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及其电机式推针三角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27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横机及其电机式推针三角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横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横机及其电机式推针三角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具有多系统的横机包括多个推针三角,多个推针三角通过一个推针三角连杆连接,推针三角连杆带动多个推针三角左右运动,无法单独控制每个系统的推针三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横机及其电机式推针三角的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机式推针三角的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推针三角突出或者收起,该控制装置包括步进电机、齿轮、推针三角连杆以及推针三角导向座,齿轮设置在步进电机上,推针三角连杆设置在齿轮的下方,推针三角连杆与推针三角连接,推针三角导向座用于限定推针三角的移动位置,步进电机和推针三角导向座固定在三角底板上。

其中,推针三角连杆靠近步进电机的一侧设置有齿条,齿轮通过齿条带动推针三角连接杆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

其中,推针三角连杆进一步包括导向槽,导向槽对称设置在推针三角的两端。

其中,推针三角进一步设置有滑轮,滑轮设置在导向槽内,并且在导向槽内移动。

其中,导向槽为阶梯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横机,其包括推针三角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推针三角突出或者收起,其包括步进电机、齿轮、推针三角连杆以及推针三角导向座,齿轮设置在步进电机上,推针三角连杆设置在齿轮的下方,推针三角连杆与推针三角连接,推针三角导向座用于限定推针三角的移动位置,步进电机和推针三角导向座固定在三角底板上。

其中,推针三角连杆靠近步进电机的一侧设置有齿条,齿轮通过齿条带动推针三角连接杆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

其中,推针三角连杆进一步包括导向槽,导向槽对称设置在推针三角的两端。

其中,推针三角进一步设置有滑轮,滑轮设置在导向槽内,并且在导向槽内移动。

其中,横机进一步包括驱动电路,驱动电路与横机的控制器连接,其包括:传感器、驱动芯片以及电源,传感器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步进电机连接,驱动芯片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驱动芯片的另一端与步进电机连接,步进电机进一步与电源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包括步进电机、齿轮、推针三角连杆以及推针三角导向座,齿轮设置在步进电机上,推针三角连杆设置在齿轮的下方,推针三角连杆与推针三角连接,推针三角导向座用于限定推针三角的移动位置,步进电机和推针三角导向座固定在三角底板上,能够单独控制每个系统的推针三角,电路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进一步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横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横机的选针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2中横机的系统与选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选针器在正常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选针器在选针位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横机的选针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图6的横机进行左行编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横机进行右行编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横机进行右行编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横机的选针方法中横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横机的选针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横机的选针方法中横机进行右行编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横机的选针方法中横机进行左行编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横机的选针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横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横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推针三角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控制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横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推针三角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控制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横机用于进行针织,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横机包括至少两个系统11和12,以两个系统11和12为例进行说明,例如系统11工作,系统12不工作,

在横机向左进行编织时,系统11的选针器13进行编织,系统12的选针器14用于为横机的下一次编织的进行预选针,即选针器14用于为横机向右进行编织时进行预选针。因此横机编织一次的行程为编织物的长度L1和3/4横机的机头长度L2之和,导致现有技术的横机的编织行程长,编织效率低。

请参见图2-3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横机的选针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图2中横机的系统与选针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揭示的选针方法应用于横机,如图3所示,该横机包括至少两个系统和控制器30,其中横机包括系统1、系统2、……以及系统n,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每个系统包括两个选针器,即系统1包括选针器1’和选针器2’,系统2包括选针器3’和选针器4’,……,系统n包括选针器2n-1’和选针器2n’。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每个系统设置包括多个选针器。

横机的控制器30与至少两个系统分别连接,用于控制至少两个系统的选针器进行编织、预选针或者避开。其中,横机的控制器30优选为横机的伺服。

如图2所示,该选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在至少两个系统中至少一个系统不工作时,控制器30控制每个工作的系统中的一个选针器进行编织;

其中,系统不工作具体为横机没有采用该系统对编织物进行编织,工作的系统为横机采用该系统对编织物进行编织。

在横机进行左行编织时,控制器30控制位于工作的系统的左侧的选针器进行编织;在横机进行右行编织时,控制器30控制位于工作的系统的右侧的选针器进行编织。

当横机包括系统1和系统2时,系统1不工作,系统2工作;或者系统1工作,系统2不工作。在系统1不工作,系统2工作时,横机进行左行编织,则控制器30控制位于系统2的左侧的选针器进行编织;横机进行右行编织,则控制器30控制位于系统2的右侧的选针器进行编织。

步骤S22:控制器30控制在与编织的选针器相邻的选针器中的至少一个选针器进行预选针。

其中,位于正在编织的选针器两侧的选针器,即该两侧的选针器与编织的选针器相邻设置,控制器30控制该两侧的选针器中的至少一个选针器进行预选针,以使横机在进行下一次编织时直接编织。

在系统1不工作,系统2工作时,横机进行左行编织,则控制器30控制位于系统2的右侧的选针器进行预选针;横机进行右行编织,则控制器30控制位于系统2的左侧的选针器进行预选针。

进一步参见图4-图5,图4是图3中选针器在正常位置的示意图;图5是图3中选针器在选针位置的示意图。选针器41为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选针器,如图4所示,选针器41在正常位置时,选针器41的选针摆片42压住选针片43上,选针片43设置在弹簧片44上。如图5所示,选针器41在选针位置,即选针器41在预选针时,选针器41的选针摆片42避开选针片43,以使的选针片43被抬起;在选针器41进行编织时,控制器30控制横机的推针三角(图未视)推动被抬起的选针片43。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横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选针方法在与编织的选针器相邻的选针器中的至少一个选针器进行预选针,能够减少横机编织时运行的行程,提高横机编织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二实施例的横机的选针方法,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选针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描述。本实施例所揭示的选针方法应用的横机包括与控制器30连接的系统1和系统2,其中系统1包括选针器1’和选针器2’,系统2包括选针器3’和选针器4’。如图6所示,该选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在两个系统中的一个系统不工作时,控制器30控制工作的系统的一个选针器进行编织;

其中,两个系统中的一个系统不工作,例如系统1和系统2中的的系统2不工作,系统1工作,即控制器30通过系统1对编织物进行编织,其中编织范围为系统1对编织物进行编织的范围。

结合图7所示,当横机的系统1进行左行编织时,控制器30控制位于系统1左侧的选针器1’对编织物进行编织,即选针器1’的选针摆片避开选针片,并且控制器30将对应于选针器1’的推针三角突出,用于推动选针片,以进行编织。

步骤S62:控制器30控制选针器2’进行预选针;

其中,选针器2’与编织的选针器1’相邻,控制器30控制选针器2’进行预选针,即选针器2’的选针摆片避开选针片,选针器2’用于为横机在下一次右行编织进行预选针。

步骤S63:控制器30控制与工作的系统1相邻的选针器3’避开;

控制器30控制系统2的选针器3’避开,即控制器30将对应于选针器3’的推针三角收起,并且控制系统2的选针器4’不工作。其中,系统2的选针器3’与系统1相邻,在选针器2’完成预选针后,控制器30将对应于选针器3’的推针三角收起,能够避免对应于选针器3’的推针三角将选针器2’预选的针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针器2’完成预选针后,横机完成左行编织,此时系统1的行程为编织物的长度(编织范围)L1和系统1的长度L3之和,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横机编织的行程为编织物的长度L1和3/4横机的机头长度L2之和,本实施例的横机的行程节省1/2L3,进而能够减少横机编织时运行的行程,提高横机编织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横机进行右行编织,控制器30控制系统1的选针器2’进行编织,系统1的选针器1’用于为下一次左行编织进行预选针,系统2的选针器3’和选针器4’不工作,横机完成右行编织的行程为编织物的长度L1和系统1的长度L3之和。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三实施例的横机的选针方法,其与第二实施例所 揭示的横机的选针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当前的编织物的长度比上次进行编织的编织物的长度长,导致系统1的选针器2’进行预选针不足。

如图9所示,在横机进行右行编织时,在系统2的选针器3’进入超出的编织范围L4时,控制器30控制选针器3’进行预选针,即与选针器2’相邻的选针器1’和选针器3’均进行预选针。在系统1的选针器2’进入超出的编织范围L4时控制器30直接控制选针器2’进行编织,进而减少编织范围进行切换时系统产生空行数。

相对于第二实施例的横机的选针方法,本实施例能够适用于具有不同编织范围的编织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四实施例的横机的选针方法,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选针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选针方法应用的横机包括与控制器30连接的系统1、系统2以及系统3,其中系统1包括选针器1’和选针器2’,系统2包括选针器3’和选针器4’,系统3包括选针器5’和选针器6’。如图11所示,该选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1:在三个系统中两个系统不工作时,控制器30控制工作的系统的一个选针器进行编织;

其中,在系统1、系统2以及系统3中系统1和系统3不工作,系统2工作,即控制器30通过系统2对编织物进行编织。

结合图10所示,当横机的系统2进行左行编织时,控制器30控制位于系统2左侧的选针器3’对编织物进行编织,即选针器3’的选针摆片避开选针片,并且控制器30将对应于选针器3’的推针三角突出,用于推动选针片,以进行编织。

步骤S112:控制器30控制工作的系统2的另一个选针器4’进行预选针;

其中,选针器4’与编织的选针器3’相邻,控制器30控制选针器4’进行预选针,即选针器4’的选针摆片避开选针片,选针器4’用于为横机在下一次右行编织进行预选针。

步骤S113:控制器30控制与进行预选针的选针器相邻的选针器5’ 避开;

控制器30控制系统3的选针器5’避开,即控制器30将对应于选针器5’的推针三角收起,并且控制系统1的选针器1’和选针器2’、系统3的选针器6’不工作。其中,系统3的选针器5’与选针器4’相邻,在选针器4’完成预选针后,控制器30将对应于选针器5’的推针三角收起,能够避免对应于选针器5’的推针三角将选针器4’预选的针产生影响。

本实施例能够减少横机编织时运行的行程,提高横机编织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五实施例的横机的选针方法,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选针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选针方法应用的横机至少包括第一机头121和第二机头122,第一机头121和第二机头122分别与控制器30连接。第一机头121至少包括第一系统1,第二机头122至少包括第二系统2,其中第一机头121用于对第一编织物123进行编织,第二机头122用于对第二编织物124进行编织,第一编织物123和第二编织物124之间的距离L5小于第一机头121的宽度d1或者第二机头122的宽度d2。

如图1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横机采用第一机头121和第二机头122分别对第一编织物123和第二编织物124进行编织时,在横机进行左行编织时,控制器30控制系统1的选针器1’进行编织,选针器2’进行预选针,系统2的选针器3’进行编织,选针器4’进行预选针。在横机左行编织完时,由于系统2的选针器3’位于第一编织物123的编织范围内,导致选针器3’对选针器2’的预选针产生影响,以使横机无法对第一编织物123进行编织。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选针方法包括:

步骤S141:控制器30控制在第一系统中的一个选针器在第一编织物123的编织范围内进行编织;

如图13所示,在横机进行左行编织时,控制器30控制第一系统1的选针器1’在第一编织物123的编织范围内进行编织;选针器1’在第一编织物123的编织范围外时,控制器30控制第一系统1的选针器1’避开,即控制与选针器1’对应的推针三角收起。控制器30控制第二系统2 的选针器3’在第二编织物124的编织范围内进行编织;选针器3’在第二编织物124的编织范围外时,控制器30控制第二系统2的选针器3’避开,即控制与选针器3’对应的推针三角收起。

如图12所示,在横机进行右行编织时,控制器30控制第一系统1的选针器2’在第一编织物123的编织范围内进行编织;选针器2’在第一编织物123的编织范围外时,控制器30控制第一系统1的选针器2’避开,即控制与选针器2’对应的推针三角收起。控制器30控制第二系统2的选针器4’在第二编织物124的编织范围内进行编织;选针器4’在第二编织物124的编织范围外时,控制器30控制第二系统2的选针器4’避开,即控制与选针器4’对应的推针三角收起。

步骤S142:控制器30控制在第一系统中的一个选针器在第一编织物123的编织范围内进行预选针;

如图13所示,在横机进行左行编织时,控制器30控制第一系统1的选针器2’在第一编织物123的编织范围内进行预选针;选针器2’在第一编织物123的编织范围外时,控制器30控制第一系统1的选针器2’避开,即控制与选针器2’对应的推针三角收起。控制器30控制第二系统2的选针器4’在第二编织物124的编织范围内进行预选针;选针器4’在第二编织物124的编织范围外时,控制器30控制第二系统2的选针器4’避开,即控制与选针器4’对应的推针三角收起。

如图12所示,在横机进行右行编织时,控制器30控制第一系统1的选针器1’在第一编织物123的编织范围内进行预选针;选针器1’在第一编织物123的编织范围外时,控制器30控制第一系统1的选针器1’避开,即控制与选针器1’对应的推针三角收起。控制器30控制第二系统2的选针器3’在第二编织物124的编织范围内进行预选针;选针器3’在第二编织物124的编织范围外时,控制器30控制第二系统2的选针器3’避开,即控制与选针器3’对应的推针三角收起。

本实施例的通过控制选针器在第一编织物123或者第二编织物124的编织范围内进行编织或者预选针,能够避免选针器对其他编织物的编织范围的编织或者预选针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横机,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横机包括控制器30、至少两个系统151以及至少两个推针三角152,推针三角152与系统151一一对应设置;控制器30分别与至少两个系统151以及至少两个推针三角152连接,用于控制至少两个系统151以及至少两个推针三角152对编织物进行编织。本实施例控制器30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选针方法控制至少两个系统151进行编织或者预选针,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6-18所示,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横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推针三角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中控制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横机包括系统1、系统2、推针三角152、三角底板160以及控制装置161,其中系统1包括选针器1’和选针器2’,系统2包括选针器3’和选针器4’,本实施例的横机包括四个推针三角152,四个推针三角152分别与选针器1’、选针器2’、选针器3’以及选针器4’一一对应。在选针片43被预选中后,推针三角152用于将被预选中的选针片43推到相应的高度。控制装置161和推针三角152设置在三角底板160上,控制装置161用于控制推针三角152突出或者收起。

如图17所示,控制装置161包括电磁铁162、电磁铁座163、推针三角连杆164、弹簧165以及推针三角的导柱166,电磁铁162固定在电磁铁座163上,推针三角连杆164与电磁铁座163铰接,以使推针三角连杆164能够转动,推针三角连杆164的一端167设置在推针三角152内,推针三角连杆164的另一端168设置在电磁铁162的下方;其中电磁铁座163和推针三角的导柱166固定在三角底板160上。

三角底板160设置有一通孔169,通孔169与推针三角152的形状相同,以使推针三角152通过通孔169从三角底板160实现突出或者收起。弹簧165的一端固定在推针三角的导柱166上,弹簧165的另一端固定在推针三角152上。

如图18所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控制控制装置161;驱动电路与控制器30连接,驱动电路包括:MOS管M1、二极管D1以及电源V1, 其中MOS管M1的栅极与控制器30连接,MOS管M1的源极接地,MOS管M1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源V1连接,电磁铁162的一端与MOS管M1的漏极连接,电磁铁162的另一端与电源V1连接。控制器30用于控制MOS管M1导通或者断开,在MOS管M1导通时,电源V1用于为电磁铁162供电;在MOS管M1断开时,电磁铁162停止工作。二极管D1用于防止电源V1提供的电压过大,导致电磁铁162损坏。电源V1优选为24V。

以下详细描述该推针三角突出或者收起的工作原理:

当控制器30控制系统1的选针器1’进行编织或者预选针时,与选择器1’对应的推针三角152突出,即控制器30控制MOS管M1断开,电磁铁162所在电路断开,电磁铁162没有电流流过,没有产生磁场,此时推针三角连杆164的另一端168没有受力,弹簧165将推针三角152推出,以使推针三角152突出。

当控制器30控制系统1的选针器1’避开时,与选择器1’对应的推针三角152收起,即控制器30控制MOS管M1导通,电流流过电磁铁162,进而产生磁场,此时推针三角连杆164的另一端168受到电磁铁162所产生的推力,以将三角连杆164的另一端168推向三角底板160,三角连杆164的一端167将推针三角152推向弹簧165,以使推针三角152收起,弹簧165被压缩。

本实施例通过电磁铁162控制推针三角152突出或者收起,能够单独控制推针三角152,结构简单,成本低。

请参见图19-21所示,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横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中推针三角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0中控制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横机包括系统1、系统2、推针三角152、三角底板190以及控制装置191,其中系统1包括选针器1’和选针器2’,系统2包括选针器3’和选针器4’,本实施例的横机包括四个推针三角152,四个推针三角152分别与选针器1’、选针器2’、选针器3’以及选针器4’一一对应。在选针片43被预选中后,推针三角152用于将被预选中的选针片43推到相应 的高度。控制装置191和推针三角152设置在三角底板190上,控制装置191用于控制同一系统的两个推针三角152突出或者收起。

如图20所示,控制装置191包括步进电机192、齿轮193、推针三角连杆194以及推针三角导向座195,齿轮193设置在步进电机192上,步进电机192带动齿轮193转动,步进电机192固定在三角底板190上;推针三角连杆194设置有齿条196,齿条196设置在齿轮193的下方,在齿轮193转动时,通过齿条196带动推针三角连杆194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推针三角连杆194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导向槽197,导向槽197成阶梯状。推针三角152上设置有滑轮198,推针三角152通过滑轮198能够在导向槽197移动。推针三角导向座195固定在三角底板190上,并且用于限定推针三角152的移动位置。

如图21所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控制控制装置191;驱动电路与控制器30连接,驱动电路包括:传感器201、驱动芯片202以及电源V2,其中传感器201的一端与控制器30连接,传感器201的另一端与步进电机192连接,驱动芯片202的一端与控制器30连接,驱动芯片202的另一端与步进电机192连接,步进电机192进一步与电源V2连接。驱动芯片202用于驱动步进电机192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传感器201用于获取推针三角连杆19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位置。电源V2优选为24V。

以下详细描述同一系统内两个推针三角152的三种工作状态:

第一种工作状态,控制器30通过驱动芯片202驱动步进电机192工作,步进电机192带动齿轮193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推针三角连杆194在水平方向上向左移动,以使滑轮198位于位置I,位于右侧的推针三角152收起,位于左侧的推针三角152突出;当传感器201获取到推针三角连杆194的当前位置时,控制器30通过驱动芯片202控制步进电机192停止工作。

第二种工作状态,控制器30通过驱动芯片202驱动步进电机192工作,步进电机192带动齿轮193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推针三角连杆194在水平方向上向左或向右移动,以使滑轮198位于位 置II,位于右侧的推针三角152收起,位于左侧的推针三角152收起;当传感器201获取到推针三角连杆194的当前位置时,控制器30通过驱动芯片202控制步进电机192停止工作。

第三种工作状态,控制器30通过驱动芯片202驱动步进电机192工作,步进电机192带动齿轮193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推针三角连杆194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以使滑轮198位于位置III,位于右侧的推针三角152突出,位于左侧的推针三角152收起;当传感器201获取到推针三角连杆194的当前位置时,控制器30通过驱动芯片202控制步进电机192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通过步进电机192能够同时控制两个推针三角152突出或者收起,电路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