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丝拉伸装置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77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喷丝拉伸装置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喷丝拉伸装置结构改良,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塑料制品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指废旧塑料制品在加工成丝时的喷丝拉伸装置的结构改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喷嘴、壳体及传送带所构成,传送带位于壳体下方,在分为上、下部分的壳体之间,充填有中空的宻封装置,喷嘴的两侧固设有冷风供给装置,在下部分的壳体上对称设置有调节装置,固定在调节装置一端的调节板位于壳体内封闭的内腔的两侧。由于通过改变调节装置的伸缩程度,使受调节装置抵压的调节板的弯曲程度发生变化,从而调节内腔的截面形状和口径,在通过内腔的气流总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气流流速因内腔口径变化而变化,从而改变气流对聚合物的牵引力,以达到调节和控制纺丝的成形直径的目的。
【专利说明】喷丝拉伸装置结构改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塑料制品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指废旧塑料制品在加工成丝时的喷丝拉伸装置的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0002]废旧塑料本身因对人体是没有什么危害,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在人们生活中的常见制品有:盆,桶,家具,薄膜,编织袋,瓶盖,汽车保险杠。而随着使用的普及及应用量的增加,存在于地球各个角落的废弃塑料制品亦日益增多,由于废旧塑料在大自然的环境下自我降解的速度是极低的,故其日益成为全世界迫在眉睫的环保问题。
[0003]为了使再生塑料聚合物熔液从喷嘴中喷出后迅速成丝,采用老式喷丝拉伸装置,由于其内腔横截面积为一定数,且在通过内腔的气流总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无法达到调节和控制纺丝的成形直径的目的,易造成再生料纺丝断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不能满足本产品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改变内腔横截面积、以达到调节和控制纺丝的成形直径的目的的喷丝拉伸装置结构改良。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喷丝拉伸装置结构改良主要包括喷嘴、壳体及传送带所构成,传送带位于壳体下方,在分为上、下部分的壳体之间,充填有中空的審封装置,喷嘴的两侧固设有冷风供给装置,在下部分的壳体上对称设置有调节装置,固定在调节装置一端的调节板位于壳体内封闭的内腔的两侧。
[0006]由于通过改变调节装置的伸缩程度,使受调节装置抵压的调节板的弯曲程度发生变化,从而调节内腔的截面形状和口径,在通过内腔的气流总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气流流速因内腔口径变化而变化,从而改变气流对聚合物的牵引力,以达到调节和控制纺丝的成形直径的目的;且可通过调节内腔截面形状而调整气流的流动轨迹,使气流更均匀平稳,不易造成纺丝断裂,有利于纺丝的成型质量。
[000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具体实施方式】:
[0010]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喷嘴6、壳体2及传送带8所构成,传送带8位于壳体2下方,在分为上、下部分的壳体2之间,充填有中空的審封装置21,喷嘴6的两侧固设有冷风供给装置7,在下部分的壳体2上对称设置有调节装置5,固定在调节装置5 —端的调节板4位于壳体2内封闭的内腔3的两侧。
[0011]工作过程中,在螺杆加热熔融挤压工序,原料被加热并搅拌,从而熔融成液态,随后送入纺丝箱内,并经喷嘴6喷出,由压缩空气产生系统产生的高压、高速低温气体经冷风供给装置7排出箱体,与喷出喷嘴6的聚合物熔滴发生热交换,由于两个箱体的低温气流从两侧向中间吹拂,从而引导熔滴向下运动而进入牵引拉伸装置;熔滴在内腔3内冷却成纺丝,纺丝在自身重力和气流牵引的双重作用下向下运动,并被拉伸而形成适当丝径的纺丝;纺丝从牵引拉伸装置下方垂落至成网装置的传送带8上。通过改变调节装置5的伸缩程度,使受调节装置抵压的调节板4的弯曲程度发生变化,从而调节内腔3的截面形状和口径,在通过内腔3的气流总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气流流速因内腔3 口径变化而变化,从而改变气流对聚合物的牵引力,以达到调节和控制纺丝的成形直径的目的;且可通过调节内腔3截面形状而调整气流的流动轨迹,使气流更均匀平稳,不易造成纺丝断裂,有利于提高生物农用膜成型质量。
【权利要求】
1.喷丝拉伸装置结构改良,主要包括喷嘴、壳体及传送带所构成,传送带位于壳体下方,其特征在于:在分为上、下部分的壳体之间,充填有密封装置,喷嘴的两侧固设有冷风供给装置,在下部分的壳体上对称设置有调节装置,固定在调节装置一端的调节板位于壳体内封闭的内腔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密封装置为中空状。
【文档编号】D01D13/00GK204251784SQ201420217995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赖祥福, 王润 申请人:东莞市威骏不织布有限公司, 崇义县威骏高分子功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