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9350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上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浆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盛装浆料的浆料槽、用于清除纱线多余浆料的余浆清除装置及压纱装置,所述浆料槽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压纱装置设置于所述浆料槽内,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内壁,所述余浆清除装位于所述压纱装置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上浆装置上浆工序简单,上浆效率高,且成本低,方便操作。
【专利说明】上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纺织行业手织板房在制作手织板布时,需要给制作手织板布的经纱上浆,而手织板布的经纱长度要求很短,利用现有大货所用的浆纱机来浆纱又非常的浪费而且极不方便,比较麻烦,而且市面上的单纱上浆机体积相对比较庞大,使用起来也不是非常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上浆工序简单,上浆效率高,且成本低,方便操作的上浆
目.ο
[0004]一种上浆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盛装浆料的浆料槽、用于清除纱线多余浆料的余浆清除装置及压纱装置,所述浆料槽连接于所述工作台;
[0005]所述压纱装置设置于所述浆料槽内,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内壁,所述余浆清除装位于所述所述压纱装置的上方。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内壁,所述余浆清除装置具有夹持元件;
[0007]所述夹持元件具有两个夹层,两个所述夹层重叠设置,且两个夹层的一侧反向弯曲,使得两个所述夹层的截面呈Y字形。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元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夹持元件之间具有间隔。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纱装置具有压纱臂,所述压纱臂具有弯曲部;
[0010]所述压纱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侧壁,且所述弯曲部的开口朝向于所述浆料槽的底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纱臂压纱臂的末端朝向所述浆料槽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上方弯折,所述压纱臂的弯曲部与所述夹层之间具有的间隔位于同一轴线上。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纱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压纱臂之间具有间隔。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浆料槽侧壁具有用于纱线穿过的导纱口 ;
[0014]所述导纱口、所述压纱臂的弯曲部及所述夹层之间具有的间隔位于同一轴线上。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浆料槽侧壁的顶部边缘具有凹槽形成所述导纱口。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浆料槽侧壁的凹槽的内壁呈圆滑状。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纱线张力调节装置,所述纱线张力调节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外壁。
[0018]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上浆装置主要由一个浆料槽、一个压纱装置和一个余浆清除装置组合设计而成;浆料槽优选设计为方形,用来装浆料;浆料槽内部设有一个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压纱装置,纱线被压纱装置压在浆料下面,保证纱线能充分浸透浆料。纱线通过压纱装置后离开浆料,穿过余浆清除装置,余浆清除装置主要通过夹持元件具有的两个夹层来实现,优选为两块海绵,两块海绵裹住纱线,两块海绵间隔约10毫米左右,纱线进入第一块海绵时,绝大部分的余浆都被挡住,此时余浆会包裹在第一块海绵上,如果不将第二块海绵与第一块海绵隔开,第二块海绵便会吸附第一块海绵上的浆料,这会导致余浆无法清除干净,采用两块海绵间隔清除余浆,可有效保证纱线通过余浆清除装置后的含浆量。
[0019]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纱线上浆装置配合整经装置能把筒子纱变成绞纱,将绞纱剪断后即可作为经纱使用,相当于小样纱的整经功能,为手织板纱实现筒子染色创造了条件,相较于绞纱染色,筒染能大幅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节约人工成本,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0020]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上浆装置的使用方法简便,所需设备简单,设备投资成本低,设备操作简便,便于人工操作,节约生产力,节约资源,生产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主视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主视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的上浆装置主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0、烘箱;101、出纱口 ;102、入纱口 ;103、大功率电热丝;104、105、转筒;106、风机;107、风机马达;200、第二转轴;201、整经纱架;202、纱线测长仪;203、驱动轮;204、电机;205、支架;300、筒子纱;400、上浆装置;401、纱线张力调节装置;402、导纱口 ;403、404、压纱臂;405、406、夹持元件;405a、406a、夹层;407、浆料槽;500、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一种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包括工作台500、整经装置、控制装置、上浆装置400及烘干装置。
[0030]所述上浆装置400具有用于盛装浆料的浆料槽407、余浆清除装置及压纱装置,浆料槽407为方形设计,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407,所述压纱装置设置于所述浆料槽407内;
[0031]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407的内壁,所述余浆清除装置位于所述所述压纱装置的上方,所述余浆清除装置具有夹持元件405、406 ;所述夹持元件405、406分别具有两个夹层405a、406a,两个所述夹层405a、两个夹层406a之间均具有供纱线通过的间隔,所述夹持元件405、406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夹持元件405、406之间具有间隔。
[0032]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元件405、406具有的两个夹层405a、406a主要通过两块海绵构成,两块海绵之间的间隔约10毫米左右,两个所述夹层405a重叠设置,且两个夹层405a的一侧反向弯曲,使得两个所述夹层405a的截面呈Y字形,两个所述夹层406a各自重叠设置,且两个夹406a的一侧反向弯曲,使得两个所述夹层406a的截面呈Y字形,纱线进入第一个夹持元件405时,绝大部分的余浆都被第一个夹持元件405上的两块海绵挡住,此时余浆会包裹在第一个夹持元件405上的两块海绵之间,经过第一个夹持元件405上的两块海绵后的纱线继续在通过第二个夹持元件406上的两块海绵后,使得余浆清除干净,可有效保证纱线通过余浆清除装置后的含浆量在正常水平。
[0033]所述压纱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压纱臂403、404,各个所述压纱臂403、404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压纱臂403、404具有弯曲部,所述压纱臂403、40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浆料槽407的侧壁,且所述弯曲部的开口朝向于所述浆料槽407的底部,所述压纱臂403、404的弯曲部与所述夹层405a、406a之间具有的间隔位于同一轴线上。两个压纱臂403、404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主要将不锈钢材质的钢条的中间部位弯曲呈U形状,使得整个的钢条呈“几”字状,将钢条的其中一端朝向U形开口的反方向弯折,安装时,将钢条的另一端连接于浆料槽407的侧壁,U形开口(压纱臂403、404的弯曲部)朝向浆料槽407的底部,此时钢条朝向U形开口的反方向弯折的一端朝向浆料槽407的底部平面的上方,便于纱线的放置和取出。
[0034]所述浆料槽407侧壁的顶部边缘具有凹槽形成所述浆料槽407的导纱口 402,所述凹槽的内壁呈圆滑的圆弧状,呈U型圆弧状,U型圆弧的内壁装有塑料垫,一方面可以定位,另一面可防止纱线磨损。所述导纱口 402、所述压纱臂403、404的弯曲部(钢条的U形开口处)及所述夹层405a、406a之间具有的间隔位于同一轴线上。
[0035]所述上浆装置400还具有纱线张力调节装置401,所述纱线张力调节装置401为弹簧压紧式双圆盘张力调整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407具有导纱口 402的一侧的侧壁,且沿竖直方向位于导纱口 402的下部。
[0036]所述烘干装置具有烘箱100,所述烘箱100呈长方体状,所述烘箱100的其中一个侧面具有入纱口 102及出纱口 101,该侧面朝向于所述浆料槽407,且所述入纱口 102朝向于所述余浆清除装置的第二个夹持元件406的两个夹层406a之间的间隔,所述出纱口 101沿竖直方向位于入纱口 102的上方,且出纱口 101、入纱口 102沿竖直方向位于不同的轴线上。
[0037]所述烘干装置具有发热装置、轴连接于所述工作台500的导纱装置。
[0038]所述导纱装置具有两个转筒104、105,所述转筒104、105通过第一转轴轴连接于所述烘箱100的内壁,所述转筒104、105的第一转轴平行于所述烘箱100具有入纱口 102及出纱口 101的侧壁;所述转筒104、105沿竖直方向依次上下分布,所述转筒104、105之间具有间隔,位于下方的转筒105的最低面与所述入纱口 102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位于上方的转筒104的处于倾斜状态,也即位于上方的转筒105的第一转轴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烘箱100的出纱口 101位于位于上方的转筒105较低的一侧,便于纱线的出线。该设计可保证纱线在两个转筒104、105之间环绕时,均匀分开,不发生重叠。
[0039]所述转筒104、105的侧壁具有多个用于通风的通孔,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转筒104、105的侧壁;进一步地,各个所述转筒104、105由两个圆盘及多个长棒构成,多个长棒依次分布连接于圆盘的边缘构成圆柱体状形成所述转筒104、105,各个长棒之间具有间隔。转筒104、105内部为空心,可便于空气流通,提升烘干速率和烘干效果。
[0040]所述发热装置设置于两个所述转筒104、105的间隔之间。所述发热装置大功率电热丝103,大功率电热丝103呈循环往复的蛇形设计,便于发热装置的发热,加快纱线的烘干。所述大功率电热丝103由控制装置控制。
[0041]所述烘干装置还具有用于纱线干燥的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为风机106,所述风机106连接有风机马达107;所述吹风装置(风机106)的吹风口朝向于所述导纱装置,所述吹风装置还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加热装置配合风机106 —起使用,可保证烘箱100内部处于高温状态并且空气不停流动,所述吹风装置(风机106)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且受控于所述控制装置。
[0042]所述整经装置、烘干装置及所述上浆装置400均位于工作台500台面上,且所述整经装置与所述烘干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上浆装置400的两侧。
[0043]所述整经装置具有纱框及驱动所述纱框转动的整经驱动装置;所述整经装置具有整经纱架201,所述纱框通过第二转轴200轴连接于所述整经纱架201,所述整经纱架201固定于所述工作台500的边缘,所述纱框转动时的对地面与所述工作台500具有间隔;所述整经驱动装置具有电机204、皮带、驱动轮203及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图中未示出)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200的端部,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与所述驱动轮203连接,所述电机204连接于所述驱动轮203,且驱动所述驱动轮203的转动,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电机204。
[0044]所述纱框具有多个支架205,所述支架205由不锈钢金属杆两端部朝同一个方向弯折形成U字形,弯折的部位长度相同,使得U字形金属杆呈对称状,U字形金属杆的两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200,多个支架205均布于所述第二转轴200,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05为6个,使得相邻的两个支架205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60°。各个支架205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200。
[0045]所述整经装置还具有用于测量纱线长度的纱长测量装置,所述纱长测量装置为纱线测长仪202,所述纱长测量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200,用于测量第二转轴200的转速从而计算纱线的长度。
[0046]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在使用时涉及的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7]将筒子纱300的纱筒固定于工作台500,将浆料注入浆料槽407,并使得浆料的液面覆盖浆料槽407内压纱装置压纱臂403、404的弯曲部;
[0048]将浆料注入浆料槽407,浆料的液面位于余浆清除装置以下,将纱筒上的纱线依次通过导纱口 402进入盛装有浆料的浆料槽407,并穿过压纱装置压纱臂403、404的弯曲部底部(弯曲部的开口),使得进入浆料槽407的纱线位于浆料的液面以下,纱线经浆料槽407内的浆料进行上浆;
[0049]上浆后的纱线经过余浆清除装置进行清除纱线上残余的浆料,上浆后的纱线进入第一个夹持元件405,绝大部分的余浆都被第一个夹持元件405上的两块海绵挡住(两块海绵之间的间隔约10毫米左右),此时余浆会包裹在第一个夹持元件405上的两块海绵之间,经过第一个夹持元件405上的两块海绵后的纱线继续在通过第二个夹持元件406上的两块海绵后,使得余浆清除干净,可有效保证纱线通过余浆清除装置后的含浆量在正常水平,残余的浆料掉落至浆料槽407内。
[0050]清除余浆后的纱线经过烘干装置的导纱装置缓冲后进入整经装置的纱框,清除余浆后的纱线通过烘箱100具有的入纱口 102进入烘箱100,并由两个转筒104、105的同一侧绕至两个转筒104、105上,转筒104、105可相对烘箱100转动,便于纱线的移动,控制装置控制烘干装置的发热装置(大功率电热丝103)发热,对经过两个转筒104、105的纱线进行烘干处理,同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吹风装置(风机106)的吹风口朝向于两个转筒104、105之间的纱线吹风,加热装置配合风机106 —起使用,可保证烘箱100内部处于高温状态并且空气不停流动;
[0051]烘干后的纱线由烘箱100具有的出纱口 101出来并进入整经装置的纱框上,控制装置控制整经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纱框转动,完成纱线的整经工序,筒子纱300形成绞纱;控制装置控制整经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纱框转动的转速,配合上浆的过程所需的时间,便可实现持续上浆、烘干及整经的整个工序;
[0052]控制装置控制纱长测量装置(纱线测长仪202)用于测量第二转轴200的转速从而计算已经整经的纱线的长度,当绞纱的纱线长度达到设定长度时,控制装置控制整经驱动装置、发热装置及吹风装置停止运行,将得到的绞纱取下,剪断后便可以得到手织板布的经纱,此时的经纱可直接进入织布工艺的穿综工序。
[005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主要包括浆纱、烘干、整经三个部分。浆纱部分主要由一个浆料槽、一个压纱装置和一个余浆清除装置组合设计而成;浆料槽优选设计为方形,用来装浆料;浆料槽内部设有一个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压纱装置,纱线被压纱装置压在浆料下面,保证纱线能充分浸透浆料。纱线通过压纱装置后离开浆料,穿过余浆清除装置,余浆清除装置主要通过夹持元件具有的两个夹层来实现,优选为两块海绵,两块海绵裹住纱线,两块海绵间隔约10毫米左右,纱线进入第一块海绵时,绝大部分的余浆都被挡住,此时余浆会包裹在第一块海绵上,如果不将第二块海绵与第一块海绵隔开,第二块海绵便会吸附第一块海绵上的浆料,这会导致余浆无法清除干净,采用两块海绵间隔清除余浆,可有效保证纱线通过余浆清除装置后的含浆量。
[005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的烘干部分主要包含烘箱、导纱装置、加热装置和吹风装置(风机)组合设计而成。整个烘箱有一个纱线入口、一个纱线出口和一个操作窗口,打开操作窗口可重新给双轴导纱装置绕纱,导纱装置(双轴导纱装置)由两个轴线在同一垂直面上的转筒组合而成,而转筒的侧壁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优选为由细钢棒环绕呈圆柱形组合而成转筒,较低位置转筒的轴线与地面平行,较高位置转筒的轴线与地面斜向下成一定角度,该设计可保证纱线在两根转筒之间环绕时,均匀分开,不发生重叠。转筒内部为空心,转筒的侧壁具有通孔,可便于空气流通,提升烘干速率和烘干效果。
[005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的加热装置优选为大功率电热丝,配合吹风装置(风机)一起使用,可保证烘箱内部处于高温状态并且空气不停流动。纱线离开余浆清除装置后经过纱线入口进入烘箱内部并环绕在导纱装置上,经过高温烘干后经由纱线出口引出,离开烘箱,便于纱线的快速烘干,烘干效率高,也进一步地提供了整个上浆和整经的效率。
[0056]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的整经部分主要包含一个摇纱装置和一个纱长测量装置(纱线测长仪),摇纱装置由一个摇纱架和一个马达组合设计而成,通过马达控制摇纱架的转速,然后通过纱线测长仪来测量纱线的长度,纱线由烘箱引出后便缠绕在摇纱架上,形成绞纱。当纱线长度达到设定长度时,小样单纱线上浆整经联合机便停止运行,将得到的绞纱取下。剪断后便可以得到手织板布的经纱,此时的经纱可直接进入织布工艺的穿综工序。纱长测量装置(纱线测长仪)的设计便于自动化计数,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整个上浆和整经的效率,且成本地。
[0057]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能把筒子纱变成绞纱,将绞纱剪断后即可作为经纱使用,相当于小样纱的整经功能,为手织板纱实现筒子染色创造了条件,相较于绞纱染色,筒染能大幅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节约人工成本,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0058]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的使用方法简便,所需设备简单,设备投资成本低,设备操作简便,便于人工操作,节约生产力,节约资源,生产效率高。
[005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用于盛装浆料的浆料槽、用于清除纱线多余浆料的余浆清除装置及压纱装置,所述浆料槽连接于所述工作台; 所述压纱装置设置于所述浆料槽内,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内壁,所述余浆清除装位于所述压纱装置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内壁,所述余浆清除装置具有夹持元件; 所述夹持元件具有两个夹层,两个所述夹层重叠设置,且两个夹层的一侧反向弯曲,使得两个所述夹层的截面呈Y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元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夹持元件之间具有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纱装置具有压纱臂,所述压纱臂具有弯曲部; 所述压纱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侧壁,且所述弯曲部的开口朝向于所述浆料槽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纱臂的末端朝向所述浆料槽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上方弯折,所述压纱臂的弯曲部与所述夹层之间具有的间隔位于同一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纱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压纱臂之间具有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槽侧壁具有用于纱线穿过的导纱口; 所述导纱口、所述压纱臂的弯曲部及所述夹层之间具有的间隔位于同一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槽侧壁的顶部边缘具有凹槽形成所述导纱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槽侧壁的凹槽的内壁呈圆滑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纱线张力调节装置,所述纱线张力调节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外壁。
【文档编号】D06B15/09GK204224856SQ201420557711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骆小来, 吴海彬, 朱祥明 申请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