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9098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染纱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单纱上浆机可以制备有特殊要求的上浆纱线,单纱上浆机的主要部件包括:浆槽、预处理烘口、烘箱和卷绕成型装置。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有日本Yamada生产的YS-6型单纱浆纱机和江阴通源纺机有限公司的GA392型单纱上浆机等。现有的商品化浆纱机主要是针对一般化纱线的上浆,上浆过程中纱线直接进入浆槽浸染上浆。然而,对于多股复丝纱线来说,对有特殊上浆要求的产品来说例如功能纤维(导电、防静电、抗菌、电磁屏蔽、导热等)却不能满足多股纱线每根单丝表面均匀包裹浆液(对应为特殊浆料,如导电、防静电、抗菌、电磁屏蔽、导热及其他功能性染料)的要求,存在上浆涂层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多股复丝纱线上浆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该设备能够解决多股复丝纱线上浆不均匀的问题,且能够保证单丝的表面浆层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前导纱装置,用于将纱线导入浸润槽;浸润槽,用于将导入浸润槽内的纱线进行润湿;后导纱装置,用于将纱线导出浸润槽,并且所述后导纱装置包括震动部件。优选地,所述浸润槽包括槽体、位于槽内的导纱轮和用于在槽体内产生超声震动的部件。优选地,所述导纱轮和所述浸润槽槽口间的垂直高度与所述浸润槽的高度的比例为0.5-0.7:1。优选地,所述槽体在所述浸润槽槽口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往外延伸,用于提供固定和支撑所述前导纱装置和所述后导纱装置的平台。优选地,所述前导纱装置和所述浸润槽槽口间的垂直高度为10-15cm,所述后导纱装置和所述浸润槽槽口间的垂直高度为10-15cm。优选地,所述前导纱装置包括两个用于两端固定的片状体和2根以上连接所述片状体的平行的轴。优选地,所述片状体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正方形或菱形。优选地,所述平行的轴的数量为4-8个。优选地,所述震动部件为棒状毛刷。优选地,所述棒状毛刷上的刷毛的长度为2-4mm,所述刷毛的材质为尼龙纤维。本实用新型的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为与传统上浆机配套的前处理装置,以满足特殊浆料(如导电、防静电、抗菌、电磁屏蔽、导热及其他功能性染料)上浆的要求。利用该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进行前处理过程,对多股复丝纱线进行润湿以降低纱线的表面能,有利于后续步骤的上浆,并充分的利用后导纱装置的震动作用将多股复丝纱线疏松分开,能够解决多股复丝纱线上浆不均匀的问题,适用于上浆量高、上浆均匀度高的多股纤维复丝的制备,且能够保证单丝的表面浆层覆盖率达到90%以上。该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可自由放置在上浆机浆槽前配套使用,由后导纱装置导出的纱线可以直接进入浆槽进行上浆工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浸润槽中对多股复丝纱线进行超声震动处理,并在后导纱装置上对多股复丝纱线进行进一步疏松,能够保证单丝的表面浆层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为前导纱装置;2为后导纱装置;3为浸润槽;4为导纱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前导纱装置1,用于将纱线导入浸润槽3;浸润槽3,用于将导入浸润槽3内的纱线进行润湿;后导纱装置2,用于将纱线导出浸润槽3,并且所述后导纱装置2包括震动部件。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情况下,浸润槽3包括槽体、位于槽内的导纱轮4和用于在槽体内产生超声震动的部件。在浸润槽3中,通过导纱轮4将纱线充分的润湿以降低纤维表面能并且减少后一步处理的磨损。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产生超声震动的部件对导入浸润槽3的纱线进行超声震动处理(频率优选为20-40KHz),有利于将多股复丝纱线疏松分开。对于产生超声震动的部件没有特别的限定,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情况下,导纱轮4和浸润槽3的槽口间的垂直高度与所述浸润槽3的高度的比例为0.5-0.7:1。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情况下,槽体在所述浸润槽3的槽口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往外延伸,用于提供固定和支撑所述前导纱装置1和所述后导纱装置2的平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情况下,前导纱装置1和浸润槽3的槽口间的垂直高度为10-15cm,后导纱装置2和浸润槽3的槽口间的垂直高度为10-15cm。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情况下,前导纱装置1包括两个用于两端固定的片状体和2根以上连接所述片状体的平行的轴。优选地,片状体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正方形或菱形。优选地,平行的轴的数量为4-8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通过前导纱装置1能够将纱线导入浸润槽3并且能够控制纱线的入槽张力。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情况下,后导纱装置2中,震动部件为棒状毛刷。其中,棒状毛刷可旋转调整转速以帮助调整纤维张力。优选地,棒状毛刷每分钟能够产生20000-30000次震动,产生的震动可以将多股纤维丝分开使得纤维进入浆槽后单根纤维丝都能够充分浸润上浆。优选情况下,棒状毛刷上的刷毛的长度为2-4mm,刷毛的材质为尼龙纤维。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进行前处理的过程可以包括:将纱线如多股复丝纱线缠绕在前导纱装置1上,通过前导纱装置1并经由位于浸润槽3槽内的导纱轮4将多股复丝纱线导入浸润槽3中进行充分浸润以降低纤维表面能并且减少后一步处理的磨损(优选情况下,润湿的同时,在浸润槽3的槽体内产生超声震动的部件的作用下,对多股复丝纱进行超声震动处理,使得多股复丝纱表面初步疏松),然后通过后导纱装置2并经由位于浸润槽3槽内的导纱轮4将多股复丝纱线导出浸润槽3,在能够旋转和产生超声震动的后导纱装置2上将多股复丝纱变得进一步疏松后,将多股复丝纱线送入上浆机的浆槽进行上浆。实施例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前导纱装置1,用于将纱线导入浸润槽3;浸润槽3,用于将导入浸润槽3内的纱线进行润湿;后导纱装置2,用于将纱线导出浸润槽3,并且所述后导纱装置2包括震动部件。其中,浸润槽3包括槽体、位于槽内的导纱轮4和用于在槽体内产生超声震动的部件。导纱轮4和浸润槽3的槽口间的垂直高度与浸润槽3的高度的比例为0.6:1。槽体在浸润槽3的槽口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往外延伸,用于提供固定和支撑所述前导纱装置1和所述后导纱装置2的平台。前导纱装置1和浸润槽3的槽口间的垂直高度为12cm,后导纱装置2和浸润槽3的槽口间的垂直高度为12cm。其中,前导纱装置1包括两个用于两端固定的片状体和2根以上连接所述片状体的平行的轴。片状体的形状为圆形。平行的轴的数量为4个。其中,后导纱装置2中,震动部件为每分钟能够产生20000-30000次震动的棒状毛刷,且可旋转调整转速以帮助调整纤维张力。棒状毛刷上的刷毛的长度为3mm,刷毛的材质为尼龙纤维。具体地,该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可自由放置在上浆机浆槽前配套使用,利用该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进行前处理的过程包括:将多股复丝纱线缠绕在前导纱装置1上,通过前导纱装置1并经由位于浸润槽3槽内的导纱轮4将多股复丝纱线导入浸润槽3中进行充分浸润以降低纤维表面能并且减少后一步处理的磨损,同时,在浸润槽3的槽体内产生超声震动的部件的作用下,对多股复丝纱进行超声震动处理,使得多股复丝纱表面初步疏松,然后通过后导纱装置2并经由位于浸润槽3槽内的导纱轮4将多股复丝纱线导出浸润槽3,在能够旋转和产生超声震动的棒状毛刷上将多股复丝纱变得进一步疏松后,将多股复丝纱线送入上浆机的浆槽进行上浆。本实用新型的纱线上浆前处理设备,能够解决多股复丝纱线上浆不均匀的问题,适用于上浆量高、上浆均匀度高的多股纤维复丝的制备,能够保证单丝的表面浆层覆盖率达到90%以上。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