能。又例如,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同一所述导丝辊下,即可部分或全部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同一导丝辊下,以可将甬道引出的合成纤维丝束经某一导丝辊分束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分别进行收卷,包括但不限于在一个纺丝位能够同时生产出更多根纤维的场景中,采用该方案进行收卷可提闻收卷效率和广能,且布局紧凑,提闻空间利用率。
[0076]所述收卷装置的其他技术描述,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其他部分的记载,不再赘述。
[0077]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任一种合成纤维收卷装置或纺丝工位在氨纶纤维生产中的用途。
[0078]由于氨纶纤维具有弹性特性,在收卷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张力,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对氨纶纤维进行收卷,使得氨纶纤维无阻碍的进入相应的合成纤维收卷装置,改变卷装的成型,减小氨纶纤维的张力,进而有利于保证氨纶纤维物理特性的一致性。
[0079]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实施例的序号仅仅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80]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等实施例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组合和/或分解后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同时,在上面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0081]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0082]最后应说明的是:虽然以上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发明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执行与在此所述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与其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现有和将来要被开发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在它们的范围内包括这样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
【权利要求】
1.一种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包括: 横动导丝装置及卷轴; 所述横动导丝装置包括横动辊支架、横动辊、导轨片及横动导丝器,所述横动辊连接横动导丝器,所述横动导丝器设置在所述导轨片上,所述导轨片设置在所述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所述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相对于水平面为一斜面,以使当丝束依次经纺丝位包括的导丝辊和所述横动导丝器并卷绕在卷轴上时,所述丝束与所述导轨片和所述横动辊支架均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不同机架上,或者,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同一机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至少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和/或, 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相对于水平面为一斜面;和/或, 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导丝器垂直于所述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和/或, 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与从导丝辊到相应卷轴的丝束平行;和/或, 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与从导丝辊到相应卷轴的丝束平行;和/或, 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辊支架的横截面为梯形;和/或, 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导轨片的横截面为梯形;和/或, 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辊支架靠近丝路的侧面与所述导轨片靠近丝路的侧面平行;和/或, 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辊支架的靠近丝路的侧面垂直于横动辊支架的底面;和/或, 至少一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所述横动辊支架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相对独立进行收卷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相对独立进行收卷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联动进行收卷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镜像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联动进行收卷控制。
8.一种纺丝位,包括甬道以及一个或多个导丝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收卷装置,至少一所述收卷装置位于至少一所述导丝辊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丝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同一所述导丝辊下;或者, 所述多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中至少二个合成纤维收卷装置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导丝辊下。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收卷装置,或者,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纺丝位,在氨纶纤维生产中的用途。
【文档编号】D01D11/04GK104451924SQ20141069557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2日
【发明者】张运启, 张玉保 申请人:郑州中远氨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