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捻机上蜡防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8902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倍捻机上蜡防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倍捻机上蜡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只需在原有上蜡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可达到上蜡均匀的倍捻机上蜡防护装置;它包括放料杆、导丝钩和蜡圈,所述的蜡圈设置在放料杆上,导丝钩设置在放料杆的上部,所述的蜡圈的下方设有档杆;这种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使得筒子成形良好,保证了纱线的质量,提升了客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专利说明】倍捻机上蜡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纱线的纺织行业,尤其是一种倍捻机上蜡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纺纱厂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客户对纱线成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上蜡的均匀度越来越被客户看重,因为纱线上蜡是为了让毛羽倒伏在纱线上,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织布过程中毛羽堵塞针孔,针筒造成烂针等疵点。具体好处如下1、提高经济效率.织造过程中.蜡被用作纱线润滑剂,从而降低一些零部件的摩擦力,减少针织机械磨损;2、提高产品质量,摩擦系数降低,使纱线张力均匀,减少了纱线断头率,提高了织成率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3、促进环境保护,减少针织车间的飞花;4、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蜡块,能有效防止上蜡纱线发黄和霉变。
[0003]现有的倍捻机上蜡装置在纺纱过程中纱线容易滑出,造成了纱线上蜡不均匀的现象,增加了纱线的摩擦系数,使筒子纱的张力不匀,成形不良,造成客户投诉。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只需在原有上蜡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可达到上蜡均匀的倍捻机上蜡防护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倍捻机上蜡防护装置,它包括放料杆、导丝钩和蜡圈,所述的蜡圈设置在放料杆上,导丝钩设置在放料杆的上部,所述的蜡圈的下方设有档杆。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档杆设置在蜡圈的右下方。
[0007]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倍捻机上蜡防护装置,纱线从蜡圈底部沿着蜡圈与档杆之间向导丝钩方向运动,最后经导丝钩进入后续的生产;档杆的设置有效的阻止了纱线的划出,使得纱线总是在上蜡的位置运转,使纱线均匀上蜡,且保证了纱线张力一致。这种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使得筒子成形良好,保证了纱线的质量,提升了客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0]实施例1:
[001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倍捻机上蜡防护装置,它包括放料杆1、导丝钩2和蜡圈3,所述的蜡圈3设置在放料杆I上,导丝钩2设置在放料杆I的上部,所述的蜡圈3的下方设有档杆4 ;所述的档杆4设置在蜡圈3的右下方。
【权利要求】
1.一种倍捻机上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放料杆、导丝钩和蜡圈,所述的蜡圈设置在放料杆上,导丝钩设置在放料杆的上部,所述的蜡圈的下方设有档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倍捻机上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档杆设置在蜡圈的右下方。
【文档编号】D01H13/30GK203834090SQ201420234632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刘爱芬, 林建良, 谈文娟 申请人: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