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亮片叠片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314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高速亮片叠片绣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脑绣花机技术领域,具体为高速亮片叠片绣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速亮片叠片绣机构在升降的过程中,设在安装板上的切刀容易发生偏摆的现象发生,进而降低了加工精度,使得设在安装板上的切刀割伤产品,进而使得报废率较高,返工率较高。

传统的高速亮片叠片绣机构在升降的过程中,采用机械式升降,进而导致升降过程中因用力过猛而使零部件损毁的现象发生。

传统的高速亮片叠片绣机构在送片的过程中,拨叉头容易与珠片发生打滑的现象,进而导致无效送片,降低了工作效率。

传统电脑绣花机上的用于高速亮片叠片绣机构的切片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切刀在切断碟片后,需要依靠人工将其复位,工作效率极低,且操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的高速亮片叠片绣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高速亮片叠片绣机构,包括安装板、设于安装板上的切片装置以及设于安装板上的两路送片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安装版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定板、与安装板相连的动板、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第一铰链板的两端分别与定板和动板铰链连,第二铰链板的两端分别与定板和动板铰链连接,且动板在升降的过程中,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始终保持平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通过限位杆与定板相连的汽缸,汽缸包括缸筒和活塞杆,限位杆的一端与定板铰链连接,另一端与缸筒相连,活塞杆与第二铰链板相连。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板与动板之间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设在动板上的定位凸条以及设在定板上且与定位凸条适配的定位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送片机构包括拨叉头、与拨叉头相连的摆臂、驱动摆臂带动拨叉头运动的电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拨叉头与摆臂通过铰链轴铰链连接,摆臂与电机通过转轴相连,所述的送片机构还包括复位装置和张紧机构,复位装置包括套设在转轴上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摆臂上,张紧机构包括套设在铰链轴上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摆臂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拨叉头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切片装置包括刀片、贯穿安装板两侧的复位轴以及复位装置,所述的复位装置包括转子和第三弹簧,复位轴的一端与刀片相连,另一端与转子相连,第三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板相连,另一端与转子相连。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 工作时,定板是安装在电脑绣花机上的,并通过第一铰链板的两端分别与定板和动板铰链连,第二铰链板的两端分别与定板和动板铰链连接的设计,形成四个铰链点,由三点(或以上)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有效的防止动板在升降的过程中发生偏摆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加工精度,而安装板与动板相连的,进而防止设在安装板上的切刀割伤产品的现象发生。2. 当汽缸驱动动板上升至一定程度时,第一铰链板与限位杆抵触,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用力过度,进而导致零部件损毁的现象发生。3. 当汽缸驱动动板下降至最低点时,第一平面与第三平面贴合,第二平面与第四平面贴合,且定位凸条部分陷入凹槽内,防止定板与动板抵触的时候发生机械磨损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突出刀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突出送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突出转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拔叉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高速亮片叠片绣机构,包括安装板1、设于安装板1上的切片装置以及设于安装板1上的两路送片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安装版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定板21、与安装板1相连的动板22、第一铰链板23和第二铰链板24,第一铰链板23的两端分别与定板21和动板22铰链连,第二铰链板24的两端分别与定板21和动板22铰链连接,工作时,定板21是安装在电脑绣花机上的,并通过第一铰链板23的两端分别与定板21和动板22铰链连,第二铰链板24的两端分别与定板21和动板22铰链连接的设计,形成四个铰链点,由三点(或以上)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有效的防止动板22在升降的过程中发生偏摆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加工精度,而安装板1与动板22相连的,进而防止设在安装板1上的切刀割伤产品的现象发生,且动板22在升降的过程中,第一铰链板23和第二铰链板24始终保持平行,定板21与动板22也始终保持平行。

如图1所示:还包括通过限位杆26与定板21相连的汽缸25,通过汽缸25的设置,提高了工作效率,汽缸25包括缸筒251和活塞杆252,限位杆26的一端与定板21铰链连接,另一端与缸筒251相连,活塞杆252与第二铰链板24相连,且第二铰链板24、动板22和活塞杆252三者通过同一根铰链杆连接的,当汽缸25驱动动板22上升至一定程度时,第一铰链板23与限位杆26抵触,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用力过度,进而导致零部件损毁的现象发生。

所述的定板21与动板22之间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设在动板22上的定位凸条31以及设在定板21上且与定位凸条31适配的定位槽,当汽缸25驱动动板22下降至最低点时,定位凸条31刚好陷入定位槽中,进一步确保设在安装板1上刀片51的精确度,定位凸条31呈三角体状,定位凸条31包括第一平面311和第二平面312,定位槽包括第三平面321、第四平面322以及凹槽323,当汽缸25驱动动板22下降至最低点时,第一平面311与第三平面321贴合,第二平面312与第四平面322贴合,且定位凸条31部分陷入凹槽323内,防止定板21与动板22抵触的时候发生机械磨损的现象。

如图3所示:所述的送片机构包括拨叉头41、与拨叉头41相连的摆臂42、驱动摆臂42带动拨叉头41运动的电机。

所述的拨叉头41与摆臂42通过铰链轴43铰链连接,摆臂42与电机通过转轴44相连,所述的送片机构还包括使拨叉头41复位的复位装置和使拨叉头41张紧的张紧机构,复位装置包括套设在转轴44上的第一弹簧45,第一弹簧45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板1上,另一端固定在摆臂42上,张紧机构包括套设在铰链轴43上的第二弹簧46,第二弹簧46的一端固定在摆臂42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拨叉头41上。

工作时,电机驱动摆臂42旋转,进而带动铰链在摆臂42上的拨叉头41后退,拨叉头41陷入珠片的孔中,此时,拨叉头41在第一弹簧45的作用下复位,进而带动珠片前进,以此循环往复,形成连续的送片。

如图6所示:拨叉头41上设有与珠片孔适配的倒角411,倒角411深入珠片孔中,防止拨叉头41与珠片出现打滑的现象,确保每一次都是的送片过程中都是有效的,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送片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珠片且与拨叉头41抵触的滑道47,因拨叉头41与摆臂42通过铰链轴43铰链连接,第二弹簧46可时刻保证拨叉头41与滑道47抵触连接。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切片装置包括刀片51、贯穿安装板1两侧的复位轴52以及复位装置,所述的复位装置包括转子53和第三弹簧54,复位轴52的一端与刀片51相连,另一端与转子53相连,第三弹簧54的一端与安装板1相连,另一端与转子53相连。

复位轴52的一端与刀片51相连,另一端与转子53相连,第三弹簧54的一端与安装板1相连,另一端与转子53相连,工作时,刀片在切断珠片时,会将第三弹簧54拉伸,此后,第三弹簧54产生拉力使连接在复位轴52上的刀片复位,进而无需手动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

上定刀501、下定刀502分别设置在滑道47的出口处,刀片51包括与上定刀相配合的上动刀511和与下定刀配合的下动刀512,工作时,两路送片机构分别送出珠片时,位于绣花机针杆02处的铁杆01随着针杆02下落时,针头刚好插入上下两珠片,铁杆01驱动刀片51将上下两珠片分别切落,当针杆01复原时,在第三弹簧54的作用下,转轴44驱动刀片51复位。

刀片51上设有滚珠,在铁杆02下落的过程中,铁杆接触滚珠,降低了机械磨损,降低了设备的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