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缝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9952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自动识别缝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头检测器,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识别缝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织物或缝合的各种后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织物或缝合进行缝头检测。而目前公开的织物或缝合缝头检测装置采用过布板和压面板,织物在过布板和压布板之间运行,该过布板上设有多个检测孔,而多个传感器设置在各检测孔内,当织物缝头通过布板上的检测孔时,在压布板的作用下将织物缝头压入该检测孔,通过传感器进行检测,当三分之二的传感器在一定时间内发出信号,以确定有缝头。由于该缝头检测装置采用多点检测,定时捕捉,以解决织物各种疵点和折纹的造成检测不准的问题。但这种结构也存着在体积大,调节安装不便,需要将多外传感器的感应片调整统一的高度,操作繁锁,而且准确性差。另一方面,目前的织物缝头检测装置,无法将织物缝头信号中剔除织物的厚度,因此也影响缝头检测的准确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动识别缝头检测装置,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识别缝头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数据处理装置、锁紧装置及信号输出装置,壳体内部设有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与接线端子一端连接,接线端子另一端与开关信号接收装置连接,数据处理装置与端子连接,端子与信号输出装置相接触,信号输出装置与锁紧装置连接。

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数据对比器、储存器、录入器、控制器、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数据转换器及运算器,所述的控制器与红外线发射器通过导线连接,红外线发射器与发射头连接,发射头正下方或正上方设有接收头,接收头与红外线接收器连接,红外线接收器与数据转换器通过导线连接,数据转换器分别与录入器及运算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录入器与储存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运算器与储存器通过导线连接,储存器与数据对比器通过导线连接,数据对比器与接线端子连接。

所述的信号输出装置包括连接杆、插口、连接线、发射头及接收头,所述的连接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连接杆一端分别插入到插口内部,两根连接杆另一端分别与两根连接线一端连接,其中一根连接线另一端与发射头连接,另一根连接线另一端与接收头连接。

所述的连接杆底部与支架相接触。

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按钮、接触杆、夹板A、连接架、夹板B、底架B、底架A及弹簧,所述的按钮与壳体通过轴连接,按钮底部与接触杆连接,接触杆底部与夹板A连接,夹板A与夹板B通过连接架连接,连接架底部设有底架B,底架B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与底架A连接。

所述的连接架的形状为中空的长方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使用前先设置红外线发射器的波长,将红外线发射器的波长设置到1000-2000μm,通过数据处理装置的运算可以用来检测不同厚度的编织物或布;2、通过锁紧装置可以对信号输出装置进行锁紧,使整个装置不容易脱落,避免检测信号中断,使检测的信号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图,一种自动识别缝头检测装置,包括壳体2、数据处理装置、锁紧装置及信号输出装置,壳体2内部设有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与接线端子14一端连接,接线端子另一端与开关信号接收装置连接,数据处理装置与端子26连接,端子26与信号输出装置相接触,信号输出装置与锁紧装置连接。

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数据对比器3、储存器4、录入器5、控制器6、红外线发射器7、红外线接收器11、数据转换器12及运算器13,所述的控制器6与红外线发射器7通过导线连接,红外线发射器7与发射头9连接,发射头9正下方或正上方设有接收头10,接收头10与红外线接收器11连接,红外线接收器11与数据转换器3通过导线连接,数据转换器3分别与录入器5及运算器13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录入器5与储存器4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运算器13与储存器4通过导线连接,储存器4与数据对比器3通过导线连接,数据对比器3与接线端子14连接。

所述的信号输出装置包括连接杆18、插口21、连接线8、发射头9及接收头10,所述的连接杆18的数量为两根,两根连接杆18一端分别插入到插口21内部,两根连接杆18另一端分别与两根连接线8一端连接,其中一根连接线8另一端与发射头9连接,另一根连接线8另一端与接收头10连接。

所述的连接杆18底部与支架20相接触。

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按钮15、接触杆16、夹板A17、连接架25、夹板B19、底架B24、底架A22及弹簧23,所述的按钮15与壳体2通过轴连接,按钮15底部与接触杆16连接,接触杆16底部与夹板A17连接,夹板A17与夹板B19通过连接架25连接,连接架25底部设有底架B24,底架B24与弹簧23一端连接,弹簧23另一端与底架A22连接。

所述的连接架25的形状为中空的长方体。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前,将连接杆18插入到插头21内部,并将连接杆18与端子26相接触,通过按压锁紧装置中的按钮15,按钮15带动接触杆16,接触杆16带动夹板A17,夹板A17带动连接架25,连接架25带动夹板B19,使夹板A17与夹板B19分别对两根连接杆18进行夹紧,使其不会松动,需要放开是,只需要通过将按钮15松开,此装置就可以通过弹簧23的作用使整个连接架25向上移动,使夹板A17与夹板B19将连接杆18分开。

在使用过程中,将发射头9与接收头10分别放置在被检测布或织物的上下两侧,并发射头9与接收头10放置在同一垂直轴线上,先将发射头9与接收头10放置在织物或布没有缝头的地方,通过控制器6控制红外线发射器7,将红外线发射器7传输到发射头9上,使发射头9发出红外信号,通过接收头10对红外信号进行接收,接收头10将信号传输给红外线接收器11,红外线接收器11传输给信号转换器12,信号转换器12将信号进行转换,转换之后的信号传输给录入器5,录入器5传输给储存器4,由储存器4对没有缝头的信号进行储存;储存完毕后,将发射头9与接收头10移动到检测区域,并对发射头9和接收头10运输移动,同样的由发射头9发射信号,接收头10接收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运算器13上,通过运算器13对数据进行分析,在传送给数据对比器3,由数据对比器3与储存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对比相同表示没有缝头,如果对比数据不同,表示有缝头出现,工作人员就可以对缝头进行处理,给工作人员带来方便。

在使用前先设置红外线发射器7的波长,将红外线发射器7的波长设置到1000-2000μm,通过数据处理装置的运算可以用来检测不同厚度的编织物或布;通过锁紧装置可以对信号输出装置进行锁紧,使整个装置不容易脱落,避免检测信号中断,使检测的信号更加准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